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实施使大学所学知识与中小学教学实际有所脱节,而本文就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课标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进一步提出培养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从而得出新课标下如何做好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结论。
1新课标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要进一步加强
新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有较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自新课标实施后,体育教师就可以只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较开放的前提下来开展教学,课程资源的提出也让教师感觉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中加以选择。这使得许多传统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因为体育教学大纲让很多体育教师所产生的照本宣科的惯性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所以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1.2对体育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
一种教材统一全中国的局面已经过去,教材的多样化成为主流。多样化的教材“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已有的知识基础等)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选择教材上,我们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体育教材还要选择一些适合终身学习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重视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再次,体育教材结构要在横向上保持协调,就要以学生发展的整体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为依据。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体育课程标准要淡化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并不表示不要运动技术。因为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和“途径”,而运动技能技术和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就是这个“载体”和“途径”。
1.3 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本地、本校的特色,目标统领课程的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新课程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重视,这是以往课程改革所欠缺的。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1.4 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在一些新课程实施调查报告中得知,许多教师和学生反映现在的体育课堂较乱,“开放”的课堂变成了“散漫”的课堂。当前不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作主、自己学习,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就让他们上课时按照自己兴趣“玩”。笔者认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1.5 科学的进行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结果对过程有着指向作用,体育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手段外,还不能抛弃结果性评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体技能和体能、技术等在不同程度上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能真正激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技术的评价为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动的评价,使教学评价走上科学化轨道,促进学生健康的真正发展。
2 实施符合新课标特点的教学
2.1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首先,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强调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5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其次,新课标在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5个目标”和6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据有些体育教师反映,他们现在对教什么内容感到茫然,确定了目标但不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达成目标。再次,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这就让习惯了技术教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判断什么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和“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教学”。而在现实中,这是一个体育教师面临最大的难题。
2.2 有效的课堂组织
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有限,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这对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来很大的难度。
2.3 多种多样的教学评价手段
新體育课程标准力求教学评价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状态,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主张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度,还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最突出的变动是体育教师应采用定性评价,而定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对习惯了定量评价的体育教师来说较难,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的定性评价很难具体量化的,因此教师对学习评价会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有时很难把握好对学生有好的学习态度却又没有好的体能、知识、技能技术情况的评价,据很多体育教师反映,现在有的学生抓住了没有定量评价的漏洞而滋生懒惰的心理和行为。
3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动
新课标的实施,不光改变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学体育教师也要随着变动,使培养的学生无论在职业道德、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上都能够符合一个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标准。
4 结论
新课标的颁布与推广实施,加大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的活跃性和教学实践的自主性,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标准。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而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在我们在教学上的缺陷,为解决这些不足努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对策,使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样符合小学体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三小学)
1新课标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要进一步加强
新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有较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自新课标实施后,体育教师就可以只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较开放的前提下来开展教学,课程资源的提出也让教师感觉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中加以选择。这使得许多传统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因为体育教学大纲让很多体育教师所产生的照本宣科的惯性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所以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1.2对体育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
一种教材统一全中国的局面已经过去,教材的多样化成为主流。多样化的教材“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已有的知识基础等)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选择教材上,我们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体育教材还要选择一些适合终身学习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重视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再次,体育教材结构要在横向上保持协调,就要以学生发展的整体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为依据。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体育课程标准要淡化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并不表示不要运动技术。因为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和“途径”,而运动技能技术和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就是这个“载体”和“途径”。
1.3 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本地、本校的特色,目标统领课程的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新课程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重视,这是以往课程改革所欠缺的。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1.4 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在一些新课程实施调查报告中得知,许多教师和学生反映现在的体育课堂较乱,“开放”的课堂变成了“散漫”的课堂。当前不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作主、自己学习,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就让他们上课时按照自己兴趣“玩”。笔者认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1.5 科学的进行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结果对过程有着指向作用,体育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手段外,还不能抛弃结果性评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体技能和体能、技术等在不同程度上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能真正激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技术的评价为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动的评价,使教学评价走上科学化轨道,促进学生健康的真正发展。
2 实施符合新课标特点的教学
2.1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首先,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强调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5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其次,新课标在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5个目标”和6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据有些体育教师反映,他们现在对教什么内容感到茫然,确定了目标但不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达成目标。再次,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这就让习惯了技术教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判断什么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和“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教学”。而在现实中,这是一个体育教师面临最大的难题。
2.2 有效的课堂组织
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有限,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这对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来很大的难度。
2.3 多种多样的教学评价手段
新體育课程标准力求教学评价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状态,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主张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度,还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最突出的变动是体育教师应采用定性评价,而定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对习惯了定量评价的体育教师来说较难,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的定性评价很难具体量化的,因此教师对学习评价会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有时很难把握好对学生有好的学习态度却又没有好的体能、知识、技能技术情况的评价,据很多体育教师反映,现在有的学生抓住了没有定量评价的漏洞而滋生懒惰的心理和行为。
3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动
新课标的实施,不光改变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学体育教师也要随着变动,使培养的学生无论在职业道德、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上都能够符合一个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标准。
4 结论
新课标的颁布与推广实施,加大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的活跃性和教学实践的自主性,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标准。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而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在我们在教学上的缺陷,为解决这些不足努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对策,使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样符合小学体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