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解矛盾,同心协力构和谐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解社会矛盾是“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达县院在化解涉检信访矛盾中,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人文关怀,建立涉检信访长效机制,有效化解一批疑难信访案件。二年来,息诉16件,其中疑难信访件10件,防止自杀来访件1件,防止进京、进沪访5件,在维稳息诉,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一、加强领导,思想认识到位。达县院把做好涉检信访工作,既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窗口”阵地,又作为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加强领导。一是院领导每月专题听取一次汇报,维稳领导小组每季分析一次形势,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开会研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控申科长直接负责,法警队等部门积极配合”的纵横联系的信访工作机制;二是及时收集“五访案件”资料,建立一案一表、一案一人专门负责制;三是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之前必对“两访一户”进行排摸,跟踪掌握信访人动态,做到早知道、早安排、早预案、早化解。由于“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促进了全院干警树立“大信访”等理念,并把化解矛盾,维稳工作纳入全院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真正形成了全院“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二、规范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在多年的实践中,达县院逐步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并切实落到了实处。
  1、建立和完善涉检信访流程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信访工作,所有信访都统一登记造册,经过登记受理、审查、转(交)办、初查、移送、反馈、复查复核、归档和跟踪等程序;对于“集体访”和“告急访”,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处理,优先分流,优先答复”原则,努力做到“四快”:受理快、分流快、反馈快、平息快。
  2、坚持领导包案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采取“五定三包一保”的工作方法:定领导、定专人、定任务、定方案、定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息诉。二年来,领导包案息诉10件,检察长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批件56人次,确保了涉检信访案件化解得了、处置的好,当事人感到非常满意。
  4、建立首办责任制和责任倒查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首办人负责接待、负责办理、负责落实、负责息诉,一办到底,并从严考核,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初信初访的首办环节上,坚持做到“三不让”,即不让信访变人访,不让初访变重访,不让个访变群访。
  5、建立预警制度和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对辖区内的信访案件,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到领导坚持带头化解疑难信访案件,多渠道地广泛地收集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或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做到关口前移、反应迅速、占据主动。加强办案风险评估,防止信访苗头出现。推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检察机关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撤案等案件,涉及到群众反响强烈,重大敏感、社会关注等情形的,由办案部门就个案进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控申部门配合办案部门制定相关的涉检信访工作预案,实现关口前移,把新生信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监督,提升执法公信力。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对内,注重办理刑事申诉、赔偿案件的质量和息诉效果;对外,加大对不立案案件的监督力度和实名举报的查处力度,做好答复、解释工作,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引导他们运用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增强息访工作合力。实行信访信息定期沟通制和紧急信访情况临时通报制度,对外加强与政府信访部门、公安、法院的联络,对内整合内设机构处置信访的力量,形成息访合力及时处理好信访问题。
  四、人文关怀,引入心理疏导。建立心理咨询介入化解疑难信访件制度,聘请心理咨询引导医师。分析申诉人不断上访、缠访的心理症结,对症下药,消除疑惑,化解矛盾,体现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摘 要:民事权利证券化从美国产生以来,已经成为一项全球化的业务,它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迎合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广泛的欢迎。随着该项业务的发展,相关法律的制定必不可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证券化以来,在原有法律基础上也制定了一些临时性的规定,但过于杂乱和分散,我国亟需建立一部统一的民事权利证券化法律。本文从民事权利证券化的基本问题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其相关的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
期刊
摘要:以前刑诉法规定知道案情的人有作证的义务,现在修正案明确强调出庭作证,对法院作出公正审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大量的实施细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在保护证人和执行证人出庭作证间找到平衡点,都将是今后有必要进行研究、补充、修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出庭作证;证人保护;权利保障;司法实践  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一审程序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证人出庭作证,
期刊
摘 要:劳动者的劳动权是一种宪法权利,是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同时,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权利,否则企业会失去动力去进行创新。因此,同为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劳动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冲突日益凸显,两种权利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彼此之间的限制和损害,我们试图通过国家立法干预来消弭此等冲突和损害,而建立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是妥善处理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利益冲突的通行有效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全过程进行监督,当然包括刑罚的执行活动。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由于《刑法修正案(八)》对社区矫正法律地位的确立,《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于2012年3月1日开始施行,给刑事司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检察监督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完善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成为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亟待解
期刊
摘要: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职能监督性、服务性、指引性和延展性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有序等价值目的深刻契合。检察机关应当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沿着理念转变、载体多元、机制改革的路径,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职能;法律监督  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
期刊
摘要:本选题旨在研究关于公共交通领域内一般主体肇事后逃逸的法律问题。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不积极履行救助义务的主观意识支配下,逃离发生事故现场及且衍生出来的现场,且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包括逃离现场,不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和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这两层含义。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界定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定义  何谓“逃逸行为”,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有两
期刊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检察机关应进一步理顺外部体制关系,改革探索检察队伍管理之内部机制,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以适应社会管理创新时代的需要。检察人员应具备政治鉴别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网络舆情研判能力等十个方面的能力。为此,检察机关应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环境、重视基层工作经验、重视技能培训及廉政建设。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队伍;角色定位  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
期刊
摘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在域外刑事诉讼活动中已经成为成熟的实践方式,其在保障案件事实认定、实现辩论质证原则和抑制非法取证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价值,相对而言,我国相关理论、制度、理念、实践等方面的缺陷共同导致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鲜见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突破侦查人员身份障碍、明确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证明范围、构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基本程序等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以期实现侦查人员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拆迁问题都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生活中也不乏钉子户的惨案发生,这反映除了我国原有的拆迁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性以及原制度对于我国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不切合性,从而,在考虑到诸多因素之后,我国制定了新的拆迁制度,以期望其能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想切合,从而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本文着重以将新旧拆迁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得出新拆迁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拆迁制度
期刊
民事审判人员具有法律赋予的职权.其职权执行者基本上都能忠于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但也不乏有那么一些司法败类执法犯法,利用职权亵渎法律、贪赃枉法,以致法律的公平正义大打折扣。  一、民事审判人员职务犯罪路径和手段  民事审判人员的“暗道”和手段:1、从调解中涉足。民事案件包罗广泛,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民事法宫办理民事案件的业务量大,涉及的人多且面广。从总体上来看,法官涉足职务犯罪在民事方面是高发点,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