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赏美的过程,以审美为主的美育应是语文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施美育的关键应从审视文学作品的语言入手,在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为核心,营造审美的氛围,让学生在发现、体味、鉴赏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得到美的熏陶,造就美的灵魂。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途径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因而,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审美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艺术趣味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地渗透美育呢?
一、从语言上审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新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抒情语言的感人等等,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色彩,其笔法娴熟,联想丰富,变幻多姿。学过了《荷塘月色》,便永远记住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先生是散文语言大师,从他那碧波一样清丽的散文语言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美的规律,这一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便是语言的审美的过程。美的语言需反复揣摩,更需要教师的点拨,特别是审美意识的引导,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和“流水”如何相似?既如“流水”又为何用了一个“泻”字?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的时候,这一审美过程也就完成了。
散文语言的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亦同此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祝福》等,语言生动、准确、凝练,令人拍案叫绝。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却又不敢接,那刽子手“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了捏,转身去了”。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便活画了刽子手凶狠贪婪而又粗野残忍的全部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引导学生分析这段描写,只有从审美的角度,由鉴赏几个动词为起点,继而扩展,发挥学生的想象,从而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目中无人、凶神恶煞的刽子手的全貌来。
语言审美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将无所适从,很难产生审美的乐趣。反之,如果审美活动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喋喋不休的讲述,学生也势必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紧密配合,使美的语言与鉴赏中产生的氛围、美的情绪相结合,学习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在意境中审美
把握作品的意境也是审美的重点之一,或者说通过审美更能领会作品的意境。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韵味、一种氛围,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感悟。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开阔、场景宏大、语言雄健。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场景的表层,则与我们日常可见到的大河汹涌奔腾并无多大差别。要领悟作品,必须领悟作品的意境美,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去,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想象作者站在赤壁之上眼望“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如何发思古之幽情;体会作者对周瑜在此建功立业的敬仰与羡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我,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再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世事沧桑,诗人把怀古伤今之情全部寄托于那波澜壮阔的意境之中的无可奈何。又如《故乡的榕树》,作者由眼前的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联想到童年生活中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表面看所述事情似乎都很寻常,但你若从思乡怀旧的意境中去品味这篇散文的话,个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三、通过情感审美
语文教材中浓郁的思想感情,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母子之情;学习《背影》可以体会父子之情;学习《我的老师》可以体会到师生之情;学习《祝福》可以体会到对旧制度旧礼教的痛慨之情……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语文教学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将美的思想感情传输给学生,塑造出美的心灵,这是语文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课文中某种感情的崇高、伟大的时候,真善美的情操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
当然,情感审美必须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并十分注意审美主观性的把握。正如鲁迅说的:“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艺术创作是这样,欣赏作品的审美当然也不例外。现代美学的提倡者之一梁启超也说过:“情感好起来好的可爱,坏起来坏的可怕。”可见,教师的引导之重要。
四、把握整体审美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山川,有的歌咏花草,有的歌咏纯真;有的鞭笞吝啬,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虚荣,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笞黑暗……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好材料。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来说,作者到底歌颂什么,如何歌颂的;或揭露了什么,又是如何揭露的,则需要在课文教学的审美中完成。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作者为什么要抒发这种思想感情?抒发这种感情的基础是什么?要真正体会这篇文章的内容美必须对问题下一番功夫,作全面的整体的把握。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什么说必须放开眼光,“自己来拿”?为什么要用“大宅子”比喻,比喻什么?文章主张“拿来主义”是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拿来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要解答这些问题,也必须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没有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就容易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就不能达到真正审美的效果。
五、课堂结构形式的审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朗读需要声韵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形体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需要语言的准确、精当、生动、感人;分析需要条理、完整、全面、深刻;评价需要客观、公正、有理、有据;提问需要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训练则需要求严、求新、求实、求真;一堂课45分钟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这些是美的具体表现,也是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点。就一堂课而言,既要有美的内容,又要有美的形式。只有美的内容而没有美的形式,教学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有血有肉的人物就会变得呆头呆脑,就不会再有灵气,花草也不会再通人性,传神感人的描写会被肢解为一个方法或一种修辞,意境也不会再美;反过来,如果只有美的形式而没有美的内容,则所有美的形式都会因为缺乏实实在在的美的内容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析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技能,都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从内容到形式处处渗透美育,真正把审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梁启超.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感情.中国美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途径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因而,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审美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艺术趣味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地渗透美育呢?
