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清初散文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从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来看,散文到明清呈下滑的趋势;从明清文坛大势看,明清戏剧小说等通俗文学盛极一时,散文的光彩相对暗淡。但作为中国散文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初散文仍自有其重要地位。
  能够代表清初散文成就的,目前公认有两类文章:一类是学者之文,以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一类是文人之文,以“清初散文三大家”为代表。
  所谓“清初散文三大家”是指清初著名散文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他们均出生于明末,成名于清初,在清初以散文创作名震一时。他们去世以后,他们共同的朋友、清初著名文人兼大臣宋荦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将其作品选编为一集,名为《国朝三家文钞》,此为“三家”得名之始。此后,著名的《四库全书》、《清史列传》、《清史稿》等都认可这一提法并给以进一步的阐述。现在,通行的中国文学史一般都将“三家”作为清初散文的代表予以介绍,一些中国文学辞典也将“三家”作为一个文学并称,列出专门条目。应该说,“三家”之称早已广为人知并得到了公认。
  但总的说来,对“三家”的一般性介绍多,全面深入的学术研究少。张云龙先生的《清初散文三家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12月版)是第一部全面综合研究“三家”的学术专著,不仅在“三家”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意义,也是清初散文研究的重要收获。该书不仅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三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三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成就,比较了“三家”创作的异同并总结出一些普遍性规律,而且在研究思路和学术观点上多有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历史研究的当代性,力图在历史研究和当代意义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本书对“古文”的理解和处理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古代,“古文”是个泛文章的概念,其中多数是应用文,没有文学价值;而现代散文是文学文体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个性的表现”。因此,作者认为,从文学意义上讲,传统“古文”只有同时表现了作者的个性,才具有文学的价值,才有当代意义。在具体研究中,作者贯彻了这一思想,对古文中较能表现个性的文章如侯方域的传记、书信、杂记,魏禧的论策、传记,汪琬的传记、杂记等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讨论和阐发,而对一些个性不太突出的文章如侯方域的论策、魏禧的寿序、汪琬的经解以及他们大量的应酬性的序跋、传记、碑志等则不作为重点。这就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研究与当代意识的统一。其中对侯方域抒情散文“积创积思、一代心史”的深厚内容的挖掘,对魏禧论策“高论奇识、凌厉古人”的独特美学风格的阐释,都做到了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富于鲜明的当代意义。
  第二,分析深入,见解独到,表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往学术界对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潮,都持肯定态度;对黄宗羲等提倡“读史”呼声,也无异议,因为以“读史”而服务现实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贯传统;但对顾炎武等提倡的“返经”思潮,则有非议,有的甚至以为是历史的倒退。本书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顾炎武所谓“返经”的本质乃为“经世”,从而澄清了学术界此前对顾炎武等的重大误解。本书还对侯方域“驰骋纵横,务尽其才”以及“拙于为文”的观点,进行了认真剖析,指出:“知与行的矛盾在侯方域的理论和创作中同样存在。侯方域晚年最优秀的作品的确做到了‘拙于为文’,水到渠成,自然流露。但他早年的一些作品因逞才使气,也是能‘巧’而不能‘拙’。他很为人称道的作品《马伶传》、《李姬传》也不免有这样的倾向。”
  第三,论述问题点线结合,体现了扎实深厚的文学史功底。作者论述问题,一般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问题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比较其变化发展。如对“三家”思想与创作的分析,便有许多发前人所未发。侯方域在他的一篇著名文论中说,“秦以前之文主骨,汉以后之文主气”;秦以前之文是“敛气于骨”,汉以后之文“运骨于气”。对其具体含义,过去的论者都语焉不详。本书作者联系中国古代文论及秦汉文和唐宋文的实际,指出:“骨偏于思想表达,气偏于感情抒发;骨偏于内容的坚实,气偏于表达的流畅。古文学习应从唐宋文入手,注意从文章的整体气势、气韵上学习古人,而不要像秦汉派那样单纯模拟字句。”这样的论述就比前人更加深入、清晰。作者还对侯方域的“以小说为古文”的观点予以铺衍阐发,总结出“以小说为古文”的基本特点,即生动传神、想象虚构、以娱心为归,进而提出侯方域“以小说为古文”的三种类型,即第一,以严谨的写实笔法为主,吸收小说刻画人物的生动笔法;第二,以生活的本质真实为基础,精心构思艺术细节;第三,传奇式古文,或古文式传奇。
  第四,归纳总结,提炼升华,概括了清初散文的独特成就和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一些普遍规律。作者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就“三家”论“三家”,而是通过对“三家”的研究,总结提炼出对文学史研究和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作者将“三家”创作的成功经验总结为:表现真实,独立思考,以情运文,是创作成功的关键;能否借鉴小说笔法,是传记散文成败的重要因素;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凌厉的论文具有特殊的美感。在对“三家”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后指出:“清初文学继承了明末思想解放与文学革新的精神,又从时代的巨变中汲取创作营养,从而使这一时代的作品既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又呈现着丰富多彩的气象。