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互联网公司不同岗位 练过!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学了7年新闻专业的媒体后备军,我在毕业时选择入职互联网公司做运营。
  我竟然不知不觉中加入了互联网大潮,一路走来,进了几个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对比了不同公司的不同岗位,边学习、边感悟、边调整,一路磨炼,我幸运地成为了实习生中极少数留任的应届生,顺利拿到了某知名出行互联网公司的offer。
  实习小白
  我的父母一直在政府机关、国企工作,或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一直有一种“工作就是考公务员”的执念。在东北某个211大学读本科期间,我的职业规划是这样的:考公务员优先、事业单位其次、国企岗位也不错,坚决不进公司,尤其是最不稳定的互联网公司。大学四年,我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一路做到学生会主席,并在大四时保研到某中部城市985高校,其實这一切,无非是想在考公务员时积累更多的优势。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我也不是没尝试过媒体实习。大二寒假,我曾在家乡的电视台当实习记者,在会议现场记录、结束时协助采访拍摄、套路式的成稿、看着实习导师剪片子,两个多月的体验让我坚定了离开这行的决心,我觉得这种状态并不适合我。
  确定不去媒体,又不想继续读博,毕业后的路似乎只剩下了公务员一条。然而,考公务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在这个选项后面留一条后路,万一考不上,还可以去企业工作。可这时候我发现,本科期间忙于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我,鲜有实习经历,这对我以后是很不利的。于是,我把研究生三年的课程压缩到研一一年上完,研一暑假,我来到北京某公关公司,开启了两年的北漂实习,而这两年的经历,也彻底改变了我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北漂岁月
  在我决定实习的时候,我对北漂生活与就业一无所知,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大平台、大视野,我一定要去北京的大公司开启实习之路。
  我从实习招聘类的“两微一端”入手,研究了海量的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在综合兴趣、专业后,逐渐锁定了“内容运营”方向,并投递了一些互联网、地产、公关公司。4月份我就早早投递,但实习只能在暑假6月时开始,而实习生招聘大多为急招,所以我只收到了非常少的几个沟通电话,在投递了大约20余份简历后,最终只有一家大型公关公司A通知我去北京面试。
  或许是我从外地果断进京的举动给自己加了分,面试当场我就拿到了实习Offer,并确认在一周后的2017年6月26日正式入职。
  在A公司,我的岗位是“公关实习生”,但实际是做内容运营工作。工作主要分为内容生产、粉丝沟通、运营数据分析三部分。从每周的选题、写稿、审稿、推送的内容生产全链条,从用户画像到粉丝互动的用户洞察过程,从时间节点预判到KOL投放的运营数据分析,我初步成长为一名新媒体编辑。三个月的实习期,我经历过在晚高峰的地铁上接到紧急需求,立刻在最近的站下车、开电脑连手机热点,蹲在一个不会被别人踩到的角落里写稿、发微信公众号的忙碌时刻;也遇到了在选题上与客户观点相悖,但又不得不妥协的无奈时刻;也曾因客户的几句傲慢责怪忍住发火,还要保障工作推进的受气时刻。
  在这里,我初步掌握了新媒体编辑的基本技能,基本了解了内容运营的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服务客户的乙方工作模式,于是直接把乙方公司排除在了日后求职范围以外。
  离开公关公司后,我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B,在公司一档王牌原创节目做内容运营,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自媒体作者的投稿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同时,会日常更新该栏目的微信公众号、企鹅号、app平台,还有幸参与到了该栏目举办的线下公益活动的执行与宣传中。
  四个月的时间,编辑文章时的逻辑思维、沟通作者与粉丝时的角色变换,是这一阶段的最大收获,并有幸认识了一批优秀的内容运营前辈与自媒体作者,这为日后我在B公司的二次实习提供了机会。这份工作中规中矩,毕竟是成熟栏目有充足的稿源,所以不需要太多的个人创作与创新发挥,所以也谈不上喜不喜欢。当时觉得如果没有其他机会,校招时再回这个方向也是不错的。
  然而,就在观望机会的时候,我遇到了于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C公司——一家致力于出行的互联网公司。
  C公司的工作,第一次让我产生了心动的感觉。记得去年在C公司面试时,我被面试官介绍的工作内容深深吸引,他说这个岗位将会参与用户的出行安全教育,我们从大量事故中总结安全经验,并通过图文、视频、h5、语音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安全经验变成易于理解的内容传达给用户,从源头降低交通事故率。听罢,我的信念感油然而生,“即便在这份工作中我只是做着细小的文字工作,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依然让我觉得无上光荣”。
