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布衣郇谟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12月版)放在案头已经刚好整整一个月。据北方图书城网站是这样介绍该书梗概的:“《大唐布衣郇谟传》是一本历史小说。以‘安史之乱’结束之后的唐朝为背景,以书生旬谟上京赶考后卷入‘科举舞弊’案为开端,讲述了中唐时期政局波云诡谲、朝堂之上人心难测的历史大环境下发生的种种故事。”
之所以对该书故事梗概简单介绍一番,是便于深入解读该书。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总字数约36万字,容量较大。当初著名小说家晓苏老师郑重推荐给我,拿到这部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时,我心里着实有些忐忑不安,怕自己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这项艰巨任务。其实,这部书不到十来天便读完了,之所以迟迟没有下笔,其一是当时正值单位年终考核的特殊时期,二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没有想到一个好题目。平心而论,《大唐布衣郇谟传》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布衣谋士旬谟在铲除大唐奸臣鱼朝恩和宰相元载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卓越的谋略和超人的胆识,不计个人得失、精忠报国的传奇故事,为大唐社稷的安定立下了赫赫功绩。作者将旬谟这个布衣谋士的英雄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读来振奋人心,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对于宣扬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读完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首先,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对本书的历史背景有过一番慎重的研究与考证。今天动笔写这篇评论之前,我认真通过“度娘”对本书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了一番了解,关于旬谟这个历史人物,却是真有其人,360百科关于他的介绍很简洁:“郇谟,唐代晋州人。大历年间,宰相元载专权,贿赂公行,荒淫奢侈,曾规定论事须逐级上报宰相后,才能上奏皇帝。旬谟用麻束发,手持竹笥、苇席,在长安大街上边行边哭……代宗听说后,召见了他,并赐他衣服,让他住在内客省。他献上那三十个字,每字论一事,多是元载的罪状。后来,元载果然因权势太盛,犯罪被杀。”书中,写到唐代宗李豫,他的压力山大,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外夷侵扰,他要坐稳江山,就得权衡利弊,顾全大局,好在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皇帝。他比先皇肃宗果敢,先后运筹帷幄除掉飞扬跋扈的宦臣李辅国、鱼朝恩和奸臣元载,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展示雄才伟略,收复了陷落15年的长安。李豫作为天子,他重情重义,很有人情味,这点甚是可爱。据本书勒口作者简介介绍,“作者木讷,籍贯山东诸城,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现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曾策划电视连续剧《孔繁森》《吴天祥》和电影《孔繁森》。”由此可见,作者作为名牌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又精通影视剧本,写这部历史小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尊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学的想像力,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唐代宗时期衰落景观,成功塑造了大唐布衣谋士旬谟这个英雄形象,旬谟用忠肝义胆谱写了独具传奇色彩的春秋大业。
