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校试行“121”课堂教学模式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特别是去年12月份听了榆中老师有关生本教育的报告和课堂教学实例,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也带给我一些启发。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得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对前置性作业的理解
  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提升对新知的认识,使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更好地为学服务。
  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遵循“简约”和“渗透”的原则。
  下面我以一些课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只是在尝试,说出来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如何简单明了又围绕核心达到渗透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导入。
  下面我以《植树问题》为例来谈谈:在备课时,我想数学广角的课一定要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渗透了,课就成功了一半。可是《植树问题》中的数学思想太多,若一一渗透,课显得庞杂,而我的目的是尽可能简单地让我的孩子们都知道植树问题的思想本质,那我就要退到其最本质的东西,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解决。所以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这样一个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1.○ △ ○ △ ○ △ ○ △ ○ _ ○_  _
  2.红 黄 红 黄 红 黄……红
  ____比____多一个。
  3.☆♂☆♂☆♂☆♂……☆
  ☆有28个,♂有____个。
  这是一年级学的最简单的找规律,只是在内容上有了深度,但只要依靠一一对应的思想来解决也是很简单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带着有思想的头脑进入课堂,接下来的课也就顺理成章了。一道例题以及两道同类型的题,目的只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来找出植树问题的规律,继而应用规律,最后应用这种基本模型来解决路灯问题、车站问题等,并让学生清楚虽然这些题都不是植树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仍然是植树问题的基本思想,这样学生也就理解透了。而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从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来看,很有效地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并且为所学知识作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愿意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等。而且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再比如《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这样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请你从下面的数中任意选出两个进行大小比较(6、27、37、68、100)
  我选的两个数 ○_ ○_ ○_ ○_
  我的理由
  我的发现
  我的其他例子
  这是一个将具体知识作为课前小研究的例子,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会凭自己的数感判断大小,但是上升到具体的数学方法,对学生还有一定难度。“我的理由”、“我的发现”两个环节帮助学生主动去寻找判断两个数的大小的本质方法,“我的例子”是一个深化的过程。给出了五个具体的数,看似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实则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指导帮扶的作用,使学生的比较有了具体的对象。“我的例子”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放的作用小研究的整个设计流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个案。
  三、前置性作业的作用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前置性作业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让课内的交流更广泛。而且教师的教是以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和知识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使得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有备而来地学,这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氛围 学习效率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恒久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问现状 改进措施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严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其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特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和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
期刊
我们所谓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若想学习好语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关键,而怎样提高就是我们这次需要共同探讨的。  一、加强阅读,增加语感。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才能提高鉴赏能力,“量”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质”的飞跃。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名作,多加阅读,大声
期刊
朱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不在身边,对孩子没有办法教育,孩子长期生活在姥姥家。我和姥姥交谈时发现,她既不听姥姥、姥爷的话,又不喜欢写作业,而姥姥、姥爷又不识字,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其父母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对孩子的学习几乎是不闻不问。  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朱同学的许多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跟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上课的时候坐姿很随意,有时站起来,有时跪在凳子上,手里的小东西永不间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极大的,特别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奠基作用。利用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进行影响,培养与陶治学生的思想感情,开发学生的思维与逻辑。然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课堂氛围
期刊
摘 要:思考从问题开始,如果没有问题,思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自然离不开提出问题,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设计合理、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每位教师的教学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做到“眼里有生,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有效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案例1:打折问题。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寓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语言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感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读中悟 悟中读  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