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三十年代开始创作爱情作品的杨绛,一开始就淡漠了狂热和浪漫,通过书写狂热下面的无奈和真实来展现爱情和婚姻的另一面。本文通过回顾五四浪漫文学作品与分析杨绛冷静思考下的文学作品来探讨杨绛作品中透露出的对爱情婚姻的认识。
一、狂热和浪漫的爱情
五四以后,由于西方个人自由观念的输入,我们开始慢慢认识自我,中国青年的自我在这个时候开始觉醒。在反抗旧传统这一点上,拿旧的爱情观开刀无疑是最能表现自我解放的的一种途径。因为中国青年人的爱情被压抑了几千年,很多年轻人的感受都是切身的。爱情是新道德的象征,是自由的别名,只有通过自由的爱情才能释放自己的激情与能量,个人才是完整的个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描写爱情文学作品是铺天盖地。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与情感写作,很是能迎合青年的心。这时期的作品主要内容无外乎对旧式不幸婚姻的揭露和谴责,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苍白爱情的反抗以及灵与肉的冲突。
二、爱情婚姻的非浪漫书写
(一)杨绛笔下的无奈爱情婚姻
杨绛的小说共有八篇,其中包括长篇一部—《洗澡》,其余皆为短篇,内容除去《事业》一篇,剩下的小说几乎都谈到了爱情和婚姻,其中作品中的浪漫味道爱情淡褪,显然是比五四写爱情理性了许多。有论者指出杨绛的关于爱情的书写是对五四爱情的消解,我觉得其实不是消解,而是补充。浪漫和平淡无味本就是爱情和婚姻的两面,不存在相互对立。杨绛的作品只是浪漫过后的一种理性思考,也是爱情生活的重要部分。杨绛的作品如果按所写主人公所处的年龄算来,大约是可以分为两类,即:描写年轻人的爱情和描写中年人的婚姻。其实这也是与杨绛的写作时的年龄相对应的。
1.年轻人的爱情。《璐璐,不用愁》是杨绛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关于年轻人爱情的小说简直没有浪漫的调子。两个年轻人—汤宓和小王—同时喜欢上了女大学生张璐璐。小王脾气好,真心喜欢璐璐,并且父亲还是做大官的,家里很有钱,璐璐的父母亲也看好小王,然而璐璐又不是很喜欢他。璐璐其实喜欢的是汤宓,但汤宓喜欢她却也喜欢耍小脾气。后来小王发现璐璐不是真心喜欢他,只好放弃。最后,璐璐再三考虑,按照父母的嘱托做了打算,对汤宓说了请他不要再来看她的话。这时不仅汤宓走了,小王却也已经与他的表妹订了婚。这样的结局对璐璐来说也许是个悲剧,爱情处在三个人之间,不仅没有浪漫,而且结局还很痛苦。杨绛不忍心看到自己作品的主人公的爱情有一个不好的结局,最终以璐璐成功申请到免费到美国留学的机会为结尾。终于“璐璐笑着,轻轻舒了一口气”。杨绛的小说一开始就没有浪漫的调子,接下来的小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风格。
2.中年人的爱情。《小阳春》中作者塑造了两种女性的形象。一种是俞斌的太太—已经步入中年—“鼻子、嘴、脸颊、眼泡全是油光光的嫩红粉色,半根毛都没有了”,并且身体很胖,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另一种是他情人—自己的女学生—“俏丽轻健的身体,薄薄的脸儿,灵巧的口鼻,乌黑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动人极了。杨绛在这篇小说中以女学生代表浪漫的已经逝去的爱情,以俞太太代表现实的真实而又世俗的婚姻生活,通过这样的对比来思考爱情之后的婚姻所具有的无奈。这里作者的理智思考所得结果显然与五四爱情所具有的浪漫截然不同。
写于七十年代末的《玉人》更是继续了《小阳春》的主题,并以喜剧性的故事情节思考了同样的问题。作者通过反讽的手法和喜剧性的设计让男主人公美丽的浪漫幻想不击而破。作品通过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荒谬及所构成的人生反讽,揭示出神圣的爱情在接受了生活考验之后变得不堪一击。被誉为《围城》的“姐妹篇”的《洗澡》是杨绛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出版前言中说到“这部小说是借一个政治运动做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
(二)杨绛的现实婚姻与作品的关系
杨绛的婚姻生活倒一点不像自己的作品中所写的那样,她自己也承认我们提到的那几个作品是“人物和故事,纯属虚构,不抄袭任何真人实事”。钱钟书也推许她写的小说能无中生有。杨绛是很珍惜和幸福于自己的美满婚姻。因为珍惜,所以想极力保护,这也是很正常的。在作品中我们也是可以发见作者对婚姻是不具悲观的看法,因为最终小说的主人公的婚姻都是在继续进行着,并没有显示出悲凉的气息。可以说她总是积极地以喜剧的形式消解婚姻的冲突。
杨绛的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保持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方法,就是将妻子,情人和朋友(对女人来说,是丈夫,情人和朋友)三者关系统一。但是正如天下有好多什么什么成功的秘籍一样,我们买来看了,我们也还是平常人。我们只能说杨绛通过她的小说展示了自己的婚恋观,但是别人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困难。
从五四的到杨绛的爱情书写,我们看出作家是从狂热的境地中走出,来冷静的思考爱情和婚姻所具有的浪漫和平淡,甚至可以说无味。从五四到杨绛,我们也是认为它是关于中国现代作家爱情书写的一个阶段,以后的书写是会继续和发展的。当代文学关于婚姻爱情的描写也是比以前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郁达夫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