其次,本书塑造了多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效避免了人物的扁平化。旬谟作为男一号主人公,毫不疑问是本书重点塑造的人物。作为一介书生,旬谟胸怀鸿鹄之志:报效国家,振兴大唐。他为人正直,谋略过人,敢于担当。在科举考试舞弊案中,被李文才偷换了试卷,本应是状元榜首的他落选了,还被人诬陷,在狱中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静观朝局,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先后受侍御史李栖筠、吏部尚书颜真卿赏识,不惜一切代价施救。一张“胜则败矣,败而不败”的八字纸条,让当朝宰相元载慧眼识珠,并顺利纳为门客。从此,旬谟与元家息息相关。本书第一女主人公是宰相的女儿元媛,她天生丽质,生性刁钻任性叛逆,深深爱慕相貌英俊、才华横溢的旬谟。旬谟与元媛师徒二人在长期的相处中,成为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亲密恋人。但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二人终成眷属。宰相元载在旬谟身上找到自己当初年轻时的影子,试图将旬谟作为接班人培养,但旬谟却无心为官,这让元载大失所望;因为一旦旬谟只是平民身份,与女儿就不般配,做不成自己的乘龙快婿。在宰相府做了多年门客,元载对他礼遇有加,旬谟深知元载对自己恩重如山,这份知遇提携之恩,视如己出的慈父般的关爱……这些均让旬谟感怀不已。但旬谟始终无心做官,甚至企图拒绝元载赐予的豪宅。然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当今的元载此时却远非旬谟心目中的偶像,他私欲膨胀、荒淫奢侈,买官卖官、贪污公款,无所欲为,罪恶罄竹难书。此时时刻,旬谟深知:倘若一旦成为元载的女婿,到时候身不由己、毫无人生自由,势必成为他的心腹死党,永远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且还会给子孙留下千古骂名。而元载为了个人仕途前程,居然想出把元媛献给皇上李豫作妃子的损招,没料到元媛乃刚烈女子,非旬谟不嫁,毅然削發为尼,以此抗议父亲的荒唐之举。
沈梦芜是本书第二女主人公,她作为大唐皇后沈珍珠之女,为逃避仇敌追杀,在酒楼屈居为京城第一歌姬,实为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自从在逃难中被旬谟相救,便爱上了旬谟。当旬谟身陷囹圄时,便请求汾阳王郭子仪挺身相救。旬谟每当心情郁闷,便到酒楼买醉,每次沈梦芜均殷勤为他抚琴而歌,令京城士子艳羡不已。对于沈梦芜,旬谟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怦然心动,只要看到她的身影,便会心境安静平和,对她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与元媛的热情似火相比,沈梦芜的典雅气质和淡定修为深得旬谟爱慕。
作为元载的女儿,元媛曾恳求旬谟放过父亲一命;作为旬谟的爱人,她也曾求父亲不要伤害旬谟的性命。但旬谟铲除奸佞之初衷未改,最终以骂街的方式揭发元载的滔天罪行,元载和他的三个儿子均被赐死,夫人王氏殉情。告发元载后,旬谟便一度在京城的贫民窟中靠卖字画为生,与父母相依为命。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沈梦芜接济了他,抚慰了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后来,元载彻底与旬谟翻脸,指使手下抓其父母,逼其就范,但父母深明大义,不想拖累儿子,双双引火自焚。悲恸欲绝的旬谟终日委顿沉迷,饮酒浇愁。旬谟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总是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因此失去了深爱自己的女人元媛,失去了双亲,这种痛苦可谓痛彻心扉。然而,颜真卿等忠臣为了早日扳倒元载,还没有等旬谟好好喘一口气,又请求旬谟:让沈梦芜以公主身份向皇上谏言。失去深爱自己的元媛,为了社稷安危,旬谟又要逼迫深爱自己的沈梦芜恢复公主身份,回到父皇李豫身边。旬谟深知,倘若这样做了,自己将会永远失去沈梦芜,而沈梦芜也许会痛恨自己一辈子。经过内心一番痛苦的挣扎,为了国家大计,旬谟又一次选择放弃爱情。当旬谟实施这个艰难决定的场景时,可谓苦不堪言。当沈梦芜伤心欲绝离去,她完全理解旬谟的满腔报国之情。在元载的案情开庭公审之日,旬谟用四个时辰痛陈了元载的滔天罪行,以平民布衣身份告倒大唐宰相,一时被坊间传为美谈。但在回家途中,旬谟遭遇元载余党的围追堵截,沈梦芜为救旬谟惨死于旬谟怀中。皇帝李豫有感于旬谟的非凡功绩,赐予旬谟郇姓,并赠予黄金千两。郇谟视钱财如粪土,悉数捐资办学,开班授徒,并将经天纬地的雄才谋略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未来的大唐宰相李吉甫,从而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在本书中,元载对旬谟如父般的器重与栽培,旬谟从准备实施阶段到公审现场揭发元载阶段,这段过程中所经历的踌躇与纠结,旬谟到监狱探视元载,与临终前的元载一番平静而发自肺腑的真诚对话,使得人物形象立体、复杂、多元化,成功避免了人物的单一性和扁平化。
