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言本身要求和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口语等基本能力都不可偏废,并且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考查的重点来看,英语课程的要求已经从以基础知识为主越来越偏向以能力为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从注重词汇语法知识梳理向侧重阅读、写作、口语等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变。而阅读在写作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更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三个不够”
1. 阅读资源来源不够广阔
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刊物和英语书籍的课外读物,但这只是面对全班学生的普遍性的“推荐”而不是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高低,因此这些推荐性的书籍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学生即使想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英语课外读物,也很难把握课外读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在阅读时遇到阅读困难也很难找到解疑释惑的办法和途径。因此从总的情况来看,教师教学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以外就是来自阅读类练习题,因此阅读视野和阅读广度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2. 阅读资源处置不够科学
由于阅读教材的缺乏,许多教师一般都把课文中的所有阅读材料都进行“精耕细作”,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了大量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等讲解。比如对于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Unit 1 Section B 3a的阅读材料,许多教师整个阅读教学中都贯穿了fall in love with、live alone、keep a pet parrot、probable等词汇和语法的新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对阅读材料整体理解能力及阅读策略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重中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章中心思想、段落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3. 阅读时间安排不够充分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每天的阅读量在500个词汇甚至更多,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初中各课程作业完成都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看还有一定阅读难度的英语书籍。
二、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三个不够”的思考和对策
1. 教师推荐课外读物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推荐
虽然一个班的学生总体上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掌握情况大致处在相近的范围之内,但他们在知识结构、语言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因此我们在推荐英语课外读物时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比如,喜欢故事性强的学生就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类读物,喜欢了解时事政治的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时事新闻类的英语报刊杂志等。特别是要注意所推荐读物的生词量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晦涩难懂的阅读困难。比如《英语辅导报》、《学英语》等一些英文杂志刊物的知识性和内容都很丰富,非常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作为增加阅读量的有效课外补充。同时,我们要特别重视互联网上英语阅读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根据所带学生的特点和习惯分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阅读。
2. 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重点
现行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供教师作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应用好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并且,对于阅读材料的教学应当更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不再是利用阅读材料单纯进行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要通过相对侧重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增强语言、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体验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和快乐,然后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增强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
而在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从宏观角度的角度对整篇文章进行语篇指导,指导学生对英语不同体裁结构、不同形式风格文章的语篇分析能力。比如,从结构上来说与汉语议论文一样英语议论文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篇首段对全文的主题和主要的观点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主体内容对通过论据等展开对主要观点的阐述或论证,结尾段再回顾概括全文内容并总结性地表述观点。整篇文章都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教学,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3. 教师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虽然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的各科目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但这并不是我们放松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的借口和理由。因为对于在中文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来说,这是个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英语的绝好途径,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丰富课外读物的同时还应当合理安排课外英语阅读的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把握时间把最后的几分钟留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在英语作业的布置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布局,以让学生放下笔头拿起课外阅读读物进行阅读等等,或者也可以在每周的英语课堂中安排1-2节课专门用于学生自主阅读,总之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有条件、有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也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侧重和调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读物、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尽情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以及英语综合能力。
一、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三个不够”
1. 阅读资源来源不够广阔
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刊物和英语书籍的课外读物,但这只是面对全班学生的普遍性的“推荐”而不是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高低,因此这些推荐性的书籍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学生即使想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英语课外读物,也很难把握课外读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在阅读时遇到阅读困难也很难找到解疑释惑的办法和途径。因此从总的情况来看,教师教学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以外就是来自阅读类练习题,因此阅读视野和阅读广度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2. 阅读资源处置不够科学
由于阅读教材的缺乏,许多教师一般都把课文中的所有阅读材料都进行“精耕细作”,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了大量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等讲解。比如对于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Unit 1 Section B 3a的阅读材料,许多教师整个阅读教学中都贯穿了fall in love with、live alone、keep a pet parrot、probable等词汇和语法的新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对阅读材料整体理解能力及阅读策略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重中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章中心思想、段落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3. 阅读时间安排不够充分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每天的阅读量在500个词汇甚至更多,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初中各课程作业完成都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看还有一定阅读难度的英语书籍。
二、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三个不够”的思考和对策
1. 教师推荐课外读物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推荐
虽然一个班的学生总体上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掌握情况大致处在相近的范围之内,但他们在知识结构、语言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因此我们在推荐英语课外读物时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比如,喜欢故事性强的学生就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类读物,喜欢了解时事政治的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时事新闻类的英语报刊杂志等。特别是要注意所推荐读物的生词量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晦涩难懂的阅读困难。比如《英语辅导报》、《学英语》等一些英文杂志刊物的知识性和内容都很丰富,非常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作为增加阅读量的有效课外补充。同时,我们要特别重视互联网上英语阅读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根据所带学生的特点和习惯分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阅读。
2. 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重点
现行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供教师作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应用好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并且,对于阅读材料的教学应当更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不再是利用阅读材料单纯进行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要通过相对侧重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增强语言、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体验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和快乐,然后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增强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
而在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从宏观角度的角度对整篇文章进行语篇指导,指导学生对英语不同体裁结构、不同形式风格文章的语篇分析能力。比如,从结构上来说与汉语议论文一样英语议论文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篇首段对全文的主题和主要的观点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主体内容对通过论据等展开对主要观点的阐述或论证,结尾段再回顾概括全文内容并总结性地表述观点。整篇文章都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教学,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3. 教师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虽然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的各科目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但这并不是我们放松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的借口和理由。因为对于在中文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来说,这是个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英语的绝好途径,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丰富课外读物的同时还应当合理安排课外英语阅读的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把握时间把最后的几分钟留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在英语作业的布置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布局,以让学生放下笔头拿起课外阅读读物进行阅读等等,或者也可以在每周的英语课堂中安排1-2节课专门用于学生自主阅读,总之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有条件、有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也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侧重和调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读物、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尽情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以及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