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较好地实现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相结合。此节课,设计摸拟火场逃生场景,课外拓展研修专题,安排了消防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加大学生小组探究,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增加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技能的内容和训练。
  关键词探究实验创新;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安全意识;逃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025-01
  基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教学设计,加大了学生小组探究,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增加了培养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技能的内容和训练,为此,设计了摸拟火场逃生场景,课外拓展研修专题,安排了消防队社会实践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有机相结合。
  一、教学设计思路,体现学科素养
  【教学思路】实验激疑——提出问题,引起思考——猜想燃烧的条件——寻找验证猜想的证据——设计并探究实验猜想——探究灭火原理及方法——模拟火场逃生——学习小结——巩固与测试——拓展研修
  【学习知识主线】动手(生活经验)——动脑(科学学习)——再动手(学习灭火原理)——再动脑(掌握逃生技能)
  【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设计】引导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社会实践法。
  创新设计亮点:
  二、开发实验,合作探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1】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1)物質是否可燃;(2)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3)可能与一定的温度有关。
  【实验器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酒精灯、玻璃棒、木条、打火机、蜡烛、烧杯、煤块、坩埚钳。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的直观再现,让学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提高效率。
  【教师归纳过渡】学习不是一个间单的再现生活经验,而是要从科学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认识。
  三、创新和改进实验,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
  【进一步验证燃烧的条件】
  【设计实验1】1.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分别把装有红磷、白磷两只试管放入烧杯(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用一只大试管罩住热水中的白磷
  如下图所示
  【实验创新之处】
  (1)实验过程中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燃烧的影响。
  (2)实验过程中贯穿了绿色化学思想,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避免了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师生身心健康。
  (3)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切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水平,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启迪性和示范性,促进“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素养的形成。
  四、创设场景,亲生体验
  用多支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场面,并给出一些灭火材料(水、细砂、湿抹布、扇子、碳酸钠、盐酸)等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联想,然后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灭火方法,并说明自已的灭火原理。
  五、模拟火中逃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多媒体手段模拟火灾现场情景,让两组学生模拟火中逃生,有的学生把毛巾浸湿,掩住口鼻,猫着腰,快速向门口撤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小组模拟做完以后,让学生评价,找出不足,教师适当点拔,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逃生方法的判断,而且巩固了一些逃生等消防知识,并培养了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沉着镇静的心理素质。
  六、课后化学研修,提高实践能力
  【研修主题】珍爱生命,关注能源
  【研修课题】(1)目前最主要能源存在何种能源危机;(2)灭火器类型和正确使用;(3)逃生常识与逃生技能深度研究。
  【研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图书馆等资源,每组两个课题,要求以报告形式形成成果,第五周进行成果评比。
  【拓展资源】与市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周系列活动,组织优秀小组成员走入消防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灭火器的使用,逃生技能常规训练。
  【研修学习方法培训】利用网络搜索资源、整理资源形成学习成果和学习报告。
  教无定法,贵在尝试。核心素养是教学设计的考量因素,也体现着设计者的个性和风格、理念和积累,展示的是教师的特色和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荆门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明显,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具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这些地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使品德教学的载体更贴近实
【摘要】激励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激励性评价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方法,可组织竞争;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巧妙运用否定激励评价。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数学自信  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
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的普及,诸多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新兴的信息环境下的模式所代替,它的转变使教育真正的走向教育信息化,大量的优秀教学设计、课件等都更加直观。更有的放矢的运用于各个学科的实践之中,更易化了学生争议较大或把握不到位的重要知识内容体系,使教学过程的知识点深入浅出的以点带面,有效的加强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思考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结合本人对信息技术下语文教学的实践感受,浅谈一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了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衔接。而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对其它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里,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因此,积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早期阅读在农村评价
【摘要】本文重点从三套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出发,辅以教材纲目,教材编排特色等进行相互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便于其转变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建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国自主编版了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分别是宋心琦主编的人教版;王祖浩主编的苏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范式,并以两个实例予以说明。首先介绍了基于在线COCA语料库,研究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意识形态词汇的使用状况;然后,简述了基于自建语料库,如何研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神话原型解构。  【关键词】语料库话语研究新闻话语文学话语  基金项目: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 (2013KYR0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科研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对生字教学编排实行读写分离的方式。新课改要求我们鼓励学生多认少写,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低年级学生识字情况不容乐观。只有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给学生一双慧眼,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本人近几年一直在城郊学校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城镇学生,有农村学生,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里的孩子学前就学会认很多字,上学后会比较容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  我的尝试与探索是以我校某班为试点展开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迷恋上网或网络成瘾越来越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万个,网民近2.1亿,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34.1%。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  一、“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在目前上网的人群中,这一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
【摘要】通过对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现状分析,发现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习题化倾向、教案化倾向、浅层化倾向,结合自身教学心得,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探究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使导学案设计的内容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活动化、知识模块化、成果巩固化,使导学案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 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设计策略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