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魏公子列传》出自《史记》卷七十七。梁启超先生将其看作是《史记》最出色的十篇文字之一,高度评价它「肃括宏深,实叙事文永远之模范」;清人姚祖恩在《史记菁华录》中亦说此传是太史公「生平最用意之笔也」。这篇文章的好,不只在于记述了一个信陵君这个人的“好”,更在于作者技术的高明,写得“好”。文章构思精妙,描写生动,艺术性极强,且笔锋常带感情,将作者自己对魏公子「仁而下士」之品格的仰佩,通过多种笔法,表达淋漓尽致,成为摇曳生姿之文章。真让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
对于此文的研究,古人早已经甚为重视。今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中人物性格、行为等的挖掘,如韩兆琦《读<史记·魏公子列传>》;对文章取材来源的考证,如任刚《<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取材及撰写》;更多的是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赏析,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聂石樵《司马迁论稿》、陈桐生《〈史记〉名篇论述稿》、俞樟华《史记艺术论》等著作的有关章节。本文试从《魏公子列传》所运用的互见、衬托、复笔等艺术手法入手,探析太史公如此笔法的用意,并尝试浅析太史公在文章中所诉诸的对魏公子赞赏之情的原因。
二、艺术手法的运用
(1)互见
朱自清在《<史记菁华录>指导大概》中提到司马迁常用的一个写作手法——互见,即「作者把一些共同的事迹,叙述在关于主角的篇章里,同时连带叙述与此有关的其他人物;而在关于其他人物的篇章里,使节省笔墨,单说一句『见某篇』了事」。《魏公子列传》就使用了互见的手法。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从太史公这句话可以推测,互见的手法在本文中作用有二,一是为了紧扣主题,将内容聚焦在魏公子「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的人格特点以及与士人倾心相待的关系上面,二是为了「寄托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一个「唯」字,足可见史公对魏公子的推崇。因此,司马迁将魏公子之「仁而下士」的特点在这一篇中进行了着力描写,而将魏公子性格之短处或与「仁而下士」无关的品格进行了略写,或干脆放在其他篇章。从以下两点可見:
如茅坤所言:「太史公详处在信陵所以得士,略处在秦军所以却」,魏公子政治军事方面的能力很强,但在《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却只是用几处闲笔一带而过,而把更加详细的描述放在了另一篇在《魏世家》中。如,描写魏公子杀晋鄙后统率军队时,有对魏公子的一处语言描写:「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短短一句,已然可以窥得魏公子极擅长笼络军心,这正是他军事统筹能力的体现,但史公在此也只是一句带过,点到为止。又如,公子归魏后,整顿军力,「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这一处亦可见魏公子带兵作战能力之强、气势之大,但史公在此依然是不咸不淡地点出而已。军事能力之强非《魏公子列传》的主题,因此略写,但因又是魏公子不可忽略的一个能力,所以在<魏世家>中,史公便用了十分大段的语言描写,极言信陵君在政治军事方面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判断,将魏公子的形象隔空做了完善与补充。这是上文所说互见手法作用一的体现。
在《魏公子列传》里,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完美君子形象,但事实上确有夸大美化的意味在里面,因此在另一篇《范雎蔡泽列传》中,司马迁又相对客观地将魏公子性格中畏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一点展现了出来。虞卿和魏齐逃跑中求助信陵君,但因信陵君「畏秦,犹豫未肯见」,成为魏齐「怒而自刎」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对于魏公子这一性格上的短处,就连<魏公子列传>中忠心耿耿的侯生,在《范雎蔡泽列传》里,都忍不住因此对他进行嘲讽:「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又如,在《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写魏公子这个人于魏国的重要性,魏国几次危难都是由魏公子解决的,就连最后秦灭魏国,也在这篇中被司马迁暗示成魏公子亡才是魏亡的原因:「秦闻公子死……十八岁而虏魏亡,屠大梁」,颇有信陵君一人决定魏国命运之感。