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 实施和教学服务。”研究探索漫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笔者对环保主题教育的新思考。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六年级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21-02
1.从学生兴趣考虑
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学科自身的内容特点、学科地位和社会偏见等原因,其学科魅力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对于环保主题的兴趣总体上还不浓厚,原因在于对于这种环保话题,学生并不感到陌生,由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已经建立。对于学生而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即使不说学生也了解,因此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教学教育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较难达到预期目标。
2.从教材板块考虑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主题3“做一名地球卫士”。这一主题包括了《地球属于谁》《水的危机》《播种绿色播种希望》《生活中的垃圾》《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对于这种环保教育主题,课题相互之间是综合交叉的,相互关联的,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六年级下册《地球真美丽》这一单元。前面《环绕地球看世界》,向孩子们展示了地球的不同地域,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那么,人们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多样的环境里面生活,这样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怎样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自然而然我们就引出了这样一个地球的主题,做一个“地球的卫士”,要保护地球、善待地球,谁是地球的主人?这个归属要弄清楚。
在品德课中,学生的回答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清一色”标准答案,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利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出现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所以,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利用漫画教学资源,提出值得学生思考的话题,以及探讨“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正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3.从漫画资源考虑
现在的学生从小都是看动画片、漫画书长大的。看漫画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比较接受漫画世界里面的新鲜事物,以及无限的想象。我也曾经让学生做过一个选项:1.喜欢看文学书籍;2.喜欢看漫画书;3.从来不看书。结果发现,爱看漫画的同学要比文学作品的要多。
对于这种环保主题的教学,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就接触,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是我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漫畫里的人物构造和绘画能力,漫画中的立体思维能力,漫画的生动有趣在人体大脑中的作用等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
1.营造创新求异的课堂教学氛围
(1)合理的挖掘和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要学会合理的挖掘和使用教材,学会整合与创新,使教课堂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和欢乐。同时,拨动了师生的情感共鸣。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年级学生充分的话语权
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与学生站在同等的地位,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寻求漫画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经常在学校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书架上摆放着各种文学类、历史类、科普类、艺术类的图书,而学生却捧着漫画书在一旁看得眉开眼笑。漫画轻松有趣学生爱看,如何从众多的漫画作品中选取优秀的资源为教学所用呢?
(1)合理优选漫画资源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优秀的漫画会让学生的心灵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提升美妙的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带给心灵的震撼,使得学生有着生动的代入感,是美术、文学、教育三者独特完美的结合。
(2)善于发现漫画情感
漫画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张好的漫画,一定是因为它本身具用丰富的情感特征才能感染和打动学生。而不同的漫画所蕴含的情感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挖掘的情感点也不相同。漫画利用新颖的措设计精巧的构思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联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3)精心挖掘漫画细节
漫画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一组。它常常运用比拟、象征、变形的方法,来达到讽刺和寓理的效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的看清漫画的连续性或不同点,要特别注意观察画面,明白寓意获取有效信息。
3.漫画教学资源运用环节
漫画类教学资源应用环节,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本研究主要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基础,以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从逐步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表及里进行消化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养成多维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1)课前——激趣、设疑
漫画教学资源的应用在课前环节是教师激活学生学习的环节,如果教师激活了与漫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就会对学习环保的这个主题有所期待,有期待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2)课中——思考、明理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北师大版六年级第5单主题三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来增强其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从而达到激发其建设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美好愿望的目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然而现阶段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形象活泼的图案等对学生进行环境的教育,依靠有趣的方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出示一些破坏环境的漫画,图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环保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去进行思考,进而动情、入境。漫画资源的引入,让学生无意识地过眼,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的效应。将道德观念利于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上,培育学生崇高美好道德的情怀,奠定了依法守法遵法的意志和信念。
例如,在《播种绿色,播种希望》这一课例中出现了一组漫画:
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滥砍乱伐的森林工厂排放废气,浓烟化学物品到处乱放,土地干枯,沙漠化,海洋污染导致大量生物死亡,肆意捕杀野生动物)。
老师追问:同学们,如果把你放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你愿意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对话:同学们,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3)课后——深化、反思
