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2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实现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扬教育,全面提高民族自身素质。除了传统知识教学之外,身体健康素质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新世纪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构成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在加强,21世纪对高科技人才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精神也是大学生进入未来社会健身锻炼的需要。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同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相比而言,无论是从教育体制还是规模来说,都已难以适应。加强对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对现行高校体育课程教育重新定位与认识。本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一、当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理念与实践脱节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学改革要力求“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终身体育”,把应试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阳光体育活动要求的素质教育。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技术教学为主认真地教,学生以达标、获取高分、获得学分来刻苦地练就是“健康第一”,这些都是对教育新理念的误解,阳光体育提倡的“素质教育”变成纸上谈兵。学生体质的增强还依靠传统的、单一的田径手段来实现,所学的体育项目没有用到平时的锻炼中来。真正的创新学习、技能锻炼不多。离开体育课,也就宣告了该项目的练习终止,所学的体育技术“终身化”将化为乌有。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对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课程体系与中、小学没多大区别,迫使大学生面对的是早已熟悉且不愿接受而不得不接受的所谓大学体育教育,并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的归结于增强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质。对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授,知识教育未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教材比重太小,教学时数偏少,而且内容太偏重目的、任务、原则、意义等纯概念,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所学各种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故而难以在课后进行自我锻炼。
(三)体育考核标准单一、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成绩的考核采用竞技能力的统一考核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发育状况、体质状况、学习态度等因素,结果体育基础好的总是得高分,而体育基础差的虽然经过认真练习、锻炼,总是得低分,因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评价方法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公平竞争,但有一定的片面性,它没有考虑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也反映不了学生体质发展状况,是“ 应试教育”的产物。成绩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好坏由客观的测试考核决定,体现不出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体育课程教学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多方面来培养学生,而不是身体健康这一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运动习惯也应成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评价既要有客观测量的手段,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把师生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成绩评定中来。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教育理念必须更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注重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示;加强对认知性学习的探索等几个主要方面。此外,在高校体育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还是要跨越轻身心健康、重型运动技术的不足,改变传统体育理念,实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新型体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为中心的健身内容,即教学内容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调节心情,以及培养抗挫折的能力。再者,也可对体育教学本身的实质进行科学分类,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为目的、以体育活动本身为手段,构成全面的教学框架系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二)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充实理论课内容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就应增强理论课程学时,充实理论课程内容,应将社会体育、体育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填充进_来,不能只着眼于肢体运动,还要根植于体育文化。
(三)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不应该有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难、更准、更险,更不是为了参加高级别的运动竞赛而夺奖牌,如果我们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的话,势必会挫伤那些因先天因素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用同一尺度严把考试关的话,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达不到及格标准。以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作为普通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已受到从事学校体育研究的一大批学者的反对,他们要求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淡化竞技运动的痕迹。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淡化竞技不等于不要技术,技术和健身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制订考核标准时,都不同程度地淡化了竞技而突出了健身。比如尽量考虑男女性别之差、身材条件之差、体质强弱之差,争取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考核标准,这样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才有兴趣,才能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改革原有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的考试不应该是主要目的,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技术与技能、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不应以百分制衡量,而应以等级制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表示,每学年评定一次体育成绩。在安排所设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制订该项目的考核标准时,都应该不同程度地淡化竞技而突出健身,有些项目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强弱之差和学习态度,只有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而可望名正言顺地达到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才有鼓励和鼓舞作用。
三、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必须适应推进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在贯彻执行新纲要,对高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优化课程结构;要提高认识,理解新纲要的精 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习惯的思维定式;体育教学决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心理 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体育教育真正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向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的思想观念上转变,积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改善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不断研究、探索,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对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清,季建成,邬燕红.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2] 庞凯心.基于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章.2014(08).
[3] 黄果,陆毅琛,常华军,汪晓鸣.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学校运动队建设联动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与校运动队建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1(03).
[4] 田菁,马冀飞.辩证地看待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2010年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评优观摩现场会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9).
[5] 熊坚,刘远花,申静,严居岳,陈宝弟,罗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校体育学.2014(06).
[6] 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
[7] 姚蕾.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8] 苏宁波.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2(05).
[9] 鲍军超.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评析——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修订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4.
