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的科学课程。本文在对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酶”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知识点比较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名为“降低化學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共包括2个部分,酶的作用和本质及酶的特性,其中各部分的内容比较详细。另外本节的两个部分各自都有一个实验探究,且实验过程非常具体清晰,操作步骤严谨,但容易使学生按部就班,不利于探究性思维培养。在Hill版本教材中相关内容为“细胞中的有机物”,相关知识和碳水化合物、多糖等放在一节中去安排,虽然里面的内容没有人教版本中那么多,但是知识点的难度一点都不低。而且在本章后面还有一个“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的探究性实验来进一步深入探究酶的相关内容,而在实验设计上也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养成和实验的多元化。
(一)知识点体系比较
人教版教材中,本节一共包括2个部分,酶的作用和本质及酶的特性。在酶的作用这一板块当中,主要通过一个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及类比汽车过坡道来论述酶能降低活化能,而对于酶的本质的相关内容则主要是通过科学史的探究过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阐述的。而关于酶的特性部分,直接通过论述给出了几个点,并用不同颜色来进行区别,中间还有一个实验的小探究。总体说来,人教版的知识很系统、很多、很注重学生知识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目标比较清晰,但是内容逻辑较为混乱、层次不清晰,对学生的技能提升较弱。在Hill版本的教材中,涉及到的“酶”的相关知识较少,只是讲解了其中一个很小的版块——酶的作用,其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是底物和活性位点、产物等,主要讲解了一个酶促反应的大致过程,后面还有一个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美国教材知识的面不大,但是研究比较具体,逻辑清晰,且注重学生课下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
(二)涵盖广度和深度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知识包含的范围比较大,就一个点的知识涉及方面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知识的深度并没有那么难,学生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复杂,也较容易吸收。而在Hill教材中知识的涉及面没有那么广,但是知识的深度确实有的,甚至于这节内容美国教材“钥匙与锁”的说法是在中国的高校生物学相关课程里面才会提及的。所以,美国的教学中比较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剖析,理解地更为透彻,非常注重核心概念的学习。
二、作业系统比较分析
人教版的教材中,每节内容后都会有对应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两个部分,都是对本节知识的测试,测试的内容也比较死板很生硬,主要就是为了中国的硬试教育而做准备。而在Hill版本教材中,每章节完了之后才会有对应的复习题,包括复习术语、理解要点、问题讨论、理性思维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甚至于在最后一部分的内容还会举出对应的生活中的例子。故美国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及学生的理解层次水平,甚至还有单独的理性思维的版块,在美国的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尤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更多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得出某些问题的答案。
三、插图选取比较分析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本节内容的插图主要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及科学史部分才有对应的图解,其余部分对应的插图涉及地较少,甚至于本节的重难点等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对应的图解也很少,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空,没有图片来支撑,不容易去理解。在Hill版本教材中非常注重图文的结合,在对酶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尤其是酶促反应过程,还用了一个非常具体和清晰的图像来进行图释。并且在对应知识的实验内容时,也会有相关内容的图示说明,由此说明美国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框架及实物支持,注重图文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四、教学评价及建议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
2017版课程标准里面明确提出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人教版教材中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广度但是深度又涉及不够。并且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能够真正独立思考进行探究的空间比较局限,长此以往也很难达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的传授和实验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多的机会让其展示,允许学生犯错、出错、识错、悟错、改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可多的学生参与到积极的课堂学习中,老师应该适当放手,并非完全放手,要做好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思维,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注重图文展示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对于内容涉及的插图比较少,且较多的插图用在了科学史的部分,很注重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在对于某些较难的知识方面没有插图,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图片进行支撑,也缺少对学生可以指导和引导的东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难以去理解和思考。而在美国的教材中,对于课本的重难点内容就会有图片来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有实际的图片进行支撑,学习起来也就相对容易。所以,在今后的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国内教材也可以配上具有代表的图片,学习难点的图片,不要与知识孤立开,否则知识就显得比较干瘪。所以,要注意图片的协调运用,真正做到图文结合,实际支撑理论。
(三)注重作业多样化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作业系统的设置中内容比较基础,且并没有特别系统的复习要点及思维扩展,学生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比较单一,而且很容易造成题型单调,思维禁锢的后果。而在美国的教材中对于习题的设置比较多元化,而且学生的每个点要训练的部分很清晰,从这一点来看,人教版的教材还有待提高作业设置的多元化和作业系统丰富度的完善,才能让学生有所侧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左佩川(1995.10-),女,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教学。