一、从语言上审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新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抒情语言的感人等等,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色彩,其笔法娴熟,联想丰富,变幻多姿。学过了《荷塘月色》,便永远记住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先生是散文语言大师,从他那碧波一样清丽的散文语言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美的规律,这一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便是语言的审美的过程。美的语言需反复揣摩,更需要教师的点拨,特别是审美意识的引导,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和“流水”如何相似?既如“流水”又为何用了一个“泻”字?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的时候,这一审美过程也就完成了。
散文语言的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亦同此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祝福》等,语言生动、准确、凝练,令人拍案叫绝。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却又不敢接,那刽子手“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了捏,转身去了”。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便活画了刽子手凶狠贪婪而又粗野残忍的全部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引导学生分析这段描写,只有从审美的角度,由鉴赏几个动词为起点,继而扩展,发挥学生的想象,从而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目中无人、凶神恶煞的刽子手的全貌来。
语言审美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将无所适从,很难产生审美的乐趣。反之,如果审美活动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喋喋不休的讲述,学生也势必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紧密配合,使美的语言与鉴赏中产生的氛围、美的情绪相结合,学习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在意境中审美
把握作品的意境也是审美的重点之一,或者说通过审美更能领会作品的意境。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韵味、一种氛围,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感悟。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开阔、场景宏大、语言雄健。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场景的表层,则与我们日常可见到的大河汹涌奔腾并无多大差别。要领悟作品,必须领悟作品的意境美,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去,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想象作者站在赤壁之上眼望“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如何发思古之幽情;体会作者对周瑜在此建功立业的敬仰与羡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我,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再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世事沧桑,诗人把怀古伤今之情全部寄托于那波澜壮阔的意境之中的无可奈何。又如《故乡的榕树》,作者由眼前的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联想到童年生活中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表面看所述事情似乎都很寻常,但你若从思乡怀旧的意境中去品味这篇散文的话,个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三、通过情感审美
语文教材中浓郁的思想感情,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母子之情;学习《背影》可以体会父子之情;学习《我的老师》可以体会到师生之情;学习《祝福》可以体会到对旧制度旧礼教的痛慨之情……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语文教学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将美的思想感情传输给学生,塑造出美的心灵,这是语文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课文中某种感情的崇高、伟大的时候,真善美的情操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
当然,情感审美必须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并十分注意审美主观性的把握。正如鲁迅说的:“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艺术创作是这样,欣赏作品的审美当然也不例外。现代美学的提倡者之一梁启超也说过:“情感好起来好的可爱,坏起来坏的可怕。”可见,教师的引导之重要。
四、把握整体审美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山川,有的歌咏花草,有的歌咏纯真;有的鞭笞吝啬,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虚荣,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笞黑暗……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好材料。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来说,作者到底歌颂什么,如何歌颂的;或揭露了什么,又是如何揭露的,则需要在课文教学的审美中完成。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作者为什么要抒发这种思想感情?抒发这种感情的基础是什么?要真正体会这篇文章的内容美必须对问题下一番功夫,作全面的整体的把握。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什么说必须放开眼光,“自己来拿”?为什么要用“大宅子”比喻,比喻什么?文章主张“拿来主义”是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拿来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要解答这些问题,也必须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没有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就容易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就不能达到真正审美的效果。
五、课堂结构形式的审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朗读需要声韵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形体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需要语言的准确、精当、生动、感人;分析需要条理、完整、全面、深刻;评价需要客观、公正、有理、有据;提问需要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训练则需要求严、求新、求实、求真;一堂课45分钟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这些是美的具体表现,也是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点。就一堂课而言,既要有美的内容,又要有美的形式。只有美的内容而没有美的形式,教学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有血有肉的人物就会变得呆头呆脑,就不会再有灵气,花草也不会再通人性,传神感人的描写会被肢解为一个方法或一种修辞,意境也不会再美;反过来,如果只有美的形式而没有美的内容,则所有美的形式都会因为缺乏实实在在的美的内容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析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技能,都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从内容到形式处处渗透美育,真正把审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梁启超.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感情.中国美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