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九歌》中的《山鬼》篇。笔者在分析之后得出“留”为“为……而留”“等待”之义,“憺”应理解为“怅”更佳。
【关键词】留;憺;灵修;山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屈原《九歌》中的《山鬼》篇。现在通行的学生教材,如《古代汉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均收录了本篇。
《古代汉语》对全句进行了解释:“因为挽留灵修(山鬼思念的人),在一起尽享欢乐,忘了归去。”[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留”没有解释,释“憺”为“(dàn旦),安。”[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房开江主编)相对应的解释为“留,等待。灵修,神明美好,这里指山鬼所思念的人。憺,安然。”[3]。综上,三书对该句释义各有出入,一译挽留山鬼思念的对象(乐以忘归),一译等待山鬼思念的对象(乐以忘归),一译挽留山鬼(乐以忘归)。
历来释义众说纷纭。洪兴祖补注:“曰:留,止也。不必读为宿留之留。此言当及年德盛壮之时,留于君所。”[4]朱熹注:“灵修,亦谓前所欲媚者也。欲俟其至,留使忘归,不然则岁晚而无与为乐矣。”[5]郭沫若译:“憺,安。‘留灵修兮憺忘归’,是山鬼想望能留住她所思念的人,使之安然忘归;实际她所思之人并未来。岁,年岁。晏,晚。岁既晏,犹言年华老大。孰,谁。华,同花。孰华予,犹言谁还爱我呢?以上八句是山鬼述说她本来处于“山之阿”的“幽篁”里,为“折芬馨兮遗所思”而来,但因道路险阻艰难而来迟,未见所思之人。于是她登高远望,只见风雨变幻,更增加了她的别离之思和迟暮之感。[6]黄寿祺、梅桐生认为:“憺,安定。按,这句是山鬼的愿望。她希望灵修能到这里来,然后留住他,使他乐而忘返。”[7]即“我要让你留下乐而忘返。”[7]蒋骥注:“灵修,谓山鬼。憺忘归,述相遇之乐也。公子与君,盖思人之通称。皆指山鬼也。”[8]金开诚注:“灵修,指恋人。‘留灵修’,意思是为了让恋人可能留下来。憺,安心地,安于。”[9]
可以说,本句关键动作一个是“留”,一个是“憺”。下面,我们就从“留”字开始入手,逐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从全文来看,山鬼一开始就“若”现于“山之阿”。也就是说,若隐若现出现在山隅之处,接着就是“路险难兮独后来,”即道路陡峭难行她独自行进。其次,在她“独”来后,又是“表独立兮山之上。”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山巅。不难看出,她一直“独”身一人,即她所爱的对象一直没有出现。
于是接下来文中才继续写她“怨公子”,怨对方“(君)思我兮不得闲”及“(君)思我兮然疑作”,最后又以自勉似的口吻“思公子兮徒离忧”一句宣告该篇的结束。
不难发现,山鬼所爱的对象从始至终都没有露面,那么既然对方来都不曾来,《古代汉语》中作“挽留”义解释就站不住脚。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全文大意先就进行了把握,于开头标明解题:“本篇写山鬼(当系山中女神)等待所爱的对象不来,忧思悲哀而独自归去的情景。”[2]那么,此处释义如何理解?于是,将“灵修”之释作了修改:“灵修……这里指山鬼。”[2]这一解释与传统乃至一般现代解释截然相悖,并且照解题及上下文看,既然所爱的对象没来,而此句中从格式上看“留灵修”与“憺忘归”的主语为同一人,同时可以肯定,执行“忘归”动作的主体只能是山鬼,被这样一修改后,后半句“憺忘归”的执行主语没有着落。
笔者认为,“留”译作“为……而留”,即“等待”之义合适。这一用法在屈原另作《九章》中就有,如:
“君不行兮夷犹豫,蹇谁留兮中洲?”(《湘君》)
王逸注:“留,待也。”《词源》中将之作为例句置于“留”的第五条解释“等候,伺候”后。[10]“留灵修”译为“为灵修而留”、“等候灵修”的话,上述问题可迎刃而解。
同时,再看“憺”义。既然等待所爱的对象,那么当对象没来时,又怎么可能“憺”(欢乐,安然)忘归?其实,像《古代汉语》将之看作“欢乐”义类,仅仅只看到了“憺”的一面。比如,就《楚辞》而言,篇中就有多个“憺”:
有关欢乐有关的“憺”,如“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东君》)“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云中君》;也有掩饰担忧时安静的“憺”,如“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抽思》);还有与忧有关的“憺”,如“畜怨兮积累,心烦憺兮忘食事。”(《九辩》)……