但同时,在《魏世家》里,司马迁又冷静地分析道:「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猛然一看,这样前后矛盾的态度,似乎是太史公思维上的漏洞,其实不然。在<魏公子列传>中,不论是摒弃魏公子的短处而专写其长处,还是对魏公子历史价值的评估具有差异性,都是源于太史公对魏公子「仁而下士」这一品格的特殊情感,且看他在<魏公子列传>最后所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名冠诸侯,不虚耳」,司马迁对魏公子的景仰之情显而易见。因此,这就使得司马迁要「竭力维持一篇作品的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不打破这种「统一性」,将对魏公子「仁而下士」这一美好的品格夸赞到底。李长之先生对司马迁这种笔法有一则十分准确的评论,他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就他单篇文章看,他所尽的乃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只有就他整部的《史记》说,他才尽的历史家的责任。」的确如此,司马迁是一个带有充沛情感的史学家,亦是一个不吝于表达自己褒贬倾向的史学家。这就是上文所说互见手法作用二的体现。
(2)侧面描写
梁启超先生在讲为人作传的方法时说:「还有许多人,不可以不见,可是又没有独立做传的价值,就可以附录在有关系的大人物传中。因为他们本来是配角,但是很可以陪衬主角;没有配角形容不出主角,写配角正是写主角」,<魏公子列传>即是如此,用几个配角如侯嬴、朱亥等人的衷心,衬托得「信陵君的为人格外显得伟大,格外显得奇特」。《战国策》里有关魏公子的记载,只是寥寥数语描述其行为,并没有关于他门下士人的丰富描写,如:「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战国策·齐策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战国策·赵策三》)、「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战国策·魏策四》)。有关司马迁这篇文章里几个士人的史料来源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他或许是游历「大梁之墟」听来的,亦或许是从其他文字记载中看到的,但与上面《战国策》中的记载相对比,可以肯定的是,太史公的确是有意识地以大量笔墨描写魏公子手下士人的事件,如侯生之死,姚祖恩批道:「侯生一节,史公用二十分精神,二十分笔力对付得来」,甚至比单纯对魏公子的描写还要着意。如清人李景星所说,「通篇以『客』起,以『客』结」,以「客」贯穿始终,其目的正是以「客」衬托信陵君本人,用这样旁敲侧击的笔法更写出信陵君「仁而下士」这一特点的伟大之处,能够令手下之「客」对他忠心耿耿,甚至甘愿为他付出生命。另外,对于配角的选择,司马迁亦是有考虑的。本传中说信陵君之所以最终选择归魏,是「客有说公子」,而这里的「客」是谁,太史公未明说,但在《战国策·魏策四》中却有记载:「唐且谓信陵君曰……」,可见此人叫唐且,并非无名之辈,而司马迁不说名字,大概是为了不「节外生枝」,只将重点聚焦于侯、朱等四人身上罢了。 (3)覆笔
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说:「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覆」,这个「覆」即「覆笔」,体现在《魏公子列传》中是对「公子」这一称呼的反复使用,短短两千多字的文章,「公子」这一称呼出现了一百四十次之多,形成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带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氛围,用明代学者徐与乔的话说便是「无限唱叹,无限低徊」,这是「四公子」另外三人的传记里所没有的手法,是属于信陵君的独一份,由此足见史公对魏公子之慨慕之心,景仰之情。
三、笔锋之下的情感秘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对信陵君的喜爱和仰慕之情诉诸于文字。那么太史公为什么对魏公子有如此深切的情感呢?
在《魏公子列传》中有明确的表达:「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也就是说,信陵君身上那种愿意打破阶级鸿沟,真诚地与「士」相交的品格,才是打动司马迁的地方。可是,信陵君身上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司马迁何以单单对这一点「情有独钟」呢?
