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实施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勉励的机遇与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实施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勉励的机遇与考验。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序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注重社会实践
“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2、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
3、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一。
4、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體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1、解放思想,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本质要求,为我国教育大计着想,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需要考虑,摒弃短期考试效益的影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到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重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联,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课外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家庭作业的安排,教师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家长在理解和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来自于课堂,更应来自于实际生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自主高效”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觉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课程。
4、改革依靠考试成绩的学生评价方式,实施能力导向的多元学生评价机制
学校要改革考试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标准,才能切实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平时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并善于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成功处等信息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使学生把每一次的评价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奋发向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实施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勉励的机遇与考验。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序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注重社会实践
“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2、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
3、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一。
4、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體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1、解放思想,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本质要求,为我国教育大计着想,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需要考虑,摒弃短期考试效益的影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到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重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联,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课外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家庭作业的安排,教师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家长在理解和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来自于课堂,更应来自于实际生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自主高效”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觉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课程。
4、改革依靠考试成绩的学生评价方式,实施能力导向的多元学生评价机制
学校要改革考试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标准,才能切实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平时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并善于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成功处等信息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使学生把每一次的评价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