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机化合物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涉及科技、医药、农药等领域。相较于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也更为复杂,不少学生一接触到有机化合物就“知难而退”。本文根据教师自身实践,粗浅地探讨如何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以更好地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行为;有机化合物;化学核心素养
郑长龙教授指出,“化学教学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学习任务的具体手段,可以分为语言行为、直观行为和指导行为。”在《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官能团感到混乱,无法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等。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建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建构高效课堂呢?杜威说,“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
一、做好课前预设
(一)学生生情
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元认知,包括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思维特点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差异等个性特点,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分层学习的条件。
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教学之前,学生已进行“物质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等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迁移、对比等科学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初步形成结合情境素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组织
进行本专题教学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生情对部分(苏教版)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先设计3课时的“有机化合物概况”,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和命名。
分类主要介绍从组成元素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角度,引出“烃”、“烃的衍生物”等概念。结构侧重介绍“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化学式。物理性质上侧重引导学生根据晶体类型以及微粒间作用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水溶性等;化学性质上侧重引导学生根据“官能团”认识、推测某一类有机物。命名则主要介绍习惯命名法。
二、创建多项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
所有的课前预设都是为了服务更为高效的课堂。为获取更为准确的学情,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提问、指导、观察、倾听、评价等教学行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观察学生反应,倾听学生表述,给予适时、合理的激励性评价。同时,教师应以课堂上所掌握的实时学情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完善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一)重视实验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实验情境教学中通常选择“生主行为对”,提出问题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之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
比如,在观看“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视频实验前,先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时,应关注哪些方面的现象呢?你能尝试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么?将你的解释与同组其他同学交流。”
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观察反应体系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种聚集状态的变化。第二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先独立、自主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再进行之后的交流、汇报活动。
大多数学生均能观察到“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直至褪色,量筒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能合理推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液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
学生对反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认知,但又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现象,心存疑惑。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同时提出问题:“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晶体析出,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能对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产物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进行“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之前,教师先提出问题:“实验中试剂的添加顺序是怎样的,能调换顺序么?碎瓷片、长导管、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长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反应后如何分离出乙酸乙酯?”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代表交流完成对实验注意事项、试剂、仪器作用等的分析。而后追问:“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可以看成是羟基与氢原子连接形成的,你能推测该反应可能的断键方式么?如何证明你的推测呢?”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交流不难得出两种可能的断键方式: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或酸提供氢原子醇提供羟基。
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露出求助的表情;此时可选择自答型的教学行为进行启发解惑:我们之前制作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时,有的同学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大小的“球”来表示不同的原子,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方法把乙酸和乙醇中的羟基标记成“不同”的羟基呢?通过该问题自然而然引出“同位素示踪法”标记氧原子的实验手段,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容易了(学习水平比较好的班级,有几位同学在听完老师提示性的问题后,能主动提出用氧元素的不同核素来标记)。
(二)善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石油的炼制乙烯》一节中,提供石油的储量、炼制等相关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石油是什么?有哪些用途?”提出与生活相关的两个问题:“香蕉由于不易储存,通常是还没成熟就摘下来。将买来的还没完全成熟的香蕉,放在密封的袋子里,或者埋入密封的大米中,香蕉成熟得更快,你知道原因吗?”“为什么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再引導学生通过乙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认识乙烯的碳碳双键结构,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观。 在《乙醇》一节中,提供“中国的酒文化”、“酒的酿造与用途”相关素材,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认识乙醇的制备和用途。在乙醇性质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异同点,采用对比的分析方法,构建“羟基上的氢与碳上的氢活泼性不同”、“同样是羟基,连接在不同基团上,其活泼性也不同”等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感悟铜丝颜色反复变化的奇妙,在“玩”中认识乙醇发生催化氧化与乙醇燃烧两种氧化反应的异同点,同时在课堂上生成“催化剂”与“中间产物”两个概念。之后提出“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后会脸红呢?”“交警在检测司机是否酒驾时用到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或汗液酒精检测传感器,与酒精的性质有何关联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提问,通常能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进行再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系统的习惯。
三、课后回顾、诊断
课后回顾、诊断主要针对课前教材组织、课堂师生教学行为对的选择、课后作业等内容。
(一)课前教学组织
本次《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进行的教材重组,总体而言对学生后期学习有机化合物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在“同分异构体”的内容介绍中深浅把握不够准确,虽然提高了优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却造成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同分异构体”内容产生恐惧,这个遗憾只能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另行弥补。
在上完每一堂课后,通过回顾教学设计的某一个重点环节,教师本身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课后作业的设计等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法能有更精准的认识,从而能对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不足进行及时补救,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资源。
(二)课堂师生教学行为对的选择
在《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很好地体验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评价实验方案、得出合理结论;在这个教学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同时学生也初步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而生活素材情境的提供,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社会责任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监控者,为促进学生完成学习行为,除提供指导性的教学行为外,也应进行支持性、服务性的教学活动。如,教师提出问题时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适时鼓励、评价学生。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和信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通常针对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如“烃的沸点高低取决于哪一种微粒间作用力?”“裂化汽油能使溴水褪色么?”“哪些实验或事实能证实苯分子不是单双建交替出现的结构?”“CH3CH2CO18OCH3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后的混合体系中哪些物质含18O呢?”“如何利用秸秆来酿酒?”通过这些问题的凝练,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建构,引导学生感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意义。有时也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完成一些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比如,利用水果、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利用厨房的食醋和鸡蛋制作“醋泡蛋”等。
如何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達到建构高效课堂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配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何鹏,郑长龙,新手-熟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比较研究——以“离子反应”为案例[J].化学教育,2015.
[3]刘晓明,浅谈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J].科技资讯,2019,17(10):143-144.
