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门师生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言简意赅,从不同层面昭示了孔门中人治国理政的思想、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修身养性的要义。有的对话还颇能反映出特定语境下,对话双方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门师生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言简意赅,从不同层面昭示了孔门中人治国理政的思想、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修身养性的要义。有的对话还颇能反映出特定语境下,对话双方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形象。”(游国恩语)
孔门中有鼓励倡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他们历尽艰辛,奔波于诸侯间鼓吹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主张,表现出强烈的干预时世的意识和高度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然而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中——为官行政,他们又十分重视对入仕时机的把握与抉择:当政者重德,国家有道,政治环境适宜,便可投身社会大显身手;反之,则应远离政坛,独善其身,所谓“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孔子虽也有“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之语,但他终究没有成行。)
因此,对于颜渊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进退有度、安分随时、洒脱达观的处世哲学,孔子极为欣赏大加赞叹,并将其引为唯一的同道:“惟我与尔有是夫”。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当然,不管是“用”也好,“舍”也罢,既包含着当政者对个体的选拔任用,更意味着个人对现实政治的清醒判断和理性抉择。孔子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他在高度褒扬颜渊,表明自己处世立场的同时,将包括子路在内的众多弟子排除在外,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在处世方面他对子路等人的不满与失望。实际上,对辅佐季氏的子路、冉有,孔子就不无微词,甚至说出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的狠话。
这番“含沙射影”似的评价在别人犹可,性格直率要强好胜的子路听后,心中却是非常地不受用,这从他不等颜渊说话便急急忙忙地向老师发问的举动中就可体现出来。
子路也不是一味地鲁莽,他的提问还是有所考虑的:如果直言反驳师长,表达自己的不快,显得粗鲁无礼,有失学生的身份和礼仪,缺乏君子应有的风范和气度。而与同门的颜渊论高低比长短,子路似乎又缺乏那么一份底气和自信,毕竟颜渊的品行威望在孔门弟子中是无与伦比的,连精明的子贡都坦言“赐也何敢望回”而自叹弗如,子路又怎好与之争锋相颉颃呢?
但子路也有自己的长处与优势,那就是“好勇过人”的胆气和孔门弟子中无人企及的军事才能。这一点不仅闻名于诸侯,而且也得到老师孔子的认可:“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因此,子路有意地问自己的老师:“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您老人家统帅三军的话,那么您将和谁在一起呢?而子路心底的答案当然是他自己了,舍我其谁呢?子路提问的目的就是想表明自己即便在处世方面不如颜渊豁达,可也绝不是一无是处、无所取材,含蓄地表达他对老师独重颜渊而漠视自己的不平与郁闷;同时也不排除子路期望老师在赞扬颜渊的同时,能对自己有一个积极肯定的评价,哪怕仅仅是在军事方面。
对于子路提问的用意,孔子心知肚明,他太了解自己这位心高气傲的弟子了。他并不直接回答子路的提问,而是取譬设喻,委婉地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吾不与也。”这里的“与”或译为赞同或释为参与;不管是作何种理解,都表明了孔子对这种恃勇逞强的行为持否定态度。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如果统帅三军的话,一定要以警惧之心待之,谋后而动,方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从子路的结局看,他似乎并没有把老师的教导放在心上,最后应了孔子对其“不得其死”的预言。
文学作品非常重视人物之间对话的描写,因为“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老舍语)。通过人物对话彰显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小说的一个基本特质。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认为小说《水浒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作为语录体的《论语》,虽不像小说一样刻意地去锤炼加工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由于它尊重历史,忠于人物原貌,故能于其平实、朴素的记叙中,在简洁的对话中自然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比如子路在听到老师的评价后的那句:“子行三军,则谁与”,既表现了子路争强好胜、不甘人后、对自己军事能力自负的一面,又表现出其精明含蓄,顾及同门颜面的另一面。率直中不乏精明,内敛中难掩自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丰富,摇曳多姿。在过去的《论语》人物分析中,子路的性格常常被评定为鲁莽急躁直率,甚至因“率”而受到孔子的“哂”;但如果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评判有失公允。此外,孔子的老于世故、洞悉人性、善于说理、循循善诱的师长风范也在这段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西宁)副教授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一个深秋,我在川北广元市参加会议,以后大家前往汉阳镇大柏湾,游览举世闻名的金牛古道上的“翠云廊”。 古道两边遮天蔽日的高大古柏,让大家赞不绝口。那些斑斑驳驳的老树干,那些粗壮而扭曲得不可名状的虬枝怪桠,真像是数千年古蜀历史的缩影。大家完全沉醉在这一片苍翠的浓荫中,为四川还有保护得这样生态完好的古柏林和具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蜀道而自豪。当时,陪同游览的广元文化局某老师却说:“这段古道