再次,人性的良善和未曾泯灭的良知,也是本书所力图倡导与赞颂的。譬如卓英倩(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作为负面人物衬托了旬谟的高大形象,虽然他是个明哲保身的人,做官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为了美好的仕途,他可以见风使舵、不择手段。但对于一同赶考的同乡旬谟,卓英倩也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他有时可以放弃功名为锒铛入狱的旬谟书写状纸,功成名就时不忘接济同乡,在旬谟落难时,冒着得罪元载的危险派人购买旬谟的字画,当沈梦芜舍身为旬谟而死,又是他力主元载余党放过旬谟的性命,毕竟同乡的情谊深似海!尽管卓英倩为了升官发财,做过许多不堪的勾当,甚至与元载的宠妾薛瑶英互通款曲,但他对旬谟的同情与关照、深情厚谊,读者有目可睹。可恶之人亦有可爱之处,在人心叵测、尔虞我诈的朝野,不时呈现温馨感人的场景,书中流露的这种文学审美倾向值得赞许;另外,还有李栖筠和颜真卿等名臣的刚正不阿,他们对旬谟的赞赏与爱护,皇帝李豫的温和宽容可爱,心地善良的独孤贵妃在临终前的真诚坦白,元媛和沈梦芜对旬谟的矢志不渝的爱恋与呵护,这些均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木讷在尊重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既鞭挞了负面人物的假丑恶行径,更写出了人性的真诚、善良与美好!这或许是作者在写作该书时所秉持的一种审美追求吧!
当然,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充斥着浓墨重彩的心理描绘和内心独白,情节跌宕起伏,读来引人入胜,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譬如人物刻画存在着雷同的手法,情节发展几乎仅凭对话、叙述者旁白来推动,情节铺排过于紧凑,三十多万字的篇幅几乎鲜见闲笔,可见作者还是深受“类型”小说的熏染,以致全书叙述过于急切,某些性爱描写略显直白、露骨、煽情。本书还有少数细节存在瑕疵,本书把义士宁疾云武功的高超写得神乎其神,而写到老谋深算的元载,他屡屡对毫无武功的文弱书生旬谟多次外出与敌方“密谋”视若无睹,甚至直到本书四分之三处也不派人跟踪,岂不是有违常理?但毕竟瑕不掩瑜,本书仍是一部可圈可点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
之所以对该书故事梗概简单介绍一番,是便于深入解读该书。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总字数约36万字,容量较大。当初著名小说家晓苏老师郑重推荐给我,拿到这部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时,我心里着实有些忐忑不安,怕自己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这项艰巨任务。其实,这部书不到十来天便读完了,之所以迟迟没有下笔,其一是当时正值单位年终考核的特殊时期,二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没有想到一个好题目。平心而论,《大唐布衣郇谟传》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布衣谋士旬谟在铲除大唐奸臣鱼朝恩和宰相元载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卓越的谋略和超人的胆识,不计个人得失、精忠报国的传奇故事,为大唐社稷的安定立下了赫赫功绩。作者将旬谟这个布衣谋士的英雄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读来振奋人心,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对于宣扬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读完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首先,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对本书的历史背景有过一番慎重的研究与考证。今天动笔写这篇评论之前,我认真通过“度娘”对本书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了一番了解,关于旬谟这个历史人物,却是真有其人,360百科关于他的介绍很简洁:“郇谟,唐代晋州人。