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执着”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不仅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不朽之作,也堪称中国古代爱情悲剧的典范之作。而对刘兰芝婚姻悲剧的解读历来说法不一,本文将从“角色执着”这一角度来分析其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角色执着;悲剧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光辉之作,其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常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仅仅是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爱情悲剧,更因二人的双双殉情而导致了两个家庭的悲剧,而这种双重悲剧的产生究其根源皆因故事中相关人物各自的“角色执着”所引起。
  一、《孔雀东南飞》中角色执着的体现
  《孔雀东南飞》中的执着的角色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焦仲卿、刘兰芝对爱情的执着,另一方面是焦母和刘兄二人作为家长角色的执着。关于悲剧的说法,鲁迅认为:“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焦仲卿、刘兰芝二人之间美好的爱情就是他们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之一,而这种美好又有价值的东西却偏偏被刘兰芝的婆婆—焦母生生给撕裂了,这无疑造成了他们最大的悲剧,而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正是因为作为爱情主角的刘兰芝、焦仲卿和作为家长主角的焦母和刘兄的两方对各自角色的执着,各自的坚持不放。
  刘兰芝的外在美,诗文对其极尽赞美之词:“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芊芊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这些赞美之词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天生丽质之美,神态之美,服饰装扮之美。而她的内在美:“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内在美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知书达理,有教养,有文化;她勤快能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歇”;她孝顺、有礼节:“奉事循公姥”。就是这样一个内外兼美,无可挑剔的儿媳妇,却得不到婆婆的喜欢,并遭到遣归。但是当在面对婆婆的百般刁难:“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时,她没有一味地忍让,而是敢于合理地反抗:“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就是她的执着之一:自尊与倔强,不愿逆来顺受。宁愿自请归家,也不愿长期忍受婆婆的无端刁难,百般使唤。
  被休后,夫妻二人相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两人对爱情的忠贞由此表露无遗。刘兰芝回家后先是断然拒绝了第一次的说媒,就连第二次说媒的答应,也是哥哥在征得她“同意”后才进行的。当心爱之人误会自己,为了证明其爱“纫如丝”,更是留下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激烈言辞。在婚礼前夕更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没有优柔寡断,而是毅然、决绝。这就是她的执着之二:对爱情的忠贞坚韧,铮铮爱情,至死不渝。宁肯死去,也要坚守爱情的忠贞,对爱情从一而终。
  作为爱情守护一方的焦仲卿,由于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相比刘兰芝的外柔内刚,他则更多表现出了软弱、优柔寡断的一面。但是他深爱自己的妻子,认为“结发同枕妻,黄泉共为友”;他明辨是非,面对母亲毫无理由的“休妻”要求时,他勇于为妻辩护:“女行无偏斜,何意至无厚”;更敢于对母亲丢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话语。在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后更是以“自挂东南枝”做了了断。这就是焦仲卿的执着体现:深爱自己的妻子,忠于爱情,当心爱之人不复存在的时候,以死殉情,绝不苟活。
  撕裂焦仲卿、刘兰芝美好爱情的焦母,作为封建社会典型的恶婆婆形象的代表,她挑剔,冷酷,尽管刘兰芝美丽聪慧,勤快善良,但也不能使她称心如意。即便是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她仍然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嫌其织得太慢。在焦仲卿为刘兰芝辩护的时候,更是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她霸道、专制:“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岂能由你自作主张。并槌床大怒,“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些都体现了她是这个家庭的绝对权威,她的地位、尊严是不容挑战的。这就是她的执着体现:强制、独断专横、颐指气使,为了一己之愿,不惜破坏儿子的幸福婚姻。
  而作为另一个封建家长的刘兄,他性情暴躁,除了具备焦母的专横,冷酷的个性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更鲜明的个性特点,爱慕虚荣,攀附权势,贪图荣华富贵。他逼迫亲妹妹再嫁的重要原因在于“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他寄希望于通过刘兰芝的改嫁来达到自己攀附权势,享受荣华富贵的目的。由此可见,在以他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眼里,婚姻不是以爱情为条件,而是以门第的高低,贫富的程度为条件,为了后者不惜一切代价破坏前者。这就是刘兄的执着:长兄如父的专横,爱慕虚荣的执着,对荣华富贵的追求的执着。
  二、《孔雀东南飞》中角色执着的原因分析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通常根据《玉台新咏》所载“小序”,认为是汉末之作。
  对于那时的社会风尚,学者们有如下的描述。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②罗宗强先生说:“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准则已失去普遍的约束力。”③因此,在刘兰芝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时代的特征,追求“自我”,但又无法摆脱“本我”。所以刘兰芝的执着之一:她自尊并倔强,且倔强中带有叛逆。这种原因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无不相关,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使得她在遭遇不公对待时不是忍气吞声,一味忍让,而是敢于反抗,追求自由。另一方面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执着也源自于此,在那个精神上极其自由,极其解放,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对于爱情,对于婚姻,她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而在刘兄逼其再嫁的婚礼前日,她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追求的爱情,寻求自己的自由。