《山鬼》中的“憺”,照上下文语境看,不应将《东君》中那句形式相似的“憺兮忘归”中之“憺”义照搬过来,因为即使在相似形式中,词义也会不同,如《山鬼》中与“憺忘归”相对的“怅忘归”字样就一模一样地出现于《河伯》“日将暮兮怅忘归”中,王逸就充分联系上下文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这样“心意飞扬,志欲升天”之境将它译为“……言己心乐志说,忽忘还归也”,而不是搬套《山鬼》中“惆怅”义的“怅忘归”。
综上,这一句中“憺”解释为与之格式相对应句子中的“怅”。事实上,等待所爱对象的心情本就可以用“怅”来形容,一方面既不是十分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并不是非常的伤心。如此,“憺”的释义问题一旦迎刃而解,“留”字的解释也就十分简单了,“留”字就可以很容易地被解释为“等待”。
同时,这种等待思念的相同情形也常出现于同一作者的同一文学作品中。比如《山鬼》开头这一句“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就与“留灵修兮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房开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朱熹注.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屈原著,郭沫若译.离骚九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7]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8]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9]金开诚.楚辞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10]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课题来源:2014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说文通训定声》与同族词研究” (课题号:14GZQN23);2013年贵州师范学院一般博士项目“从族属角度切入研究《说文通训定声》”
(课题号:13BS002)。
作者简介:黄琼,女,湖南涟源人,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留;憺;灵修;山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屈原《九歌》中的《山鬼》篇。现在通行的学生教材,如《古代汉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均收录了本篇。
《古代汉语》对全句进行了解释:“因为挽留灵修(山鬼思念的人),在一起尽享欢乐,忘了归去。”[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留”没有解释,释“憺”为“(dàn旦),安。”[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房开江主编)相对应的解释为“留,等待。灵修,神明美好,这里指山鬼所思念的人。憺,安然。”[3]。综上,三书对该句释义各有出入,一译挽留山鬼思念的对象(乐以忘归),一译等待山鬼思念的对象(乐以忘归),一译挽留山鬼(乐以忘归)。
历来释义众说纷纭。洪兴祖补注:“曰:留,止也。不必读为宿留之留。此言当及年德盛壮之时,留于君所。”[4]朱熹注:“灵修,亦谓前所欲媚者也。欲俟其至,留使忘归,不然则岁晚而无与为乐矣。”[5]郭沫若译:“憺,安。‘留灵修兮憺忘归’,是山鬼想望能留住她所思念的人,使之安然忘归;实际她所思之人并未来。岁,年岁。晏,晚。岁既晏,犹言年华老大。孰,谁。华,同花。孰华予,犹言谁还爱我呢?以上八句是山鬼述说她本来处于“山之阿”的“幽篁”里,为“折芬馨兮遗所思”而来,但因道路险阻艰难而来迟,未见所思之人。于是她登高远望,只见风雨变幻,更增加了她的别离之思和迟暮之感。[6]黄寿祺、梅桐生认为:“憺,安定。按,这句是山鬼的愿望。她希望灵修能到这里来,然后留住他,使他乐而忘返。”[7]即“我要让你留下乐而忘返。”[7]蒋骥注:“灵修,谓山鬼。憺忘归,述相遇之乐也。公子与君,盖思人之通称。皆指山鬼也。”[8]金开诚注:“灵修,指恋人。‘留灵修’,意思是为了让恋人可能留下来。憺,安心地,安于。”[9]
可以说,本句关键动作一个是“留”,一个是“憺”。下面,我们就从“留”字开始入手,逐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从全文来看,山鬼一开始就“若”现于“山之阿”。也就是说,若隐若现出现在山隅之处,接着就是“路险难兮独后来,”即道路陡峭难行她独自行进。其次,在她“独”来后,又是“表独立兮山之上。”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山巅。不难看出,她一直“独”身一人,即她所爱的对象一直没有出现。
