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启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议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河北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研讨会所反映的情况,高中学校应打消顾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形势,尽快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定适合校情的课程实施方案,做好全员培训,领导示范,扎实推进,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高中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14-03
  2012年4月22日至24日,河北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研讨会在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召开,来自全省各高中学校的与会代表二百多人聚集一堂,分享了以宣化一中为代表的多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经验,观摩学习了三种指导课型和五个项目的学生活动现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充分交流,聆听了来自台湾的李坤崇教授的讲座和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室专家的总结。现根据现场交流中所反映出来的省内一些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结合宣化一中及张家口市其他学校在该课程领域中的有效做法,对综合实践活动刚起步或者待起步的高中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消顾虑,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新亮点,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由于本课程在八大学习领域中的突出地位,其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部分,共23学分,占必修总学分的61.4%,学分高,课时多,而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在高考中的实际体现却并不多,以致很多高中学校领导在高考评价的逼迫重压下,顾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挤占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冲击高考上线率。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多数学校没有遵照《高中课程方案》开设这门课程,一些学校或者有名无实,虽然课表上有这门课程的课时,实际上却被高考科目瓜分殆尽。从宣化一中等学校在这次现场会上展现的教学成果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会影响高考成绩” 的顾虑是没有根据的,多余的。
  宣化一中几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常态化,不仅没有冲击其他学科教学,还促进了师生的转变。一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法的转变,二是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下,学科教学从容地实现了教学重心的下移,课堂成为头脑风暴的发源地、生命雀跃的场所;学生的学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全市一次次的学科统考测评中都无一例外地独占鳌头。我们翻开学生的课题实验方案,谁都会为学生们自如地运用基本科研方法展开的一系列实践研究而惊讶,他们甚至比我们许多教师做课题研究还老道;和学生们一起经历课题选定的研究过程,更会为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的超乎想象的创造力而自叹弗如。而且,一些学生的发明创造还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提高。这一切,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效果的明证。试想,还有哪个学科能激发学生创生这么高的智慧?还有哪个学科能如此焕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宣化一中的实践中,我真切感受到这一课程的开设,的确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再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类似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都早于我国。比如,美国的STS课程、法国的“多样化途径”TPE课程、日本的综合学习实践等,无一不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的课程。
  鉴于此,我们高中学校都应尽快打消顾虑,走出误区,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一目标,积极、主动、努力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制定适合校情的课程实施方案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点
  一门新课程在基层学校的落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今朝一纸号令,明天就可以大张旗鼓推进、兴起的。高中学校在落实《高中课程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学校领导班子务必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在充分领会课程指导思想、目标和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本校的具体情况,针对学校的培养方向,结合学生学情、师资状态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状况,制定富有校本特色、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这样才能够让课程的实施在有组织管理、有纪律约束、有刚性课时、有教学内容的保障下,有的放矢,顺利开展。特别是学校关于课程评价的政策,要在以学生表现和素质发展为依据的各类教学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给予高度重视,要以年终绩效考核为契机,运用评价手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教状况的权重,具体考量、评价教师在这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能力和教学成效,从精神到物质奖励两个层面激发、鼓励全体教师勇于承担课程指导任务。
  宣化一中在教师评价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不论是优秀教师的评选,还是学科名师、骨干的申报,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绩效都是必要条件。这样,学校就成功营造了全员竞相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学的积极氛围,推动了这一新兴课程的实施。
  三、全员培训,领导带头,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形态及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独特性质,任课教师都十分陌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培训成为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中校本培训是最能促进教师建构综合实践课程观、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的有效方式。宣化一中的有关做法很值得借鉴。一是专家引领——“请进来”。他们请河北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等机构的相关专家,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通识培训、指导策略培训以及省编地方教材的解读等一系列培训,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课程理念,为课程理解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学习——“走出去”。他们多次派教师到江苏、浙江等地的名校考察学习,使教师深化了课程理解,形成并巩固了课程理念,消除了畏难情绪,树立了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课程实施“领导示范”。这是开启这门课程的金钥匙、组织保障和行动前提,因为 “命令是无法完成改革的”(Fullan,1993年),只有校领导带头执教,率先垂范,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带动教师全员参与,形成新课程运行的大气候。起初,宣化一中就是由学校四位校级领导率先带班执教,接着通过课题招标、打破学生原有班级界限、形成研究团队的方式,启动、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学校党支部书记指导的《张家口风电的开发利用》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学生们取得了丰厚成果,还得到了市科委的肯定,获得五万元课题研究资金的奖励。这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还激发了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更激发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四是科学建构不同的指导课型。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有其自身规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而学生因知识与技能、方法的欠缺,必然致使其在课题研究中要遇到问题和困难。因此,学生迫切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纠偏,否则这门课程的实施就会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不了了之。