  再来看焦仲卿这个角色,同样在那个精神自由、解放的时代背景下,因为爱情他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刘兰芝,并幸福的生活了几年,即使是在妻子被母亲无理“休掉”之后,他依然抱定决心要再将其接回家来。这说明他对自己婚姻的自主追求性。全文中焦仲卿的父亲这个角色并没有出现,可以推测焦母是个丧偶的寡妇,而焦仲卿在得知刘兰芝即将再嫁为人妇时,除了伤心欲绝,更是打定主意奔赴黄泉。完全不念及自己的死去对作为寡妇的母亲来说所产生的致命后果。于他而言,自我的追求胜于一切.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来说,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一线语文教师开启了教学改革之路,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改革中,我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认为语文学科教学不可丢失的两样东西,就是文学性和工具性。所以本文基于这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从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渗透德育,构建“实效性”;注重阅读,追求“语文味”;重视写作,渗透“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高效与趣味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在学生情感品质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若是文章文质兼美、情理并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和文章产生共鸣,文学形象的栩栩如生也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  【关键词】情感体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应该丰富,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
【摘要】作文中如何避免选材的雷同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文章选材要力求真实,突出文章主题思想;选择材料要典型,防止材料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事例更加典型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作文;选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英国社会文化学者理查德先生说过:观察事物必须透过其表象来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发现本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摘要】改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的现状,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应该根据实际,从基础的东西学起,多一点积累,多一些借鉴。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积累借鉴最终的目的就是创新,写作必须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关键词】写作;积累;借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我看过不少的学生
【摘要】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深远影响。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当这些校本教材被开发以后,教师该如何利用。很多的时候,教师或许是流于形式地教一教,抑或是学生心血来潮地读一读。我们不禁要问校本课程教学的“质
【摘要】3D技术在电影及生活中广泛运用,迁移于小学语文课堂,以建构主义及巴赫金复调理论为哲学依据,大胆尝试,从立体解词,映射全篇;梯度朗读,强化张力;多层对话,拉近距离;三维读诗,编制诗圈;延展阅读,勇攀高地等多角度进行实践探索,试图达成教师理念上的生长性,操作上的多样性,感受上共振性;学生思维的广角与深入,情感的丰富与厚重,表现的主动与投入;教学由线性而多维,从平面至立体,变单向为多元。  【关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偶尔翻开书架上的《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到其中的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在那篇文章中,郁达夫回忆了北平那温馨的冬日,如潮的新绿,清凉的夏日,唯独对于北平的秋日只是
【摘要】在初中生刚入学之时,语文教学即能从临战的需要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讲解和训练,岂不就轻松自如得多了吗?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很有必要。  【关键词】 反思;教学;存在问题;方法指导;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我们农村初中正常都采用专题形式复习。往往到这个时候,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诸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摘要】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老师和考生们花大气力去复习,却收效甚微。本文以句面为入手点,抓住词和短语的特征,发现句子的病症所在,并总结出“九看”的判断方法。  【关键词】病句;病症;“九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可以称得上是高考试卷的一棵常青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关于“病句类型”,《考试大纲》规定了六种
【摘要】本文以一年级上册《它是谁》一课的教学案例说开去,阐述了语言教学在小学低年级中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阅读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阅读;语言运用;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就是要感悟语言,感悟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什么是感知?就是对语言文字最初的了解。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初读课文”。一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就是读通、读懂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