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江西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课改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无论哪个年龄层面的教师,面对新课改都是“新教师”,都应该有危机感,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出击。于是,我在暑期就开始上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开始深层次研究《化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内容标准,进行化学教育就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教学,更强调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事实”“查阅参考资料”等学习活动来认识和了解所学知识。“新教师”实施新课程,当然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
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我首先要求自己从观念上转变,“怀旧”情结不能太浓厚,要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内容处理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一些困惑。
困惑一: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就是“探究活动乐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积极性高了,但考试成绩砸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课程理念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本身的问题?还是教师在开展探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困惑二:化学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内容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但是相关物质的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下降了,而且细节性的知识不要求,即要求降低了,这样的安排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化学必修1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但市场上的教辅习题往往偏难、偏繁、偏旧,学生一做题就容易错,从而慢慢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但高考难度并没有降低,教师担心学生适应不了高考难度,把高考考砸。为了适应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又不得不像原来一样将某个知识内容挖掘得很细致,这势必使得课堂内容多与课时少产生矛盾,无法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困惑三:新的课程结构没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两个阶段,都位于元素周期律之前,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主要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总结物质的性质。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要求学生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等),认识钠和水、氧气等的化学反应并会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能利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而对钠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则视学校的情况而定,钠与氧气的反应需要知道条件不同氧化的产物也不一样,而对Na2O2的性质,教材以资料卡的形式出现。笔者建议依托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至于反应原理则不必要作更深的探讨。原来需要两星期左右的碱金属元素的教学,现在在两课时里学完。忽略了各物质具体的性质及其运用,会削弱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削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学生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很容易遗忘,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碰到题目就显得不知所措,怎能战胜高考?
困惑四:课程需求与资源短缺。我们刚实施新课改时,手上只有一本必修1的新教材,不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不知道同一知识点还会出现在哪些模块,“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致使课时紧张,增加了学生负担。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思考
对于碰到的困惑要及时反思、及时解决。我觉得今后要从这几个地方着手解决。
1.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订好初高中衔接计划,按步实施 。明确哪些知识是初中、高中之间需做好衔接的,哪些知识是渗透在新课教学之中的,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要主动适应体验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平时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多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课堂上不必把知识拓展太多,有些重要知识点可以以思考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课后讨论,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将知识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还可以解决课时少的矛盾。
3.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将相关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其中。我们认为基本思路是从通性和氧化性、还原性来研究物质的性质;从金属、非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类别所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4.从以物质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转变成以元素为核心的学习,围绕某一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教师要改变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抓住某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我首先要求自己从观念上转变,“怀旧”情结不能太浓厚,要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内容处理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一些困惑。
困惑一: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就是“探究活动乐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积极性高了,但考试成绩砸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课程理念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本身的问题?还是教师在开展探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困惑二:化学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内容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但是相关物质的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下降了,而且细节性的知识不要求,即要求降低了,这样的安排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化学必修1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但市场上的教辅习题往往偏难、偏繁、偏旧,学生一做题就容易错,从而慢慢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但高考难度并没有降低,教师担心学生适应不了高考难度,把高考考砸。为了适应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又不得不像原来一样将某个知识内容挖掘得很细致,这势必使得课堂内容多与课时少产生矛盾,无法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困惑三:新的课程结构没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两个阶段,都位于元素周期律之前,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主要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总结物质的性质。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要求学生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等),认识钠和水、氧气等的化学反应并会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能利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而对钠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则视学校的情况而定,钠与氧气的反应需要知道条件不同氧化的产物也不一样,而对Na2O2的性质,教材以资料卡的形式出现。笔者建议依托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至于反应原理则不必要作更深的探讨。原来需要两星期左右的碱金属元素的教学,现在在两课时里学完。忽略了各物质具体的性质及其运用,会削弱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削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学生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很容易遗忘,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碰到题目就显得不知所措,怎能战胜高考?
困惑四:课程需求与资源短缺。我们刚实施新课改时,手上只有一本必修1的新教材,不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不知道同一知识点还会出现在哪些模块,“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致使课时紧张,增加了学生负担。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思考
对于碰到的困惑要及时反思、及时解决。我觉得今后要从这几个地方着手解决。
1.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订好初高中衔接计划,按步实施 。明确哪些知识是初中、高中之间需做好衔接的,哪些知识是渗透在新课教学之中的,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要主动适应体验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平时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多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课堂上不必把知识拓展太多,有些重要知识点可以以思考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课后讨论,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将知识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还可以解决课时少的矛盾。
3.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将相关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其中。我们认为基本思路是从通性和氧化性、还原性来研究物质的性质;从金属、非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类别所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4.从以物质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转变成以元素为核心的学习,围绕某一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教师要改变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抓住某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