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 主导作用 主体性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关键则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一、动情
这里讲的“情”是人情、信心、兴趣。人的行为受感情支配,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在上初三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并不急于讲课堂内容,而是讲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再做一些趣味的实验,通过这些来推销化学、推销自己,使学生对化学钟情,感到化学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感到化学课有趣、有味、有用。
开始激发起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教师要随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课堂上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兴趣了,他自己就成了自己的老师。
二、动口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师的语言,而很少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口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活动方式。主要有:
1、阅读
阅读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读懂的内容,都要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来读。此外,教师还要尽量创造阅读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如在学习自燃和缓慢氧化的教学内容时,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工人师傅们忙着把一车车的货物堆进仓库,一个坏分子把一车放有特殊东西的货物也送进了仓库。下班了,仓库的大门紧闭着,到了深夜,仓库突然起火。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制造这一起纵火案的呢?同学们读完课本的内容就会知道。学生很快有了兴趣,并通过阅读找出了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发现了白磷自燃的奥秘,也解决了教师留下的悬念。
2、讨论
课堂讨论很受学生欢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讨论“如何处理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学生会提出循环使用,再去还原氧化铜,点燃做还原氧化铜的热源等方案,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三、动手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化学课最经典、最刺激、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做实验。刚开始时,可以把演示实验的某个环节如点燃镁带、给试管加热等交给学生去做,当整个初中化学课程进行到1/3时,就可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再往后就能让学生单独进行实验。
2、答题
用笔答题是最传统、最基本的动手方式,若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愿意接受。例如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发放给学生,先拿到题的可优先选择会做的题做,依次传递,小组竞赛计分。这样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次教学原则,每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些习题如选择、判断等,还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或指示牌回答,这样做除了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外,最大的好处是能及时检测并反馈教学效果。
四、动眼
“动眼”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观看、辨别。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观看录像、投影、挂图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指导学生看得准、看得细,善于捕捉重点,并由观察结果推出结论。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并把它倒放在桌子上,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及瓶中气体,就可得出一氧化碳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结论。
五、动脑
让学生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除以上方法外,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围绕有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启发学生动脑。如在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节内容时,教师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把第一例题一步步解出来,并归纳解题步骤;然后以第二例题为原型,制成活动投影片,不断变换其中某个条件,进行变式训练;接下来再搞一个学生编题、解题擂台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彻底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了。
参考文献
1、《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 主导作用 主体性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关键则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一、动情
这里讲的“情”是人情、信心、兴趣。人的行为受感情支配,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在上初三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并不急于讲课堂内容,而是讲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再做一些趣味的实验,通过这些来推销化学、推销自己,使学生对化学钟情,感到化学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感到化学课有趣、有味、有用。
开始激发起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教师要随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课堂上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兴趣了,他自己就成了自己的老师。
二、动口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师的语言,而很少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口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活动方式。主要有:
1、阅读
阅读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读懂的内容,都要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来读。此外,教师还要尽量创造阅读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如在学习自燃和缓慢氧化的教学内容时,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工人师傅们忙着把一车车的货物堆进仓库,一个坏分子把一车放有特殊东西的货物也送进了仓库。下班了,仓库的大门紧闭着,到了深夜,仓库突然起火。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制造这一起纵火案的呢?同学们读完课本的内容就会知道。学生很快有了兴趣,并通过阅读找出了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发现了白磷自燃的奥秘,也解决了教师留下的悬念。
2、讨论
课堂讨论很受学生欢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讨论“如何处理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学生会提出循环使用,再去还原氧化铜,点燃做还原氧化铜的热源等方案,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三、动手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化学课最经典、最刺激、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做实验。刚开始时,可以把演示实验的某个环节如点燃镁带、给试管加热等交给学生去做,当整个初中化学课程进行到1/3时,就可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再往后就能让学生单独进行实验。
2、答题
用笔答题是最传统、最基本的动手方式,若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愿意接受。例如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发放给学生,先拿到题的可优先选择会做的题做,依次传递,小组竞赛计分。这样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次教学原则,每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些习题如选择、判断等,还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或指示牌回答,这样做除了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外,最大的好处是能及时检测并反馈教学效果。
四、动眼
“动眼”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观看、辨别。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观看录像、投影、挂图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指导学生看得准、看得细,善于捕捉重点,并由观察结果推出结论。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并把它倒放在桌子上,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及瓶中气体,就可得出一氧化碳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结论。
五、动脑
让学生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除以上方法外,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围绕有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启发学生动脑。如在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节内容时,教师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把第一例题一步步解出来,并归纳解题步骤;然后以第二例题为原型,制成活动投影片,不断变换其中某个条件,进行变式训练;接下来再搞一个学生编题、解题擂台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彻底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了。
参考文献
1、《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