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道德同一性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道德同一性是对一个人献身于促进社会福利和他人的自我感,反映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对社会共有的价值、伦理、规则和信仰的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人道德形象的社会自我图式。从心理层面上看,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在主观上,道德同一性被定义为青少年身上有益于他人的自我一致性和连续感,是一种塑造系统、一致的自我感的过程;在功能机制上道德同一性是一种对道德行为具有激发作用的自我调节机制,是个体的社会经历与选择的自我觉知过程。作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道德同一性涉及到个体对“我是什么人?我愿意成为什么人?”的价值定位。因此,研究道德同一性对个体如何思考自身、成为道德的人具有终极价值观的核心意义。
  个体道德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经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追根溯源,家庭环境的影响又常常是第一位的,甚至具有终生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国外研究发现,富裕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和经济环境)及亲子关系能较好地促进自愿参与社区服务,富裕的家庭环境结合高水平的亲子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我国学者研究认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情感的支持对青少年道德认知技能的获得有重大影响。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道德同一性问题在城市地区普遍比较严重,城市青少年的环境支持对发展青少年道德同一性远远不够。 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道德人格品质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对子女抚养与教育过程中用到的一套手段和方法,反映了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对今天子女的道德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本研究参照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佩里斯(Perris,C)等人共同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 Uppforstran ,EMBU),EMBU是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原量表包括81个条目和15种教养行为。本研究采用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EMBU问卷 。在这一量表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六个因子:情感温暖与理解(I)、惩罚严厉(II)、过分干涉(III)、偏爱被试(IV)、拒绝否认(V)、过度保护(VI);母亲教养方式包括五个因子:情感温暖与理解(I)、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II)、拒绝否认(III)、惩罚严厉(IV)、偏爱被试(V)。修订后的量表,其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0.88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50-0.91之间。各分量表的条目与说明如表1所示:
  


  EMBU适用于14岁以上人群,由于EMBU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所以,它适用于任何一个为人子女的人。EMBU共66题,按频度分四级评分:从不、偶尔、经常、总是。考虑到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因此施测过程中没有包括“偏爱被试”两个分量表。EMBU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关系的有力而客观的工具,可以用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发现(钱铭怡等人,1996),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本量表的回答是分级的,因而分数也是多级的,故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来表示同质性信度。经统计分析,得到父亲量表同质性信度Alpha 系数为.83,分半信度为.73,母亲量表同质性信度为.81,分半信度为.66。被试的量表得分和分量表信度如表1所示。
  2. 道德同一性量表
  我们通过国外学术界的朋友与美国心理学家阿奎诺(K.Aquino)和里德(A.Reed)联系,获得了他们研制的道德同一性量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修订 。我们请两名英语专业人员将原英文问卷翻译成中文,再请另外两名英语专业人员回译成英文。前后两份英文问卷的表述基本一致,没有歧义,表明中文问卷的文字表述符合原意。该量表采取5等级评定,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1-5分记分。经统计分析,该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64,分半信度为0.70。
  3. 被试
  以班级为单位, 在广东和江苏随机选取8所大学,4所中学的学生为被试。由研究者主持测试,发放问卷1200份, 并当场回收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5份。剔除无效问卷的原则是: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作答相同、波浪形作答或同一个题目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
  


  
  三、结果分析
  
  为考查家庭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取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前27%的被试归为高分组,后27%的被试归为低分组。
  1、基本分析
  各分量表3的统计分析如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母亲温暖的指数比父亲要高,分别为2.72和2.53,而在过度保护上面,父母的教养方式基本等同,分别为2.22和2.23。
  2、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
  2.1父亲温暖教养方式的影响
  为了考查父亲温暖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采用3(年级:初中、高中、大学)×3(父亲温暖分组:低、中、高)设计的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显示:年级与父亲温暖的交互作用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不显著(F =0.97,p=0.42),p>0.05。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父亲温暖分组在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上主效应非常显著(F =29.22,p=0.00),p<0.01,说明不同父亲温暖水平对道德同一性存在显著影响。比较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在父亲高低温暖分组上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高父亲温暖型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低父亲温暖型的青少年。
  为了考查父亲温暖与青少年性别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3(父亲温暖分组)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性别与父亲温暖的交互作用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存在边缘性显著(F=0.85,p=0.43),p>0. 05。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比较不同父亲温暖水平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差异,如表6所示:
  