  实习的几个月里,我掌握了安全教育项目从定位、选题、筹备素材、到实验上线的全流程生产,学习了如何跟设计、产品、技术等不同部门打交道,也因为看到自己的文案展现在了各大网站以及公司文化墙上兴奋不已。
  这段时间,是我在北京最快乐、最充实、最有成就感的日子,也让我找到了真正想要从事的方向。然而,求而不得的转正名额和找工作的现实诉求,还是让我投入到了暑期实习招聘的浪潮中。
  离开出行公司,我再次回到了B公司,做产品策划暑期实习生。为什么一直做内容,突然尝试做产品呢?其实是跟风心理作祟。看着产品经理没有什么专业限制,很多学长学姐都干了这个,薪资又很可观,我就动心了。
  顺利拿到实习offer再次来到B公司后,我遇到了特别好的产品团队,不仅有第一代移动端的产品经理当组长,还有高学历的博士和经验丰富的数据分析专家做同事,实习导师也是一个经验颇丰、逻辑满分的大神。我们主要负责一款短视频社交APP的后台系统,实习生参与更多的还是产品测试、需求落地跟进、bug挖掘及联系修复等等。无可挑剔的公司、令人羡慕的岗位,说实话没有理由不好好争取转正的机会。然而,在2个月的工作中,我始终没有找到兴奋点,没有特别期待的工作内容让我愉快地开启一天,也没有什么新鲜的case让我自发关注研究,更没有原创的产出或者说原创文字的产出,那时候我才突然发现,我热爱的依旧是我的老本行——内容。   尽管B公司领导对于作为新人的我还算满意,转正机会也比较大,但生活总是充满变化。C公司的实习导师来消息说由于部门变动,团队有了一个正式岗位,经推荐和选拔,希望我参加转正面试。于是,经过一圈兜兜转转,我又一次从B公司跑回了C公司,重回内容运营岗位。
  尘埃落定,我拿到了C公司的内容运营offer
  在B公司和C公司之间的兜兜转转中,去年9月,我参加了C公司的转正面试。为了准备这次面试,我重新做了一份简历,并围绕着之前在C公司实习的经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展开。两轮面试中,面试官问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为什么离开这里后会再次想要回来工作?怎么看待之前的一些关于公司的舆论以及公关的处理方式?对于本部门内容运营岗位的理解和工作规划等等。相比于实习面试时重点考察“做过什么”,转正面试考察更多的还是“要做什么”。
  面试非常顺利,很快我就以拿到offer的校招生身份提前来公司实习。这时我发现,团队的变化带来了工作内容的变化,从起初的仅做安全教育,现在发展成安全教育、宣传、文化三线并做。
  9个月的实习期使我对内容运营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发现,内容运营不只是文字工作,更是对洞察用户需求与贯彻公司战略的双重结合。视野决定格局,内容运营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公司角度看安全问题,站在用户角度解决安全问题,优秀的内容生产往往是源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以出行安全中的交通安全部分为例,交通安全无小事,在看过上千例交通安全事故,我发现,大部分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造成,而非驾驶技术原因。基于此,我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告知用户,什么样的交通情况容易出事,如何尽量避免交通事故,若不慎发生事故应该如何应急处理等。
  另外,内容运营表面是写文章,背后是整个公司的信息整合。流量至上时代,用户注意力时间已接近天花板,要吸引受众注意,就必须提供大量的专业化内容。这对内容运营实则提出两点要求,即专业化 规模化。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化内容生产成本很高,看深度新闻报道的数量就知道了;网络时代,我们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鼓励各地区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就生活与工作上的交通安全问题,提供建议与意见,很多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与问题发掘往往来自一线人员的总结。而大量的信息筛选、整合、选题发掘是对内容运营水平的真正考验,这不仅涉及到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更考验运营人员对交通行业的认知深度与广度。
  入职后,面对新的角色,新的阶段,我最大的感触是——再也不能用学生的身份护着自己了,再也不能以自己是实习生这个借口来逃避一些问题了,因为我是个职场人了。这样一想,其实还是会有一些伤感和紧张的,但生活轨迹就是这样一直向前不可逆的,所以主動迎接总比被生活赶着跑要自如的多。
  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拿到的offer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虽然后期发生了较多变化,但正式入职时还能跟随喜欢的领导同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已经非常值得感激了。
  入职后,我发现自己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样能催促我自己更主动地去学习、去进步、去成长,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一件好事儿。
  我的同班同学有近一半通过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有的加入了传统媒体或门户网站坚守了行业理想,有的在平台和薪资之间也曾犹豫纠结但最后也已下定决心,还有的选择了读博在学术上更进一层。其实,选择没有高下,只有适合。
