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听了我校特级教师杜义超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者提供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索,唤醒分数概念的直观感知,适时引导建立分数概念的正确表象,在回顾反思中抽象、升华“分数”的本质属性。这节课,学生亲身经历分数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节简约而有价值的好课。
片段一:实施有效操作,初步感知概念
用涂色或描点的方法表示分数。
分米 个饼 平方分米 千克
8个圆圈的 12个三角形的
① 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②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想法,如“千克”表示什么意思?
【感悟】数学操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概念的还原过程,将概念还原到它的最初状态,让学生从具体例子中初步感知概念内涵和外延。数学概念并不是毫无内容的“纯思维的自由创造”,而是对于客观现实高度抽象的反映。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
此片段教者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操作的教学情境(即从不同的角度变换分数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数学操作活动过程。在动手画一画中思考怎样分、如何涂色表示分数等一系列问题。从不同的分数实例中激活最初的感性认识,唤醒分数概念的丰富表象,这个认知过程将对分数概念的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学生操作后,教者选择“千克”适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深入思考,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效活动,达到对概念内涵初步感知。
片段二:精心加工提取,建立概念表象
师:这些都能用“”表示,还有哪些也可用“”表示?
生:1个圆。
师(引):2个圆可以吗?
生:可以,把2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很好!3个圆呢?
生:也可以。
师:谁能从不同的角度举例?
生:全班64个同学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表示。
生:1个苹果,2个,3个,100个都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同样的“”可以表示很多意义,但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把1个饼、1分米、1平方分米……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感悟】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即从学生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从活动中思考数学问题,并进行观察比较—加工提取—建立
表象。
此片段中,当学生很好地理解素材中各个具体的分数之后,教者适时抛出:还有哪些也可以用表示?此问题带有一定的发散性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从借助直观感知、建立表象向抽象思维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学生由于有了表象的支撑自然而然想道:1个苹果,2个,3个,100个……或64個同学平均分等问题。此时对单位“1”的印象稍有感悟,教者适时提问:“同样的可以表示很多意义,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思维碰撞中,教者适时引导下,学生自主感悟到把“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脑海中已建构分数意义的雏形(即
表象)。
片段三:抽象升华定义,实现概念内化
师:看到“”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取5份。
生: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取5份。
师(追问):16个西瓜行不行?(生:行。)100个、200个西瓜行吗?
……
师:“”(b≠0)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一堆黄沙平均分成b份,表示这样的a份。
生:把全世界人口平均分成b份,表示这样的a份。
……
师:我们看,,,(b≠0)或任意一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把这些看作“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师(追问):这个“1”和1个同学、1块饼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个“1”可以表示1块饼,100块饼,1班同学,全校同学……
(在师生交流中辨析单位“1”与自然
数1)
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感悟】
概念定义是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与凝聚,是概念习得的高级阶段。仅仅停留于操作与表象的建立,而不适时地进行抽象升华,进入概念定义阶段,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有效实现认知过程与概念对象的自然过渡中,仅仅一个“”并不足以说明,并能阐析领悟出“分数”的意义,由此教者设计一系列活动逐步实现由“个别化”向“一般化”的过渡。先是抛出“”你想到了什么?继而呈现“(b≠0)”呢?让学生在举例、讨论交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感悟体验“分数”的本质属性,从而积累丰富、正确的概念意象。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对起先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抽象,逐渐凝聚成一个相对单一的数学对象,此时学生的眼中,“分数的意义”理解已上升到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已不知不觉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由此可见,“过程”是对数学概念的支撑和演绎,而“对象”则是对操作认知过程的抽象和凝练,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建构数学概念,不断提高学生概念学习的
实效。
(作者单位:睢宁县实验小学)
片段一:实施有效操作,初步感知概念
用涂色或描点的方法表示分数。
分米 个饼 平方分米 千克
8个圆圈的 12个三角形的
① 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②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想法,如“千克”表示什么意思?
【感悟】数学操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概念的还原过程,将概念还原到它的最初状态,让学生从具体例子中初步感知概念内涵和外延。数学概念并不是毫无内容的“纯思维的自由创造”,而是对于客观现实高度抽象的反映。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
此片段教者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操作的教学情境(即从不同的角度变换分数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数学操作活动过程。在动手画一画中思考怎样分、如何涂色表示分数等一系列问题。从不同的分数实例中激活最初的感性认识,唤醒分数概念的丰富表象,这个认知过程将对分数概念的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学生操作后,教者选择“千克”适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深入思考,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效活动,达到对概念内涵初步感知。
片段二:精心加工提取,建立概念表象
师:这些都能用“”表示,还有哪些也可用“”表示?
生:1个圆。
师(引):2个圆可以吗?
生:可以,把2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很好!3个圆呢?
生:也可以。
师:谁能从不同的角度举例?
生:全班64个同学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表示。
生:1个苹果,2个,3个,100个都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同样的“”可以表示很多意义,但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把1个饼、1分米、1平方分米……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感悟】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即从学生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从活动中思考数学问题,并进行观察比较—加工提取—建立
表象。
此片段中,当学生很好地理解素材中各个具体的分数之后,教者适时抛出:还有哪些也可以用表示?此问题带有一定的发散性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从借助直观感知、建立表象向抽象思维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学生由于有了表象的支撑自然而然想道:1个苹果,2个,3个,100个……或64個同学平均分等问题。此时对单位“1”的印象稍有感悟,教者适时提问:“同样的可以表示很多意义,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思维碰撞中,教者适时引导下,学生自主感悟到把“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脑海中已建构分数意义的雏形(即
表象)。
片段三:抽象升华定义,实现概念内化
师:看到“”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取5份。
生: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取5份。
师(追问):16个西瓜行不行?(生:行。)100个、200个西瓜行吗?
……
师:“”(b≠0)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一堆黄沙平均分成b份,表示这样的a份。
生:把全世界人口平均分成b份,表示这样的a份。
……
师:我们看,,,(b≠0)或任意一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把这些看作“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师(追问):这个“1”和1个同学、1块饼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个“1”可以表示1块饼,100块饼,1班同学,全校同学……
(在师生交流中辨析单位“1”与自然
数1)
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感悟】
概念定义是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与凝聚,是概念习得的高级阶段。仅仅停留于操作与表象的建立,而不适时地进行抽象升华,进入概念定义阶段,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有效实现认知过程与概念对象的自然过渡中,仅仅一个“”并不足以说明,并能阐析领悟出“分数”的意义,由此教者设计一系列活动逐步实现由“个别化”向“一般化”的过渡。先是抛出“”你想到了什么?继而呈现“(b≠0)”呢?让学生在举例、讨论交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感悟体验“分数”的本质属性,从而积累丰富、正确的概念意象。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对起先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抽象,逐渐凝聚成一个相对单一的数学对象,此时学生的眼中,“分数的意义”理解已上升到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已不知不觉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由此可见,“过程”是对数学概念的支撑和演绎,而“对象”则是对操作认知过程的抽象和凝练,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建构数学概念,不断提高学生概念学习的
实效。
(作者单位:睢宁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