  结果显示,高父亲温暖型的青少年与低父亲温暖型的青少年在道德同一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这说明高父亲情感温暖水平组的青少年感受到更多的父亲情感温暖,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2.2 父亲其它教养方式的影响
  考查父亲惩罚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子女的惩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图中的高惩罚组家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都低于低惩罚组家庭。惩罚表示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惩罚,许多父母有很大的惩罚倾向,没有尊重子女的人格,对子女有明显的操纵与控制倾向。
  考查父亲干涉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子女的干涉水平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不大,道德同一性的得分高于低干涉水平组,这反映了父亲干涉对子女的道德同一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外显的道德同一性上,呈现两头低中间突出的情况,说明中等程度的父亲干涉效果较好。
  考查父亲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子女的拒绝否认水平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道德同一性的各项指标在高分组上明显低于低分组。这说明目前父母对子女尊重方式不高,从而影响了子女的道德自我发展。
  另外,考查父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较小,但都是下面影响,不存在消极影响,即道德同一性的各项指标在高分组上高于低分组,这与目前家庭的温和氛围可能有关,一般来说,过分关爱的家庭势必会影响家庭的温暖理解的氛围。
  


  3. 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
  3.1母亲温暖教养方式的影响
  为了考查母亲温暖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采用3(年级)×3(母亲温暖分组)的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上表结果显示:年级与母亲温暖的交互作用对道同一性的影响显著(F =2.61,p=0.04),p <0. 05。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母亲温暖分组在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上主效应显著(F =27.98,p=0.01),p≤0.01,说明不同母亲对子女温暖水平对道德同一性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比较不同母亲温暖水平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差异,结果如表8、图5所示。
  


  从表8中可以看出,比较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在母亲温暖分组上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高母亲温暖型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低母亲温暖型的青少年。但内隐的道德同一性与外显的道德同一性反差较大。
  


  为了考察母亲温暖水平与青少年性别对道德同一性影响,采用3(母亲温暖分组)×2(性别)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9中可以看出,子女性别与母亲温暖的交互作用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不显著(F =1.15,p=0.32),p > 0. 05。说明子女性别与母亲温暖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3.2母亲其它教养方式的影响
  考查母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道德同一性的各项指标在高分组上低于低分组,这与上面的父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影响不同,可能反映了目前在溺爱上母亲比父亲更严重。
  考查母亲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子女的拒绝否认水平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道德同一性的各项指标在高分组上明显低于低分组,这反映了目前父母子女的尊重理解方式不高,从而影响了子女的道德自我意识的发展。
  考查母亲惩罚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子女的惩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和父亲一样,许多母亲有很大的倾向,没有尊重子女的人格,对子女有明显的操纵与控制倾向。
  4. 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的关系,通过不同各种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回归统计,结果如表10、表11所示:
  


  


  多元回归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的相关系数R为0.291,决定系数R2为0.073,可以解释7.3%的变异。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F=7.344,p<0.01,回归方程显著,说明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发现FSS1、FSS3、MSS1预测力相当显著,p均小于0.05(统计量t分别为8.181、2.013、1.704),而FSS5、MSS2预测力呈一般,p均小于0.1(统计量t分别为1.867、-1.690),而其余FSS2、FSS4、MSS3、MSS4预测力均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道德同一性=0.162×FSS1+0.122×FSS3+0.083×FSS5+0.13×MSS1—0.10×MSS2,其中母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起负向预测作用。
  
