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条江的遥远的念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说富阳的时候,富阳很遥远,遥远得根本不知道有郁达夫这么一个人,更没听说过什么《富春山居图》了。富春江也是我妈告诉我的,当年她从梅城流浪到临平,估计也是顺水流下来的,她说上游是新安江,下游是钱塘江,其实是同一条江。
  我和富阳的缘分,更多起自于文学。
  上大学后阅读沈从文,得知沈从文闯荡北京时郁达夫对其有知遇之恩,得知郁达夫是富阳人,一下子就把我和富阳的距离拉近了,渐渐就进入了一个圈。沈从文的表侄黄永玉和黄苗子是好朋友,黄苗子娶了郁达夫的侄女郁风做老婆,沈从文老婆张兆和又和郁风成了好朋友。这个圈子里兜来兜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国宝级的,后来又得知我老外公当年在之江文理学院求学时曾做过半年郁达夫的学生,从此便对富阳更多了一份实质性的念想,好像有那么点沾亲带故的意思了。在那个贫困年代,我们热爱文学,没有钱去三湘四水追寻沈从文的足迹,但至少可以追到富阳去了,追到老街达夫弄去寻寻觅觅,然后在鹳山矶头面对一江春水发发呆,待大学毕业到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便有了足够的底气,虽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那份洒脱,“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有深切体会的。因为那时的流水是亮晶晶的,淘米箩里是可以引来小鱼捉着闹着玩的,那时我们的文学情怀如天空一般悠远,如江水一般清澈。
  我把我与富阳的那段缘分称为富阳的郁达夫时代,春江大地除了一小部分人初露经商致富的端倪,一切都还是那么单纯。
  那确实是一个崇尚文学的年代,那条江似乎命里注定与文学有缘,先是在江边工作的外乡人李杭育,他的“葛川江系列”之一《沙灶遗风》一举夺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几乎是同时期,自小在江边长大、在达夫弄进进出出,后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王旭烽,抛出了“谜江系列”,我当时觉得奇怪,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写成富春江呢,或者钱塘江、新安江?而真正土生土长的富阳人麦家,后来一出手就占领了中国谍战小说的制高点,好像并没有认真地写过富春江,我倒是真心希望他们三位,当心灵再次回到富春江时,能以富春江本名和实景地为荣,就如麦家所说:“但说富春江,你不知那就是你的无知了。所以,我但凡遇到要报家门,总是搬出富春江来吆喝,来撑脸面。”再后来,我们此次采风同行的袁敏姐入主《江南》后,将“郁达夫小说奖”搞得风生水起,但那已经是全国视野或者说全球华文视野了,富阳的一切都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而我念想中的富阳人可能选择了用脚步来走读富阳,用眼睛来审视富阳,用心灵来感悟富阳,选择了《富春山居图》的两岸接轨和真假展示揭秘,选择了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我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富阳的“富春山居图时代”,一个既要撑脸面更要撑心灵的时代。
  终于又回到一个居字了,山居,图居,那是多么高的一个境界啊!老百姓说,这容易吗?全中国都在问,这容易吗?地球在宇宙是一个居,中国在地球是一个居,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在我们的视野里都是一个居。居无定所是为居,移民是为居,行走也为居,石油战争、货币战争、去核战争、股市沧桑,不都是为了一个居吗?可最终都为了一颗心的安妥,都是为了心灵之居。
  还是回到文学吧,因为我们都是文学的缘,格拉斯哥市政厅广场堪称露天雕塑博物馆,我当时真是大吃一惊,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苏格兰一应名人包括年轻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蒸汽机发明家瓦特等等,都设置在广场周边,而我仰望的那个中央高柱顶端原本是乔治三世的位置,实施时却换成了司各特,这一矗就矗立了三百年,不就是一个作家吗,为什么在苏格兰人民心目中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无论你拿什么样的文化和文明背景去比对,这都是一个值得解读的现象。朋友圈有人回复,有文化的城市是这样子的,有文化的城市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城市才有百姓的心灵之居。那么我想,富阳从我念想中的一无所知,一无所思,到我认知中的“郁达夫时代”,进而到如今的“富春山居图时代”,富阳也在建构心灵之居了。
  富阳的环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山有水的山居之地都不赖,重要的每刻都不能忘怀的是她整个儿散发的文明气质,是传递给世人的不再遥远的贴心的温暖。我此刻就带一瓶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回去,当我们再次去江边相聚时,我建议用中国白酒和苏格兰威士忌兑着喝,为我们不再遥远的这条江的贴心的温暖干杯。
