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对语文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多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21-001
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在介绍作者时,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然后这位老师又习惯性地抛出一个问题,问学生“他还是著名的什么家?”其实这样的问题,没多大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有些学生不会思考,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一定关系,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因此,教师如何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进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以下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问题反馈,加工升华,提问要“准”
我们平时教学首先应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让他们在预习环节充分质疑,通过问题反馈,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在“已知”的基础上发现“未知”,进而能够解决“未知”,循序渐进。比如上研究课《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诗时,学生课前预习中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惊起却回头”,这只孤鸿为什么变得如此敏感?
2.“有恨无人省”,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
3.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怎么理解?
我发现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就决定加工一下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提升后形成了这样的问题:
1.这首词中出现的是一只怎样的孤鸿?
2.这只孤鸿和幽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深入诗句,从环境到情感到手法,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只需稍作点拨。事实证明从学生的原初阅读出发,有选择地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取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的确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激烈的碰撞。但是,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提得比较零碎,而且语言表达上不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问题加工、升华,要问得清晰、用词到位,让学生明白从何处思考。另外教师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并据此组织教学,切不可偷梁换柱、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到自己预设的范畴里。
二、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提问要“活”
我们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总会产生一定的疑惑,为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所在,在学生有疑处巧妙灵活地设置“障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疑惑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记得上《项脊轩志》这一课,我引导学生体会第三段“悲”情,当时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归有光当时几岁?”我忽然灵机一动,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令人长号不自禁’难道是作者为功名没取得而哭吗?”设置这一道“障碍”,我看见大部分同学在点头,一部分同学脸上很疑惑,我没急着表态,而是让他们在疑惑和冲突中从课文中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学生的看法渐趋一致,形成了这样的理解:当时归有光才18岁,离“功成名就”稍远了点,“令人长号不自禁”是对祖母的怀念,是对祖母还没等自己考取功名就去世的遗憾。抓住突破口,灵活巧妙地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疑惑时,也就意味着能主动地深入课文,整个课堂因此活跃而高效。
三、分层设问,化大为小,提问要“谋”
教师平时教学中还应高瞻远瞩,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记得有一回同事上《雅舍》一课提了这样的问题:“《雅舍》中你如何看待这里的‘雅’和‘陋’的矛盾?”当时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其实这个问题提的太大,学生一时间不知从何入手,后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
1.“雅舍”到底“雅”“不雅”呢?请找出根据,说明理由。
2.如果觉得雅舍很“雅”,那么雅舍可爱的个性,美的独特处表现在哪里呢?作者从几方面描绘“雅舍”的美?
3.作者在雅舍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怀和志趣?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对本文重点难点质疑解疑,深入挖掘教材,进入了情境,思维之门主动打开。
四、把握学情,善于“包装”,提问要“趣”
记得上学期在理科班上《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的时候,我没一开始就抛出问题“分析刘和珍人物形象”。我决定先从投影刘和珍的照片开始,哪知学生看了以后马上兴奋起来,“看,刘和珍的双眉又黑又浓,像男孩子的眉毛。”“刘和珍的眼睛又大又有神,透着智慧、才干。”“她可是北师大学生领袖呢!真可惜这么年轻就死了。”“反动派真是可恶。”听着他们的讨论,我先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中刘和珍的生平事迹,然后我才抛出了“包装”好的问题:“你们觉得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你喜不喜欢她?”此时学生已挖掘到了人物的内在美,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我再引导他们读遇难的场面,再到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学生心中掀起了强烈的感情波澜,认识逐渐深入。这节课虽然理科班学生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我觉得这堂课学生是用心在思考,由此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设计必然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问的方式要进行一定的“包装”,结合生活中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图片等等,目的是抛出自己的问题,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
可见,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21-001
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在介绍作者时,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然后这位老师又习惯性地抛出一个问题,问学生“他还是著名的什么家?”其实这样的问题,没多大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有些学生不会思考,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一定关系,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因此,教师如何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进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以下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问题反馈,加工升华,提问要“准”
我们平时教学首先应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让他们在预习环节充分质疑,通过问题反馈,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在“已知”的基础上发现“未知”,进而能够解决“未知”,循序渐进。比如上研究课《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诗时,学生课前预习中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惊起却回头”,这只孤鸿为什么变得如此敏感?
2.“有恨无人省”,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
3.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怎么理解?
我发现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就决定加工一下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提升后形成了这样的问题:
1.这首词中出现的是一只怎样的孤鸿?
2.这只孤鸿和幽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深入诗句,从环境到情感到手法,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只需稍作点拨。事实证明从学生的原初阅读出发,有选择地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取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的确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激烈的碰撞。但是,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提得比较零碎,而且语言表达上不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问题加工、升华,要问得清晰、用词到位,让学生明白从何处思考。另外教师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并据此组织教学,切不可偷梁换柱、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到自己预设的范畴里。
二、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提问要“活”
我们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总会产生一定的疑惑,为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所在,在学生有疑处巧妙灵活地设置“障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疑惑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记得上《项脊轩志》这一课,我引导学生体会第三段“悲”情,当时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归有光当时几岁?”我忽然灵机一动,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令人长号不自禁’难道是作者为功名没取得而哭吗?”设置这一道“障碍”,我看见大部分同学在点头,一部分同学脸上很疑惑,我没急着表态,而是让他们在疑惑和冲突中从课文中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学生的看法渐趋一致,形成了这样的理解:当时归有光才18岁,离“功成名就”稍远了点,“令人长号不自禁”是对祖母的怀念,是对祖母还没等自己考取功名就去世的遗憾。抓住突破口,灵活巧妙地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疑惑时,也就意味着能主动地深入课文,整个课堂因此活跃而高效。
三、分层设问,化大为小,提问要“谋”
教师平时教学中还应高瞻远瞩,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记得有一回同事上《雅舍》一课提了这样的问题:“《雅舍》中你如何看待这里的‘雅’和‘陋’的矛盾?”当时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其实这个问题提的太大,学生一时间不知从何入手,后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
1.“雅舍”到底“雅”“不雅”呢?请找出根据,说明理由。
2.如果觉得雅舍很“雅”,那么雅舍可爱的个性,美的独特处表现在哪里呢?作者从几方面描绘“雅舍”的美?
3.作者在雅舍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怀和志趣?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对本文重点难点质疑解疑,深入挖掘教材,进入了情境,思维之门主动打开。
四、把握学情,善于“包装”,提问要“趣”
记得上学期在理科班上《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的时候,我没一开始就抛出问题“分析刘和珍人物形象”。我决定先从投影刘和珍的照片开始,哪知学生看了以后马上兴奋起来,“看,刘和珍的双眉又黑又浓,像男孩子的眉毛。”“刘和珍的眼睛又大又有神,透着智慧、才干。”“她可是北师大学生领袖呢!真可惜这么年轻就死了。”“反动派真是可恶。”听着他们的讨论,我先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中刘和珍的生平事迹,然后我才抛出了“包装”好的问题:“你们觉得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你喜不喜欢她?”此时学生已挖掘到了人物的内在美,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我再引导他们读遇难的场面,再到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学生心中掀起了强烈的感情波澜,认识逐渐深入。这节课虽然理科班学生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我觉得这堂课学生是用心在思考,由此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设计必然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问的方式要进行一定的“包装”,结合生活中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图片等等,目的是抛出自己的问题,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
可见,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