  四、 结论
  
  总的来看,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道德同一性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在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从结论上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决定系数R2为0.073,可以解释7.3%的变异。另外研究发现父亲对子女的温暖、父亲过分干涉型、父亲过度保护型和母亲对子女的温暖、母亲过度型预测力显著,其中只有母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起负向预测作用。
  1. 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提高子女的道德自我意识更具有促进作用。情感温暖与理解是父母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在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温暖理解是父母对青少年的温情与慈爱,包括充分地接纳和理解青少年,积极地对青少年做出反应,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感受、去体验世界,能进入子女的内心世界,体会子女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把子女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去尊重,这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隐形道德教育价值无疑是积极的。国外学者霍夫曼的研究也指出,温暖理解会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使青少年易于内化道德原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地方,对父母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孩子会通过学习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观念中去。
  2.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同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方面,青少年在道德同一性方面受之于母亲的影响则低于受之于父亲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采取积极的情感关怀和理解养育方式,例如关心、温暖和理解,会使子女形成较高水平的道德同一性,这样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子女形成较高的道德自尊。父母采取消极的家庭养育方式,例如惩罚,可能导致子女形成低的道德自尊。父母的惩罚,使得他们对自己和社会有较低的评价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导致对自己的不肯定、自卑心态的出现。
  3.父母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上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品德发展有消极影响
  在我国,很多父母倾向于用他们的意志培养子女,他们会认为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可以得到顺从、孝敬的品行,而实际上子女并没有把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和责骂要求内化。父母对孩子做事横加干涉,或者当孩子犯错误时惩罚过于严厉,则不利于子女道德自我意识的发展,容易使孩子感到被否认与贬低,从而降低自我评价。总之,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和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避免不良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以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苏淮阴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Aquino,K. F.& Reed,A.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6):1423-1440.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11.
  Nasir, N.S,& 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7(3):138–147.
  Hart, D.& Atkins, R.& Ford, D.(1999).Urban America as a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4: 513-531.
  Damon, W.& Gregory, A.(1997).The youth charter: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adolescent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6(2):117-131.
  Damon,W.(2004).identity in business.The Moral Advantage: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by Doing the Right Thing[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174.
  马奇柯. 国外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2月.
  冀云鹏、孙迎利、孙海霞. 论素质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 2.
  Hart,D.Atkins,R.& Ford D (in prep.).Urban America as a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8. (54): 513-53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 - 167.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5,21(6):22一29.
  Aquino,K. F.& Reed,A.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6):1423-1440.
其他文献
儿童期是人的性格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期,而此阶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作为人生启蒙教育的幼儿家庭教育。在这种形势下,总结近年来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以见载于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影响最为深广的三种刊物《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
期刊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和繁盛起来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人对家人、族长对族长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其主要内容是人生教育和伦理教育。[1]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关于我国传统家训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相关著作直到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至今为止,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家训的辑录著述,多是从史书、典籍中爬梳钩沉,再现前人家训
期刊
夫妻关系,是指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家庭中起着承上启下、养老育幼的作用。夫妻双方均应重视和珍惜良好的夫妻关系。许多孩子如何对待同学、师长以及其他周围人,将来如何对待爱情、婚姻、责任,都无不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从小就会不知不觉地把父母的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内化于心,加以模仿。夫妻关系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顺利,夫妻关系紧张往往会波及孩子的成长发展,这
期刊
中学时期是学生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身心的巨变,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因素越来越多。近年来,承受多种压力之下的中学生经常出现严重适应不良甚至做出暴力、自杀等行为。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问题已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期刊
在现代文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既要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继续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学习和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还要以批判的精神,在舍弃本民族文化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成分和排斥外来文化中不适应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分中做出选择。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为这些选择做准备。    一 、资源整合的内涵    整合原本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整”的解释是“
期刊
一、 日本“家庭教育支援推进事业”实施的背景    从上世纪末开始到现在,日本关于“家庭教育力”强调的幅度明显增加。日本教育再生会议频频发表关于孝顺和家庭教育重要性为主题的发言,而文部科学省旨在提升家庭教育力的“家庭教育支援推进事业”更是引人注目。文部科学省2007年提供14亿3千500万日元预算,2008年提供14亿8千500万日元预算用于“家庭教育支援推进事业” ①。之所以推进这项事业,主要基
期刊
近年来,关于儿童教育的话题不时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2005年教育界又传出“救救孩子”的呼声。①最近又有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的关于奥数甚于黄赌毒的惊人言论。今天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或许可以用朱自强教授的话予以明示:“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奉行的功利主义(包括科学至上主义、知识至上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孩子们的生命的蓝天,却竟然被几本教科书给遮黑了”②
期刊
当今,广大家长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为孩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了摸清情况,进而有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天津市妇联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于2008年7-8月,联合在天津市城乡9个社区进行了家庭教育状况及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调查。本调查采取立意和分层定比方法抽取样本,每个社区发放120份问卷,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家长各40人。调查对象的选取以符合该社区居民整体状况为基点,兼顾特困、单亲、残疾、隔
期刊
2009年11月28日,由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组委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中心协办,杭州菩提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第一届两岸三地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杭州隆重开幕。  出席“2009·第一届两岸三地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有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绪培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
期刊
自1998年开启两岸家庭教育界的交流,至今已十二届,第十二届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6、27日在台湾嘉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的学者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围绕婚姻与关系教育的现况与发展展开研讨。  与欧美等国家的家庭教育内涵与界定相似,台湾的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展依循着广义的家庭教育概念,即家庭教育要围绕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和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