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你来一次走马观花。
会觉得这里环境并不太贫苦。
也许你小住几天。
又觉得这里不能生存。
其实,你应该做的。
——只是倾听。
带着一份尊重。
在这片风土中等待启示。
2002年冬天,从学校拍摄的支教纪录片上,我看到了宁夏西海固学生那些可爱而纯真的脸庞,我心中当时燃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去那个千里之外的地方,陪这些孩子走过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或者,只是帮他们迈开生命中的某一步。
2003年秋日,我们一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开始向西海固迈进,从北京到银川,从银川沿着河套、长城、蒙古南缘的沙漠,沿着这列天然的边界西行,沿途是茫茫无尽的黄土高原,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大山深处。
一踏上西海固的土地,我便从弥漫的空气里感到了这里的偏远,山野泛青的麦苗与黄土相辉映,一路上很少看到羊群,听到鸡鸣,偶尔路旁有用夯土筑起的小杂货铺。我们要去的偏城中学是什么模样?
终于,我看见了偏城中学高高升起的国旗和门口飘扬着的欢迎横幅——“热烈欢迎复旦大学研究生来我校支教”;紧接着,我看到列队整齐的孩子们欢呼着站在校门口,边上还有几位教师,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看到师生们如此隆重的仪式,我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感动和惶恐: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回报这片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对我们的期待呢?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个回民聚居的地区,这里宗教文化发达,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宁静的夜晚,静静的夜空中会传来清真寺里时断时续的念经声。但这里同时也是全国最贫穷、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定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虽然有一些干涸的河床,一些地方也有泉有井,但闻名世界的却是这里的窖水:用胶泥把一口大窖底壁糊实,冬天凿遍一切沟汊的坚冰,背尽一切山洼的积雪——着草根土块干牛羊粪倒进窖里——夏日消融成一窖污水,养活一家生命。在这片干旱而荒瘠的土地上,汉画中描绘的农牧方式基本保留着:两牛抬杠的犁耕,抡甩连枷的脱粒。黄泥小屋前有一块光滑的打麦场,冬天那里矗立着两个草堆,一堆大而发黄的是麦垛,一堆小而发黑的是胡麻垛。是的,这就是西海固的黄土地,几乎没有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庄稼是西海固人无望的指望。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靠老天爷的脸色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
我们所在的偏城中学是这块贫瘠土地的一个缩影:偏城中学建校于1970年,现有教职工30人,学生645人。校舍不足,还有许多学生和老师住在危房里;空有实验室而没有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图书室只有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书籍少得无法供学生借阅;仅有一台资助的电脑,还是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捐赠的,远远无法满足六百多个孩子的好奇与渴求。教室里,两个学生挤一张破桌;寝室里两个学生睡一张一米宽的床板;有些老师全家就挤在一间土房里办公、学习、做饭生活……
经费紧张是这儿中小学的普遍现象,偏城中学也不例外。上体育课,学校奇缺教学必须的常规体育器材。每次上体育课,不少同学没事干,就干脆三五一群,聚在墙根下晒太阳,或进教室烤火,有的甚至逛到校园外去。这对处于青春期正需要加强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同样,由于实验室缺乏滑轮组、天平等基本的物理器材,也没有任何化学药品,老师上课时无法动手给学生们演示实验,这对于孩子们而言,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是无从培养。
我能感到,我们的到来就像一缕清风,给孩子们带来了黄土地之外的讯息。和当地一些贫寒的孩子交谈,从他们绽放的笑脸和羞涩的眼眸中,我们可以读到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望,也许,他们暂时还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向往,但却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了各种色彩绚丽的荷包、吉祥手链,还有厚厚的干层鞋垫,收到这些礼物,我在感动中怀着疑惑,他们从哪儿找来如此浓重的色彩来编织他们的谢意?有明艳的黄,热情的红,滴翠的绿,雅致的蓝……哦,这也许就是他们无声的欢迎!不知不觉中,我已开始融入当地的生活。