就文学所表现的自由气象、创新精神而言,清初不如晚明;但就创作的坚实和内容的深广而言,清初则超过了晚明,它具有晚明文学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样的结论,不仅是针对“三家”的,也是针对所有文学史研究的;不仅是针对历史研究的,也是指向当代创作的。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对“三家”的比较还不够细致精练,论点提炼有一些还较粗率。希望作者将来能将这一课题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济南)文学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今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当那山冢崒崩、陵谷激变的惨烈一幕徐徐合上之后,珍藏于历史深处的应是中国人民所特有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相济、患难与共的民族秉性以及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人类大爱!如今,灾区人民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已逐渐走出震痛,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包括精神家园)。他们于此所表现出的那种坚韧、乐观、万难不屈的优秀品质,那种不动摇、不懈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
期刊
七杀碑的谰言    民间相传,张献忠刻过一种“七杀碑”,上面有他亲笔书写的七个“杀”字。如果真有这样一通碑,他那“杀人狂”的帽子便戴定了。七八十年前,许多人相信有这件事。比如先达陈稻心在《漫话“七杀碑”》一文里说:我听说“七杀碑”,大约是1939年;据说此碑还摆在少城公园展览。出于好奇,有一天我约同学去参观,确有一块高不过四尺、宽不到三尺的红砂石碑,陈放在陈列馆外的一间展房里,标牌上写着“张献忠七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一个深秋,我在川北广元市参加会议,以后大家前往汉阳镇大柏湾,游览举世闻名的金牛古道上的“翠云廊”。  古道两边遮天蔽日的高大古柏,让大家赞不绝口。那些斑斑驳驳的老树干,那些粗壮而扭曲得不可名状的虬枝怪桠,真像是数千年古蜀历史的缩影。大家完全沉醉在这一片苍翠的浓荫中,为四川还有保护得这样生态完好的古柏林和具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蜀道而自豪。当时,陪同游览的广元文化局某老师却说:“这段古道
期刊
早在一百年前的1906年,四川成都就开始举办博览会——成都商业劝工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博览会。    一、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创办    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发起人是清末四川商务劝工局总办沈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他向四川总督锡良申请举办商业劝工会:  现在青羊宫花会为期匪遥,查该会为成属各会之冠,历年已称繁盛,惟商情涣散,漫无纪纲,若能利导扩充,亦商市之一大观不惟工业以比较而精,即
期刊
自然界中的美是无穷的,色彩丰富动人。尤其是大自然界的夏季,植物的绿叶红花展现出一片生机。红代表了人血液的颜色,给人以旺盛生命力之感。红色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都是最古老的颜色命名。它是动物生命的象征色,与植物生命的颜色绿色相对应。红色成为代表所有正面的生命情感的主导颜色。绿色也是生命的象征色,其象征意义则来自于植物生长的经验。  大自然的色彩无论在人的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习惯于几乎像呼吸那样不易令人察觉地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供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清明》诗具有诱人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人们以不同的手法与方式来表达对这首诗所特有的关注、喜爱与接受情怀:或删缩、或变体、或仿拟、或集句、或制谜、或对联、或用典、或故事、或演唱、或争名,等等,不一而足,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道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又颇为壮观的文学风景线。    一、删缩  有人以为《清明》诗
期刊
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大多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刘孟伉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刘先生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文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同时又是一位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号呓叟,50岁后写作寐交。他是四川省云阳县(今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人,4岁时母冉氏病故,5岁即随父入私塾开蒙。他天资聪颖,性格倔强;11岁开始从塾
期刊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林思进幼时从父林毓麟学,还师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乔树楠、严岳莲、王增祺、廖平等。龙藏寺诗僧雪堂编著的《绿天兰若集》收有他少时的诗作。  大兴名进士胡薇元官华阳时,林思进应县试第二,成都府应试时为第三名。他在二十多岁时考入四川尊经书院,乃以“杏花春雨江南”一诗应考。1903年(清光绪癸卯),林思进乡试中举,其时著名书法家余
期刊
一、人性一面    张献忠原是讲情义的人,颇有人情味。吴伟业《绥寇纪略》说,他青年时在总兵王威手下当兵,有一次犯了军纪,与同辈共18人被绑起来,就要开刀问斩。这时副总兵陈洪范正好过来,献忠仰面求恕。洪范见献忠身材魁梧,便出面保他;其他17人都杀了头,只有张献忠鞭打100下了事。后来起义,他一直念叨“陈总兵活我”(一说刻檀木为像),但陈洪范本人并不知道。  1638年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曾住在谷城方岳
期刊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顿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赵清阁老泪纵横地望着一天前阳翰老派秘书黄铭华送来的参茶和精美的花篮,那红缎条上清晰写着:“祝清阁八秩寿诞,翰笙贺。”须知这送礼的主人已是不能进食,靠输氧、输液维持最后生命的91岁老人。他自己病危,还清醒记得老友的生日,特派人专程祝贺。此情此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