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从而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
关键词:快乐体育 教学 方法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1.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上的实施是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体现了对当时某些僵死、被动式教学的纠正,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领会快乐体育的一些共性要素。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2.快乐体育产生的背景
快乐体育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是以通过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目的。
我国学校体育传统的教育模式近半个世纪基本源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重智主义教学流派在学校教育中的再现,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实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为此严重压抑了青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爱玩爱动的天性和本能,同时也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较为普遍。很多中学生特别喜欢体育却十分不喜欢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难度。也不利于广大中小学生体质的提高。
二、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学校体育应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生体育服务。
1.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我国学校体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的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生体育的落实。首先,我国实行同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学生都上同一形式的体育课,测同一种项目。一项运动技术小学教了,初中再教,高中甚至大学再学,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再者,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学生为了考试而被动进行着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基本点应在于给学生以宽松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
2.目前学校体育与终生体育产生脱钩
学校体育并不是体育的终结,而是体育的新起点,因为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工作好、生活好,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担负起承先启后的重任。在小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介绍学习各种动作技术,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应注重体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掌握运动,增强体质中,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1.培养体育兴趣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提倡快乐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从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通过组织教学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成功教学法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活动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2)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教师要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情,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及其它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2.激发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目标的内在动力。体育课中可以通过目标设置、创设情境、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内在动机。
(1)目标设置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属于有目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动机。例如在立定跳远练习时,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小学里已在达标项目中出现。初中体育课上再出现时,学生就没有多少新鲜感,如果能根据学生心理设置教学目标如达到及格(或良好级、优秀级)组织教学,当这种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时,就会使练习的进行经常处于自我意识控制之下,提高努力程度和动机水平。
(2)创设情境
要利用体育教学人际交往频率高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认同、悦纳、内伴之间友好、关心的感情。在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四、结语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十分喜欢体育课,只是由于现在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扬长避短,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春荣.快乐体育体育并快乐[J].新课程导学, 2012,(24).
[2]孙海燕.浅析快乐体育[J].青年文学家,2012,(5).
[3]张业红.浅谈小学快乐体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3).
[4]房贻树.怎样让体育教学成为主动体育、快乐体育[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50):313-313.
关键词:快乐体育 教学 方法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1.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上的实施是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体现了对当时某些僵死、被动式教学的纠正,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领会快乐体育的一些共性要素。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2.快乐体育产生的背景
快乐体育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是以通过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目的。
我国学校体育传统的教育模式近半个世纪基本源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重智主义教学流派在学校教育中的再现,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实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为此严重压抑了青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爱玩爱动的天性和本能,同时也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较为普遍。很多中学生特别喜欢体育却十分不喜欢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难度。也不利于广大中小学生体质的提高。
二、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学校体育应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生体育服务。
1.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我国学校体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的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生体育的落实。首先,我国实行同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学生都上同一形式的体育课,测同一种项目。一项运动技术小学教了,初中再教,高中甚至大学再学,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再者,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学生为了考试而被动进行着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基本点应在于给学生以宽松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
2.目前学校体育与终生体育产生脱钩
学校体育并不是体育的终结,而是体育的新起点,因为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工作好、生活好,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担负起承先启后的重任。在小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介绍学习各种动作技术,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应注重体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掌握运动,增强体质中,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1.培养体育兴趣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提倡快乐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从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通过组织教学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成功教学法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活动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2)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教师要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情,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及其它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2.激发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目标的内在动力。体育课中可以通过目标设置、创设情境、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内在动机。
(1)目标设置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属于有目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动机。例如在立定跳远练习时,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小学里已在达标项目中出现。初中体育课上再出现时,学生就没有多少新鲜感,如果能根据学生心理设置教学目标如达到及格(或良好级、优秀级)组织教学,当这种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时,就会使练习的进行经常处于自我意识控制之下,提高努力程度和动机水平。
(2)创设情境
要利用体育教学人际交往频率高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认同、悦纳、内伴之间友好、关心的感情。在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四、结语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十分喜欢体育课,只是由于现在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扬长避短,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春荣.快乐体育体育并快乐[J].新课程导学, 2012,(24).
[2]孙海燕.浅析快乐体育[J].青年文学家,2012,(5).
[3]张业红.浅谈小学快乐体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3).
[4]房贻树.怎样让体育教学成为主动体育、快乐体育[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50):3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