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三断家务事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kao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前,有位姓潘的县令。这天,他正在县衙里,一个叫王大的人来告状,说弟弟王二不遵父亲遗嘱,要潘县令为自己做主。
  原来,王父在世时曾交代两兄弟,家中的鏊子、石磨和水井,是兄弟俩的共同财产,虽然都在王二的院子里,但王二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准王大使用。现在王二却借口天气干燥又天天刮风,害怕失火,所以不让王大用鏊子摊煎饼。
  看着王大憨厚的样子,潘县令告诉他:“现在天气确实干燥,风也大,你弟弟担心失火很正常……”王大立刻打断他说:“潘大人,我怎么吃煎饼啊?”
  潘县令笑着说:“他只说害怕失火不让你用,但没说不让你拿走,你在自己院子里垒个灶台,把鏊子拿到你家去摊煎饼,用完了再拿回去就行了。”王大一听笑了,说:“这个办法好,谢谢大人!”说完,他就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王大走后,潘县令寻思着,他觉得王二是找借口,应该另有原因,便让衙役去打听。不大会儿,衙役回来报告,王大的院子里有棵麦黄杏,眼看着要成熟了,王二对王大说:“哥,杏熟了给我几个尝尝。”谁知王大憨憨一笑说:“我自己也舍不得吃,想换几个钱给你嫂子买衣裳。”王二听了不高兴,便故意刁难王大。
  潘县令想,这王二也太小肚鸡肠了,东西是人家的,不愿意给也不能生气,更不能为此而违背父亲的遗嘱。估计王二不会就此罢休,再闹再说吧。
  还真被潘县令猜准了,没几天王大又来告状了,这回是王二不让他用石磨。原来,前一天傍晚,王大牵着驴去王二家磨面,才转几圈,王二就出来不让磨了,说驴蹄子声太响,震得他睡不着。
  石磨在堂屋东间的窗下,东间正是王二睡觉的房间,王大觉得确实会影响王二休息,便用破布烂棉花把驴蹄子包上,可是王二还是嫌吵。王大没办法,只好卸下驴,脱了鞋,自己赤着脚推磨,一点脚步声也没有,没想到王二又嫌磨粮的声音吵,还是不让磨。
  潘县令觉得王二过分了,让衙役叫他来对质。王二知道自己不对,吞吞吐吐说不出什么,后来反反复复就一句话:“任凭潘大人发落。”潘县令一看王二也不是刁钻难缠之人,怕伤了他的自尊,便没有说出杏的事来。最后,潘县令说:“从今以后,王二必须严格遵照父亲的遗嘱,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王大用鏊子、用磨,否则就以不孝之名惩戒;王大磨面改为白天,趁王二下地干活的时候,想怎么磨就怎么磨。”
  然而,王二回去后的所作所为,却让潘县令大感意外。原来,王二回家后告诉王大:“咱爹交代水井是咱们两家共用的,却没说让你踩着我的地皮提水,从今往后,水你尽管提,但不能走我的院子。”
  不走他的院子自然也就没办法提水,王大只好再去找潘县令。
  潘县令一听,院子是王二的,他不让走就不能走,强走就是私闯民宅。这样的事自然不能强压一头,潘县令把王二叫来,对他说:“你俩是亲兄弟,别说有父亲的遗训,就是没有,或者就算是你的邻居,他去提水你也应该让他提。”可是王二回答:“我没有不让他提,只是不让他走我的院子。”
  潘县令问:“这不一样吗?”王二回答:“大人,不一样,不让他提水是违背父亲遗嘱,我输理;不让他走院子却没有违背父亲遗嘱,我不输理。”
  潘县令一听心中不由冒火,真想一拍惊堂木喝令衙役打王二几十大板,逼着他答应。但那样势必令王二心里不服气,还会弄巧成拙,只有让他心服口服,兄弟俩和好如初,才是最好。潘县令想了半天,终于有了办法,他问王二:“你父亲当时是怎么安排那口井的?”王二回答:“父亲说那口井是我俩的。”潘县令说:“是你俩的,那就是一人一半,那口井有多深?”王二回答有十丈。
  潘县令告诉他:“那从中间分开,一个人五丈。本县写个阄你们抓,抓到‘上’字的要上边的五丈,抓到‘下’字的要下边的五丈。”
  说完,潘县令拿出纸,裁出两个小正方形,分别写了一个“上”字和一个“下”字,给兄弟俩看完后团成了纸球,放在手心里。他偷偷地用指缝夹住了“下”字纸团,然后把手握成空拳摇了几摇,再把拳头开了条缝,让王大抓,王大就抓到了“上”字,而王二抓到的是“下”字。潘县令说:“结果出来了,上面的五丈是王大的,下面的五丈是王二的。”
  王大听了,不高兴地说:“潘大人,您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我不光不能走他的院子,现在连水也没有了。”王二却高兴了,说:“潘大人英明,水都是我的了。”连旁边的衙役也一脸迷茫,觉得潘县令断了个糊涂案。
  潘县令说:“看来你们都不明白,那我就告诉你们:院子是王二的,不让王大走,但王二想提水,他的水桶就必须经过王大五丈长的井筒,王大可以不让王二的水桶走。为了防止王二偷偷提水,王大可以在井口上盖上井盖,然后加把锁。”
  衙役们恍然大悟,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可是兄弟俩没有一个高兴的,异口同声地说:“谁也捞不着好,好好的一口井,被大人您断成了废井。”潘县令喝道:“胡说八道!王二让王大走院子,王大让王二的水桶走井筒,就仍然是一口好井。还有,只要兄弟俩和和睦睦,鏊子就不会失火,石磨也不会有声!”