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建劝卫青将军招贤纳士,卫青谢绝了,原因是:「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尊职而已,何与招士」,说明汉朝时期亲近士人、招选贤才的行为并非主流。《文献通考》也有记载说:「人主亲士大夫时少,亲宦官宫妾时多」,就连皇上自己对士大夫都持疏离态度,可见当时士人处境并不乐观。东方朔就因不被重用,写就《答客难》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满,其中「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可以说尖锐而深刻地描述了当时士人的处境,揭露出当权者对贤才随意扬抑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遭遇李陵之祸的司马迁写了《悲士不遇赋》,发出「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的呼喊,将内心愤懑不平的情绪宣泄纸上。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也」,这是他对有志之士的寄语,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那么,不难想象,这样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理想的人,生在这样一个令人不满的环境中,如何能不对曾经那个重贤的黄金时代充满怀恋,又如何能不对那位「仁而下士」的翩翩公子充满景仰之情呢?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互见、衬托和覆笔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仁而下士」的魏公子形象,并将自己对魏公子的倾慕与景仰之情蕴藏于语言和笔法之中,形成这样一篇千古好文。《史记》之伟大,不仅在于司马迁洋洋洒洒纪录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还在于他倾注自己澎湃而真切的情感,以丰富而高妙的艺术手法,将一段段历史故事、一个个历史人物,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灵魂。《魏公子列传》就是其中之典范。
参考文献
专書:
[1]〔汉〕司马迁著,〔清〕姚祖恩选评:《信陵君列传·史记菁华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2]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汉〕东方朔著,傅春明辑注:《东方朔作品辑注》(山东:齐鲁书社,1987年)
[4] 俞樟华:《史记艺术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5] 陈桐生:《〈史记〉名篇论述稿》(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 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 聂石樵:《司马迁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期刊论文:
[1] 韩兆琦:《读<史记·魏公子列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981年12月)
[2] 任刚:《<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取材及撰写》,《安康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12年10月)
[3] 尚学锋:《汉代士的地位变化和司马迁的不遇心态》,《文学遗产》第4期(1991年)
一、引言
《魏公子列传》出自《史记》卷七十七。梁启超先生将其看作是《史记》最出色的十篇文字之一,高度评价它「肃括宏深,实叙事文永远之模范」;清人姚祖恩在《史记菁华录》中亦说此传是太史公「生平最用意之笔也」。这篇文章的好,不只在于记述了一个信陵君这个人的“好”,更在于作者技术的高明,写得“好”。文章构思精妙,描写生动,艺术性极强,且笔锋常带感情,将作者自己对魏公子「仁而下士」之品格的仰佩,通过多种笔法,表达淋漓尽致,成为摇曳生姿之文章。真让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
对于此文的研究,古人早已经甚为重视。今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中人物性格、行为等的挖掘,如韩兆琦《读<史记·魏公子列传>》;对文章取材来源的考证,如任刚《<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取材及撰写》;更多的是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赏析,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聂石樵《司马迁论稿》、陈桐生《〈史记〉名篇论述稿》、俞樟华《史记艺术论》等著作的有关章节。本文试从《魏公子列传》所运用的互见、衬托、复笔等艺术手法入手,探析太史公如此笔法的用意,并尝试浅析太史公在文章中所诉诸的对魏公子赞赏之情的原因。
二、艺术手法的运用
(1)互见
