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的人文性体现它是一门突出的情感体验的学科,在课堂上如果能营造宽松氛围,适当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及学习方式,然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之因情而思、因情而动,对理解作品大有裨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教学实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前强调更多的是其工具性,而新课程标准更关注了其人文性,是要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这是教者把握教学方向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的人文性体现它是一门突出的情感体验的学科。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恰当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之因情而思、因情而动,对理解作品大有裨益。遵上所诉,就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情有独钟
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这就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尤其需要尊重學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为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而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为例。这篇课文具体讲了四种石头,如果让每个学生力度均匀地学习每块石头,既费时又无趣。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图文对照,说一说对它们的看法,初步感知;然后挑选描写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段落读一读,同时可以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我:有的说“我喜欢‘猴子观海’,因为它的动作太有趣了!”有的说“我喜欢‘仙桃石’因为我喜欢吃桃子。”有的说“我喜欢‘金鸡叫天都’因为它很美!”教师鼓励“是吗?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它怎么有趣吗?” “哦,那你吃的桃子跟‘仙桃石’一样吗”……于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喜爱,相同的喜爱又有不同的理由。诸如此类的回答与引导,既尊重了个体又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汇,使课堂轻松而有活力。
其次,问题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在设疑中,减少“是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多提示“读读这一段,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什么疑问,也可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样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存有差异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而且这样开阔的问题情境,也适于开发学生对文本多维与创新的理解。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当读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一个学生会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我明白了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一次,当爸爸要我读读《小学生周报》的一些文章时,我认为“读那些文章有什么用?我只要要把练习题做好就可以考好成绩了”,结果在写话中载跟头了。多么独特而有意义的感悟啊!
再者,朗读训练中尊重主体感受。朗读时,不预设朗读要求,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多为倾听者。避免故作深情、无病呻吟、流于形式的朗读。把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由朗读,那样我们将欣喜于他们情感之丰富,情感之真挚。《我们成功了》这课,当读到“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那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时,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了,完全进入了角色,那份激动不溢言表。《一株紫丁香》这课,学生一声声或高或低却饱含深情的“老师,老师……”是那么的令人感动。这是学生自由练读—赛读—评议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产生的效果。而当学生朗读中出现“卡壳“,无法完整、流利、有感情读出需要点拨时,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问“你想怎样来朗读这一段”而不说“你要‘怎样’来读这一段”,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在他们互相评议、帮助等合作学习中交流思想。
二、设“景”激“情”,让情景交融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文本,走进文本。教师要巧妙地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迸射出情感之花。
1、出示图片,丰富感知。人教版第九册《最后一分钟》从现实描写入手,采用追诉的手法描述百年噩梦,百年耻辱,然后用欢快的心情描述香港回归的喜悦。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单纯靠文字是难以体会其中悲喜交加的心情的。一个教师在在学习第三节内容时用课件中展示当时那不平等条约,演示了香港逐步被占领的图片。历史的事实、鲜明的图片,触动了学生那“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痛,成功地激起学生“悲愤”的心情,由此引领学生进入朗读,是那么的入情入境,整节课在这“情景交融”中显得那么扣人心弦。
2、角色表演,体会情感。真知来源于实践,也见证于实践。为了让学生走入文本,可以开展情境表演。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演一演:“少小”的贺知章离家,然后“老大”贺知章回到家乡虽然“乡音无改“却“鬓毛衰”了,一个儿童走过来问……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情境边朗诵古诗,而教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学生在这读、演、说中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尤其可贵的是体验了“鬓毛衰”和“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忧伤。
“真情”源于“实感”。而“实感”需要一个宽松,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根据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和学生年龄特征,抓住动情点适时激发,让学生因“情”而好学,让课堂因“情”而精彩。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敢说敢想,敢想敢问,敢问敢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语文新课标》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教学实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前强调更多的是其工具性,而新课程标准更关注了其人文性,是要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这是教者把握教学方向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的人文性体现它是一门突出的情感体验的学科。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恰当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之因情而思、因情而动,对理解作品大有裨益。遵上所诉,就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情有独钟
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这就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尤其需要尊重學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为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而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为例。这篇课文具体讲了四种石头,如果让每个学生力度均匀地学习每块石头,既费时又无趣。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图文对照,说一说对它们的看法,初步感知;然后挑选描写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段落读一读,同时可以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我:有的说“我喜欢‘猴子观海’,因为它的动作太有趣了!”有的说“我喜欢‘仙桃石’因为我喜欢吃桃子。”有的说“我喜欢‘金鸡叫天都’因为它很美!”教师鼓励“是吗?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它怎么有趣吗?” “哦,那你吃的桃子跟‘仙桃石’一样吗”……于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喜爱,相同的喜爱又有不同的理由。诸如此类的回答与引导,既尊重了个体又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汇,使课堂轻松而有活力。
其次,问题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在设疑中,减少“是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多提示“读读这一段,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什么疑问,也可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样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存有差异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而且这样开阔的问题情境,也适于开发学生对文本多维与创新的理解。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当读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一个学生会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我明白了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一次,当爸爸要我读读《小学生周报》的一些文章时,我认为“读那些文章有什么用?我只要要把练习题做好就可以考好成绩了”,结果在写话中载跟头了。多么独特而有意义的感悟啊!
再者,朗读训练中尊重主体感受。朗读时,不预设朗读要求,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多为倾听者。避免故作深情、无病呻吟、流于形式的朗读。把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由朗读,那样我们将欣喜于他们情感之丰富,情感之真挚。《我们成功了》这课,当读到“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那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时,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了,完全进入了角色,那份激动不溢言表。《一株紫丁香》这课,学生一声声或高或低却饱含深情的“老师,老师……”是那么的令人感动。这是学生自由练读—赛读—评议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产生的效果。而当学生朗读中出现“卡壳“,无法完整、流利、有感情读出需要点拨时,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问“你想怎样来朗读这一段”而不说“你要‘怎样’来读这一段”,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在他们互相评议、帮助等合作学习中交流思想。
二、设“景”激“情”,让情景交融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文本,走进文本。教师要巧妙地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迸射出情感之花。
1、出示图片,丰富感知。人教版第九册《最后一分钟》从现实描写入手,采用追诉的手法描述百年噩梦,百年耻辱,然后用欢快的心情描述香港回归的喜悦。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单纯靠文字是难以体会其中悲喜交加的心情的。一个教师在在学习第三节内容时用课件中展示当时那不平等条约,演示了香港逐步被占领的图片。历史的事实、鲜明的图片,触动了学生那“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痛,成功地激起学生“悲愤”的心情,由此引领学生进入朗读,是那么的入情入境,整节课在这“情景交融”中显得那么扣人心弦。
2、角色表演,体会情感。真知来源于实践,也见证于实践。为了让学生走入文本,可以开展情境表演。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演一演:“少小”的贺知章离家,然后“老大”贺知章回到家乡虽然“乡音无改“却“鬓毛衰”了,一个儿童走过来问……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情境边朗诵古诗,而教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学生在这读、演、说中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尤其可贵的是体验了“鬓毛衰”和“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忧伤。
“真情”源于“实感”。而“实感”需要一个宽松,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根据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和学生年龄特征,抓住动情点适时激发,让学生因“情”而好学,让课堂因“情”而精彩。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敢说敢想,敢想敢问,敢问敢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语文新课标》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