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定向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定向,就是确定学习方向,即让学生明了学习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使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学习的长远目标,广义上讲,应包括教育的总的目标;狭义上讲,就是从某一学科而言,指一个学段、一个年度、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近期目标,则有一个单元、一个课题、一个课时的学习目标。所有这些目标,都应该让学生心中有数;但比较起来,我们更应重视一节课的定向,因为它是大量的、具体的,又是基础性的。为此笔者浅谈一下如何在课堂中定向教学设计:
  一、课堂定向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振奋学生的学习情绪
  日本专家田崎仁在一部论述学习方法的书中指出,“如果把自己的学习同将来的目的和目标结合起来的话,那就会产生学习欲望并感到振奋”,他还说“目标若不近在眼前,就产生不了追求它的欲望”。因此,近在眼前的目标必须予以优先考虑。一般来说,这应在讲授新课之前显示,而其最佳时机莫过于每次讲课的开始。新的具体目标的出示,很容易唤起学生注意,好奇,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这时,如果目标是恰好的,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而达标,随之而生一种充实感和成功感。长此以往,学生会日益加深对整个学科及其长远目标的喜好心理和学习热情,甚至把学习当作一种不可或缺的嗜好。
  二、课堂定向能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本作用
  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属于有意注意,而且是一种“有目标的注意”。如果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学习即使集中注意,也只可能是注意跟着教师走,被动地学习。学习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学的效率如何,教的效果怎样,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在听课伊始就能心有目标,明确专心致志的“志”之所在,他就会专心,也就容易产生主动进取的积极性,容易学好,久而久之,就能在容易学会的同时就得会学善学。学习上,差生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学习是“缺乏具备一定指向能力的活动”;只有当他们的学习变成了定向活动之后,才有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课堂定向能促进师生的双边活动协调一致,默契配合
  经过定向,师生同一目标明确,教与学便容易合拍了,这也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师生双方协调一致地努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教师在导入新课之时或导入新课之后,并没有重视定向问题,对于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中领会、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什么标准,或则不置一词,或者语焉不详。我们有些行家里手观摩或评判一些课,对其教学目的,也常常是听到最后才有所知,有的甚或要到课后三思才能有所得。可以想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是心中无数了。他们目标不明,学习很难有主动性,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然出现脱节现象,教师也就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了。
  四、怎样实现课堂定向呢?
  首先,要依据大纲和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目的,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关联、相衔接的问题。
  对低年级教学来说,在一篇课文或一段文章中设计的问题,必须是一组问题,而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整个一组问题形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理解谭文,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情景之中。倘若某一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领悟,就要围绕课文中心,将其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把一些太大或过难的问题化为若干个浅易的小问题。通过这些辅导性的问题牵线搭桥,让学生攻有目标,顺利地突破难点。
  其次,由于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从初步了解到熟读精思,再到深入理解,直至掌握知识,都具有阶段性,因此,在明确目标,进行提问时也要体现阶段性特点。
  一般来说在揭题时,宜采用启发性提问;在初读课文时,一般宜作疏导性提问;在细读课文时,可作深究性提问。在复习巩固时,可设计检查性提问。在总结课文时,要设计总线一提问。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我以为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我通过学习摸索,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尊重每一位“学困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的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一导向,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期刊
【摘要】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充分挖掘并有效地利用插图,能培养小学生的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价能力。本文将谈谈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插图。  【关键词】教师 小语插图 有效利用  众所周知,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丰富多彩,意味隽永。它是画家在忠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基础上进行构思的—种创作。插图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易激发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合作越来越重要。所以合作竞争已成为新世纪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班主任,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应成为班主任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善于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课程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解放了学生的学,也对老师的教指明了新的方向。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我对于这一新理念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一辈子的自学能力。如
期刊
一、评价的界定与功能  评价的实质在于价值判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评价的解释为:“评价,evaluation,指事物价值的判断。”美国《心理学词典》对evaluation一词的解释是:“evaluation,一般说来指对于某事的价值作决定。”评价的目的、理念、标准、程序方法、评价对象和评价者、评价结果的解释利用,是构成评价过程的要素。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理念和标准,依靠特定的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
期刊
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条件或手段,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新时代的学生,已不再是仅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在现今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极力思考。”我们要当点火者而非灭火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愉快活泼地成长,成为真正灵动智巧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恰当的情景  心理学家布朗指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
期刊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很多小朋友都很聪明:只要教师带过几遍,他们就能把诗或者拼音背下来;当教师让学生齐背时,全班总是背得很整齐。这样,粗心的教师就认为他们全懂了,可是一到考试,才发现他们掌握的拼音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我们在授课时,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并在这上面下工夫。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增长速度高峰刚过,但智力还是高过成人。对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会很快记下
期刊
日记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它不仅引领学生开启写作大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三年级起就要知道学习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这些年来,许多教师尝试在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一句话日记训练,以降低难度、缩小跨度。怎样才能抓住最佳时间,合理引导,让日记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