朱自清在《<史记菁华录>指导大概》中提到司马迁常用的一个写作手法——互见,即「作者把一些共同的事迹,叙述在关于主角的篇章里,同时连带叙述与此有关的其他人物;而在关于其他人物的篇章里,使节省笔墨,单说一句『见某篇』了事」。《魏公子列传》就使用了互见的手法。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从太史公这句话可以推测,互见的手法在本文中作用有二,一是为了紧扣主题,将内容聚焦在魏公子「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的人格特点以及与士人倾心相待的关系上面,二是为了「寄托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一个「唯」字,足可见史公对魏公子的推崇。因此,司马迁将魏公子之「仁而下士」的特点在这一篇中进行了着力描写,而将魏公子性格之短处或与「仁而下士」无关的品格进行了略写,或干脆放在其他篇章。从以下两点可見:
如茅坤所言:「太史公详处在信陵所以得士,略处在秦军所以却」,魏公子政治军事方面的能力很强,但在《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却只是用几处闲笔一带而过,而把更加详细的描述放在了另一篇在《魏世家》中。如,描写魏公子杀晋鄙后统率军队时,有对魏公子的一处语言描写:「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短短一句,已然可以窥得魏公子极擅长笼络军心,这正是他军事统筹能力的体现,但史公在此也只是一句带过,点到为止。又如,公子归魏后,整顿军力,「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这一处亦可见魏公子带兵作战能力之强、气势之大,但史公在此依然是不咸不淡地点出而已。军事能力之强非《魏公子列传》的主题,因此略写,但因又是魏公子不可忽略的一个能力,所以在<魏世家>中,史公便用了十分大段的语言描写,极言信陵君在政治军事方面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判断,将魏公子的形象隔空做了完善与补充。这是上文所说互见手法作用一的体现。
在《魏公子列传》里,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完美君子形象,但事实上确有夸大美化的意味在里面,因此在另一篇《范雎蔡泽列传》中,司马迁又相对客观地将魏公子性格中畏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一点展现了出来。虞卿和魏齐逃跑中求助信陵君,但因信陵君「畏秦,犹豫未肯见」,成为魏齐「怒而自刎」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对于魏公子这一性格上的短处,就连<魏公子列传>中忠心耿耿的侯生,在《范雎蔡泽列传》里,都忍不住因此对他进行嘲讽:「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又如,在《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写魏公子这个人于魏国的重要性,魏国几次危难都是由魏公子解决的,就连最后秦灭魏国,也在这篇中被司马迁暗示成魏公子亡才是魏亡的原因:「秦闻公子死……十八岁而虏魏亡,屠大梁」,颇有信陵君一人决定魏国命运之感。但同时,在《魏世家》里,司马迁又冷静地分析道:「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猛然一看,这样前后矛盾的态度,似乎是太史公思维上的漏洞,其实不然。在<魏公子列传>中,不论是摒弃魏公子的短处而专写其长处,还是对魏公子历史价值的评估具有差异性,都是源于太史公对魏公子「仁而下士」这一品格的特殊情感,且看他在<魏公子列传>最后所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名冠诸侯,不虚耳」,司马迁对魏公子的景仰之情显而易见。因此,这就使得司马迁要「竭力维持一篇作品的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不打破这种「统一性」,将对魏公子「仁而下士」这一美好的品格夸赞到底。李长之先生对司马迁这种笔法有一则十分准确的评论,他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就他单篇文章看,他所尽的乃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只有就他整部的《史记》说,他才尽的历史家的责任。」的确如此,司马迁是一个带有充沛情感的史学家,亦是一个不吝于表达自己褒贬倾向的史学家。这就是上文所说互见手法作用二的体现。
(2)侧面描写
梁启超先生在讲为人作传的方法时说:「还有许多人,不可以不见,可是又没有独立做传的价值,就可以附录在有关系的大人物传中。因为他们本来是配角,但是很可以陪衬主角;没有配角形容不出主角,写配角正是写主角」,<魏公子列传>即是如此,用几个配角如侯嬴、朱亥等人的衷心,衬托得「信陵君的为人格外显得伟大,格外显得奇特」。《战国策》里有关魏公子的记载,只是寥寥数语描述其行为,并没有关于他门下士人的丰富描写,如:「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战国策·齐策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战国策·赵策三》)、「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战国策·魏策四》)。有关司马迁这篇文章里几个士人的史料来源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他或许是游历「大梁之墟」听来的,亦或许是从其他文字记载中看到的,但与上面《战国策》中的记载相对比,可以肯定的是,太史公的确是有意识地以大量笔墨描写魏公子手下士人的事件,如侯生之死,姚祖恩批道:「侯生一节,史公用二十分精神,二十分笔力对付得来」,甚至比单纯对魏公子的描写还要着意。如清人李景星所说,「通篇以『客』起,以『客』结」,以「客」贯穿始终,其目的正是以「客」衬托信陵君本人,用这样旁敲侧击的笔法更写出信陵君「仁而下士」这一特点的伟大之处,能够令手下之「客」对他忠心耿耿,甚至甘愿为他付出生命。另外,对于配角的选择,司马迁亦是有考虑的。本传中说信陵君之所以最终选择归魏,是「客有说公子」,而这里的「客」是谁,太史公未明说,但在《战国策·魏策四》中却有记载:「唐且谓信陵君曰……」,可见此人叫唐且,并非无名之辈,而司马迁不说名字,大概是为了不「节外生枝」,只将重点聚焦于侯、朱等四人身上罢了。 (3)覆笔