  责任编辑:钟鑫
其他文献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1980年代中国大学生诗歌,恐怕是个太大、太模糊的概念。它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写的诗吗?那之前和之后的又该怎么算呢?据我所知,民国时代,冯至、卞之琳、戴望舒,还有以后的“七月派”、“九叶派”里的不少诗人在大学时代也都曾写出过出色的作品。而很多1980年代的大学生诗人,似乎多是在毕业以后才写出了比较成熟的、杰出的作品。所以
庞大的雨,压向地面  在炸雷声中解除  上天的沉疴  空气顿时清新无比  抬升精神的桃花飞翔  ——夏天来了。一次  急促的恋爱,适时步入婚房;  生活充满长久的麻烦  落下的雨找不到方向  开镰的钟声响起  是浇灌新生的禾苗  还是与污泥混战一场?  这些答案并不重要  雨水,在人间走上一遭  就如同幼儿,贡献了美丽而简单的力量。  昨夜的梦  昨夜的梦,做到一半就醒来  并惊出一身冷汗  梦见
棉城  转眼。又是春天  时间如彼岸,冷酷如你  我羞愧不已,在青山白云里  虚构美好的往事  风也旧了  我说的是花,每个人听到的  却是泥  直到第一朵木棉绽放  这时清晨已经长出了耳朵  纽扣  每次买新衣服  我总会把纽扣重新缝好  生怕掉一颗  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衣服可以少一件  纽扣却不能少一颗  纯洁物种的爱情  敞开在动词前面,先模糊  然后再来一位女子,穿上旗袍  搭在弦上,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同行小学教师对语文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处理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1)教师完全不教,也没有安排学生去自主阅读;(2)不安排课时教学,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且设计一些练习;(3)安排1课时教学,且按照略读课文教学处理;(4)安排2~3课时教学,基本按照精读课文教学处理。选学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用件”,是“语料”,是重要的教材资源,但选学课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教学目标如何定
翻开唐诗宋词选本,随处可见“楼”的身姿:或高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或雄奇,“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或喧闹,“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或缠绵,“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或哀怨,“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或思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据史书记载,我国早自先秦时期就筑有楼阁。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
让赏识的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根据这一原理,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它可以激发学
拒绝树梢的挽留  事物潜滋暗长  又销声匿迹  落叶与雨水亲吻  春风俯身低语  说出你太多的沧桑  解释与重构  速写着整体印象  几只南归的大雁  一路伸向远方的触须  浩荡的春风  存在或上升  一群远道而来的鱼  把水面当作天空  滑翔……  我感觉被一道巨大的光芒照耀  冬雨从天空飘落  一场华丽、伤感与初冬的雨  落到我的心灵里  至今感觉不到它的方向  初冬的雨要冷得多  它们慢慢地
如今,各种犯罪案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为适应实际需要,2005年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办了全国高校唯一的犯罪学本科专业,在研究生阶段还设置了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及测试等更为细致的方向。作为犯罪学专业研二的学生,我在治安、刑侦、技术等部门都实习过,理论结合应用,我正一步步进阶为一名新时代的“高精尖”警察。  十八般武艺都精通  犯罪学专业属于新型的学科交叉领域,以各种文理学科知识研究犯罪现象
肉身腐了  骨头还在  崤头柄飞  磷火还在  没有星月的夜晚  蒿草丛生的地方  会提着灯笼  磕磕绊绊踽踽前行  为了照亮别人的路孤独地  探索脚下的路  河蚌  曾用斧足艰难地  画出如远古的图腾  焦渴的心田早已龟裂  青春在未能孕育出珍珠的介壳里  仓促地留下几圈环纹  我如一条赤裸的涸辙之鲋  从此搁浅在泥淖里  聆听蛙声咕咕  梅雨季节又来了  像往年一样准时  但我蒼老地  再也难
星光坠下来  砸在石阶与行人身上  有人喊疼  有人预报,还有二百级石阶  悬在头上  在苍龙岭,有人劝我买把铁锁  把你,也把逝去的亲人  锁在石砌的栏杆上  我只喊了一声你的名字  漫天的繁星,一颗接一颗抖落  在東峰,已有人在等着日出  而我,就躺在一块石头上  望着你  也等一阵山风,把我  像尘粒一样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