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理性遭到怀疑,传统遭到颠覆,主观取代客观。各个领域都掀起反叛的浪潮。于是,倡导文学性写作的新新闻主义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刻在了六十年代的历史丰碑上。所谓新新闻主义,就是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是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然而,这种文学新闻风靡一时之后,转瞬间在70年代却销声匿迹了。这不禁引来人们的深思,对新新闻的研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新新闻挑战理性,背离传统新闻的客观,于是遭到了质疑和声讨。然而,它作为一种思潮出现在新闻史上并风靡一时,它独特的新闻观值得我们探讨。
一、 “昙花一现”的新新闻
新新闻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培育它成长的就是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紧接着,反种族主义、反性别歧视运动、反战之声越演越烈;学生运动如火如荼;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在这样的喧嚣面前,“传统新闻强调的客观、中立在人们眼中成了‘肤浅’、‘中庸’的代名词,同时在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平面媒体也亟须调整思路,发挥自身优势迎接挑战。”于是,一部分勇于创新的新闻工作者,尝试改变传统沉闷的客观报道,主观反映社会动荡的复杂多变,以不同的报道方式透析社会,揭示事件的意义和影响。然而与传统新闻学的严重分歧导致了新新闻主义迅速衰败。这成为了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一大奇观。
二、新新闻的另类真实观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新闻虽然从不否认自己是主观性新闻,但却从未放弃真实。新新闻坚信客观不等于真实,新闻本质是真实,但主观可以达到本质的真实。新新闻者对真实的界定显然与传统新闻者的界定是背道而驰的。
传统客观报道最初源于对政党报刊的深刻反省,其客观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立、大多数、无政党色彩。新闻报道的宗旨是反映事实真相。人并非纯理性的动物,所谓毫无偏倚的客观是很难达到的。于是有人提出提倡客观性并不是为了达到它,而是通过它达到最接近的事实真相。追求客观成为一种态度。然而,当真相不明时,我们的报道是在接近还是偏离事实?纵使我们知道是在接近事实,用最客观的言语反映真相,那永远也只是反映而已。事实存在于现实之中,所谓客观报道就如同一面镜子,努力做到客观也仅仅只是把镜子擦亮而已,并不能改变镜中出现的是虚像的事实。这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而新新闻者厌恶这种模拟现实的做法,同样是再现事实,新新闻者“希望将个人的心灵状态外化为空间状态。从人的心灵深处挖掘真实。”他们希望这种感觉的真实为人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直接看到事实而非镜中的虚像。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需要从新闻中获取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感。我们希望从新闻中获取的不仅仅是事件的要素,而是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纯客观性的新闻报道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陈列着新闻事件,却无益于我们寻找事件背后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在新新闻者看来是事实真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新闻通过主观性的新闻叙事,让受众看到事实以及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其另类真实观。
三、新新闻的文学性写作手法
新新闻写作将新闻与文学结合起来,重新闻“故事化”。特点是“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的内部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
表达新闻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曾提倡“故事化”新闻学。新新闻写故事的方法,主要在于场景描写、对话描写、使用第三人观点以及着重记述细节。新新闻者运用场景描写截取一个个事实的画面,然后用文学的描述将画面组合起来使整个事件在受众面前展露无遗;运用对话描写让受众身临其境,再现人物的性格;运用第三人观点使受众以第三者的身份来感受客观现实;运用细节描写记录事件的全部真相。这样,受众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真实。
四、新新闻的采访技巧
新新闻的写作能够再现事实,全有赖于其对新闻事实的采访。新新闻的采访技巧不仅在其风光时期盛行,而且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使用价值。在时间上,新新闻的采访时间比传统的新闻采访时间要长得多。这有利于记者营造和谐气氛,容易获得意料之外的信息。在态度上,新新闻采用一种低姿态、保持随和的态度,这样容易得到受采访者的信赖,从而获得其对事件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在内容上,新新闻不分巨细、不分重次、每一个细节和点滴的信息对新新闻者都至关重要,而这也是写作的基点。可以说,新新闻的采访技巧就是不厌其烦。这为记者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新新闻主义的兴起与衰退不过是历史潮流的一涨一落,它的兴起如同一个高呼理想的勇者,试图带领人们走向梦想的国度。他探索着想要找寻一条通往新闻自由的捷径。勇者虽然跌倒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深思和探究,还有为新闻事业继续尝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8(12).
