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规律》重点是在“找”,其次才是规律。找是学生观察能力高低的体现,是学生将生活化场景模型化、数学化的过程,更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内化感知过程。它的着力点不是知识,它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对学生持久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着重让学生体会“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抓住“两端物体相同”这一本质特征,进行反复强调练习,学生也获取了一些知识,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同时,对于封闭圆中的“一一间隔”现象,学生理解得也较为困难。这种过分强调规律,而忽视观察、研究的作用,割裂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更易使学生觉得小学数学课堂过于空洞、教条化,缺少学习的动力。本文试结合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力求知识学习过程从“找”生活原型开始,以“找”规律为中心,至“找”问题解决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课堂实效。
一、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一一间隔排列”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其他“规律”搅和在一起,学生看过、听过、说过,可就没思考过,教师在教学中,预设学生已经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正是因为这种“学生已经知道了”的过度期待,教学中学生学得是一头雾水,教师越教也越吃力,从而产生“只有两端物体相同的才是一一间隔排列”等一些奇思怪想,这不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更淡不上是智慧的火花,它是囫囵吞枣的后果。
1.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感知生活
数学课堂的生活场景不是毫无意义、任意选择的,而应该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为教学而服务。“一一间隔排列”是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一一”的含义,还要让学生理解周期具有无限重复的特性。
片断一:
师:一次旅游,我看到一位老人在穿‘串珠子,你们看,他是怎么穿的……
(课件出示穿的方法,黑白两色)
师:你猜他下一粒会用什么珠子?为什么?
生:……
师:你能说说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生:……
师:对,这种现象就是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我们再来看几种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师:说说什么和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接着排列吗?说得完吗?
2.带着模仿的眼光再现生活
模仿是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生活经验向自我实践能力转化的必经阶段,是进行合理创造的必备基础。操作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合理选择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手模仿再创造,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脉络、因果传承关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断二:
师:你能设计出一些具有“一一间隔”规律的排列吗?
师:他设计的是……
能继续排列下去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一间隔”排列是什么意义吗?
生活的经验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这种积累往往是量的叠加,缺少对现象内在规律的探索,缺少一种统观全局的思考,这种叠加同时也因为现象的外延的不同产生各种分歧,形成似是而非的理解。将生活原型“找”出来的过程,是将生活模型化、抽象化,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深入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从研究中理解数学
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者虽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要求学生高度理性、高度科学地学习数学,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理性、科学的环境,提供给学生发现数学、感知数学、研究的平台,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性”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综合性、深刻性也必定有着长远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课是在“一一间隔”的线性排列中截取一段研究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的个数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难,如果突破了这一难点,那么学生学习后面的也就会水到渠成。
片断三: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一一间隔”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一看老人穿珠子的游戏,你觉得他会一起黑白、黑白地穿下去吗?
生:会!
师:对了,虽然它可以无休止地重复下去,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其中的一段就可以了。那么你觉得老人穿的最后一粒会是什么颜色呢?
师:其他的各个排列呢?
(课件展示已经出现的一一间隔排列)
师:你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师:他们又各有什么特征呢?完成表格。
周期是无限重复的,但我们研究的却是有限的,这不仅是科学的思维,更是哲理的思考,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无限、有限的概念,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无限、有限的含义。数学是理性的、科学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还不能完全体会理性、科学的重要性,但它完全可以在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的支撑下去发现生活、研究生活。
三、从运用中升华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不是一个“会”字了得,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一些书本问题,还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不难解决一些线性一一间隔排列的习题,但封闭的图形中的规律存在一些隐蔽性,学生难以发现内在的特征,突破这一难点,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质的飞跃,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得以提升,更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种进步。
片断四:
师:老师从老人那儿买了一串珠子(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老师也自己穿了一串珠子(圆形,接头处珠子颜色相同),你觉得哪一串珠子好看?为什么?
师:老人的珠子因为是按“一一间隔”排列的,所以看起来特别美。那么要想做成这样的一串珠子,黑白两色的珠子的个数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吗?
