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时间”教学在低年级段应该是个难点,它比较抽象.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 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 兴趣;情境;价值;实用
  
  “时间”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应该是个难点,它比较抽象. 而将“24时计时法”放在整个时间教学的最后,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以及难度. 如何将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1. 联系生活,紧扣教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授本课时选择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节目,然后再猜猜老师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最后抛出问题,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有的说是晚上7时,有的说是19时,再让学生讨论晚上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使学生逐步探索这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计时方法的不同,感受到24时计时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淡化抽象算理,强化生活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从而会导致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产生厌学的情绪.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抽象简单的讲解,而要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哪种情况需要加上12,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急着让学生反复去记忆哪种情况需要加上12,而是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感受到的时间长度,理解为什么要加12, 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搞懂、弄懂.
  二、创设情境,重视合作
  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24时计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因此在本节课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 如出示19时,问学生:你在哪见过这样的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为什么要用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生动起来,才会真正凸现民主和谐的课堂.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数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学习完了24时计时法的概念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教学. 这也是个难点,在练习题目的时候我们也会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出发,19:29到达沈阳. 求列车运行时间. 或者是说,小红妈妈7时30分上班,11时下班,问:她在厂里工作了多长时间?等等,通过这些身边的问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进行小组讨论,加以引导和归纳,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运行时间,让同学们像应用其他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可求出. 当然在运用这个公式时我们得理解这里运行并非就单指一些汽车、火车、自行车等这些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带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
  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时也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和时间. 也让学生多了一分收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 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时间计算教学中,分段计算时间这一类的问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引申问题. 例如:小红20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 问:他一共睡了多少小时?刚一开始有很多学生都做错了,有的似乎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总结出了一套灵活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当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就会得心应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3. 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应用于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和“简单的时间计算”后,开展了数学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先让学生进行交流周末一天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再用表格的形式,将一天的具体安排用24时计时法记录下来,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
  在组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它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自主探究和分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课堂气氛;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
精巧的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桥梁和媒介. 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知识的有效途径. 它对学生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提问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素质和思想品质,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优化课堂提问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不少课堂提问机械重复、缺乏启发性和片面杂乱、具有随意性,部分教师提问带有大量空泛的局限性.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
在修订版课标中,计算教学及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仍被高度重视,计算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有效而又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群体的计算能力,这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应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曾听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节课,结合对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理解生发了几点思考.  一、怎样把握算法优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
【摘要】参加高职单招的学生面临着升学任务,但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对数学抱有畏惧心理。针对他们现有的基础情况及高职单招考试的内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下列的一些做法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改变;信任;衔接;规范    一、树立信心,改变学生观念  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弱,这一现状很难靠学生自身自觉的改变而一下子得到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同学已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思想上认为学习数学是一项艰
【摘要】 几何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 很多同学在学习几何中,常常受到困扰,对学习几何失去了兴趣. 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同学们学习几何的兴趣呢?以下笔者就初中几何谈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初中几何;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几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和推断能力. 在几何教学上,
【摘要】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和思维活动结果的综合,要求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数学思维障碍,这也成为制约教学水平的瓶颈.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数学思维障碍中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旨在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思维障碍    数学思维,一般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和掌
【摘要】研究性学习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展开探讨,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实际数学问题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实践    1研究性学习的科学内涵  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基于教师指导,学生由自然界、实践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之中进行数学相关研究专题的科学选取,并主体
【摘要】 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  数学教学中应切实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工作,真正让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绽放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数学作业
【摘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好的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就讲故事、引入悬念、联系生活以及动手操作四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讲授新课时常用的导入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导入形式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一堂课若能有好的导入,可以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集中起
我先后三次执教了浙教版第七册《归一、归总应用题》,其中“活动过多”、“没有活动”、“活动的恰如其分”的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一、感 悟  1. 活动过多  在第一次的试教课中,用儿歌“数蛤蟆”引入后,我设计了请一名学生“拍球1分钟”的活动,目的是复习基本数量关系;接着又设计了“展开一次电脑打字活动——得到某某同学2分钟打字的个数这个信息”. 可谁料一学生在打字时,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