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获得高级职称后,我为什么还能继续保持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有“贵人”相助。
身边的“贵人”。在评上高级职称后,我也产生过“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我也步入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高原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与激情,不思进取。直到有一天,同校的钟老师找到我,虚心向我讨教有关班主任研究方面的问题,还请我帮他修改文章,我才猛然警醒:年近天命,早已是大市级学科带头人的钟老师尚且能老骥伏枥,我又有什么资格固步自封呢?再看我校的小林老师,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还申请了国家级课题。他虽然还没有正式当班主任,却已经开始认真研读班主任类的专业期刊。我感到后生可畏,为自己而立之年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于是,在身边一老一少两位“贵人”的感召下,我很快走出了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泥潭。
网上的“贵人”。身边的“贵人”帮我燃起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热情,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是艰难的,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身边的“贵人”很难在具体的专业问题上给予我实质性的帮助。“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为了使班主任专业成长之火不至于中途熄灭,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网络世界。以网络为平台,我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贵人”,虽然很多人素未谋面,但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坦诚交流。我们在一起或相互支持,彼此鼓励;或意见不一,激烈争论。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思维火花,给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彼此扶持的一路相伴,也使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充满乐趣,不再孤单。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杂志社的编辑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一起参与研讨交流,并且还在“新班主任家园”组织专题讲座活动,比如王立文老师的《我的教育写作路》,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起走。在网上“贵人”的陪伴下,我向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的更高更远处不断前行。
心中的“贵人”。班主任专业成长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最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欣赏到峰顶旖旎风光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张万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我崇拜已久的心中的“贵人”。在拜读了他的大作《致青年班主任》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指出了书稿中的两处错误,没想到他很虚心地接受了我的意见,还热情地夸赞我。此后,张老师又为我提供了撰稿的机会。书稿完成后,他及时给我发来了邮件《致作者》,全然没有半点名人、专家的架子。对于德育方面的难题,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给我以耐心细致的指导,每每让我产生一种高人指点后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我想偷懒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张老师那慈祥的面容,耳边总会回响起张老师那激励的话语:“请一定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不要掩埋自己的才华,期盼见到你更大的辉煌。”于是,我又捧起了书,拿起了笔,迈开了腿。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多“贵人”帮我“拾柴”,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能不燃烧成一团熊熊的火焰吗?如果你也想保持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烈火永不熄灭,请睁大眼睛,寻找那些真正属于你的“贵人”吧!
身边的“贵人”。在评上高级职称后,我也产生过“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我也步入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高原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与激情,不思进取。直到有一天,同校的钟老师找到我,虚心向我讨教有关班主任研究方面的问题,还请我帮他修改文章,我才猛然警醒:年近天命,早已是大市级学科带头人的钟老师尚且能老骥伏枥,我又有什么资格固步自封呢?再看我校的小林老师,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还申请了国家级课题。他虽然还没有正式当班主任,却已经开始认真研读班主任类的专业期刊。我感到后生可畏,为自己而立之年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于是,在身边一老一少两位“贵人”的感召下,我很快走出了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泥潭。
网上的“贵人”。身边的“贵人”帮我燃起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热情,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是艰难的,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身边的“贵人”很难在具体的专业问题上给予我实质性的帮助。“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为了使班主任专业成长之火不至于中途熄灭,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网络世界。以网络为平台,我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贵人”,虽然很多人素未谋面,但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坦诚交流。我们在一起或相互支持,彼此鼓励;或意见不一,激烈争论。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思维火花,给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彼此扶持的一路相伴,也使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充满乐趣,不再孤单。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杂志社的编辑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一起参与研讨交流,并且还在“新班主任家园”组织专题讲座活动,比如王立文老师的《我的教育写作路》,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起走。在网上“贵人”的陪伴下,我向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的更高更远处不断前行。
心中的“贵人”。班主任专业成长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最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欣赏到峰顶旖旎风光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张万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我崇拜已久的心中的“贵人”。在拜读了他的大作《致青年班主任》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指出了书稿中的两处错误,没想到他很虚心地接受了我的意见,还热情地夸赞我。此后,张老师又为我提供了撰稿的机会。书稿完成后,他及时给我发来了邮件《致作者》,全然没有半点名人、专家的架子。对于德育方面的难题,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给我以耐心细致的指导,每每让我产生一种高人指点后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我想偷懒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张老师那慈祥的面容,耳边总会回响起张老师那激励的话语:“请一定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不要掩埋自己的才华,期盼见到你更大的辉煌。”于是,我又捧起了书,拿起了笔,迈开了腿。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多“贵人”帮我“拾柴”,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能不燃烧成一团熊熊的火焰吗?如果你也想保持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烈火永不熄灭,请睁大眼睛,寻找那些真正属于你的“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