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打马向高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走进黄土高原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寻找问题的答案: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但不知道自己想从这里得到些什么?我有渴求和梦想要在这里寻找和实现的吗?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光,觅得了方向,最为重要的是,我知道,扎根黄土高原,我会更像我自己,更易触动心弦,逃离心灵的窠臼。我想在这里找到“我”,挽着手一起朝梦想奔跑,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就像希腊神话中滚石上山的神,上而复坠,无休无止,是坠落也是飞翔,是孤独之际也是再造之时。
  在此前陌生现下日渐熟悉的黄土高原的广阔、荒芜而又寂寥的疆域里,孤独统治一切,它点燃想象力的火苗,亦使内心敏感的触角无限繁衍,四下伸张,自行发散去找寻答案。孤独这个时间的追随者,如影而至地拉着人走到时间的镜前,看自己,看内里的一切,直到看見并认清自我,发现“真我”的存在。孑然独立的自我无法借助任何力量,求助于任何人,让人替你过你的生活,或不要这样的生活而要别样的。人生路必得自己选,自己走,自行发现世界的美,并向世界呈现你的美。
  在黄土高原独处的日子需要这些强劲的心理暗示,需要这样无比纯净的内心世界,需要存贮部分美好宁静的日子的断片,以便应付那些突兀而至的绝望的时候,防备遭受疲累、孤寂、无助等隐形利刃的侵袭,继而发现舍弃尘世喧嚣在静中生活是如此的心安,原来身处天地开阔的地方心也会不自觉地变得宽广,原来脚下的黄土地更叫人亲近,更能让人感受到最初始的本能的质朴的存在。我成了黄土大地的主人,在旷野里放声高呼,群山呼应,好像是另有一些人在唱,在喊,我是静默的听众,凭空有了伴,也借此结识了世间许多的真正的孤独的灵魂。譬如大山,譬如黄土地。
  行走在黄土高原的大地上,思想可以毫无阻隔地肆意奔流,让人几乎忘记是身体在动在走,是双腿在丈量大地,是双眼在贞观万物,而恍惚以为思想在纵横捭阖,驰骋四海。所有俗世的浮华、贪欲的扩张等等,连同“想要的”一切,几经沉浮涤荡而无踪无迹,寰宇之内,尽为我心。那些经受住急流的冲击和摇撼,很有分量的东西,只剩下真正“需要的”——没有一样多余,没有一样可以舍弃,没有一样高于生活。
  我的双眼在黄土大地停留的时间越久,思想的庙宇承载的就越多,不能不为当下我身处的黄土大地的宁静祥和感动得落泪。作为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脚下的黄土大地从未因我的少付出而冷对我,也不因我的无能和向世界奉献的寡薄而嫌弃我,无论我呈上的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眼泪,它一如既往地厚爱我、宽宥我,在我走向它时拥抱我,在我背转身时目送我,毫不吝啬地予我的生活以欢欣和自由。
  除了故乡,再没有哪个地方能像黄土高原这样在我的生命履痕中刻下深刻的印迹。黄土高原让我看见了自己,认清了自己;这一点故乡也不曾做到。在黄土高原我看见了我自己,认清了我自己,它真的是需求不多,心性平和的一个人,没有过多繁杂的物欲和虚妄。在这里,我更为关心的不是我要拥有的和我能够得到多少,而是我必须保有的和我能够给予内心多少,才能叫它心安自足,甘于当下。我心里将此比作默默生长在黄土高原腹地背洼洼里的山丹丹花,必得走近才能发现“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的神奇美。
  于我而言,辽阔的黄土高原免除掉的不仅是空间的束缚之感,似乎也在无形中将眼界、境界一同给予了无限的扩展,让思想驰骋千里,畅达四方,让人无比清晰地看见渺小的自我是极其艰难而又重要的存在。尤其是一个人在沟沟坎坎的黄土高原上行走时,每攀上一座山头或转过一道弯梁,无垠的空旷和静默的空寂,总让人忍不住地想要放开喉咙吼上一吼:
  背靠着黄河面对着天
  哎哟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
  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
  哎哟黄土地里笑来黄土地里哭
  抓一把黄土撒上天
  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
  ……
  身处咫尺大小的逼仄局促之地的人绝唱不出这样自由奔放,回味悠远,和黄土地一样质朴淳厚的歌谣。
  深邃厚重、天赋异秉、光芒万丈的黄土高原教养给我、馈赠给我的立身之道,是我充盈内心静心独处强势抵挡孤寂侵袭的力量之源。这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品质和它的不怒自威的神奇所在。千百年来,丰厚的历史积淀已然证明了它的神奇。绵延的黄土大地向世人铺展的是一幅开天辟地、拓土扩疆的恢弘画卷和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壮阔篇章,无时无处不让人感受到俯瞰千古、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和万马千军、翻江倒海的磅礴气魄,那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域样貌,像极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历经沧桑的历史。
  万千气象汇聚于此。人简直像是站在了历史的中心点,华夏文明的原点上,任谁都不能不为黄土高原质朴内敛的风采折服,不能不为黄土大地一望无际的旷远叹服,不能不为黄河奔腾咆哮力拔山兮的盖世雄奇慑服。耳边不时回荡着风起云涌的激流巨涛,跌宕起伏地敲打在心上,我不可能不受感染,不被熏陶。我想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想到了在梁家河当过知青的习近平,想到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路遥,他们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们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辉都是历经苦难而熠熠生辉。
