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开拓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能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設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创设相关条件,恰当提出问题;尝试多维思路,进行开拓创新;合理安排板书,提高课堂趣味;时常记录心得,不断反思提高等方式,以教材为依托,灵活运用各种手法,以期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高效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为工具科的语文,教师更应依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其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基本技能,实现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的大面积丰收。近几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坚持把这种目标贯穿在工作的始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按教学的环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语文学科有以“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认识领域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两者应相互渗透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何贯输德育教育?我的做法是:
  (一)寓德育教育于情感氛围中,即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如在教《祝福》时,抓住鲁镇祝福的喜庆和祥林嫂悲惨死去,使学生懂得主人公是被侮辱、被欺凌、被践踏的代表,从而增强其爱憎情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和崇高信念。如引导学生如何在新形势下珍惜幸福生活,热爱学习,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有新的内涵。有时,对比今昔,剖析生活中的阴暗面,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三)联系实际,砥砺意志。主要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坚毅、知难而进的品质。事实表明,中学生晟容易被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所感动,道德榜样在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学语文必修教材中每册都有感人的事例,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可以培养学生道德水准。
  (四)文道结合,知行统一,“文以载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的作文,是使学生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桥梁,而要正确健康的显露出来,必须进行思想渗透不可,只有通过用笔“说”,学生内心的道德潜能这个“知”转变为“行”,德育教学才落到实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拟题、立意、行文,我也都不失时机地进行道德教育。
  二、设计精彩导语,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教学中
  导语是一堂课的“引子”或“序幕”。課堂序幕如何拉开,对上好整节课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好的导语,能引起兴趣,集中注意,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能启发思维,引发思考,使学生进入教师设置的背景中;能画龙点睛突出重点,并能承上启下,架桥过渡,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教材不同,设计的导语当然不一样。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
  (一)引用式。恰当用诗词、成语、名  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歌曲等,在导语中渗入教学的要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提问式。根据教学内容,巧设疑点,以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容易把握教材的要点。
  (三)抒情式。即用饱含感情的导语导入新课。记叙性的散文,多用这种方式设计导语。
  (四)比较式。课前,比较、对照新旧知识,体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以旧拓新、承上启下的效果。
  (五)介绍式。这主要运用学习名家名篇,使学生一开始就对作品有强烈的吸引力。其他,在教学中,我还围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运用了解题式及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等非语言文字手段导入新课。
  三、创设条件,课堂提问坚持“六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课堂教学始终,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学,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教材内容、课时要点和学生实际,恰当提出问题,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中,我总结摸索坚持了以下“六性’’。
  (一)科学性,包括用语准确,恰切,能真正表达应表达的意思,找准发问的契机和角度,张驰有度,恰如其分,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某些低层次的情趣而强加科学性。
  (二)发散性。问题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思路,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使学生放开思想的僵绳,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驰骋,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三)明确性,提的问题暗示了学生思维的方向,使教学步骤在教师严密的调控下顺利进行,减少弯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驱动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四)典型性。就是所提的疑问突出重点,解决教材中的焦点问题,帮助大家消化所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时,问题代表大部分学生的心声,紧盯新课程教学的大目标,而不是把目光仅仅投向少数“尖子生”。
  (五)新颖性。坚持了既借鉴现成的惯用方法,又开拓创新,打破陈旧格式,给学生全新的感觉,使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大胆设想,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六)激励性。提问的语气亲切和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思维的马达在关键环节上激活、共振,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培养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就能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
  四、尝试“下水”,开拓写作思路
  学生写作文,最常见的现象是思路闭塞,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联想形成定向的反应,将有关素材开发利用。因此,写的文章多面目苍白,内容单薄,缺血少肉。如何解决“有米下锅”的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通过写“下水”作文,用下列方法开拓学生思路:
  (一)纵向开拓,就是从时间上开拓,想想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情况。也就是说既要回顾过去,也要看看现在,更要展望未来。如写《家乡的桥》,我引导学生思考:此处原来是什么情形,下雨天怎样,人们路过这里感受如何;现在是什么人修桥,当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得到大家的拥护;将来,人们怎样对待桥,桥会不会重修等,这祥,思路自然就开阔些了。   (二)多维开拓,就是在写作文时从空间上去开拓。根据事物在不同处所、不同方位的情况,可以想想天空、地面、河流、山川,还可以想想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如写《大自然之秋》,让学生想空中云彩是什么颜色,鸟儿怎样飞,风怎样吹;小河水怎样流,树叶怎样落,炊烟上升的形状怎样,房屋是啥样;田野里,庄稼长得怎样,人们怎样劳作,路上车辆装着什么,行人又在议论着什么……总而言之,要全方位立体式地思考对象。
  (三)因果开拓,就是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去开拓思路,如写《影响自己人生的老师》时,写我是如何受他的影响,同学们怎样看待他、议论他等。构思时,让他们抓住主次关系,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进行记叙描写。
  (四)虚实开拓,这种方法是从实体到虚化,即由眼前一种实在的事物联想到与该事物在形状上、神态上及气质上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散文《故都的秋》联想时由实到虚,是一篇典型的这种开拓写法。在写咏物抒情散文时,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就不失为开拓思路的良方。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五、注重板书设计,激发课堂趣味
  课堂板书设计,是落实教学的艺术手段之一,是体现文章思路、教师思路和学生思路的最佳具体形式,因此,精妙的板书设计能提高教学效率。当然,板书设计要讲究科学性。平耐教学中我总结出板书要目的鲜明、内容有针对性、语言宜高度概括、条理应清晰、形式注重多样。
  (一)目的鲜明,就是要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而设计,不能无的放失,随心所欲乱写一气。