一、知识点比较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名为“降低化學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共包括2个部分,酶的作用和本质及酶的特性,其中各部分的内容比较详细。另外本节的两个部分各自都有一个实验探究,且实验过程非常具体清晰,操作步骤严谨,但容易使学生按部就班,不利于探究性思维培养。在Hill版本教材中相关内容为“细胞中的有机物”,相关知识和碳水化合物、多糖等放在一节中去安排,虽然里面的内容没有人教版本中那么多,但是知识点的难度一点都不低。而且在本章后面还有一个“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的探究性实验来进一步深入探究酶的相关内容,而在实验设计上也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养成和实验的多元化。
(一)知识点体系比较
人教版教材中,本节一共包括2个部分,酶的作用和本质及酶的特性。在酶的作用这一板块当中,主要通过一个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及类比汽车过坡道来论述酶能降低活化能,而对于酶的本质的相关内容则主要是通过科学史的探究过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阐述的。而关于酶的特性部分,直接通过论述给出了几个点,并用不同颜色来进行区别,中间还有一个实验的小探究。总体说来,人教版的知识很系统、很多、很注重学生知识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目标比较清晰,但是内容逻辑较为混乱、层次不清晰,对学生的技能提升较弱。在Hill版本的教材中,涉及到的“酶”的相关知识较少,只是讲解了其中一个很小的版块——酶的作用,其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是底物和活性位点、产物等,主要讲解了一个酶促反应的大致过程,后面还有一个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美国教材知识的面不大,但是研究比较具体,逻辑清晰,且注重学生课下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
(二)涵盖广度和深度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知识包含的范围比较大,就一个点的知识涉及方面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知识的深度并没有那么难,学生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复杂,也较容易吸收。而在Hill教材中知识的涉及面没有那么广,但是知识的深度确实有的,甚至于这节内容美国教材“钥匙与锁”的说法是在中国的高校生物学相关课程里面才会提及的。所以,美国的教学中比较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剖析,理解地更为透彻,非常注重核心概念的学习。
二、作业系统比较分析
人教版的教材中,每节内容后都会有对应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两个部分,都是对本节知识的测试,测试的内容也比较死板很生硬,主要就是为了中国的硬试教育而做准备。而在Hill版本教材中,每章节完了之后才会有对应的复习题,包括复习术语、理解要点、问题讨论、理性思维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甚至于在最后一部分的内容还会举出对应的生活中的例子。故美国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及学生的理解层次水平,甚至还有单独的理性思维的版块,在美国的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尤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更多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得出某些问题的答案。
三、插图选取比较分析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本节内容的插图主要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及科学史部分才有对应的图解,其余部分对应的插图涉及地较少,甚至于本节的重难点等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对应的图解也很少,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空,没有图片来支撑,不容易去理解。在Hill版本教材中非常注重图文的结合,在对酶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尤其是酶促反应过程,还用了一个非常具体和清晰的图像来进行图释。并且在对应知识的实验内容时,也会有相关内容的图示说明,由此说明美国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框架及实物支持,注重图文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四、教学评价及建议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
2017版课程标准里面明确提出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人教版教材中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广度但是深度又涉及不够。并且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能够真正独立思考进行探究的空间比较局限,长此以往也很难达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的传授和实验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多的机会让其展示,允许学生犯错、出错、识错、悟错、改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可多的学生参与到积极的课堂学习中,老师应该适当放手,并非完全放手,要做好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思维,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注重图文展示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对于内容涉及的插图比较少,且较多的插图用在了科学史的部分,很注重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在对于某些较难的知识方面没有插图,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图片进行支撑,也缺少对学生可以指导和引导的东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难以去理解和思考。而在美国的教材中,对于课本的重难点内容就会有图片来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有实际的图片进行支撑,学习起来也就相对容易。所以,在今后的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国内教材也可以配上具有代表的图片,学习难点的图片,不要与知识孤立开,否则知识就显得比较干瘪。所以,要注意图片的协调运用,真正做到图文结合,实际支撑理论。
(三)注重作业多样化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作业系统的设置中内容比较基础,且并没有特别系统的复习要点及思维扩展,学生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比较单一,而且很容易造成题型单调,思维禁锢的后果。而在美国的教材中对于习题的设置比较多元化,而且学生的每个点要训练的部分很清晰,从这一点来看,人教版的教材还有待提高作业设置的多元化和作业系统丰富度的完善,才能让学生有所侧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左佩川(1995.10-),女,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