作者简介:杨少芬,女,1982年12月生,籍贯福建晋江,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邮编:362200,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行为;有机化合物;化学核心素养
郑长龙教授指出,“化学教学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学习任务的具体手段,可以分为语言行为、直观行为和指导行为。”在《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官能团感到混乱,无法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等。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建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建构高效课堂呢?杜威说,“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
一、做好课前预设
(一)学生生情
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元认知,包括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思维特点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差异等个性特点,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分层学习的条件。
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教学之前,学生已进行“物质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等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迁移、对比等科学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初步形成结合情境素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组织
进行本专题教学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生情对部分(苏教版)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先设计3课时的“有机化合物概况”,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和命名。
分类主要介绍从组成元素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角度,引出“烃”、“烃的衍生物”等概念。结构侧重介绍“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化学式。物理性质上侧重引导学生根据晶体类型以及微粒间作用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水溶性等;化学性质上侧重引导学生根据“官能团”认识、推测某一类有机物。命名则主要介绍习惯命名法。
二、创建多项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
所有的课前预设都是为了服务更为高效的课堂。为获取更为准确的学情,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提问、指导、观察、倾听、评价等教学行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观察学生反应,倾听学生表述,给予适时、合理的激励性评价。同时,教师应以课堂上所掌握的实时学情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完善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一)重视实验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实验情境教学中通常选择“生主行为对”,提出问题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之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
比如,在观看“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视频实验前,先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时,应关注哪些方面的现象呢?你能尝试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么?将你的解释与同组其他同学交流。”
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观察反应体系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种聚集状态的变化。第二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先独立、自主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再进行之后的交流、汇报活动。
大多数学生均能观察到“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直至褪色,量筒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能合理推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液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
学生对反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认知,但又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现象,心存疑惑。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同时提出问题:“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晶体析出,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能对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产物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进行“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之前,教师先提出问题:“实验中试剂的添加顺序是怎样的,能调换顺序么?碎瓷片、长导管、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长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反应后如何分离出乙酸乙酯?”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代表交流完成对实验注意事项、试剂、仪器作用等的分析。而后追问:“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可以看成是羟基与氢原子连接形成的,你能推测该反应可能的断键方式么?如何证明你的推测呢?”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交流不难得出两种可能的断键方式: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或酸提供氢原子醇提供羟基。
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露出求助的表情;此时可选择自答型的教学行为进行启发解惑:我们之前制作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时,有的同学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大小的“球”来表示不同的原子,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方法把乙酸和乙醇中的羟基标记成“不同”的羟基呢?通过该问题自然而然引出“同位素示踪法”标记氧原子的实验手段,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容易了(学习水平比较好的班级,有几位同学在听完老师提示性的问题后,能主动提出用氧元素的不同核素来标记)。
(二)善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石油的炼制乙烯》一节中,提供石油的储量、炼制等相关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石油是什么?有哪些用途?”提出与生活相关的两个问题:“香蕉由于不易储存,通常是还没成熟就摘下来。将买来的还没完全成熟的香蕉,放在密封的袋子里,或者埋入密封的大米中,香蕉成熟得更快,你知道原因吗?”“为什么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再引導学生通过乙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认识乙烯的碳碳双键结构,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观。 在《乙醇》一节中,提供“中国的酒文化”、“酒的酿造与用途”相关素材,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认识乙醇的制备和用途。在乙醇性质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异同点,采用对比的分析方法,构建“羟基上的氢与碳上的氢活泼性不同”、“同样是羟基,连接在不同基团上,其活泼性也不同”等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感悟铜丝颜色反复变化的奇妙,在“玩”中认识乙醇发生催化氧化与乙醇燃烧两种氧化反应的异同点,同时在课堂上生成“催化剂”与“中间产物”两个概念。之后提出“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后会脸红呢?”“交警在检测司机是否酒驾时用到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或汗液酒精检测传感器,与酒精的性质有何关联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提问,通常能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进行再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系统的习惯。
三、课后回顾、诊断
课后回顾、诊断主要针对课前教材组织、课堂师生教学行为对的选择、课后作业等内容。
(一)课前教学组织
本次《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进行的教材重组,总体而言对学生后期学习有机化合物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在“同分异构体”的内容介绍中深浅把握不够准确,虽然提高了优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却造成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同分异构体”内容产生恐惧,这个遗憾只能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另行弥补。
在上完每一堂课后,通过回顾教学设计的某一个重点环节,教师本身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课后作业的设计等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法能有更精准的认识,从而能对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不足进行及时补救,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资源。
(二)课堂师生教学行为对的选择
在《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很好地体验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评价实验方案、得出合理结论;在这个教学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同时学生也初步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而生活素材情境的提供,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社会责任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监控者,为促进学生完成学习行为,除提供指导性的教学行为外,也应进行支持性、服务性的教学活动。如,教师提出问题时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适时鼓励、评价学生。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和信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通常针对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如“烃的沸点高低取决于哪一种微粒间作用力?”“裂化汽油能使溴水褪色么?”“哪些实验或事实能证实苯分子不是单双建交替出现的结构?”“CH3CH2CO18OCH3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后的混合体系中哪些物质含18O呢?”“如何利用秸秆来酿酒?”通过这些问题的凝练,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建构,引导学生感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意义。有时也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完成一些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比如,利用水果、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利用厨房的食醋和鸡蛋制作“醋泡蛋”等。
如何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達到建构高效课堂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配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何鹏,郑长龙,新手-熟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比较研究——以“离子反应”为案例[J].化学教育,2015.
[3]刘晓明,浅谈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J].科技资讯,2019,17(10):143-144.
作者简介:杨少芬,女,1982年12月生,籍贯福建晋江,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邮编:362200,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