师演示两串珠子解开后的情况。
展示一组优美的圆形规律图片。
规律是周期的,自然界中的规律孕育着和谐、优美,让学生找出、欣赏规律中的美,渗透文化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的滋养,课堂成了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而发现美中的规律,使学生以运用知识为乐趣,以创造美为目标,学习也就有了内驱的动力,知识也就有了新的生长点。
生活是有规律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更应该教会学生寻找规律的方法。学习因找而有乐趣,生活因找而精彩,社会因找而进步,数学因找而实现价值,学生因找而成为栋梁。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着重让学生体会“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抓住“两端物体相同”这一本质特征,进行反复强调练习,学生也获取了一些知识,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同时,对于封闭圆中的“一一间隔”现象,学生理解得也较为困难。这种过分强调规律,而忽视观察、研究的作用,割裂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更易使学生觉得小学数学课堂过于空洞、教条化,缺少学习的动力。本文试结合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力求知识学习过程从“找”生活原型开始,以“找”规律为中心,至“找”问题解决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课堂实效。
一、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一一间隔排列”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其他“规律”搅和在一起,学生看过、听过、说过,可就没思考过,教师在教学中,预设学生已经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正是因为这种“学生已经知道了”的过度期待,教学中学生学得是一头雾水,教师越教也越吃力,从而产生“只有两端物体相同的才是一一间隔排列”等一些奇思怪想,这不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更淡不上是智慧的火花,它是囫囵吞枣的后果。
1.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感知生活
数学课堂的生活场景不是毫无意义、任意选择的,而应该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为教学而服务。“一一间隔排列”是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一一”的含义,还要让学生理解周期具有无限重复的特性。
片断一:
师:一次旅游,我看到一位老人在穿‘串珠子,你们看,他是怎么穿的……
(课件出示穿的方法,黑白两色)
师:你猜他下一粒会用什么珠子?为什么?
生:……
师:你能说说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生:……
师:对,这种现象就是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我们再来看几种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师:说说什么和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接着排列吗?说得完吗?
2.带着模仿的眼光再现生活
模仿是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生活经验向自我实践能力转化的必经阶段,是进行合理创造的必备基础。操作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合理选择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手模仿再创造,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脉络、因果传承关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断二:
师:你能设计出一些具有“一一间隔”规律的排列吗?
师:他设计的是……
能继续排列下去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一间隔”排列是什么意义吗?
生活的经验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这种积累往往是量的叠加,缺少对现象内在规律的探索,缺少一种统观全局的思考,这种叠加同时也因为现象的外延的不同产生各种分歧,形成似是而非的理解。将生活原型“找”出来的过程,是将生活模型化、抽象化,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深入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从研究中理解数学
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者虽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要求学生高度理性、高度科学地学习数学,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理性、科学的环境,提供给学生发现数学、感知数学、研究的平台,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性”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综合性、深刻性也必定有着长远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课是在“一一间隔”的线性排列中截取一段研究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的个数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难,如果突破了这一难点,那么学生学习后面的也就会水到渠成。
片断三: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一一间隔”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一看老人穿珠子的游戏,你觉得他会一起黑白、黑白地穿下去吗?
生:会!
师:对了,虽然它可以无休止地重复下去,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其中的一段就可以了。那么你觉得老人穿的最后一粒会是什么颜色呢?
师:其他的各个排列呢?
(课件展示已经出现的一一间隔排列)
师:你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师:他们又各有什么特征呢?完成表格。
周期是无限重复的,但我们研究的却是有限的,这不仅是科学的思维,更是哲理的思考,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无限、有限的概念,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无限、有限的含义。数学是理性的、科学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还不能完全体会理性、科学的重要性,但它完全可以在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的支撑下去发现生活、研究生活。
三、从运用中升华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不是一个“会”字了得,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一些书本问题,还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不难解决一些线性一一间隔排列的习题,但封闭的图形中的规律存在一些隐蔽性,学生难以发现内在的特征,突破这一难点,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质的飞跃,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得以提升,更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种进步。
片断四:
师:老师从老人那儿买了一串珠子(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老师也自己穿了一串珠子(圆形,接头处珠子颜色相同),你觉得哪一串珠子好看?为什么?
师:老人的珠子因为是按“一一间隔”排列的,所以看起来特别美。那么要想做成这样的一串珠子,黑白两色的珠子的个数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吗?
师演示两串珠子解开后的情况。
展示一组优美的圆形规律图片。
规律是周期的,自然界中的规律孕育着和谐、优美,让学生找出、欣赏规律中的美,渗透文化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的滋养,课堂成了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而发现美中的规律,使学生以运用知识为乐趣,以创造美为目标,学习也就有了内驱的动力,知识也就有了新的生长点。
生活是有规律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更应该教会学生寻找规律的方法。学习因找而有乐趣,生活因找而精彩,社会因找而进步,数学因找而实现价值,学生因找而成为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