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阿文化源远流长,双方休戚与共,肝胆相照,曾共同书写过一段历史佳话。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吸收,使各自的文化得到了充实的发展。而双方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结晶、对彼此的贡献,更加折射出了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
【关键词】: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贡献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中国文化中的烙印
中阿友好交往关系绵延千年,追溯千年历史的交往促进着双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并无声地影响着各自的发展,无论是政府使团互访还是民间友好往来,无论是丝绸西运还是香料东来,无论是陆路艰难险阻还是海路乘风破浪,两个民族互致之情都承载在历史的点滴中。作为外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与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注入了新鲜血脉,并对它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一)天文学方面
穆斯林在天文学的领域颇有建树,阿拉伯人对天文学的贡献为世界所瞩目。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将关于天文学的知识介绍、传播到了我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天文学家被派到伊儿汗国服务。元世祖时,阿拉伯的一些天文仪器和天文书籍也传到我国,我国的天文学家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从元代王士点、商企翁所著《元秘书监制》的回回书籍条中,可以看到部分书籍的名称,如《积尺诸家历》48部,《撒那的阿剌忒造浑天仪香漏》8部、《海牙剔究穷历法段数》7部等天文学方面著名的作品。元时,旭烈兀派马腊格的穆斯林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到中国工作,带来了阿拉伯历学著作《开始和终结之书》。元世祖至元四年,札马鲁丁参考阿拉伯历书,撰进《万年历》。同年,他在北京建立观象台,并制造了7种阿拉伯天文仪器。传入中国的阿拉伯天文书籍和仪器,对中国的天文仪器制造、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都有建设性的指导作用。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是在原有的天文仪器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简仪等新天文仪器的。
(二)数学方面
正所谓数学是天文计算的基础。阿拉伯数学和阿拉伯天文学同时传入中国。穆斯林在这一学科的最大贡献是零的引进及其在平面三角和立体三角中的应用。元代郭守敬首先采用的弧三角学,很可能就是来自阿拉伯的。花拉子密是生活在阿巴斯王朝的麦蒙哈里发时代,在世界数学和天文学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穆斯林科学家之一,他不仅编辑了最古的天文表,而且编写了关于算术和代数学方面的书籍。《元秘书监志》的回回书籍条中,载有《撒唯那罕答昔牙诸般算法段目仪式》17部、《呵些必牙诸般算法》8部等著名的阿拉伯数学书名。
(三)医药学方面
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理论颇为相近,阿拉伯医学深受中国人民欢迎。宋时医书称木香散治病其验如神,说苏合香丸治气疾、呕血等病,有起死回生之效。在元代,阿拉伯的外科手术非常完善颇为有名。同样,元朝政府重视阿拉伯医药学。在太医院中,有专门研究和使用阿拉伯医药的广惠司。在它下面还设有大都回回药物院和上都回回药物院,掌管回回药事。元朝政府还藏有阿拉伯传入的医药书籍,《元秘书监志》回回书籍条所记载的《忒毕医经》13部即是一例。阿拉伯医药学传入中国后,更加丰富了中国的医药学宝库。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所作的《本草纲目》里,就有取自于阿拉伯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二、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汲取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而在此文化交融的过程当中,中国文化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丝绸、瓷器、艺术、四大发明等。
(一)丝绸
中国是发明蚕丝的国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之一的丝绸,是中国人民送给阿拉伯人民最早而又最美的礼物。在帕尔米拉的一座公元83年的坟墓中,曾发现中国的生丝。帕尔米拉博物馆还藏有中国丝绸的碎片。埃及考古发现4世纪用中国丝织成的丝织物。5世纪,拜占庭、埃及、叙利亚成为罗马帝国3个纺织业中心,丝织业是其中牟取暴利的重要来源。中国丝还曾是古代叙利亚、埃及等地纺织业的重要来源。8世纪时,巴格达有专门销售中国丝绸和瓷器的市场。
阿拉伯人据有埃及和西亚后,利用气候适宜、工人熟练和技术完备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丝织业,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丝绸生产大国。751的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中国丝织工人,把中国的丝织技术带到阿拉伯,有助于提高当地的丝织业水平。8世纪,拜占庭经济萧条,丝业衰落,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很快便垄断了对欧洲的丝绸贸易。这些地区生产的绸缎,色彩绚丽,质量上乘,深受欧洲人喜欢。
(二)瓷器
