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感觉到身心愉悦,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细胞。地方民族音乐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初中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地方民族音乐的教学,本文主要研究了地方民族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探索以及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关键词:地方民族;初中;音乐课堂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艺术素质也已经成为学生的能力的一种。音乐教学并不是仅仅音乐知识的传输,而是要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素质和情感。地方民族音乐是音乐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艺术,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感。地方民族音樂一般受众较小,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也不多,在课堂中融入地方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的。教师在地方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方式,让民族音乐焕发出活力,让初中阶段的学生感受到地方民族音乐的特色。
  2 地方民族音乐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我国具有丰厚的民族底蕴,地方民族音乐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民族音乐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不需要语言一切都在音乐中。学习地方民族音乐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方民族音乐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学习的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接触的面越广泛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和音乐潜能。地方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能够给学生创造音乐一些灵感。其次,学生学习地方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民族自豪感是学生成长必备的素质之一,学习地方民族音乐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非常重要的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最后,学习地方民族音乐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而且,地方民族音乐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若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流逝了,将会是我国重要的损失。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地方民族音乐的教学。
  3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3.1 地方将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的课堂中
  地方民族音乐并不是独立的部分,而是属于音乐的一部分。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例如,教师在传授一些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时可以用民族音乐作为例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或者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将音乐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分为地方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总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意识能够将民族音乐内容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民族文化特色。其实,现在的很多流行音乐中也有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例如《花田错》,教师可以将这些比较受欢迎的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的课堂中。
  3.2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对音乐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音乐的模仿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枯燥一些,而且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改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3.2.1 采用互动式音乐教学
  音乐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还是要重视与学生之间“有声”的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民族音乐中包含的不仅是音乐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与学生之间互动音乐的理论知识,还要专注对于民族情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民族音乐中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地方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教师要借助地方民族音乐的教学为学生传授地方民族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特色以及音乐美妙。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学习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感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才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2.2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地方民族音乐的特色。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校小组,然后结合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地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地方民族音乐。学生在整理好资料之后再与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享,从而让学生在一堂课程中就可以学习到多个地域的民族音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学生自己选择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对较高,能够有效营造一个良好课堂氛围。学生在探究地方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会更加广泛,能够提高学生检索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 加强地方民族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积极地开展一些民族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地方民族音乐。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举办一些地方民族音乐竞赛,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活动学习地方民族音乐。不同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的民族音乐,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组织不同的音乐团队,让音乐不仅停留在课堂中还能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4 总结
  地方民族音乐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地方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既学习到民族音乐中的音乐知识又能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学生要认识到地方民族音乐承载的是民族的情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音乐中情感的理解。总之,学生学习地方民族音乐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芳,余祖国.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音乐教育, 2007, 000(010):27-29.
  [2] 陆燕.如何激发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J]. 音乐时空, 2014, 000(015):144-144.
  [3] 朱红平.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运用[J].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24):62-62.
  [4] 蒋锦莲. 略论中学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欣赏教学[J]. 科教文汇(36期):220-22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时提出的全新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情境辅助教学工作的展开,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课堂的力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来说,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打开课堂,让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参
<正>新闻虽然不是教材的宠儿,但因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也不应该被忽视。作为应用文的一种,单就体裁而言,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教材只选了《短新闻两篇》(《
运用课题调查资料,对影响我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云南省三大产业发展对就业的不同吸钠能力,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抑郁症的残留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感,躯体、精神性焦虑,睡眠障碍,性功能问题等。它们和抑郁症复发、复燃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合适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
摘 要:美国科学家哈尔斯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科学家創造了美好的新概念;科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科学家和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他认为科学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艺术,因此科学教育既要努力探求它的“真”,又一定要追求它的“美”。科学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美育素材,它就藏在这一缕明媚的阳光中,一道美丽的彩虹里,一块坚硬的石头上。所以科学教师就是为了找到科学美育素材背后
众所周知,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高校学生作为最接近社会的群体,在体育项目的学习当中应当充分贯彻正确且适合的运动方案。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运动方
<正>一、课标解析课程标准对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