在西海固的四个多月,我一直坚持去学生家家访。有一次家访中,我见到了一幅传说中的景象:远远的山路上走来一对婆媳,发现我之后,年轻的媳妇背过脸,对着山崖,年老的婆婆叉手站在前面,恭敬地对我行礼。再走了一程,迎面有一人骑着自行车驶来,发现我之后,那人为了下车让路,险些摔倒在山路上。我心里怀着感动和惊奇朝前走着,一路上遇到的村民毫无例外地让路——荒山中严守着淳朴的礼节,宽宽的大路一次次“让”给了我这个异乡人——一个远道而来的志愿者。
到了学生家,首先就是上炕,坐在学生家的炕头上,和他们共拥着一床棉被,闻着他们烧炕的树叶和牛粪的呛味,听他们慢慢讲回族以前的历史故事,我听着听着,不禁沉浸于回族人民的历史中。我的倾听像是吸收,那浓烈的炕烟一样的故事,像那不休止的山风一样,不只留在我的记忆里,仿佛也溶进了我的血液。我感到自己不再是外乡人了,好像已和他们一起奋斗了几十年,几百年……
家访中印象深的是喝他们的罐罐茶。西海固的罐罐茶,我是在久闻其名之后,才喝到了它的。当然我完全没有料到,这种茶居然与我发生了那么深刻的关系。满掌裂茧的粗黑大手,小心翼翼地撮来一束枯干的细枝。不是树枝,是草丛中或者能算木本的、一些豆细的蓬蓬干枝。架起的火苗只有一股。这火苗轻轻舐着一个细简(约一尺高、寸半粗细、熏烧得焦黑的易拉罐)的底儿,而关节粗壮的手指又捏起水,并不是满罐,而是一盅。茶是砸碎的末,而且,是蒙古人称做“黑”、哈萨克称为“石头”的砖末子。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如同一握之草的那几撮细枯枝,居然把罐罐煮开了!我判定是因为那寸半的底面积:火虽细,攻一点。惊叹间,火熄了,主人殷勤地立起身,恭敬地给客人斟上。果然只有一盅,罐罐里不剩一滴。老人们立在屋角,过意不去地说:“山里,寻不上个好茶,怕是喝不惯?”持盏慢饮,茶味苦中微甜,呷着觉得那么金贵。火已经又燃起,而炕上有三四人围坐,都微笑,欢喜这罐罐茶给客人添了个新鲜。煮滚的第二罐又不是主人家的,炕上一个老汉半推着接过杯盏。第三罐,第四罐,最后的一罐才轮到主人家——又称奇的是:头一罐敬客的茶还没有饮完。于是大家娓娓而谈。水早已注上,火苗还在舐着罐底。很快新一轮的头一罐,又斟进了客人的杯盏里;怪的是,如此久熬,茶依然酽酽的。我后来到过数十个村庄,饮这种罐罐茶上瘾忘情,伴着这茶听够了家长的心事也和家长一起经了不少世事——我没有见过有谁换茶叶或者添茶叶。
茶是无望岁月里惟一的奢侈。若是有段经文禁茶,人们早把这残存的欲望戒了,或者说把这一撮茶钱省了。而罐罐茶,它确实奇异,干炖百熬,它不单不褪色而且愈熬愈浓,愈炖愈香!渐渐地,我的朋友多了,人也熟了,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成了西海固人,西海固是我的第二故乡”,而西海固的人似乎也因我们的到来与以前不一样了。
西海固的贫穷落后状况不是一年两年,虽然条件恶劣,但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自然界和贫穷做着顽强的斗争,教育并没有被遗忘,憨厚的老百姓用几亩山地供给着孩子上学。他们节衣缩食,外出打工挣钱生存;他们的孩子,吃着土豆,啃着饼子,喝着成咸的山水,在六七十人的教室里学习着,憧憬着。他们也有美好的梦想,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我相信,即使贫瘠的土地也能哺育出新苗,因为爱的琼浆能使铁树开花。我的梦想已经不再遥远,因为总有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吸收着源源不断的知识,一双双温暖的手也正向贫穷的孩子伸来。我正与偏城中学其他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在宁夏西海固的一年印证了我的存在与价值。一直到现在耳边仍然时常回响起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虽然时间的足迹在慢慢远去,但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将永远留在我心中,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支教志愿者难忘的回忆。
会觉得这里环境并不太贫苦。
也许你小住几天。
又觉得这里不能生存。
其实,你应该做的。
——只是倾听。
带着一份尊重。
在这片风土中等待启示。
2002年冬天,从学校拍摄的支教纪录片上,我看到了宁夏西海固学生那些可爱而纯真的脸庞,我心中当时燃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去那个千里之外的地方,陪这些孩子走过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或者,只是帮他们迈开生命中的某一步。
2003年秋日,我们一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开始向西海固迈进,从北京到银川,从银川沿着河套、长城、蒙古南缘的沙漠,沿着这列天然的边界西行,沿途是茫茫无尽的黄土高原,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大山深处。
一踏上西海固的土地,我便从弥漫的空气里感到了这里的偏远,山野泛青的麦苗与黄土相辉映,一路上很少看到羊群,听到鸡鸣,偶尔路旁有用夯土筑起的小杂货铺。我们要去的偏城中学是什么模样?