瓷器是中国继丝绸之后向阿拉伯出口的另一大宗商品。有人把海上丝绸之路称作“瓷器之路”。中国造瓷技术于11世纪传入阿拉伯。1470年又由阿拉伯传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从此欧洲才开始生产瓷器。埃及在法特梅朝时期仿造中国瓷器。初仿青瓷,后仿青花瓷。初从形制到花纹一概仿制,后来逐渐具有自己的特色。11世纪上半叶,埃及的瓷器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中国被誉为“瓷器之母”,阿拉伯人对中国瓷器赞不绝口,并将之视为珍品,1171年埃及国王挑选40件中国瓷器,作为礼品送给大马士革国王。伊本·白图泰说,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唐代,中国瓷器远销阿拉伯。唐代以后,中国出口到阿拉伯的瓷器更多,不少阿拉伯国家都发掘出中国各代碎瓷。阿拉伯国家出土的中国古瓷,有的被收藏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有的陈列在阿拉伯国家的博物馆。大马士革、巴格达、埃及等地的博物馆,均有中国瓷器。这些陈列品,作为古代中阿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阿拉伯人民非常重视。
(三)四大发明
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
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方法,7世纪中叶传到中亚。倭马亚朝时期,中国纸输入阿拉伯。751年怛逻斯战役,阿拉伯人俘虏了一些擅长造纸的中国士兵,这些人把造纸技术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先后在撒马尔罕、大马士革、的黎波里和哈马等地,相继开办了造纸厂。撒马尔罕纸漂亮轻便,非常有名,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是重要出口商品。大马士革是阿拉伯的造纸中心,在几个世纪中,为欧洲用纸的主要供应地。阿拉伯人建厂造纸,为纸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10世纪末,整个伊斯兰世界都使用纸张,纸张完全取代了纸草纸和羊皮纸。
与造纸术密切相关的是印刷术。印刷术也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可能于10世纪传入埃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大大便利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应德:《中国阿拉伯关系史》,张甲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萨敦:《科学史入门》(George Sarton: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Baltimore,1931),第2卷,第1005页
[3]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631页。
[4]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马金鹏译,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卷,第247页。
[5]《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页。
[6]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耿昇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5页。
【关键词】: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贡献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中国文化中的烙印
中阿友好交往关系绵延千年,追溯千年历史的交往促进着双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并无声地影响着各自的发展,无论是政府使团互访还是民间友好往来,无论是丝绸西运还是香料东来,无论是陆路艰难险阻还是海路乘风破浪,两个民族互致之情都承载在历史的点滴中。作为外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与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注入了新鲜血脉,并对它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一)天文学方面
穆斯林在天文学的领域颇有建树,阿拉伯人对天文学的贡献为世界所瞩目。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将关于天文学的知识介绍、传播到了我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天文学家被派到伊儿汗国服务。元世祖时,阿拉伯的一些天文仪器和天文书籍也传到我国,我国的天文学家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从元代王士点、商企翁所著《元秘书监制》的回回书籍条中,可以看到部分书籍的名称,如《积尺诸家历》48部,《撒那的阿剌忒造浑天仪香漏》8部、《海牙剔究穷历法段数》7部等天文学方面著名的作品。元时,旭烈兀派马腊格的穆斯林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到中国工作,带来了阿拉伯历学著作《开始和终结之书》。元世祖至元四年,札马鲁丁参考阿拉伯历书,撰进《万年历》。同年,他在北京建立观象台,并制造了7种阿拉伯天文仪器。传入中国的阿拉伯天文书籍和仪器,对中国的天文仪器制造、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都有建设性的指导作用。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是在原有的天文仪器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简仪等新天文仪器的。
(二)数学方面
正所谓数学是天文计算的基础。阿拉伯数学和阿拉伯天文学同时传入中国。穆斯林在这一学科的最大贡献是零的引进及其在平面三角和立体三角中的应用。元代郭守敬首先采用的弧三角学,很可能就是来自阿拉伯的。花拉子密是生活在阿巴斯王朝的麦蒙哈里发时代,在世界数学和天文学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穆斯林科学家之一,他不仅编辑了最古的天文表,而且编写了关于算术和代数学方面的书籍。《元秘书监志》的回回书籍条中,载有《撒唯那罕答昔牙诸般算法段目仪式》17部、《呵些必牙诸般算法》8部等著名的阿拉伯数学书名。
