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而且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历史传承观、民族凝聚力、创新报国志的教育,必将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报国热情的增强,从而自觉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今后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岗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传承观 民族凝聚力 创新报国志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它既表现为经济总量、国防实力和人才素质的竞争,更表现为一个民族内部凝聚力的竞争。邓小平同志在《振兴中国民族》一文中说:“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集中起来力量就大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代代相传。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它不仅是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而且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报效祖国的创新人才。但是,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传承观
  
  一是文明基因的传承。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明传统的伟大民族。其雄健的民族基因深植于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长河之中,形成了华夏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云:“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种雄健自强的民族基因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百家而成一脉,包罗万象,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多次受到挫折和危难,但中华民族始终在批判与继承、停滞与进步中激濁扬清,千磨万击,终致大成。这说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承继力。如今,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辉煌时代,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缜密的洞察,更加努力地继承先人的文明基因,并不断优化,使中华民族日益走向自信、完善、成熟,从而永远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一统思想的传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圣哲、仁人志士,都倡导国家的统一,人民的融洽,社会的安定,这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共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为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绘制了宏伟蓝图,这是传承先人的理想并为之切实奋斗的庄严承诺。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充实这方面的内容,使全体学生明白,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则国家兴;国家分裂,人民内斗,则受人欺。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我们要实现全民族的小康,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因而青年学子应传承先人的理念,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流汗,勇往直前。
  三是御侮精神的传承。《宋史·董槐传》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中华民族历来有抵御外侮的奉献精神。如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三元里人民、林则徐等,就是抵御外侮的杰出代表。高校应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向青年学生讲述历代仁人志士抗敌御侮的英勇事迹,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传承观,不断为他们打造复兴民族、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增进青年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了解和传承。传承需要与时俱进,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才能有效地被激活,否则,反而会成为社会前进的负面力量。毛泽东曾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八字方针,应成为我们对“传承”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指促使一个国家内部所有民族之间的合力,以及人们集合在民族大家庭之内的情感。其核心则是建立在民族历史、文化和习惯之上的民族精神。它渗透在社会哲学、习俗、文化、礼仪、艺术等微观层面,具有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辐射的持久性。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尤其是促进这个大家庭每个个体向核心的凝聚,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高校学生进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应着重抓住如下三点:
  第一,加强民族自尊心教育。民族自尊是民族凝聚的向心力。民族凝聚力不仅属于历史范畴,而且属于道德范畴,民族自尊心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力量。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要始终渗透着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奋发向上、自强自立、自尊自重的民族,只是在近代1840年以后一段时间才落伍的,从而被西方人侮辱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闭关锁国、保守昏聩造成的,他们压制了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向心力,损害了民族凝聚力。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的自尊,始终是华夏文明的主流。历史上许多先贤圣哲、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自尊,变革图强,力挽狂澜。清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六君子”的戊戌变法等,成为力争民族自尊的表征。正是有这样的民族自尊的正义力量,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充满活力。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世界范围内文化演进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受外在时尚和潮流的影响越来越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浏览、对比、体会,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什么是文明的,什么是腐朽的;进一步强化民族自尊心,为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增强信心和决心。
  第二,加强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民族责任是民族凝聚力的共同点。既往的史实警示我们:国家安定,民族和谐,人民齐心,则社会欣欣向荣;官员失范,职责不守,离心离德,则国家乱象丛生。清人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代先贤圣哲、仁人志士,都是有这种责任意识的。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其教育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发挥着传递、传播、选择、创新等作用。因此,不断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加强对他们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是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民族责任感教育的极好教材。论述中把“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作为“八荣”的首位,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中的位置了。
  第三,加强民族融合情的教育。民族融合是民族凝聚力的方向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民族融合情形象生动的表述。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情风俗、文化礼仪等,存在着多元性。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融合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高校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进入高校后,环境和原先的不同了,便产生了孤独感,急需向别人倾诉。有些新生为了排解自己的情绪,很快就把周围易于接近的学生引为知己。于是,在他们的周围,非正式群体便应运而生。这一群体大都有消极的因素,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民族融合情的教育,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应因势利导,从身边的事情着手,避免坐而论道、不切实际的缺陷。比如,先从同宿舍的学生开始,然后发展到班级,再从班级通过集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发展到全校,使学生对朋友情、同学情、民族情等有一个具体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民族融合情。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磨练学生的创新报国志
  
  爱国主义不是民族至上主义,它的中心内容是共建和諧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福祉。为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尊重他们的主体判断和选择,让他们从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知识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真正领悟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所经受的曲折和失败,从而为民族的发展磨练自己的创新报国之志。
  一是求真创新。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看来,有些还有糟粕的成分。因此,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呈现出不同的旋律:在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和独立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外族铁蹄入侵危亡之时,“救亡图存”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伟大祖国需要无数儿女奉献火热的青春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而今天的爱国主义应当唱响什么样的主旋律呢?它应当是上述内容的总和,同时创造和重塑“以人为本”的崭新的民族精神——以主动代替被动、以开放代替封闭、以创新代替保守,团结在共同的民族奋斗目标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学生鉴别大是大非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倍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内在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体向核心的有效凝聚,使创新精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不断得到升华。
  二是开拓进取。当今世界,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时时提醒和引导学生要有时代的紧迫感、责任感,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的治国理念,不照搬,不排斥,取长补短,使世界多元化的格局和谐共处,与时俱进,让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充实、完善与发展。青年学生应适应这种形势,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和感悟中,感受我们这个民族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易,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只有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学生的思想基础,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学生的前进动力,才能使青年学生具备爱国之志、报国之心。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鼓励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发扬创新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人成才,并创造新的成绩,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如上所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并适时地启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学,使学生头脑里始终明确为谁而学,就能提升学生各科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并发挥他们的潜能,信心十足地刻苦攻关,为今后奉献祖国、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9.
  [2]高菊,史传林.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凝聚力.理论探讨,2002,03.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一门的非常关键性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教学策
翻转课堂模式,能够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在高中英语微课教学中,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减少学生的重复性学习,充分开发
摘 要:霍建起的影片情境优美感伤,物境清新明丽,情境与物境交融,颇有中国古典诗词风韵。他的一部电影就是一首诗,将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境与意象具体可感,从而使影片的“情”与“景”浑然一体,在优雅伤感的意境中,传达了导演对亲情、爱情,甚至人生的思考。  关键词:霍建起 电影 诗歌 意境 表现    一、电影与诗歌的关系    电影和诗歌密切相关。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
随着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需要,在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里面,都在进行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这一点在高中英语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学作品里的”狂人”形象。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形象,在文学领域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具体的作品,以文学理论为基础,说明了狂人的狂态表现,狂人性格的形成及狂人形象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文学作品 狂人形象 悲剧 社会意义     精神病,我国古称“狂易病”,是指“狂而变易常性”,故得此病者称“狂人”。其症状是大脑功能紊乱,意识活动失常,中医称为“癫狂”,发了病,叫“发疯”,
作为中华儿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对于国家的深沉热爱,是对中华文化的共同信仰.在当前家国情怀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并成为一代又一代
摘 要: 隨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会对具备一定网络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和工程建设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建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网络专业 创新 人才培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游戏化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
音乐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营养剂,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末,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初中音乐课堂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但是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同时其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媒介,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开始,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最合理的方式来引导教育幼儿,发展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