课后,学生深化认识。深化、反思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策略。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思考。我会在课后呈现一些两难问题的漫画,学生通过交流,结合个人的认知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评价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个人的独特观点。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教师活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并不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往往缺乏的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机会。研究发现,优秀的思考和表达不是推敲出来的,而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如此呈现:
从教师的活动中可以看到,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利用漫画资源的创设,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启发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课后教师则是给学生创造了思辨机会的引领者。
(5)学生活动
在漫画资源应用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从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中,优选漫画资源为学生的下一步思考提供了依据,这样应用漫画资源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缩短学生与资源之间的距离便于达到教学预设。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于价值观的认知,不是孤独的学习和获取。他们通过读图,去感知道德认知的过程,并伴随着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综上所述,巧妙地开发和利用漫画资源,把漫画资源引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习方式的改变,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漫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中存在许多可探寻的问题。
4.收集漫画类教学资源册
基于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研究,根据保护环境、关注社会的单元主题及每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漫画类教学资源的故事内容,思想内涵进行解读,对漫画类教学资源进行了精心的筛选,选择了相关漫画来辅助教学,形成了与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环保教育相关主题的漫画资源库。
如下表:
运用漫画类资源的教学,开启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的主动、积极,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内化行为,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灌输与说教。
如果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的话,那么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教授的启发,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起,人人可以创新并能取得成功的观念,以积极的行动投入教学实践,那么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会指日可待。
[ 参 考 文 献 ]
[1]新课程实施课题组,新课题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2001.
[2]储杰胜,让漫画走进多学科教学「N」,中国艺术报,第403期.
[3]胡明亮,浅谈漫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Z」,新华网,2006.
[4]王紹卿,把握“准”“新”“度”——谈政治讽刺漫画的创作「J」,2006.6.
[5]章建生等,中国漫画的评论性特征「J」,安徽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顾瑾玉、左梦飞等《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8]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9]钟守权《传承与发展》.
[10]费伦猛,佘晓棠,范谊《如何做课堂微诊断——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5W2H”跟踪诊断案例解读》.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六年级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21-02
1.从学生兴趣考虑
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学科自身的内容特点、学科地位和社会偏见等原因,其学科魅力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对于环保主题的兴趣总体上还不浓厚,原因在于对于这种环保话题,学生并不感到陌生,由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已经建立。对于学生而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即使不说学生也了解,因此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教学教育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较难达到预期目标。
2.从教材板块考虑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主题3“做一名地球卫士”。这一主题包括了《地球属于谁》《水的危机》《播种绿色播种希望》《生活中的垃圾》《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对于这种环保教育主题,课题相互之间是综合交叉的,相互关联的,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六年级下册《地球真美丽》这一单元。前面《环绕地球看世界》,向孩子们展示了地球的不同地域,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那么,人们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多样的环境里面生活,这样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怎样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自然而然我们就引出了这样一个地球的主题,做一个“地球的卫士”,要保护地球、善待地球,谁是地球的主人?这个归属要弄清楚。
在品德课中,学生的回答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清一色”标准答案,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利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出现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所以,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利用漫画教学资源,提出值得学生思考的话题,以及探讨“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正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3.从漫画资源考虑
现在的学生从小都是看动画片、漫画书长大的。看漫画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比较接受漫画世界里面的新鲜事物,以及无限的想象。我也曾经让学生做过一个选项:1.喜欢看文学书籍;2.喜欢看漫画书;3.从来不看书。结果发现,爱看漫画的同学要比文学作品的要多。
对于这种环保主题的教学,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就接触,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是我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漫畫里的人物构造和绘画能力,漫画中的立体思维能力,漫画的生动有趣在人体大脑中的作用等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
1.营造创新求异的课堂教学氛围
(1)合理的挖掘和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要学会合理的挖掘和使用教材,学会整合与创新,使教课堂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和欢乐。同时,拨动了师生的情感共鸣。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年级学生充分的话语权
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与学生站在同等的地位,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寻求漫画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经常在学校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书架上摆放着各种文学类、历史类、科普类、艺术类的图书,而学生却捧着漫画书在一旁看得眉开眼笑。漫画轻松有趣学生爱看,如何从众多的漫画作品中选取优秀的资源为教学所用呢?