早在一百年前的1906年,四川成都就开始举办博览会——成都商业劝工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博览会。 一、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创办 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发起人是清末四川商务劝工局总办沈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他向四川总督锡良申请举办商业劝工会: 现在青羊宫花会为期匪遥,查该会为成属各会之冠,历年已称繁盛,惟商情涣散,漫无纪纲,若能利导扩充,亦商市之一大观不惟工业以比较而精,即
自然界中的美是无穷的,色彩丰富动人。尤其是大自然界的夏季,植物的绿叶红花展现出一片生机。红代表了人血液的颜色,给人以旺盛生命力之感。红色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都是最古老的颜色命名。它是动物生命的象征色,与植物生命的颜色绿色相对应。红色成为代表所有正面的生命情感的主导颜色。绿色也是生命的象征色,其象征意义则来自于植物生长的经验。 大自然的色彩无论在人的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习惯于几乎像呼吸那样不易令人察觉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供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清明》诗具有诱人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人们以不同的手法与方式来表达对这首诗所特有的关注、喜爱与接受情怀:或删缩、或变体、或仿拟、或集句、或制谜、或对联、或用典、或故事、或演唱、或争名,等等,不一而足,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道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又颇为壮观的文学风景线。 一、删缩 有人以为《清明》诗
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大多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刘孟伉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刘先生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文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同时又是一位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号呓叟,50岁后写作寐交。他是四川省云阳县(今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人,4岁时母冉氏病故,5岁即随父入私塾开蒙。他天资聪颖,性格倔强;11岁开始从塾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林思进幼时从父林毓麟学,还师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乔树楠、严岳莲、王增祺、廖平等。龙藏寺诗僧雪堂编著的《绿天兰若集》收有他少时的诗作。 大兴名进士胡薇元官华阳时,林思进应县试第二,成都府应试时为第三名。他在二十多岁时考入四川尊经书院,乃以“杏花春雨江南”一诗应考。1903年(清光绪癸卯),林思进乡试中举,其时著名书法家余
一、人性一面 张献忠原是讲情义的人,颇有人情味。吴伟业《绥寇纪略》说,他青年时在总兵王威手下当兵,有一次犯了军纪,与同辈共18人被绑起来,就要开刀问斩。这时副总兵陈洪范正好过来,献忠仰面求恕。洪范见献忠身材魁梧,便出面保他;其他17人都杀了头,只有张献忠鞭打100下了事。后来起义,他一直念叨“陈总兵活我”(一说刻檀木为像),但陈洪范本人并不知道。 1638年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曾住在谷城方岳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顿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赵清阁老泪纵横地望着一天前阳翰老派秘书黄铭华送来的参茶和精美的花篮,那红缎条上清晰写着:“祝清阁八秩寿诞,翰笙贺。”须知这送礼的主人已是不能进食,靠输氧、输液维持最后生命的91岁老人。他自己病危,还清醒记得老友的生日,特派人专程祝贺。此情此景
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清初散文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从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来看,散文到明清呈下滑的趋势;从明清文坛大势看,明清戏剧小说等通俗文学盛极一时,散文的光彩相对暗淡。但作为中国散文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初散文仍自有其重要地位。 能够代表清初散文成就的,目前公认有两类文章:一类是学者之文,以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一类是文人之文,以“清初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跟随孙策,二十四岁拜中郎将,人称“周郎”。江东乔(桥)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后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风流倜傥,骁勇善战,兼之长得硕壮俊美,是当时有名的“少帅”。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他屡建战功,最著名的战例,是作为统师,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水军的“赤壁之战”。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