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任何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都是低效甚至于无效。作为老师,更应当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然、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展现青春活力。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数学课堂上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发挥,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得教学失去活力,学习效率可想而知。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要提高,并不只是靠耳朵“听”,还要靠行动去实践,学会“做”,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做了,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掌握情况,也只有通过“做”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肯动手,能动手,最忌只看不动。心理学中也提出“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的东西才记得更牢固”。可见动手是多么重要的啊。数学课中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全面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还有练习等都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并真正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再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教给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行为或现象。特别是课本的例题,许多教师都把解答权牢牢抓住,并要课堂中“娓娓道来”,很不相信学生自己能去解决,学生根本不能施展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典型的教师“满堂灌”,这样的教学能有高效吗?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引导、适时点拨、悉心辅助,在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中,共同探究,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也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当家作主”了,要主动学习了,学习效率还会不高吗?
二、把轻松的气氛带进课堂
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数学教育更需要这种“爱”,因为这是一门需要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面发散的,不仅是平面几何,还是立体几何,不论是简单的数学公式,还是复杂的函数关系式,都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是不可能替代学生的思维,因而,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自我对学习主体地位的认识,主体能力的评估,主体价值的取向等。但这种主体意识的激发和唤醒及至增强,都要我们教师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充分促进师生的对话交流,在彼此情感与知识的激发与碰撞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要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偏差,填补其知识上的不足,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出现不尽人意的现象,也应多鼓励学生,而不能轻易否定,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把兴趣引入数学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上也可借助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时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形式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激趣导入。一般说来,一个好的导入包含最基本的或引起注意,或激发动机,或建立联系,或组织指引。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在上课前一天向学生布置了让他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精确到整数),第二天,教师让学生考老师,只要说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认为我很有一股神奇之力。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问:“对这一奥秘,你要不要学一学呢?”学生激情高涨。并以此导入新课。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接下来的课很顺利,很成功。可见导入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任务。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设路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整体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情景解决问题,怎样设问更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如果直接提问,就难以给学生思考,失去了启发的本意。所以,教师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做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可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学生的思路。如在教学“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学生往往对常数项分解感到较困难,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分解x2-5x 6=x2 ( )x ( × ),在( )内填上哪些整数?便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在学生填空训练中,能够体会到“分”和“凑”的真正含义,所以也容易理解用“十字相乘法”的思想方法,本节课的难点就攻破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一题多解”、“讨论探究”、“训练归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汾坑初中)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要提高,并不只是靠耳朵“听”,还要靠行动去实践,学会“做”,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做了,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掌握情况,也只有通过“做”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肯动手,能动手,最忌只看不动。心理学中也提出“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的东西才记得更牢固”。可见动手是多么重要的啊。数学课中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全面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还有练习等都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并真正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再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教给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行为或现象。特别是课本的例题,许多教师都把解答权牢牢抓住,并要课堂中“娓娓道来”,很不相信学生自己能去解决,学生根本不能施展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典型的教师“满堂灌”,这样的教学能有高效吗?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引导、适时点拨、悉心辅助,在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中,共同探究,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也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当家作主”了,要主动学习了,学习效率还会不高吗?
二、把轻松的气氛带进课堂
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数学教育更需要这种“爱”,因为这是一门需要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面发散的,不仅是平面几何,还是立体几何,不论是简单的数学公式,还是复杂的函数关系式,都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是不可能替代学生的思维,因而,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自我对学习主体地位的认识,主体能力的评估,主体价值的取向等。但这种主体意识的激发和唤醒及至增强,都要我们教师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充分促进师生的对话交流,在彼此情感与知识的激发与碰撞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要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偏差,填补其知识上的不足,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出现不尽人意的现象,也应多鼓励学生,而不能轻易否定,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把兴趣引入数学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上也可借助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时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形式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激趣导入。一般说来,一个好的导入包含最基本的或引起注意,或激发动机,或建立联系,或组织指引。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在上课前一天向学生布置了让他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精确到整数),第二天,教师让学生考老师,只要说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认为我很有一股神奇之力。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问:“对这一奥秘,你要不要学一学呢?”学生激情高涨。并以此导入新课。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接下来的课很顺利,很成功。可见导入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任务。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设路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整体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情景解决问题,怎样设问更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如果直接提问,就难以给学生思考,失去了启发的本意。所以,教师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做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可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学生的思路。如在教学“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学生往往对常数项分解感到较困难,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分解x2-5x 6=x2 ( )x ( × ),在( )内填上哪些整数?便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在学生填空训练中,能够体会到“分”和“凑”的真正含义,所以也容易理解用“十字相乘法”的思想方法,本节课的难点就攻破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一题多解”、“讨论探究”、“训练归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汾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