大历年间,宰相元载专权,贿赂公行,荒淫奢侈,曾规定论事须逐级上报宰相后,才能上奏皇帝。旬谟用麻束发,手持竹笥、苇席,在长安大街上边行边哭……代宗听说后,召见了他,并赐他衣服,让他住在内客省。他献上那三十个字,每字论一事,多是元载的罪状。后来,元载果然因权势太盛,犯罪被杀。”书中,写到唐代宗李豫,他的压力山大,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外夷侵扰,他要坐稳江山,就得权衡利弊,顾全大局,好在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皇帝。他比先皇肃宗果敢,先后运筹帷幄除掉飞扬跋扈的宦臣李辅国、鱼朝恩和奸臣元载,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展示雄才伟略,收复了陷落15年的长安。李豫作为天子,他重情重义,很有人情味,这点甚是可爱。据本书勒口作者简介介绍,“作者木讷,籍贯山东诸城,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现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曾策划电视连续剧《孔繁森》《吴天祥》和电影《孔繁森》。”由此可见,作者作为名牌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又精通影视剧本,写这部历史小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尊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学的想像力,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唐代宗时期衰落景观,成功塑造了大唐布衣谋士旬谟这个英雄形象,旬谟用忠肝义胆谱写了独具传奇色彩的春秋大业。
其次,本书塑造了多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效避免了人物的扁平化。旬谟作为男一号主人公,毫不疑问是本书重点塑造的人物。作为一介书生,旬谟胸怀鸿鹄之志:报效国家,振兴大唐。他为人正直,谋略过人,敢于担当。在科举考试舞弊案中,被李文才偷换了试卷,本应是状元榜首的他落选了,还被人诬陷,在狱中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静观朝局,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先后受侍御史李栖筠、吏部尚书颜真卿赏识,不惜一切代价施救。一张“胜则败矣,败而不败”的八字纸条,让当朝宰相元载慧眼识珠,并顺利纳为门客。从此,旬谟与元家息息相关。本书第一女主人公是宰相的女儿元媛,她天生丽质,生性刁钻任性叛逆,深深爱慕相貌英俊、才华横溢的旬谟。旬谟与元媛师徒二人在长期的相处中,成为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亲密恋人。但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二人终成眷属。宰相元载在旬谟身上找到自己当初年轻时的影子,试图将旬谟作为接班人培养,但旬谟却无心为官,这让元载大失所望;因为一旦旬谟只是平民身份,与女儿就不般配,做不成自己的乘龙快婿。在宰相府做了多年门客,元载对他礼遇有加,旬谟深知元载对自己恩重如山,这份知遇提携之恩,视如己出的慈父般的关爱……这些均让旬谟感怀不已。但旬谟始终无心做官,甚至企图拒绝元载赐予的豪宅。然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当今的元载此时却远非旬谟心目中的偶像,他私欲膨胀、荒淫奢侈,买官卖官、贪污公款,无所欲为,罪恶罄竹难书。此时时刻,旬谟深知:倘若一旦成为元载的女婿,到时候身不由己、毫无人生自由,势必成为他的心腹死党,永远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且还会给子孙留下千古骂名。而元载为了个人仕途前程,居然想出把元媛献给皇上李豫作妃子的损招,没料到元媛乃刚烈女子,非旬谟不嫁,毅然削發为尼,以此抗议父亲的荒唐之举。
沈梦芜是本书第二女主人公,她作为大唐皇后沈珍珠之女,为逃避仇敌追杀,在酒楼屈居为京城第一歌姬,实为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自从在逃难中被旬谟相救,便爱上了旬谟。当旬谟身陷囹圄时,便请求汾阳王郭子仪挺身相救。旬谟每当心情郁闷,便到酒楼买醉,每次沈梦芜均殷勤为他抚琴而歌,令京城士子艳羡不已。对于沈梦芜,旬谟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怦然心动,只要看到她的身影,便会心境安静平和,对她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与元媛的热情似火相比,沈梦芜的典雅气质和淡定修为深得旬谟爱慕。