终于,我看见了偏城中学高高升起的国旗和门口飘扬着的欢迎横幅——“热烈欢迎复旦大学研究生来我校支教”;紧接着,我看到列队整齐的孩子们欢呼着站在校门口,边上还有几位教师,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看到师生们如此隆重的仪式,我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感动和惶恐: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回报这片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对我们的期待呢?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个回民聚居的地区,这里宗教文化发达,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宁静的夜晚,静静的夜空中会传来清真寺里时断时续的念经声。但这里同时也是全国最贫穷、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定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虽然有一些干涸的河床,一些地方也有泉有井,但闻名世界的却是这里的窖水:用胶泥把一口大窖底壁糊实,冬天凿遍一切沟汊的坚冰,背尽一切山洼的积雪——着草根土块干牛羊粪倒进窖里——夏日消融成一窖污水,养活一家生命。在这片干旱而荒瘠的土地上,汉画中描绘的农牧方式基本保留着:两牛抬杠的犁耕,抡甩连枷的脱粒。黄泥小屋前有一块光滑的打麦场,冬天那里矗立着两个草堆,一堆大而发黄的是麦垛,一堆小而发黑的是胡麻垛。是的,这就是西海固的黄土地,几乎没有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庄稼是西海固人无望的指望。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靠老天爷的脸色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
我们所在的偏城中学是这块贫瘠土地的一个缩影:偏城中学建校于1970年,现有教职工30人,学生645人。校舍不足,还有许多学生和老师住在危房里;空有实验室而没有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图书室只有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书籍少得无法供学生借阅;仅有一台资助的电脑,还是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捐赠的,远远无法满足六百多个孩子的好奇与渴求。教室里,两个学生挤一张破桌;寝室里两个学生睡一张一米宽的床板;有些老师全家就挤在一间土房里办公、学习、做饭生活……
经费紧张是这儿中小学的普遍现象,偏城中学也不例外。上体育课,学校奇缺教学必须的常规体育器材。每次上体育课,不少同学没事干,就干脆三五一群,聚在墙根下晒太阳,或进教室烤火,有的甚至逛到校园外去。这对处于青春期正需要加强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同样,由于实验室缺乏滑轮组、天平等基本的物理器材,也没有任何化学药品,老师上课时无法动手给学生们演示实验,这对于孩子们而言,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是无从培养。
我能感到,我们的到来就像一缕清风,给孩子们带来了黄土地之外的讯息。和当地一些贫寒的孩子交谈,从他们绽放的笑脸和羞涩的眼眸中,我们可以读到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望,也许,他们暂时还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向往,但却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了各种色彩绚丽的荷包、吉祥手链,还有厚厚的干层鞋垫,收到这些礼物,我在感动中怀着疑惑,他们从哪儿找来如此浓重的色彩来编织他们的谢意?有明艳的黄,热情的红,滴翠的绿,雅致的蓝……哦,这也许就是他们无声的欢迎!不知不觉中,我已开始融入当地的生活。