(作者简介:杨晓丽,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
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刻在了六十年代的历史丰碑上。所谓新新闻主义,就是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是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然而,这种文学新闻风靡一时之后,转瞬间在70年代却销声匿迹了。这不禁引来人们的深思,对新新闻的研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新新闻挑战理性,背离传统新闻的客观,于是遭到了质疑和声讨。然而,它作为一种思潮出现在新闻史上并风靡一时,它独特的新闻观值得我们探讨。
一、 “昙花一现”的新新闻
新新闻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培育它成长的就是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紧接着,反种族主义、反性别歧视运动、反战之声越演越烈;学生运动如火如荼;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在这样的喧嚣面前,“传统新闻强调的客观、中立在人们眼中成了‘肤浅’、‘中庸’的代名词,同时在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平面媒体也亟须调整思路,发挥自身优势迎接挑战。”于是,一部分勇于创新的新闻工作者,尝试改变传统沉闷的客观报道,主观反映社会动荡的复杂多变,以不同的报道方式透析社会,揭示事件的意义和影响。然而与传统新闻学的严重分歧导致了新新闻主义迅速衰败。这成为了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一大奇观。
二、新新闻的另类真实观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新闻虽然从不否认自己是主观性新闻,但却从未放弃真实。新新闻坚信客观不等于真实,新闻本质是真实,但主观可以达到本质的真实。新新闻者对真实的界定显然与传统新闻者的界定是背道而驰的。
传统客观报道最初源于对政党报刊的深刻反省,其客观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立、大多数、无政党色彩。新闻报道的宗旨是反映事实真相。人并非纯理性的动物,所谓毫无偏倚的客观是很难达到的。于是有人提出提倡客观性并不是为了达到它,而是通过它达到最接近的事实真相。追求客观成为一种态度。然而,当真相不明时,我们的报道是在接近还是偏离事实?纵使我们知道是在接近事实,用最客观的言语反映真相,那永远也只是反映而已。事实存在于现实之中,所谓客观报道就如同一面镜子,努力做到客观也仅仅只是把镜子擦亮而已,并不能改变镜中出现的是虚像的事实。这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而新新闻者厌恶这种模拟现实的做法,同样是再现事实,新新闻者“希望将个人的心灵状态外化为空间状态。从人的心灵深处挖掘真实。”他们希望这种感觉的真实为人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直接看到事实而非镜中的虚像。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需要从新闻中获取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感。我们希望从新闻中获取的不仅仅是事件的要素,而是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纯客观性的新闻报道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陈列着新闻事件,却无益于我们寻找事件背后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在新新闻者看来是事实真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新闻通过主观性的新闻叙事,让受众看到事实以及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其另类真实观。
三、新新闻的文学性写作手法
新新闻写作将新闻与文学结合起来,重新闻“故事化”。特点是“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的内部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
表达新闻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曾提倡“故事化”新闻学。新新闻写故事的方法,主要在于场景描写、对话描写、使用第三人观点以及着重记述细节。新新闻者运用场景描写截取一个个事实的画面,然后用文学的描述将画面组合起来使整个事件在受众面前展露无遗;运用对话描写让受众身临其境,再现人物的性格;运用第三人观点使受众以第三者的身份来感受客观现实;运用细节描写记录事件的全部真相。这样,受众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真实。
四、新新闻的采访技巧
新新闻的写作能够再现事实,全有赖于其对新闻事实的采访。新新闻的采访技巧不仅在其风光时期盛行,而且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使用价值。在时间上,新新闻的采访时间比传统的新闻采访时间要长得多。这有利于记者营造和谐气氛,容易获得意料之外的信息。在态度上,新新闻采用一种低姿态、保持随和的态度,这样容易得到受采访者的信赖,从而获得其对事件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在内容上,新新闻不分巨细、不分重次、每一个细节和点滴的信息对新新闻者都至关重要,而这也是写作的基点。可以说,新新闻的采访技巧就是不厌其烦。这为记者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新新闻主义的兴起与衰退不过是历史潮流的一涨一落,它的兴起如同一个高呼理想的勇者,试图带领人们走向梦想的国度。他探索着想要找寻一条通往新闻自由的捷径。勇者虽然跌倒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深思和探究,还有为新闻事业继续尝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8(12).
(作者简介:杨晓丽,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