(作者简介:王振顺,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狂热和浪漫的爱情
五四以后,由于西方个人自由观念的输入,我们开始慢慢认识自我,中国青年的自我在这个时候开始觉醒。在反抗旧传统这一点上,拿旧的爱情观开刀无疑是最能表现自我解放的的一种途径。因为中国青年人的爱情被压抑了几千年,很多年轻人的感受都是切身的。爱情是新道德的象征,是自由的别名,只有通过自由的爱情才能释放自己的激情与能量,个人才是完整的个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描写爱情文学作品是铺天盖地。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与情感写作,很是能迎合青年的心。这时期的作品主要内容无外乎对旧式不幸婚姻的揭露和谴责,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苍白爱情的反抗以及灵与肉的冲突。
二、爱情婚姻的非浪漫书写
(一)杨绛笔下的无奈爱情婚姻
杨绛的小说共有八篇,其中包括长篇一部—《洗澡》,其余皆为短篇,内容除去《事业》一篇,剩下的小说几乎都谈到了爱情和婚姻,其中作品中的浪漫味道爱情淡褪,显然是比五四写爱情理性了许多。有论者指出杨绛的关于爱情的书写是对五四爱情的消解,我觉得其实不是消解,而是补充。浪漫和平淡无味本就是爱情和婚姻的两面,不存在相互对立。杨绛的作品只是浪漫过后的一种理性思考,也是爱情生活的重要部分。杨绛的作品如果按所写主人公所处的年龄算来,大约是可以分为两类,即:描写年轻人的爱情和描写中年人的婚姻。其实这也是与杨绛的写作时的年龄相对应的。
1.年轻人的爱情。《璐璐,不用愁》是杨绛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关于年轻人爱情的小说简直没有浪漫的调子。两个年轻人—汤宓和小王—同时喜欢上了女大学生张璐璐。小王脾气好,真心喜欢璐璐,并且父亲还是做大官的,家里很有钱,璐璐的父母亲也看好小王,然而璐璐又不是很喜欢他。璐璐其实喜欢的是汤宓,但汤宓喜欢她却也喜欢耍小脾气。后来小王发现璐璐不是真心喜欢他,只好放弃。最后,璐璐再三考虑,按照父母的嘱托做了打算,对汤宓说了请他不要再来看她的话。这时不仅汤宓走了,小王却也已经与他的表妹订了婚。这样的结局对璐璐来说也许是个悲剧,爱情处在三个人之间,不仅没有浪漫,而且结局还很痛苦。杨绛不忍心看到自己作品的主人公的爱情有一个不好的结局,最终以璐璐成功申请到免费到美国留学的机会为结尾。终于“璐璐笑着,轻轻舒了一口气”。杨绛的小说一开始就没有浪漫的调子,接下来的小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风格。
2.中年人的爱情。《小阳春》中作者塑造了两种女性的形象。一种是俞斌的太太—已经步入中年—“鼻子、嘴、脸颊、眼泡全是油光光的嫩红粉色,半根毛都没有了”,并且身体很胖,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另一种是他情人—自己的女学生—“俏丽轻健的身体,薄薄的脸儿,灵巧的口鼻,乌黑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动人极了。杨绛在这篇小说中以女学生代表浪漫的已经逝去的爱情,以俞太太代表现实的真实而又世俗的婚姻生活,通过这样的对比来思考爱情之后的婚姻所具有的无奈。这里作者的理智思考所得结果显然与五四爱情所具有的浪漫截然不同。
写于七十年代末的《玉人》更是继续了《小阳春》的主题,并以喜剧性的故事情节思考了同样的问题。作者通过反讽的手法和喜剧性的设计让男主人公美丽的浪漫幻想不击而破。作品通过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荒谬及所构成的人生反讽,揭示出神圣的爱情在接受了生活考验之后变得不堪一击。被誉为《围城》的“姐妹篇”的《洗澡》是杨绛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出版前言中说到“这部小说是借一个政治运动做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
(二)杨绛的现实婚姻与作品的关系
杨绛的婚姻生活倒一点不像自己的作品中所写的那样,她自己也承认我们提到的那几个作品是“人物和故事,纯属虚构,不抄袭任何真人实事”。钱钟书也推许她写的小说能无中生有。杨绛是很珍惜和幸福于自己的美满婚姻。因为珍惜,所以想极力保护,这也是很正常的。在作品中我们也是可以发见作者对婚姻是不具悲观的看法,因为最终小说的主人公的婚姻都是在继续进行着,并没有显示出悲凉的气息。可以说她总是积极地以喜剧的形式消解婚姻的冲突。
杨绛的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保持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方法,就是将妻子,情人和朋友(对女人来说,是丈夫,情人和朋友)三者关系统一。但是正如天下有好多什么什么成功的秘籍一样,我们买来看了,我们也还是平常人。我们只能说杨绛通过她的小说展示了自己的婚恋观,但是别人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困难。
从五四的到杨绛的爱情书写,我们看出作家是从狂热的境地中走出,来冷静的思考爱情和婚姻所具有的浪漫和平淡,甚至可以说无味。从五四到杨绛,我们也是认为它是关于中国现代作家爱情书写的一个阶段,以后的书写是会继续和发展的。当代文学关于婚姻爱情的描写也是比以前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郁达夫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
(作者简介:王振顺,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