在西海固的四个多月,我一直坚持去学生家家访。有一次家访中,我见到了一幅传说中的景象:远远的山路上走来一对婆媳,发现我之后,年轻的媳妇背过脸,对着山崖,年老的婆婆叉手站在前面,恭敬地对我行礼。再走了一程,迎面有一人骑着自行车驶来,发现我之后,那人为了下车让路,险些摔倒在山路上。我心里怀着感动和惊奇朝前走着,一路上遇到的村民毫无例外地让路——荒山中严守着淳朴的礼节,宽宽的大路一次次“让”给了我这个异乡人——一个远道而来的志愿者。
到了学生家,首先就是上炕,坐在学生家的炕头上,和他们共拥着一床棉被,闻着他们烧炕的树叶和牛粪的呛味,听他们慢慢讲回族以前的历史故事,我听着听着,不禁沉浸于回族人民的历史中。我的倾听像是吸收,那浓烈的炕烟一样的故事,像那不休止的山风一样,不只留在我的记忆里,仿佛也溶进了我的血液。我感到自己不再是外乡人了,好像已和他们一起奋斗了几十年,几百年……
家访中印象深的是喝他们的罐罐茶。西海固的罐罐茶,我是在久闻其名之后,才喝到了它的。当然我完全没有料到,这种茶居然与我发生了那么深刻的关系。满掌裂茧的粗黑大手,小心翼翼地撮来一束枯干的细枝。不是树枝,是草丛中或者能算木本的、一些豆细的蓬蓬干枝。架起的火苗只有一股。这火苗轻轻舐着一个细简(约一尺高、寸半粗细、熏烧得焦黑的易拉罐)的底儿,而关节粗壮的手指又捏起水,并不是满罐,而是一盅。茶是砸碎的末,而且,是蒙古人称做“黑”、哈萨克称为“石头”的砖末子。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如同一握之草的那几撮细枯枝,居然把罐罐煮开了!我判定是因为那寸半的底面积:火虽细,攻一点。惊叹间,火熄了,主人殷勤地立起身,恭敬地给客人斟上。果然只有一盅,罐罐里不剩一滴。老人们立在屋角,过意不去地说:“山里,寻不上个好茶,怕是喝不惯?”持盏慢饮,茶味苦中微甜,呷着觉得那么金贵。火已经又燃起,而炕上有三四人围坐,都微笑,欢喜这罐罐茶给客人添了个新鲜。煮滚的第二罐又不是主人家的,炕上一个老汉半推着接过杯盏。第三罐,第四罐,最后的一罐才轮到主人家——又称奇的是:头一罐敬客的茶还没有饮完。于是大家娓娓而谈。水早已注上,火苗还在舐着罐底。很快新一轮的头一罐,又斟进了客人的杯盏里;怪的是,如此久熬,茶依然酽酽的。我后来到过数十个村庄,饮这种罐罐茶上瘾忘情,伴着这茶听够了家长的心事也和家长一起经了不少世事——我没有见过有谁换茶叶或者添茶叶。
茶是无望岁月里惟一的奢侈。若是有段经文禁茶,人们早把这残存的欲望戒了,或者说把这一撮茶钱省了。而罐罐茶,它确实奇异,干炖百熬,它不单不褪色而且愈熬愈浓,愈炖愈香!渐渐地,我的朋友多了,人也熟了,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成了西海固人,西海固是我的第二故乡”,而西海固的人似乎也因我们的到来与以前不一样了。
西海固的贫穷落后状况不是一年两年,虽然条件恶劣,但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自然界和贫穷做着顽强的斗争,教育并没有被遗忘,憨厚的老百姓用几亩山地供给着孩子上学。他们节衣缩食,外出打工挣钱生存;他们的孩子,吃着土豆,啃着饼子,喝着成咸的山水,在六七十人的教室里学习着,憧憬着。他们也有美好的梦想,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我相信,即使贫瘠的土地也能哺育出新苗,因为爱的琼浆能使铁树开花。我的梦想已经不再遥远,因为总有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吸收着源源不断的知识,一双双温暖的手也正向贫穷的孩子伸来。我正与偏城中学其他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在宁夏西海固的一年印证了我的存在与价值。一直到现在耳边仍然时常回响起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虽然时间的足迹在慢慢远去,但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将永远留在我心中,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支教志愿者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