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信息教育产业现象,如“微课程”、“电子书包”、“利用IPAD2学习”、“电子白板的教学”……这些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育教学现象或方法,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促使着教师信息技能素养的提升。作为小学信息教育者,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简单操作和运用,还要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我们必须注重信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
的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在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又面临学生们经不住电脑网络、游戏的诱惑的矛盾。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充实起来,就成了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有效性,使信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趣意活动!
一、融情于境,趣中激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具体想象思维能力强。这样的心理特征,刚好符合情境教学的要求。因此情境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审查通过的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编排也为我们们的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个好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我们学校电脑社团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电脑绘画作品。生动的画面,绚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感受,让学生们了解到,其实美离我们并不遥远,运用手边的工具一样也能去创造美。这样,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在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是“问题情境”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真正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一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WORD的菜单栏和工具栏,接着再提出问题:
1、如何改变文字的大小? 2、如何改变文字的颜色? 3、如何改变文字的字型?
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热情。
融情于境,学生们有车可鉴,有问可探,沉醉其中,趣享课堂的学习,而完全不会有心思、有余力玩电脑游戏了。
二、亦步亦趋,分享学习
1、任务驱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完成任务较快的同学要扩展任务,对完成任务较慢的同学要细化要求。
2、合作交流中学。新课标中强调,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流关系。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为各组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教学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为各小组制定任务,要求各小组利用Word设计一期电子小报。小报的主题及小组组员的任务是与老师讨论后确定的;小报制作过程,包括版面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等均采用组内合作的形式,然后从各小组制作的小报中评选出最佳作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除了共同学习外,小组学习还强调只有全组所有的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达到目标。
三、有据可评,提升学能
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效评价时,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
3、协作能力的评价——看一个组内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彼此的相互协作是否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应扎根课堂,备好每一节课,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课堂生动、趣意、有效。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要及时反思,积极探索,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打造低耗高效的“低碳”信息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的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在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又面临学生们经不住电脑网络、游戏的诱惑的矛盾。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充实起来,就成了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有效性,使信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趣意活动!
一、融情于境,趣中激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具体想象思维能力强。这样的心理特征,刚好符合情境教学的要求。因此情境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审查通过的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编排也为我们们的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个好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我们学校电脑社团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电脑绘画作品。生动的画面,绚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感受,让学生们了解到,其实美离我们并不遥远,运用手边的工具一样也能去创造美。这样,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在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是“问题情境”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真正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一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WORD的菜单栏和工具栏,接着再提出问题:
1、如何改变文字的大小? 2、如何改变文字的颜色? 3、如何改变文字的字型?
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热情。
融情于境,学生们有车可鉴,有问可探,沉醉其中,趣享课堂的学习,而完全不会有心思、有余力玩电脑游戏了。
二、亦步亦趋,分享学习
1、任务驱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完成任务较快的同学要扩展任务,对完成任务较慢的同学要细化要求。
2、合作交流中学。新课标中强调,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流关系。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为各组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教学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为各小组制定任务,要求各小组利用Word设计一期电子小报。小报的主题及小组组员的任务是与老师讨论后确定的;小报制作过程,包括版面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等均采用组内合作的形式,然后从各小组制作的小报中评选出最佳作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除了共同学习外,小组学习还强调只有全组所有的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达到目标。
三、有据可评,提升学能
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效评价时,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
3、协作能力的评价——看一个组内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彼此的相互协作是否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应扎根课堂,备好每一节课,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课堂生动、趣意、有效。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要及时反思,积极探索,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打造低耗高效的“低碳”信息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