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效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总结一些实践成效。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一、背景思考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自然流畅的导入是课堂的序曲,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这些现象仍广泛存在。笔者将在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点,即:一是,忽略导入,直奔教学。二是,导入过长,效率低下。三是,导入乏味,缺少互动。四是,方法单一,缺乏艺术。这样的导入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节课的开端,学生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从长远来看,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
二、理念阐释
(一)导入
“导入,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从课间玩耍的状态引入到本课堂内容的学习上来,引入学习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导入中找到将要学习的内容头绪,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师生交流状态。”[1]
(二)生本教育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教育应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即教育不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兒童的天性引导教学,教师要留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同时,他还主张将课堂留给学生,教师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研究生本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导入时,首先,导入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次,导入应真正融入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导入应与文本、课堂相关联,与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相结合,与课文文体特点相结合,与课型相结合等。
三、实践操作
(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即教师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各种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因为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能够切实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结合切身感受畅所欲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唤起学生回忆,复习旧识导入
教师通过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同时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既复习了旧识又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三)立足实际学情,有效活动导入
生本教育指出“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即要尽可能精简知识,多留时间给学生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利用好课前3分钟或开课后5分钟,将行之有效的活动引入课堂中,通过活动,学生快速进入激昂状态,对学习内容充满渴望。常见的活动形式有:
一是,课前分享。学生担任主持人,进行资料分享,图文推荐;还可以根据某一主题进行演讲,亦或者读读自己的日记等。
二是,课前比赛。教师给出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抢答、辩论、诵读汇报等。
三是,课前读字词句。学生开火车读字,读词,读优美的句子。
四是,课前表演。结合第一课时的几个故事片段,学生自结小组挑选喜欢的片段进行排练,课前做展示。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胆量,同时也潜在的提高了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逐步提升。之后,教师顺势导入,自然流畅。
(四)利用教学环境,巧借媒体导入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行业的兴起,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师的课堂导入方法也要随之变化,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导入新课,如音频和图片等,给学生带来新鲜而又与生活贴切的信息。教师还可以通过谜语、谈话等方法导入新课。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课堂越复杂越花哨越好,而是重在“巧”字上,通过借媒体的力,使语文课堂真正灵动起来,真正能激扬师生的生命。
四、实践效果
一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凸显,学习能动性明显提高。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导入,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巧妙地运用导入,使学生在兴趣浓厚和轻松的状态下进入课程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知,主观能动性得以凸显。
二是,学生各显所长,自信心明显提高。
老师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长的机会,为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找到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通过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三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提前给出主题或者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或与伙伴一起,利用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归纳、推理和总结获得正确的结论。从而使新旧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结语: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只有将导入与教学主题融为一体,激趣与实用相结合,才能收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才会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融入课堂,真正发挥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交流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静.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2]张亚丽.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价值及其导入方法[J].学周刊,2019(26):86.
作者简介:王静(1989.1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原平市,职务/职称:二级教师,学历:研究生,单位:天津市北辰区模范小学,研究方向:教学与课程论(小学语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一、背景思考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自然流畅的导入是课堂的序曲,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这些现象仍广泛存在。笔者将在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点,即:一是,忽略导入,直奔教学。二是,导入过长,效率低下。三是,导入乏味,缺少互动。四是,方法单一,缺乏艺术。这样的导入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节课的开端,学生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从长远来看,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
二、理念阐释
(一)导入
“导入,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从课间玩耍的状态引入到本课堂内容的学习上来,引入学习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导入中找到将要学习的内容头绪,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师生交流状态。”[1]
(二)生本教育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教育应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即教育不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兒童的天性引导教学,教师要留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同时,他还主张将课堂留给学生,教师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研究生本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导入时,首先,导入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次,导入应真正融入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导入应与文本、课堂相关联,与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相结合,与课文文体特点相结合,与课型相结合等。
三、实践操作
(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即教师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各种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因为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能够切实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结合切身感受畅所欲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唤起学生回忆,复习旧识导入
教师通过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同时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既复习了旧识又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三)立足实际学情,有效活动导入
生本教育指出“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即要尽可能精简知识,多留时间给学生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利用好课前3分钟或开课后5分钟,将行之有效的活动引入课堂中,通过活动,学生快速进入激昂状态,对学习内容充满渴望。常见的活动形式有:
一是,课前分享。学生担任主持人,进行资料分享,图文推荐;还可以根据某一主题进行演讲,亦或者读读自己的日记等。
二是,课前比赛。教师给出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抢答、辩论、诵读汇报等。
三是,课前读字词句。学生开火车读字,读词,读优美的句子。
四是,课前表演。结合第一课时的几个故事片段,学生自结小组挑选喜欢的片段进行排练,课前做展示。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胆量,同时也潜在的提高了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逐步提升。之后,教师顺势导入,自然流畅。
(四)利用教学环境,巧借媒体导入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行业的兴起,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师的课堂导入方法也要随之变化,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导入新课,如音频和图片等,给学生带来新鲜而又与生活贴切的信息。教师还可以通过谜语、谈话等方法导入新课。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课堂越复杂越花哨越好,而是重在“巧”字上,通过借媒体的力,使语文课堂真正灵动起来,真正能激扬师生的生命。
四、实践效果
一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凸显,学习能动性明显提高。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导入,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巧妙地运用导入,使学生在兴趣浓厚和轻松的状态下进入课程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知,主观能动性得以凸显。
二是,学生各显所长,自信心明显提高。
老师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长的机会,为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找到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通过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三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提前给出主题或者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或与伙伴一起,利用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归纳、推理和总结获得正确的结论。从而使新旧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结语: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只有将导入与教学主题融为一体,激趣与实用相结合,才能收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才会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融入课堂,真正发挥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交流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静.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2]张亚丽.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价值及其导入方法[J].学周刊,2019(26):86.
作者简介:王静(1989.1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原平市,职务/职称:二级教师,学历:研究生,单位:天津市北辰区模范小学,研究方向:教学与课程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