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总是作为“集体”的“众”出现的,个人的需要总是被漠视和忽略。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发展与社会要求相连,人被框在一个固定的架构之内。人格的“格”字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人的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被“格式化”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多种价值观交杂、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个人的需要和个性彰显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界认为,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点从不同方面解释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行动的动机和出发点,只有通过与外界发生联系建立起社会关系,人才能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可否认的是,人的思想行为在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和互动中才有意义。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来看,人的需要是动力之源。“需要”是人的“类”的本质,只有透过对需要的分析,才能揭示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的不同梯度,在不同的层级我们可以发现与之对应的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
青年作为社会的上升力量,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政治人”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外部和自身的种种阻碍,因此关注青年需要和成长尤为重要。但是就如今的社会现状看来,青年的需要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主流价值导向的缺位和价值取向的多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带来的高房价和低就业率、僵化的应试教育和户籍制度等,无一不限制了青年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青年的合理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啃老族”、“御宅族”等消极的青年群体。他们心怀理想,但却无处施展,在与现实的较量中选择妥协甚至退缩。笔者认为,青年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青年实践能力充分发展的需要
“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不满足于对社会的适应,更关注着对社会的改造。在现实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无论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青年始终早在时代的前列。他们以自身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且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实践改造活动。”但是从我国当代青年自身来看,未成年以前甚至未就业之前基本处在父母和学校的监护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遇到困难没有锲而不舍的行动力。当青年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时,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但这些失败大多是因为“惰性”所致。试想,一个在家里受到长辈呵护、在学校头顶骄子光环的年轻人,很难意识到社会的艰辛与个人努力的重要,在挫折面前自然也就甘愿放弃实践锻炼的机会。从学校来看,大学越来越像人才加工厂,对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不够。以上种种,都表明了青年实践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务实,但是却没有长远目标;他们乐于奋斗,但是却找不到奋斗的意义;他们愿意实践,但是没有合适的社会环境和土壤。
二、青年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无所适从的人际交往等这些问题时,青年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排解,青年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一个人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能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能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能努力认识周围的世界和现象,而且能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能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我们功利式的教育显然不是使人能成为人的教育,对知识教育的过分拔高忽略了心理教育,甚至忽略了生命意义的教育。青年难以真正了解自身、了解他人,被压力推着向前,就像在没有灯塔的海上航行,早晚会有触礁的时候。
三、青年交往能力发展的需要
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青年正处在心理和生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不仅能够为青年打开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同样也能够给予他们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在与外部世界的磨合中找到自身的定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交往心理的闭锁性倾向和发展交往关系的需要。不仅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在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倾向于稳定、低风险的工作,他们有的愿意放弃高薪、高风险的职位,也不愿意做社会的“弄潮儿”。甚至以尽量不与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如家庭办公)作为择业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青年交往能力的退化。
四、青年成长的外部条件的需要
人的本性归根结底是社会性,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环境里才能得以发展。从社会环境来看,由于利益分化和阶层板结,“富二代”、“官二代”们垄断了大量社会资源,千方百计阻断社会的纵向流动,青年面临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并不是均等的。从制度建设来看,我国并没有形成科学、实用、贴近青年的组织,尽管近几年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青年志愿者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亮点,但这毕竟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就全国范围内说,青年仍没有形成整体的服务意识、集体观念,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和自己家庭的发展。外部条件对青年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当我们拥有一个开放、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青年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面对青年的各种需要,更应该反思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经典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的学习与解释中,真正做到了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关怀青年成长出发,从青年的现实需要出发来考虑问题。年轻人在走完艰辛的应试教育求学之路之后,面对的应该是一个更宽广、更包容、更能够接纳不同理念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更理性、更务实、更襟怀广阔目光远大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马爱菊.论青年的本质[J].企业研究.2010(8).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页.
[3]人民网. 调查:人际交往障碍成大学生最難解决的问题[EB/O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384316.html, 2008-6-16.
作者简介:刘昕昉(1987—),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学界认为,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点从不同方面解释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行动的动机和出发点,只有通过与外界发生联系建立起社会关系,人才能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可否认的是,人的思想行为在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和互动中才有意义。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来看,人的需要是动力之源。“需要”是人的“类”的本质,只有透过对需要的分析,才能揭示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的不同梯度,在不同的层级我们可以发现与之对应的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
青年作为社会的上升力量,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政治人”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外部和自身的种种阻碍,因此关注青年需要和成长尤为重要。但是就如今的社会现状看来,青年的需要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主流价值导向的缺位和价值取向的多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带来的高房价和低就业率、僵化的应试教育和户籍制度等,无一不限制了青年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青年的合理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啃老族”、“御宅族”等消极的青年群体。他们心怀理想,但却无处施展,在与现实的较量中选择妥协甚至退缩。笔者认为,青年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青年实践能力充分发展的需要
“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不满足于对社会的适应,更关注着对社会的改造。在现实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无论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青年始终早在时代的前列。他们以自身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且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实践改造活动。”但是从我国当代青年自身来看,未成年以前甚至未就业之前基本处在父母和学校的监护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遇到困难没有锲而不舍的行动力。当青年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时,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但这些失败大多是因为“惰性”所致。试想,一个在家里受到长辈呵护、在学校头顶骄子光环的年轻人,很难意识到社会的艰辛与个人努力的重要,在挫折面前自然也就甘愿放弃实践锻炼的机会。从学校来看,大学越来越像人才加工厂,对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不够。以上种种,都表明了青年实践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务实,但是却没有长远目标;他们乐于奋斗,但是却找不到奋斗的意义;他们愿意实践,但是没有合适的社会环境和土壤。
二、青年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无所适从的人际交往等这些问题时,青年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排解,青年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一个人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能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能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能努力认识周围的世界和现象,而且能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能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我们功利式的教育显然不是使人能成为人的教育,对知识教育的过分拔高忽略了心理教育,甚至忽略了生命意义的教育。青年难以真正了解自身、了解他人,被压力推着向前,就像在没有灯塔的海上航行,早晚会有触礁的时候。
三、青年交往能力发展的需要
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青年正处在心理和生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不仅能够为青年打开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同样也能够给予他们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在与外部世界的磨合中找到自身的定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交往心理的闭锁性倾向和发展交往关系的需要。不仅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在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倾向于稳定、低风险的工作,他们有的愿意放弃高薪、高风险的职位,也不愿意做社会的“弄潮儿”。甚至以尽量不与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如家庭办公)作为择业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青年交往能力的退化。
四、青年成长的外部条件的需要
人的本性归根结底是社会性,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环境里才能得以发展。从社会环境来看,由于利益分化和阶层板结,“富二代”、“官二代”们垄断了大量社会资源,千方百计阻断社会的纵向流动,青年面临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并不是均等的。从制度建设来看,我国并没有形成科学、实用、贴近青年的组织,尽管近几年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青年志愿者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亮点,但这毕竟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就全国范围内说,青年仍没有形成整体的服务意识、集体观念,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和自己家庭的发展。外部条件对青年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当我们拥有一个开放、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青年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面对青年的各种需要,更应该反思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经典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的学习与解释中,真正做到了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关怀青年成长出发,从青年的现实需要出发来考虑问题。年轻人在走完艰辛的应试教育求学之路之后,面对的应该是一个更宽广、更包容、更能够接纳不同理念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更理性、更务实、更襟怀广阔目光远大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马爱菊.论青年的本质[J].企业研究.2010(8).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页.
[3]人民网. 调查:人际交往障碍成大学生最難解决的问题[EB/O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384316.html, 2008-6-16.
作者简介:刘昕昉(1987—),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