  责任编辑:刘高亮
其他文献
河畔的栀子花开了,湿润的空气中漫延着淡淡雅雅的馨香。轻轻摘下几朵欲开未开的花苞,小心地藏在口袋里,像护着刚出壳的雏鸽。回到家,养在装满清水的瓷瓶里,青枝白瓣,丝丝缕缕的幽香,氤氲在鼻翼、心间,单调的居室瞬间变得芬芳清逸。  儿时的记忆,是栀子花的香味。这种乡野随处可见的寻常花儿,洁白油绿地开在故乡的山间,开在脚下的路边,开在沟沟坎坎的垄埂上……醉人的五月里,整个村子都浸润在清冽的芳香里。与城市里花
期刊
在贵州时,已闻到镇远古城所散发出来的一抹抹记忆。  不仅缘于镇远的名声响,也因为那天晚餐时几个朋友说起镇远,说镇远的夜景尤其漂亮,我的心里就涌上了非去不可的念头。经过三四个钟头的奔波,终于徜徉在镇远的记忆里。  许是已近晚上十一点,许是仲秋并非旅游旺季,镇远的夜已渐渐地寂静起来。朋友曾说,镇远的夜晚美在红灯笼,沿河两岸高挂的红灯笼密密麻麻,有种铺天盖地般的架势,热闹非凡,艳丽壮观。映现在我眼前的,
期刊
梅姐  我到那家公司应聘的时候,她正坐在大大的经理桌后边,像电视剧里的成功女性,她的气质一瞬间就折服了我。后来知道,梅姐姓梅,已经三十出头了,老家在广东的梅州,梅州那时经济还是落后的,她也没有高学历,就出来打工了,最早是在一家酒店做传菜生,一步步做起,后来逐渐升任了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  梅姐只有一个妹妹经常来看她,她妹妹没有她漂亮,在做螺旋藻的营销。有次,她妹妹来,我去了她的宿舍,看到她床铺边的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牛杂面已成了襄樊的一大特色风味小吃了。  “老板,来一碗!”  “黄豆芽还是绿豆芽?”  掌柜的一边问,一面将你要的豆芽底菜与面一起放进竹漏勺中,在滚沸的热汤中冒热后倒进碗里,再舀上牛杂,抓上一撮绿嫩翠生的香菜,浇上地道的襄阳小磨香麻油。这样,一大碗热辣辣、香喷喷的牛杂面就递到客人手中。桌上的大蒜由你随便用,小姐随后斟上一碗黄酒,冬温夏凉。  吃牛杂面还要有功夫的,这功夫是吃出来
期刊
清明节快到了,又常常梦见父亲。长在农村,一辈子都把父亲叫爹。爹2007年农历九月十六离开我们,已经八年多了。八年来,从未停止过对爹的思念,感觉爹时刻都在自己身边,保佑着我!但每每想起爹,总有一种情结压抑着我,那就是对不起爹,欠爹太多!  爹娘都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虽然活到了本世纪初,也享受过现代文明,但总归是受苦的一生,劳作的一生!我们姊妹六个,我是长子,在孝敬赡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想起过
期刊
我站在莽莽的大巴山深处,楮河的岸边,面对它,面对这棵两千年的神树,这棵饱经沧桑、震撼古今的神树,我心潮起伏,我虔诚膜拜。  一河乱石,苔藓密布,野草丛生,溪水横流。而树,无数的麻柳,胡狸,泡桐,橡树,青冈,它们伴随着从远古走来的青檀,在闷热而斑斑点点的丛林阳光下,一棵不小的青檀树干,不知何年何月何时横倒在泉壑鸣响的河流之中,枝叶腐朽,皮开肉绽,但树皮的白嫩却显而易见。这样的河流,这样的丛林,这样的
期刊
它的头高昂着,追逐着阳光,向着前方不断地伸展。而每前行一步,就向大地深深地扎下一簇根系。它的身体始终匍匐在大地上,一步一节,节节生根,执着而虔诚。  这就是爬蔓儿草。在我的家乡昌潍大平原上,每到夏季,一场大雨过后,大路边,沟壑旁,特别是玉米地、大豆地、高粱地里,爬蔓儿草像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整个大地,都成了爬蔓儿草的舞台,爬蔓儿草像疯了一样狂欢。刚刚锄过的草根,不几天就又生出了新芽;看着要晒死的蔓
期刊
老黄是在酗酒后撒手人寰的,我得到这消息时,怔了好久,脑海中全是老黄那熟悉的尴尬笑容。  认识老黄时,老黄已近不惑之年,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刚从师范毕业的我被分在湘南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教书。那天,我刚走出教室,老黄找到我,说跟我有亲戚关系。我愣了一下,一个跟我有亲戚关系的人在我教书的镇上,以前咋没听我爹娘提起过?  老黄就尴尬地笑了,说是若干年前,他任生产队长,我大姨父作为知青下放在他所在的生产队。因
期刊
锄头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种庄稼农具,农民种粮、务菜离不了它。  母亲的小锄头,可不同于一般的锄头,其特点有两个:一是小而精。先说其小,小到什么程度——仅有巴掌那么大。精到啥样子,母亲量体裁衣专门让铁匠按自己特殊要求打出来的,薄而轻、钢火好,用起来灵泛,锄把选择上等的檀木。上百户的一个生产队,就母亲这个锄头与众不同。二是作用大。一个小锄头养活一个家。  母亲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个子4尺有余,重不足百斤,
期刊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又到了一年中吃杨梅的季节,禁不住乌紫杨梅的诱惑,我携妻契囡又来到九龙湖西岙的门前山上吃杨梅。  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稽山杨梅世无双,深知风味胜他乡”的诗吟。家乡西岙曾是这一带少有的杨梅产地,也是杨梅之乡。西岙杨梅曾一度鼎名远扬,惠及乡邻。记得小时候,一到杨梅季节,西岙山上人山人海。而杨梅采摘的季节,也恰是我放暑假的时候。记得有些年我住在同学的家里,边做暑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