作为元载的女儿,元媛曾恳求旬谟放过父亲一命;作为旬谟的爱人,她也曾求父亲不要伤害旬谟的性命。但旬谟铲除奸佞之初衷未改,最终以骂街的方式揭发元载的滔天罪行,元载和他的三个儿子均被赐死,夫人王氏殉情。告发元载后,旬谟便一度在京城的贫民窟中靠卖字画为生,与父母相依为命。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沈梦芜接济了他,抚慰了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后来,元载彻底与旬谟翻脸,指使手下抓其父母,逼其就范,但父母深明大义,不想拖累儿子,双双引火自焚。悲恸欲绝的旬谟终日委顿沉迷,饮酒浇愁。旬谟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总是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因此失去了深爱自己的女人元媛,失去了双亲,这种痛苦可谓痛彻心扉。然而,颜真卿等忠臣为了早日扳倒元载,还没有等旬谟好好喘一口气,又请求旬谟:让沈梦芜以公主身份向皇上谏言。失去深爱自己的元媛,为了社稷安危,旬谟又要逼迫深爱自己的沈梦芜恢复公主身份,回到父皇李豫身边。旬谟深知,倘若这样做了,自己将会永远失去沈梦芜,而沈梦芜也许会痛恨自己一辈子。经过内心一番痛苦的挣扎,为了国家大计,旬谟又一次选择放弃爱情。当旬谟实施这个艰难决定的场景时,可谓苦不堪言。当沈梦芜伤心欲绝离去,她完全理解旬谟的满腔报国之情。在元载的案情开庭公审之日,旬谟用四个时辰痛陈了元载的滔天罪行,以平民布衣身份告倒大唐宰相,一时被坊间传为美谈。但在回家途中,旬谟遭遇元载余党的围追堵截,沈梦芜为救旬谟惨死于旬谟怀中。皇帝李豫有感于旬谟的非凡功绩,赐予旬谟郇姓,并赠予黄金千两。郇谟视钱财如粪土,悉数捐资办学,开班授徒,并将经天纬地的雄才谋略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未来的大唐宰相李吉甫,从而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在本书中,元载对旬谟如父般的器重与栽培,旬谟从准备实施阶段到公审现场揭发元载阶段,这段过程中所经历的踌躇与纠结,旬谟到监狱探视元载,与临终前的元载一番平静而发自肺腑的真诚对话,使得人物形象立体、复杂、多元化,成功避免了人物的单一性和扁平化。
再次,人性的良善和未曾泯灭的良知,也是本书所力图倡导与赞颂的。譬如卓英倩(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作为负面人物衬托了旬谟的高大形象,虽然他是个明哲保身的人,做官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为了美好的仕途,他可以见风使舵、不择手段。但对于一同赶考的同乡旬谟,卓英倩也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他有时可以放弃功名为锒铛入狱的旬谟书写状纸,功成名就时不忘接济同乡,在旬谟落难时,冒着得罪元载的危险派人购买旬谟的字画,当沈梦芜舍身为旬谟而死,又是他力主元载余党放过旬谟的性命,毕竟同乡的情谊深似海!尽管卓英倩为了升官发财,做过许多不堪的勾当,甚至与元载的宠妾薛瑶英互通款曲,但他对旬谟的同情与关照、深情厚谊,读者有目可睹。可恶之人亦有可爱之处,在人心叵测、尔虞我诈的朝野,不时呈现温馨感人的场景,书中流露的这种文学审美倾向值得赞许;另外,还有李栖筠和颜真卿等名臣的刚正不阿,他们对旬谟的赞赏与爱护,皇帝李豫的温和宽容可爱,心地善良的独孤贵妃在临终前的真诚坦白,元媛和沈梦芜对旬谟的矢志不渝的爱恋与呵护,这些均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木讷在尊重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既鞭挞了负面人物的假丑恶行径,更写出了人性的真诚、善良与美好!这或许是作者在写作该书时所秉持的一种审美追求吧!
当然,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充斥着浓墨重彩的心理描绘和内心独白,情节跌宕起伏,读来引人入胜,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譬如人物刻画存在着雷同的手法,情节发展几乎仅凭对话、叙述者旁白来推动,情节铺排过于紧凑,三十多万字的篇幅几乎鲜见闲笔,可见作者还是深受“类型”小说的熏染,以致全书叙述过于急切,某些性爱描写略显直白、露骨、煽情。本书还有少数细节存在瑕疵,本书把义士宁疾云武功的高超写得神乎其神,而写到老谋深算的元载,他屡屡对毫无武功的文弱书生旬谟多次外出与敌方“密谋”视若无睹,甚至直到本书四分之三处也不派人跟踪,岂不是有违常理?但毕竟瑕不掩瑜,本书仍是一部可圈可点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