  (二)内容有针对性,就是设让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激发兴趣着眼,从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维定向入手,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反應,达到提高他们理解,记忆的效率。
  (三)语言高度概括一,是用最浓缩的精练文字表达、概括后的板书,实际上是一个微型教案。
  (四)板书条理清晰,就是指无论哪种形式,条理要清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一目了解。
  (五)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提要式,有时是线索式,有时是对比式,有时是网络式,有时的图表式,有时是词语式。在书写的字体上,也根据板书的情况,大小结合,多种字体兼顾;色彩的搭配上,也做到了点缀适当,鲜明、美观;必要处,还用空白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记教学笔记,提高教学水平
  记教学笔记,没有场地要求,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种类约束,只要自己认为值得记的就记。多年来,我一直保持这个习惯。有时哪怕是一些小事,都引起我的深思,记下来,将它有机的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既充实了教材内容,丰富了教学经验,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笔记中,我记的内容一般有以下方面:
  (一)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讲解时学生的眼神及面部表情,甚至是对一个问题的辩论过程,作业中的错误或课堂气氛,对教学的评价,课后我都一一记录。
  (二)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可否认,在教学中由于教材有别、对象参差等原因,讲课时有学生满意的方法,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对这些,我总是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失败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
  (三)记生活中与教材有关的现象或事例。日常生活中的事有时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味,细想却常常发现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并把它与教学联系起来,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辩证分析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作业的情况,能真实的反映教学的效果,暴露教学的弊端。作业中的错误可分为普通性的错误和个别性的错误,有些虽属个别现象,但问题较严重。遇到这种情況,我都一一摘录下来,然后采取讲评或让学生自行分析等手段,给予纠正,达到正确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做法还较浮浅,还不够科学。我把这些记录下来,算是做个反思,以求在继续探索的道路上能有更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版。
  [2]王方林:《识读合作学习》,《教学研究》2003年第4期。
  [3]温小军:《对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三个追问》,《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美术教育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在民间艺术渗透下的美术教育的新局面。首先对现阶段的美术教育理念及实践需求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代社会中美术教育的实用色彩;主要探讨了民间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启发及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育;启发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小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革新,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并把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应用到教学思想之中,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基于此,文章就小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与分析,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關键词】:小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互动式教学”是基于新课程
期刊
【摘要】:大学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当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大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和效用的提高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状况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沟通等因素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所以要立足整体,构建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需要大批艺术设计人才,因而艺术设计专业成为许多高校的热门专业。然而,从部分高校的艺术教育状况看,其更注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完成艺术设计工作,而传统艺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这造成艺术类人才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引入中国画教学对推动高校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期刊
教材分析:  《小号手之歌》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表现了革命老区的儿童团员赞颂和模仿游击队英勇杀敌的情景。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得十分的巧妙,全曲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同时又透露出缕缕童趣,尤其是模拟的号声“嘀嘀嘀嗒”,更充分描绘了儿童团员们活泼、乐观的形象。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用自豪、坚定的情绪和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认识音乐知识重音记号、切分音复习休止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
期刊
【摘要】:习近平指出,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不够。提出“两个不够”的论断后,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党忠诚 、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军队好干部标准,为各级干部指挥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对担负新的使命任务的军队干部也提出来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推动好干部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
期刊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在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关键词】:高效创新;创业实践  当前,随着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民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改善,社会的活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
期刊
【摘要】: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教师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产生影响。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他们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的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在现阶段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因此,有必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道德素质,来更好地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社会性别这一新研究视角的提出,对原来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持批判态度,該视角不仅关注女性,还关注男性,甚至更关注两性关系。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在全面维护男性利益、赋予男性高尚地位和特殊荣誉之时,给男性也带来了很多束缚和强大的精神压力。社会性别上的差异是后天文化造就的,要想逐步缩小社会性别差异,就需要挑战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努力发挥教育在引导文化积极发展方向
期刊
【摘要】:成语和俗语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内容深入简出,寓意意味深長,极富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反映家庭关系的成语和俗语不仅具有欣赏性,还总结了家庭关系中的一些值得人们借鉴的重要规律,承载着人们处理家庭关系的思想观念。越南长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人和越南人在对待家庭关系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越南人民又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受的中国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