  神奇的黄土高原似乎藏有一把能开启奋斗精神之门的钥匙,慷慨地任由每一个走进它的人吮吸历史的丰厚营养,将豪迈雄浑的精气神附着在人的身上,让人拥有和黄土高原一样强大坚韧的力量,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常常忆起一条田埂,一条长长的长满青豆和绿草的田埂。它像一条乡间的土蛇,摇曳着细细的身子,游进我的梦中,与我牵手,与我嬉戏,与我对话。这是一条什么田埂呢?它在哪里?怎么这样熟悉,這样亲切,甚至还散发着我身体的味道?  我开始寻找。我开始一趟一趟地回家,回到我的老家,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回到那个埋着我从母体里带出的衣胞的老家。站在老屋的山头,我向四野望去,眼里满是绿油油的麦子,金灿灿的菜花。看不到一
期刊
年届九十的老父亲,五次脑梗,说话、四肢等许多生理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但那一双眼睛,仍十分明亮,经常用高度聚焦的眼光,凝视我。每天早晚帮他洗脸擦身、喂饭喂药、清理卫生时,不错眼珠地盯着我。尤其当我为他清痰、理发、剃胡须、针灸等近距离接触时,更是目不转睛,仿佛用高像素的镜头在我脸上扫描,要在脑海里刻录下影像的“光碟”。  30岁前,我与父亲十分“陌生”,记事时起,就随奶奶回农村老家住了一年。回城上学后
期刊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时髦的叫法,将“外孙”直接称为“孙子”,说是更显得亲切。今天我写此文也时髦一回,把我家的小外孙林梓晗也叫作孙子。  孙子林梓晗生于2017年4月25日,小名乐乐。虚岁3岁,实际还不到2周岁。乐乐出生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时,就像一只小老鼠,全身红红的,两只眼睛一睁开就乌溜溜亮晶晶的,由于没足月又不是第一胎,比一般刚出生的孩子要小一点儿,不足3公斤。小有小的优点,灵活、轻巧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家在农村,十分简陋,两间旧平房,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衣服堆在床上或挂在椅子靠背上,乱七八糟。我问,你家的衣柜呢?衣服放在哪里?他满不在乎地指着两只木箱和一只纸箱,努了努嘴。看来这就是他家的“衣柜”了。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再看看他的家,高大的楼房,全新装修。全套的红木家具,包括红木衣柜,应有尽有。他的衣柜是“多功能”的。他悄悄地告诉我衣柜里的秘密,除了挂衣服,还要藏一些私房钱。
期刊
“小时候的过年,那真的是香啦!”姑奶奶常常这样自言自语。对于她的自言自语,年轻人不以为然,也就没有谁去满足她所念叨的那个“香”。  姑奶奶年迈以后行动不便,就更加的怀旧,更加的念叨得厉害了,尤其是在吃的问题上。一日,她央求我:“爱!今年过年时,你一定要帮忙给我炆一锅香,我已经几十年都没有尝过了,真的特别想尝尝。”因为她没有女儿,有什么话喜欢跟我这个侄女儿说。  “什么叫一锅香?”我莫名其妙。  “
期刊
我第一次带同学回家,是小学五年级放寒假。这两个同学家都是汝溪街上人,一个叫邓晓琼,另一个叫桂明燕,我已忘记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亲密,或许是听我说老家高山上冬天常下雪结冰对她们有吸引力。如果她们知道去我们家那么难走,还会去吗?这是我现在的想法,那个时候大概只有兴奋!  从四年级起,我从村小转校到汝溪小学,读住学。学校虽叫小学,却有初中部。初中部有大通铺宿舍,小学却没有。开始我挤在初中部女生宿舍,挤不
期刊
寂静是此刻乡村唯一的声音,尽管现在只是晚上的七点。不远处的马路上时不时传来汽车呼啸而过的声响;伴随着照射过来的远光灯,乡村显得更加的孤独。  曾经只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行走的马路拓宽了两倍,可走的人却没几个了。一辆车驶过,扬起的灰尘被风吹得好远好远,喧嚣而上。  在外一年我又回到了这里,我的故乡。  曾经的它是那么的熟悉,熟悉到每一个犄角旮旯我都能如数家珍。可现在它却变得如此的陌生;凋零的枯木、未化的
期刊
今年的知了又叫了,耿子涵被妈妈带到单位来,这小人儿能感觉到她是硬挤到大人的世界来的,她迫切想和他们世界的人玩儿:妈妈,米米什么时候来?大瑞什么时候来?得到答复后,她开心得大叫:“太好了,等他们来了,我要……”后面是一大串孩子的乐事儿。  第二天,米米、大瑞都来了。这三个孩子,一整天形影不离,经常旋风般的推开某个办公室的门,跟我们打个招呼,或者招呼都不打,就在沙发茶几上开始他们的游戏,有时是折纸,有
期刊
娘说:“船争不过桨,人争不过命。”但我以为,母亲就似一株贫瘠土地上的苦槠树,一生都在奋力汲取养料去抗争。  母亲的抗争从她的婚姻伊始。十七岁的那年,媒婆到母亲家里给父亲提亲,一听说是许给范仔(爷爷的喊名)的儿子,村子里有熟悉的人就说:他家里多穷啊,四个儿子才两间房,你嫁过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母亲犹豫了,她以不跟父亲碰面躲避的方式抗争。但外公答应了这门亲事,他只想早早地把女儿嫁出去,来减轻贫穷家庭的
期刊
母亲活过九十出头,一个人在老家,一直自己做饭、洗衣和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尤其是还能步行一两公里的路,到村里的街上讨价还价地买菜付钱,然后,再走回家来生火做饭,别人看着羡慕,我也望着欢喜。我开玩笑地说:“我妈怕是要活一百岁呢!”妈却笑说:“人命的事,哪个认得哟!”  母亲大病前,她就一个人生活在老家,从来不请人招呼,我们劝过,但她执拗地坚持,我们也就由着她,虽然有时我们也因她的不便带来我们的不便而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