于是接下来文中才继续写她“怨公子”,怨对方“(君)思我兮不得闲”及“(君)思我兮然疑作”,最后又以自勉似的口吻“思公子兮徒离忧”一句宣告该篇的结束。
不难发现,山鬼所爱的对象从始至终都没有露面,那么既然对方来都不曾来,《古代汉语》中作“挽留”义解释就站不住脚。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全文大意先就进行了把握,于开头标明解题:“本篇写山鬼(当系山中女神)等待所爱的对象不来,忧思悲哀而独自归去的情景。”[2]那么,此处释义如何理解?于是,将“灵修”之释作了修改:“灵修……这里指山鬼。”[2]这一解释与传统乃至一般现代解释截然相悖,并且照解题及上下文看,既然所爱的对象没来,而此句中从格式上看“留灵修”与“憺忘归”的主语为同一人,同时可以肯定,执行“忘归”动作的主体只能是山鬼,被这样一修改后,后半句“憺忘归”的执行主语没有着落。
笔者认为,“留”译作“为……而留”,即“等待”之义合适。这一用法在屈原另作《九章》中就有,如:
“君不行兮夷犹豫,蹇谁留兮中洲?”(《湘君》)
王逸注:“留,待也。”《词源》中将之作为例句置于“留”的第五条解释“等候,伺候”后。[10]“留灵修”译为“为灵修而留”、“等候灵修”的话,上述问题可迎刃而解。
同时,再看“憺”义。既然等待所爱的对象,那么当对象没来时,又怎么可能“憺”(欢乐,安然)忘归?其实,像《古代汉语》将之看作“欢乐”义类,仅仅只看到了“憺”的一面。比如,就《楚辞》而言,篇中就有多个“憺”:
有关欢乐有关的“憺”,如“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东君》)“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云中君》;也有掩饰担忧时安静的“憺”,如“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抽思》);还有与忧有关的“憺”,如“畜怨兮积累,心烦憺兮忘食事。”(《九辩》)……
《山鬼》中的“憺”,照上下文语境看,不应将《东君》中那句形式相似的“憺兮忘归”中之“憺”义照搬过来,因为即使在相似形式中,词义也会不同,如《山鬼》中与“憺忘归”相对的“怅忘归”字样就一模一样地出现于《河伯》“日将暮兮怅忘归”中,王逸就充分联系上下文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这样“心意飞扬,志欲升天”之境将它译为“……言己心乐志说,忽忘还归也”,而不是搬套《山鬼》中“惆怅”义的“怅忘归”。
综上,这一句中“憺”解释为与之格式相对应句子中的“怅”。事实上,等待所爱对象的心情本就可以用“怅”来形容,一方面既不是十分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并不是非常的伤心。如此,“憺”的释义问题一旦迎刃而解,“留”字的解释也就十分简单了,“留”字就可以很容易地被解释为“等待”。
同时,这种等待思念的相同情形也常出现于同一作者的同一文学作品中。比如《山鬼》开头这一句“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就与“留灵修兮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房开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朱熹注.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屈原著,郭沫若译.离骚九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7]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8]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9]金开诚.楚辞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10]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课题来源:2014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说文通训定声》与同族词研究” (课题号:14GZQN23);2013年贵州师范学院一般博士项目“从族属角度切入研究《说文通训定声》”
(课题号:13BS002)。
作者简介:黄琼,女,湖南涟源人,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