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句与复句的区别问题,是中学旧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语法知识,实施新课标后新教材未编入此项内容。但复句中各类型关联词语的应用,现在仍然广泛使用,譬如高考复习题中的语言表达运用训练、基础题中的选词填空、修改病句、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等等都与关联词语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区分单句与复句以及复句中的关联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区分;单句;复句;关联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新课程标准)实施前(2004年以前),中学生都要学习语文语法知识,包括划分句子成分,区分单句(包括主谓句﹑非主谓句)和复句(包括多重复句)。新课标以后的中学教材没有编入单句、复句类型及其各类型的关联词的内容,但在高考复习内容里(语言表达运用题)却会出现复句中的关联词题型的训练。这说明复句中关联词语的应用现在仍然实用。
以前许多中学生这样认为:区分单句和复句,只要看句子中有没有关联词语就一清二楚了,有关联词的肯定是复句,没有关联词的就是单句,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一个句子中,结构单一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分句的句子一定是单句,无论它有无关联词语,这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例如:“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这两例无疑都是单句,因为只有一个分句,结构单一。
但是,有些句子明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而且还用了关联词把两个分句连结而成的,就很难判断它是单句还是复句了。
如:
A.“只有这种草,才是坚韧的草。”
B.“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对立的一面。”
这A、B两例如果只看有关联词(“只有……才……”
“无论……都……”),就会认为是复句,而且是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显然是错的,其实上述两例都是单句。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呢?只要理解透了复句的定义,抓住定义中关键词语,仔细分析推敲,就能正确区别它们了。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现代汉语》中,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给复句下的定义是:“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为了更好地辨认复句,它还强调有两个特点:第一,分句与分句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第二,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不难看出,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就是“结构上互不包含”,其含义是:前面的分句中应该有主语、謂语、宾语,后面的分句里也应有主语、谓语、宾语,每个分句很明显地各自独立成句,这就是“结构上互不包含”,也就是互不作句子成分,这样的句子一定是复句。如果前后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谓宾语,那它们就是“互相作了句子成分”。学生明确了“互不包含”的含义后就会去认真分析每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这样,单句、复句就能正确区分了。
再以前面A、B两句为例,A句中,第一个分句只有主语“草”,而无谓语和宾语;第二个分句里有谓语“是”,宾语“草”,没有主语,前后两个分句共组成一个主谓宾的句子。这样,它们两个分句就“互相包含,互作句子成分”了。尽管有关联词“只有……
才……”都是单句。B句中的结构也同A句一样,因此也是单句。
总之,只要理解透了复句定义中的关键词“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含义,就能很快把单句和复句区别开来。像下面的三个句子,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单句了。
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计划”。
⑵“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因为前后两个句子组成主谓宾语。
同样,下面的三个句子,学生一看就可以知道是复句:
⑷“只有你还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⑸“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⑹“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因为前后两个句子分别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前一句子有主语谓语成分,后一个句子有谓语宾语。
由此可见,要正确区分单句、复句,不是只看句子中有无关联词语的问题,而是要真正理解透复句定义中关键词语的意义。其实,有关单句与复句的阐述,在《古今汉语比较语法》中,张静、张珩主编的(河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也有详细叙述:“单句是对复句说的,是有一套组织中心、表示一个简单的表述关系的句子”。单句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 谓语」”或“「主语 谓语 宾语」”。“复句是对单句说的,是有两套以上彼此不作句子成分的组织中心、表示一个复杂的表述关系的句子”。复句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 谓语」 「主语 谓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彼此不作句子成分。这里的论述定义其实和《现代汉语》中的论述是一样的。
尽管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没有编入分析句子成分的内容、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的问题,中考﹑高考内容也没有设置复句中各类型关联词的考题(修改病句除外),也许是考虑到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或许是考虑到如今为了“减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如果掌握了区分单句和复句(包括各种类型的关联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大有帮助的。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从辨认关联词语上,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文章上下衔接的内容,同样做阅读题的时候,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2]《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张静,张桁.古今汉语比较语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4.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区分;单句;复句;关联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新课程标准)实施前(2004年以前),中学生都要学习语文语法知识,包括划分句子成分,区分单句(包括主谓句﹑非主谓句)和复句(包括多重复句)。新课标以后的中学教材没有编入单句、复句类型及其各类型的关联词的内容,但在高考复习内容里(语言表达运用题)却会出现复句中的关联词题型的训练。这说明复句中关联词语的应用现在仍然实用。
以前许多中学生这样认为:区分单句和复句,只要看句子中有没有关联词语就一清二楚了,有关联词的肯定是复句,没有关联词的就是单句,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一个句子中,结构单一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分句的句子一定是单句,无论它有无关联词语,这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例如:“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这两例无疑都是单句,因为只有一个分句,结构单一。
但是,有些句子明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而且还用了关联词把两个分句连结而成的,就很难判断它是单句还是复句了。
如:
A.“只有这种草,才是坚韧的草。”
B.“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对立的一面。”
这A、B两例如果只看有关联词(“只有……才……”
“无论……都……”),就会认为是复句,而且是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显然是错的,其实上述两例都是单句。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呢?只要理解透了复句的定义,抓住定义中关键词语,仔细分析推敲,就能正确区别它们了。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现代汉语》中,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给复句下的定义是:“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为了更好地辨认复句,它还强调有两个特点:第一,分句与分句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第二,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不难看出,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就是“结构上互不包含”,其含义是:前面的分句中应该有主语、謂语、宾语,后面的分句里也应有主语、谓语、宾语,每个分句很明显地各自独立成句,这就是“结构上互不包含”,也就是互不作句子成分,这样的句子一定是复句。如果前后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谓宾语,那它们就是“互相作了句子成分”。学生明确了“互不包含”的含义后就会去认真分析每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这样,单句、复句就能正确区分了。
再以前面A、B两句为例,A句中,第一个分句只有主语“草”,而无谓语和宾语;第二个分句里有谓语“是”,宾语“草”,没有主语,前后两个分句共组成一个主谓宾的句子。这样,它们两个分句就“互相包含,互作句子成分”了。尽管有关联词“只有……
才……”都是单句。B句中的结构也同A句一样,因此也是单句。
总之,只要理解透了复句定义中的关键词“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含义,就能很快把单句和复句区别开来。像下面的三个句子,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单句了。
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计划”。
⑵“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因为前后两个句子组成主谓宾语。
同样,下面的三个句子,学生一看就可以知道是复句:
⑷“只有你还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⑸“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⑹“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因为前后两个句子分别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前一句子有主语谓语成分,后一个句子有谓语宾语。
由此可见,要正确区分单句、复句,不是只看句子中有无关联词语的问题,而是要真正理解透复句定义中关键词语的意义。其实,有关单句与复句的阐述,在《古今汉语比较语法》中,张静、张珩主编的(河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也有详细叙述:“单句是对复句说的,是有一套组织中心、表示一个简单的表述关系的句子”。单句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 谓语」”或“「主语 谓语 宾语」”。“复句是对单句说的,是有两套以上彼此不作句子成分的组织中心、表示一个复杂的表述关系的句子”。复句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 谓语」 「主语 谓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彼此不作句子成分。这里的论述定义其实和《现代汉语》中的论述是一样的。
尽管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没有编入分析句子成分的内容、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的问题,中考﹑高考内容也没有设置复句中各类型关联词的考题(修改病句除外),也许是考虑到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或许是考虑到如今为了“减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如果掌握了区分单句和复句(包括各种类型的关联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大有帮助的。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从辨认关联词语上,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文章上下衔接的内容,同样做阅读题的时候,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2]《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张静,张桁.古今汉语比较语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