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说:「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覆」,这个「覆」即「覆笔」,体现在《魏公子列传》中是对「公子」这一称呼的反复使用,短短两千多字的文章,「公子」这一称呼出现了一百四十次之多,形成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带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氛围,用明代学者徐与乔的话说便是「无限唱叹,无限低徊」,这是「四公子」另外三人的传记里所没有的手法,是属于信陵君的独一份,由此足见史公对魏公子之慨慕之心,景仰之情。
三、笔锋之下的情感秘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对信陵君的喜爱和仰慕之情诉诸于文字。那么太史公为什么对魏公子有如此深切的情感呢?
在《魏公子列传》中有明确的表达:「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也就是说,信陵君身上那种愿意打破阶级鸿沟,真诚地与「士」相交的品格,才是打动司马迁的地方。可是,信陵君身上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司马迁何以单单对这一点「情有独钟」呢?
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建劝卫青将军招贤纳士,卫青谢绝了,原因是:「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尊职而已,何与招士」,说明汉朝时期亲近士人、招选贤才的行为并非主流。《文献通考》也有记载说:「人主亲士大夫时少,亲宦官宫妾时多」,就连皇上自己对士大夫都持疏离态度,可见当时士人处境并不乐观。东方朔就因不被重用,写就《答客难》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满,其中「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可以说尖锐而深刻地描述了当时士人的处境,揭露出当权者对贤才随意扬抑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遭遇李陵之祸的司马迁写了《悲士不遇赋》,发出「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的呼喊,将内心愤懑不平的情绪宣泄纸上。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也」,这是他对有志之士的寄语,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那么,不难想象,这样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理想的人,生在这样一个令人不满的环境中,如何能不对曾经那个重贤的黄金时代充满怀恋,又如何能不对那位「仁而下士」的翩翩公子充满景仰之情呢?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互见、衬托和覆笔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仁而下士」的魏公子形象,并将自己对魏公子的倾慕与景仰之情蕴藏于语言和笔法之中,形成这样一篇千古好文。《史记》之伟大,不仅在于司马迁洋洋洒洒纪录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还在于他倾注自己澎湃而真切的情感,以丰富而高妙的艺术手法,将一段段历史故事、一个个历史人物,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灵魂。《魏公子列传》就是其中之典范。
参考文献
专書:
[1]〔汉〕司马迁著,〔清〕姚祖恩选评:《信陵君列传·史记菁华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2]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汉〕东方朔著,傅春明辑注:《东方朔作品辑注》(山东:齐鲁书社,1987年)
[4] 俞樟华:《史记艺术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5] 陈桐生:《〈史记〉名篇论述稿》(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 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 聂石樵:《司马迁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期刊论文:
[1] 韩兆琦:《读<史记·魏公子列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981年12月)
[2] 任刚:《<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取材及撰写》,《安康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12年10月)
[3] 尚学锋:《汉代士的地位变化和司马迁的不遇心态》,《文学遗产》第4期(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