(1)合理优选漫画资源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优秀的漫画会让学生的心灵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提升美妙的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带给心灵的震撼,使得学生有着生动的代入感,是美术、文学、教育三者独特完美的结合。
(2)善于发现漫画情感
漫画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张好的漫画,一定是因为它本身具用丰富的情感特征才能感染和打动学生。而不同的漫画所蕴含的情感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挖掘的情感点也不相同。漫画利用新颖的措设计精巧的构思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联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3)精心挖掘漫画细节
漫画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一组。它常常运用比拟、象征、变形的方法,来达到讽刺和寓理的效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的看清漫画的连续性或不同点,要特别注意观察画面,明白寓意获取有效信息。
3.漫画教学资源运用环节
漫画类教学资源应用环节,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本研究主要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基础,以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从逐步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表及里进行消化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养成多维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1)课前——激趣、设疑
漫画教学资源的应用在课前环节是教师激活学生学习的环节,如果教师激活了与漫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就会对学习环保的这个主题有所期待,有期待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2)课中——思考、明理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北师大版六年级第5单主题三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来增强其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从而达到激发其建设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美好愿望的目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然而现阶段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形象活泼的图案等对学生进行环境的教育,依靠有趣的方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出示一些破坏环境的漫画,图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环保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去进行思考,进而动情、入境。漫画资源的引入,让学生无意识地过眼,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的效应。将道德观念利于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上,培育学生崇高美好道德的情怀,奠定了依法守法遵法的意志和信念。
例如,在《播种绿色,播种希望》这一课例中出现了一组漫画:
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滥砍乱伐的森林工厂排放废气,浓烟化学物品到处乱放,土地干枯,沙漠化,海洋污染导致大量生物死亡,肆意捕杀野生动物)。
老师追问:同学们,如果把你放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你愿意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对话:同学们,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3)课后——深化、反思
课后,学生深化认识。深化、反思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策略。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思考。我会在课后呈现一些两难问题的漫画,学生通过交流,结合个人的认知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评价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个人的独特观点。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教师活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并不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往往缺乏的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机会。研究发现,优秀的思考和表达不是推敲出来的,而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如此呈现:
从教师的活动中可以看到,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利用漫画资源的创设,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启发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课后教师则是给学生创造了思辨机会的引领者。
(5)学生活动
在漫画资源应用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从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中,优选漫画资源为学生的下一步思考提供了依据,这样应用漫画资源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缩短学生与资源之间的距离便于达到教学预设。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于价值观的认知,不是孤独的学习和获取。他们通过读图,去感知道德认知的过程,并伴随着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综上所述,巧妙地开发和利用漫画资源,把漫画资源引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习方式的改变,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漫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中存在许多可探寻的问题。
4.收集漫画类教学资源册
基于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研究,根据保护环境、关注社会的单元主题及每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漫画类教学资源的故事内容,思想内涵进行解读,对漫画类教学资源进行了精心的筛选,选择了相关漫画来辅助教学,形成了与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环保教育相关主题的漫画资源库。
如下表:
运用漫画类资源的教学,开启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的主动、积极,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内化行为,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灌输与说教。
如果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的话,那么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教授的启发,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起,人人可以创新并能取得成功的观念,以积极的行动投入教学实践,那么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会指日可待。
[ 参 考 文 献 ]
[1]新课程实施课题组,新课题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2001.
[2]储杰胜,让漫画走进多学科教学「N」,中国艺术报,第403期.
[3]胡明亮,浅谈漫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Z」,新华网,2006.
[4]王紹卿,把握“准”“新”“度”——谈政治讽刺漫画的创作「J」,2006.6.
[5]章建生等,中国漫画的评论性特征「J」,安徽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顾瑾玉、左梦飞等《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8]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9]钟守权《传承与发展》.
[10]费伦猛,佘晓棠,范谊《如何做课堂微诊断——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5W2H”跟踪诊断案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