  兄弟俩这才明白潘县令的良苦用心,急忙趴下磕头感谢。潘县令知道两个人的问题解决了,便对王大说:“听说你家有棵麦黄杏,等熟了给本县几个尝尝,也给你弟弟几个尝尝。”王大赶忙答应,王二却红了脸。
  从此,兄弟俩和好如初。
  (发稿编辑:田芳)
  (题图:孙小片)
其他文献
一、里社婆婆五六年,戍瓜催促上舲船  诗友东方鹤问:南宋程公许《惜别》诗五首其一:“里社婆婆五六年,戍瓜催促上舲船。官情得似交情好,去意其如别意牵。”这首诗里,“戍瓜”不好理解,整首诗也不好理解。“里社婆婆”是一种比方吧?有人把这首诗当成赞美婆婆或献给婆婆的诗,是不是大错特错啦?  钟振振答:东方鹤诗友好!您提的问题很有趣,兹分别讨论如下:  (1)“戍瓜”,是《左传》里的一个典故。春秋时,齐国的
期刊
《钦定词谱》是康熙年间一部御定的词谱,一共收录826个词调,调下分体,总计2306体。它不仅是收录词调最全的一部词谱,亦集前代词谱之大成,订正了前人著作包括万树《词律》的若干错误,《四库全书总目》说它“每调各注其源流,每字各图其平仄,每句各注其韵叶,分刌节度,穷极窈眇,倚声家可永守法程”,虽然未免有因“御定”而溢美之嫌,但此书于词家之功,大略如《清文献通考》所云,“是编之集,不独俾承学之士摅情缀采
期刊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职权在于诗意地追问,而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唯有在故乡才能亲近本原。还乡就是返回与本原的亲近。而那些被迫舍弃与本原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人,诗意地栖居》)。故乡是心灵的寄托,是灵魂的安放之处。人类无论走到哪儿,都会紧贴着大地,回首所来之处。尤其是当诗人身处困境时,他们更要还乡,亲近本原,安放自身的灵魂。所谓“人穷则反本”,大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以此
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版)自修订之后,更加精密爽目,成为各大高校首选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其优点自不待言。笔者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本专业的爱好者和从事者,所以还是不揣冒昧地以第五编第四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为例,提出几条浅薄的思考,其中既有文献方面的核对,也有理论方面的探索。希望能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进一步修订贡献绵薄之
期刊
《敦煌廿咏》是吟咏敦煌的组诗,在丝路沿线的唐诗中具有代表性。它以组诗的形式,选取敦煌二十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或事物,描绘了敦煌地理的特殊風貌,展示了敦煌历代的优美华章。有关《敦煌廿咏》的整理,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有详细校订,堪称定本,本文即据徐本引用。相关研究,李鼎文《读佚名〈敦煌廿咏〉》(《西北师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和马德《〈敦煌廿咏〉写作年代初探》(《敦煌研究》1983年第1期),值
期刊
田芳  前段时间,因为公司搬迁,我面临更为复杂的通勤状况。这天,和闺密碰头,巧的是,她的单位也搬迁了,通勤时间比我还长,但是她一点儿也不焦虑,我很好奇。  她解释道:“首先,焦虑没什么用。其次,预设有主观性,与事实不一定相符。”然后她问我:“你的通勤线路还有其他选择吗?”我查了一下,果然还有。  闺密说:“既然还有选择,就不算最糟糕。可以自己先试着走几趟,然后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线路啊!”接着,她给
期刊
民间是现代的认识,相对官方而言。如果说民间就是非官方,显然范围太广,没有办法论述。我想稍微偷换一下范围。韩愈《原道》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四指士、农、工、商,六则在四以外再加上僧、道。僧、道流品很杂,且各有各的艺文谋划,可以不加考虑。士则出而从仕即为官,退而归隐就是隐士,身处官与非官之间,其身份为社会之精英,文化之掌控与创造者,则毫无疑问。另外的三类人,谋生方式不同,但从业的主要目标
期刊
镇上有一家“笑一笑面馆”,最出名的是长寿面,从头到尾只有一根,却装了满满一大碗,清香细软,回味无穷,是老年人的最爱。这天,面馆刚开门,就进来了三个神气的大妈,她们不约而同地选了同一张桌子,又点了同样的长寿面。服务员面带微笑,语气却有些犹豫:“我们店在做活动,每天为第一个进店的老人免单,可你们仨是一同进来的,这……”  听说能免单,三个大妈都来了精神,一个大妈抢先说道:“这事儿我最有发言权!我是黄旗
期刊
这天,乾隆与刘墉、和三人一起观赏番邦进贡的人参。刘墉说:“皇上,这是地里的人参,比水里的差多了。”  和听了,嘲笑道:“刘大人,你开什么玩笑呢,人参能长在水里吗?”  刘墉说:“和大人,这你就不知道了!水里的参才厉害呢,有它的地方,十里之内寸草不生。”  乾隆很好奇,问道:“刘爱卿,这种参叫什么名字啊?”刘墉答道:“河参。”  (凹凸曼)三心二意  强子问朋友:“你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结婚呀?”朋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叫文花的女人。她的丈夫生病卧床,借了不少外债,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着她。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这天,文花找到队长想借钱。原来,当初为抢救生病的丈夫,文花东挪西借了整整300块,好多乡亲把准备买棉衣的钱都借给她了。她不想让好心人穿不上棉衣,就想借钱把欠乡亲们的钱还了。  队长听完,说:“你别光考虑还账,还是考虑考虑你们一家人往后咋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