(三)医药学方面
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理论颇为相近,阿拉伯医学深受中国人民欢迎。宋时医书称木香散治病其验如神,说苏合香丸治气疾、呕血等病,有起死回生之效。在元代,阿拉伯的外科手术非常完善颇为有名。同样,元朝政府重视阿拉伯医药学。在太医院中,有专门研究和使用阿拉伯医药的广惠司。在它下面还设有大都回回药物院和上都回回药物院,掌管回回药事。元朝政府还藏有阿拉伯传入的医药书籍,《元秘书监志》回回书籍条所记载的《忒毕医经》13部即是一例。阿拉伯医药学传入中国后,更加丰富了中国的医药学宝库。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所作的《本草纲目》里,就有取自于阿拉伯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二、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汲取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而在此文化交融的过程当中,中国文化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丝绸、瓷器、艺术、四大发明等。
(一)丝绸
中国是发明蚕丝的国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之一的丝绸,是中国人民送给阿拉伯人民最早而又最美的礼物。在帕尔米拉的一座公元83年的坟墓中,曾发现中国的生丝。帕尔米拉博物馆还藏有中国丝绸的碎片。埃及考古发现4世纪用中国丝织成的丝织物。5世纪,拜占庭、埃及、叙利亚成为罗马帝国3个纺织业中心,丝织业是其中牟取暴利的重要来源。中国丝还曾是古代叙利亚、埃及等地纺织业的重要来源。8世纪时,巴格达有专门销售中国丝绸和瓷器的市场。
阿拉伯人据有埃及和西亚后,利用气候适宜、工人熟练和技术完备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丝织业,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丝绸生产大国。751的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中国丝织工人,把中国的丝织技术带到阿拉伯,有助于提高当地的丝织业水平。8世纪,拜占庭经济萧条,丝业衰落,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很快便垄断了对欧洲的丝绸贸易。这些地区生产的绸缎,色彩绚丽,质量上乘,深受欧洲人喜欢。
(二)瓷器
瓷器是中国继丝绸之后向阿拉伯出口的另一大宗商品。有人把海上丝绸之路称作“瓷器之路”。中国造瓷技术于11世纪传入阿拉伯。1470年又由阿拉伯传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从此欧洲才开始生产瓷器。埃及在法特梅朝时期仿造中国瓷器。初仿青瓷,后仿青花瓷。初从形制到花纹一概仿制,后来逐渐具有自己的特色。11世纪上半叶,埃及的瓷器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中国被誉为“瓷器之母”,阿拉伯人对中国瓷器赞不绝口,并将之视为珍品,1171年埃及国王挑选40件中国瓷器,作为礼品送给大马士革国王。伊本·白图泰说,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唐代,中国瓷器远销阿拉伯。唐代以后,中国出口到阿拉伯的瓷器更多,不少阿拉伯国家都发掘出中国各代碎瓷。阿拉伯国家出土的中国古瓷,有的被收藏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有的陈列在阿拉伯国家的博物馆。大马士革、巴格达、埃及等地的博物馆,均有中国瓷器。这些陈列品,作为古代中阿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阿拉伯人民非常重视。
(三)四大发明
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
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方法,7世纪中叶传到中亚。倭马亚朝时期,中国纸输入阿拉伯。751年怛逻斯战役,阿拉伯人俘虏了一些擅长造纸的中国士兵,这些人把造纸技术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先后在撒马尔罕、大马士革、的黎波里和哈马等地,相继开办了造纸厂。撒马尔罕纸漂亮轻便,非常有名,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是重要出口商品。大马士革是阿拉伯的造纸中心,在几个世纪中,为欧洲用纸的主要供应地。阿拉伯人建厂造纸,为纸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10世纪末,整个伊斯兰世界都使用纸张,纸张完全取代了纸草纸和羊皮纸。
与造纸术密切相关的是印刷术。印刷术也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可能于10世纪传入埃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大大便利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应德:《中国阿拉伯关系史》,张甲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萨敦:《科学史入门》(George Sarton: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Baltimore,1931),第2卷,第1005页
[3]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631页。
[4]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马金鹏译,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卷,第247页。
[5]《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页。
[6]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耿昇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