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他们跋涉在书山题海,穿梭于种种考试,苦不堪言,最后却往往与语文“相看两厌”,甚至“分道扬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自觉自愿地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关键。
一、以奇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且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渴望去探索,需要去发现;一旦失去了好奇,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主动设置一些好奇点。结合学生兴趣,提供新奇、具有创意的教材;制作精美的课件抓住学生的眼球;课堂教学可以力求形式多样化,因为“正在起刺激作用的丰富的环境,比刺激贫乏的环境更有吸引力”。比如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齐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觉不到单调乏味。而有些课文,也可以打破常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
例如《察今》一文,就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吕氏春秋》的文学常识、成书背景,而后用“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故事直接过渡到课文第二段的教学。然后,通过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故事”转入第一段的教学。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也符合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
2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不但不能堵塞、扼杀,还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内在力量的驱动下,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通过这种引导,可以把学习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麦克劳德小时候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校长得知后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给出了这样一个“惩罚”: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麦克劳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两幅图现在还收藏于英国皮亚丹博物馆。后来,他成为一名著名的解剖学家。看似惩罚,实为引导,校长适时、积极的引导将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创造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
二、由知引趣
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知识经验为条件的。人们对自己熟悉和理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对完全生疏、毫不理解的事物则不会产生兴趣。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土壤中,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阅读前与阅读后两个阶段。
1阅读前设置生长点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无意地安插一些生长点。例如,对于唐诗宋词的教学,教师不妨在平日就潜心埋伏,有意识地讲一些唐诗宋词的典故,谈一点古典诗词的韵味,说一段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在学生进入具体诗词学习之时,有了这些熟悉的经验做铺垫,就比较容易产生兴趣。
另外,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预先设置的生长点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2阅读后发散生长点
在阅读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不妨适当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作品或评论。一方面,在阅读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增设了新的生长点。
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作品之后,教师不妨推荐一些未能选入课本的鲁迅经典文本和相关传记、评论类作品。这不仅可以完善学生对于课本中选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拓宽学生对于鲁迅的理解维度,帮助他们把握鲁迅思想的全貌,在后续学习中再次接触到鲁迅作品时,能够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按需给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把人的行为动机按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类。把握学生的需要,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兴趣的生成,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之关键所在。
1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学生渴望在集体中有一个位置,渴望与教师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关爱。这种需要一般建立在学生对教师“愿意交往”的基础上。当学生认可并接受教师时,他会盼望教师对他有所关注,希望能与教师交流,甚至由此“爱屋及乌”,喜欢上相应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到被爱与归属感,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兴趣。教师多付出一些爱与关怀,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阅读教学中,最简单而又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导读,即在学生阅读前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寻找答案,从而实现深层阅读。在此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尤为关键。它要着眼于对认知过程内在逻辑趣味的呈现,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获得认知趣味和成功体验。
例如,一位教师对于《鸿门宴》的最后一课时的问题设置就非常成功。前几课时,学生已将课文基本疏通理解,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加强整体理解。课前,教师就在黑板上写好了四组人名: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庄、樊哙;项伯、曹无伤。四组人物身份地位相当,一一对应。刚上课,教师在两组人物中间写了一个“PK”,学生一下子乐了,接下来的讨论很热烈,也很到位。试想,如果省略这一精心的问题设计,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逐个分析,无疑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讨论兴趣,而学生很难从对比中发现人物的本质特征,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把握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内在生命力所在。它在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的确,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变“苦学”为“乐学”。当然,兴趣只是需要“唤醒”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理想、希望与意志,切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一、以奇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且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渴望去探索,需要去发现;一旦失去了好奇,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主动设置一些好奇点。结合学生兴趣,提供新奇、具有创意的教材;制作精美的课件抓住学生的眼球;课堂教学可以力求形式多样化,因为“正在起刺激作用的丰富的环境,比刺激贫乏的环境更有吸引力”。比如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齐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觉不到单调乏味。而有些课文,也可以打破常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
例如《察今》一文,就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吕氏春秋》的文学常识、成书背景,而后用“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故事直接过渡到课文第二段的教学。然后,通过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故事”转入第一段的教学。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也符合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
2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不但不能堵塞、扼杀,还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内在力量的驱动下,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通过这种引导,可以把学习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麦克劳德小时候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校长得知后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给出了这样一个“惩罚”: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麦克劳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两幅图现在还收藏于英国皮亚丹博物馆。后来,他成为一名著名的解剖学家。看似惩罚,实为引导,校长适时、积极的引导将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创造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
二、由知引趣
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知识经验为条件的。人们对自己熟悉和理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对完全生疏、毫不理解的事物则不会产生兴趣。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土壤中,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阅读前与阅读后两个阶段。
1阅读前设置生长点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无意地安插一些生长点。例如,对于唐诗宋词的教学,教师不妨在平日就潜心埋伏,有意识地讲一些唐诗宋词的典故,谈一点古典诗词的韵味,说一段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在学生进入具体诗词学习之时,有了这些熟悉的经验做铺垫,就比较容易产生兴趣。
另外,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预先设置的生长点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2阅读后发散生长点
在阅读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不妨适当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作品或评论。一方面,在阅读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增设了新的生长点。
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作品之后,教师不妨推荐一些未能选入课本的鲁迅经典文本和相关传记、评论类作品。这不仅可以完善学生对于课本中选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拓宽学生对于鲁迅的理解维度,帮助他们把握鲁迅思想的全貌,在后续学习中再次接触到鲁迅作品时,能够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按需给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把人的行为动机按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类。把握学生的需要,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兴趣的生成,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之关键所在。
1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学生渴望在集体中有一个位置,渴望与教师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关爱。这种需要一般建立在学生对教师“愿意交往”的基础上。当学生认可并接受教师时,他会盼望教师对他有所关注,希望能与教师交流,甚至由此“爱屋及乌”,喜欢上相应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到被爱与归属感,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兴趣。教师多付出一些爱与关怀,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阅读教学中,最简单而又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导读,即在学生阅读前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寻找答案,从而实现深层阅读。在此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尤为关键。它要着眼于对认知过程内在逻辑趣味的呈现,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获得认知趣味和成功体验。
例如,一位教师对于《鸿门宴》的最后一课时的问题设置就非常成功。前几课时,学生已将课文基本疏通理解,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加强整体理解。课前,教师就在黑板上写好了四组人名: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庄、樊哙;项伯、曹无伤。四组人物身份地位相当,一一对应。刚上课,教师在两组人物中间写了一个“PK”,学生一下子乐了,接下来的讨论很热烈,也很到位。试想,如果省略这一精心的问题设计,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逐个分析,无疑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讨论兴趣,而学生很难从对比中发现人物的本质特征,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把握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内在生命力所在。它在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的确,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变“苦学”为“乐学”。当然,兴趣只是需要“唤醒”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理想、希望与意志,切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