[10] 斯琴巴特尔.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实现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扬教育,全面提高民族自身素质。除了传统知识教学之外,身体健康素质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新世纪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构成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在加强,21世纪对高科技人才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精神也是大学生进入未来社会健身锻炼的需要。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同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相比而言,无论是从教育体制还是规模来说,都已难以适应。加强对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对现行高校体育课程教育重新定位与认识。本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一、当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理念与实践脱节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学改革要力求“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终身体育”,把应试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阳光体育活动要求的素质教育。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技术教学为主认真地教,学生以达标、获取高分、获得学分来刻苦地练就是“健康第一”,这些都是对教育新理念的误解,阳光体育提倡的“素质教育”变成纸上谈兵。学生体质的增强还依靠传统的、单一的田径手段来实现,所学的体育项目没有用到平时的锻炼中来。真正的创新学习、技能锻炼不多。离开体育课,也就宣告了该项目的练习终止,所学的体育技术“终身化”将化为乌有。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对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课程体系与中、小学没多大区别,迫使大学生面对的是早已熟悉且不愿接受而不得不接受的所谓大学体育教育,并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的归结于增强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质。对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授,知识教育未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教材比重太小,教学时数偏少,而且内容太偏重目的、任务、原则、意义等纯概念,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所学各种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故而难以在课后进行自我锻炼。
(三)体育考核标准单一、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成绩的考核采用竞技能力的统一考核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发育状况、体质状况、学习态度等因素,结果体育基础好的总是得高分,而体育基础差的虽然经过认真练习、锻炼,总是得低分,因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评价方法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公平竞争,但有一定的片面性,它没有考虑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也反映不了学生体质发展状况,是“ 应试教育”的产物。成绩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好坏由客观的测试考核决定,体现不出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体育课程教学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多方面来培养学生,而不是身体健康这一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运动习惯也应成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评价既要有客观测量的手段,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把师生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成绩评定中来。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教育理念必须更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注重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示;加强对认知性学习的探索等几个主要方面。此外,在高校体育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还是要跨越轻身心健康、重型运动技术的不足,改变传统体育理念,实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新型体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为中心的健身内容,即教学内容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调节心情,以及培养抗挫折的能力。再者,也可对体育教学本身的实质进行科学分类,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为目的、以体育活动本身为手段,构成全面的教学框架系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二)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充实理论课内容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就应增强理论课程学时,充实理论课程内容,应将社会体育、体育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填充进_来,不能只着眼于肢体运动,还要根植于体育文化。
(三)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不应该有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难、更准、更险,更不是为了参加高级别的运动竞赛而夺奖牌,如果我们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的话,势必会挫伤那些因先天因素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用同一尺度严把考试关的话,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达不到及格标准。以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作为普通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已受到从事学校体育研究的一大批学者的反对,他们要求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淡化竞技运动的痕迹。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淡化竞技不等于不要技术,技术和健身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制订考核标准时,都不同程度地淡化了竞技而突出了健身。比如尽量考虑男女性别之差、身材条件之差、体质强弱之差,争取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考核标准,这样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才有兴趣,才能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改革原有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的考试不应该是主要目的,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技术与技能、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不应以百分制衡量,而应以等级制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表示,每学年评定一次体育成绩。在安排所设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制订该项目的考核标准时,都应该不同程度地淡化竞技而突出健身,有些项目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强弱之差和学习态度,只有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而可望名正言顺地达到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才有鼓励和鼓舞作用。
三、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必须适应推进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在贯彻执行新纲要,对高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优化课程结构;要提高认识,理解新纲要的精 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习惯的思维定式;体育教学决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心理 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体育教育真正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向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的思想观念上转变,积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改善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不断研究、探索,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对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清,季建成,邬燕红.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2] 庞凯心.基于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章.2014(08).
[3] 黄果,陆毅琛,常华军,汪晓鸣.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学校运动队建设联动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与校运动队建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1(03).
[4] 田菁,马冀飞.辩证地看待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2010年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评优观摩现场会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9).
[5] 熊坚,刘远花,申静,严居岳,陈宝弟,罗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校体育学.2014(06).
[6] 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
[7] 姚蕾.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8] 苏宁波.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2(05).
[9] 鲍军超.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评析——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修订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4.
[10] 斯琴巴特尔.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