从宣化一中几年来的实践看,该校开发的“主题生成课” 、“开题汇报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成果汇报课”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会课题筛选、学会研究方法、学会总结表达的目的,而且能够及时跟进,伴随课题研究的进程,以课堂集中教学指导的方式,依次呈现出来,因此,为课题研究的善始善终和深入开展打好了坚实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十分重视选题指导,从来不信马由缰地任由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从而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分享,也提高了教师跟进指导课题研究进程的针对性和效度。重视学生的实践研究,还应注重开发适合本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课型,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型指导,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取得研究成果。这毕竟是高中阶段的课题研究,既要注重研究过程,也要关注研究结果。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及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是课程运行的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及其走向取决于人的因素,即教师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植根学科课堂,积累了知识技能传授的丰富经验,即使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但相比之下,过程与方法的彰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仍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局面虽然有所改观,但教师的话语霸权和左右学生的现象仍在一些课堂上司空见惯,科学方法的实践体验少之甚少;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几乎整天沉溺题海,疲于应对,实践和体验基本与学生无缘,主体性无法充分体现,这种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授,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动手实践的状况,早已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惯性。因此,宣化一中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科本位观念,经历了很长的艰难过程。课型刚刚建构时,虽然校领导示范在前,但教师依然沿袭学科教学的惯性,总是要代替学生思考,给学生规定研究计划,甚至包办学生的调查问卷,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于是,教研组在每一个课型模式的应用上做文章,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公开课的集体评议,引导教师在评价他人的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的过程中,反思、总结自己施教中的问题。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多数教师才真正转变了教学思想,摆脱了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学会了在不同课型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这个让教师脱胎换骨的痛苦经历,绝非寥寥数语所能概括。例如这次研讨会上展示的方法指导课——“珍稀生命之水的研究”,指导教师在挣脱原有化学学科关于实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很费了一番力气,对试讲时学生听来无趣的大篇幅讲解多次调整、取舍,也得到了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室专家的指导,为这堂方法指导课找到了切入点,设计好了学习线索,于是才有了大会中的观摩课呈现的课堂状况:指导教师完全以一个合作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进入课程,倾听、交流、点拨、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初步设计方案,教师深入到每个课题小组帮助学生查找方案制定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直至面红耳赤地激烈辩论,从而集思广益,修正、补充、完善了本组的实验方案,最终圆满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这堂课的指导教师的转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了每一个老师的“凤凰涅槃”,才能科学构建、有效实施各种课型,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也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由一个“门外汉”逐步转变为“内行人”,才能顺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总之,只要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引领下,认真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做法,遵从本校具体情况,探索、研究,扎实推进,这一新型课程就一定能在所有高中学校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遍地开花,结出硕果。
其他文献
星際天空鼠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众多的学校和老师都在尝试使用,也收到了不小的成果。作为一名农村一线初中语文老师,我们也应努力推进它的发展。“翻转课堂”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它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网络技术的支持,这对于目前各种条件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实施起来困难较多。怎样让它开出迷人的花,让更多的人收获到成功的果实,值得研
摘 要: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各层次、各类型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既能继承又能活用并且能创新人类的文明成果。面对这样一个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教育者若只停留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层面上,无疑是落后和不合时宜的。那么当今的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其它职责吗?新的理念出台了,如何将它深入人心呢?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育
摘 要:当下网络文化、电子文化等文化形态异军突起,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模式化、概念化。面对校园文化形态生存困境,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承担建构立体式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的重任,以凸显校园的文化示范本位。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网络应着重从德育文化、智育文化、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和劳动教育文化五个方面做具体和深入的工作。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
前情提要  在拿到第三道谜题之前,红队已经失去了领先的地位。不过,红队的几名成员并不愿意服输,他们迅速地找到了第三道谜题的答案——棘冠海星。很快,他们收到了第四道谜题的提示。这次,他们需要寻找怎样的海底生物呢?赛洁的状态一直不在线,她又会拖大家的后腿吗?  “终于啊!”戴夫大叫起来,“给出了一个完全不押韻的谜题!”  “终于啊!”罗素也叫道,“给出了一个我知道答案的谜题!是儒艮,因为谜题中说的是头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鲁迅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作品不仅有着开启现代文学的崇高价值,也给予了现代文学的具体创作无尽的营养。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收录最多;在中学生的记忆里,鲁迅先生的印象也最为深刻。鲁迅先生的思想深邃,笔法严谨老练,若能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无疑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中,鲁迅作品充分利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主题分析和思想
摘 要:文本教学离不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并不玄妙,不外乎就四个字:增、删、比、调。增加一点儿内容看看,删掉一些内容试试,对比对比效果,调换位置瞧瞧。增、删、比、调四字,简约却不简单,这是王君发现的青春语文独特的“课堂形式”,她就是用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证明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咬文嚼字 增 删 比 调  王君的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本身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
摘要: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忽视。学生需要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授课教师应该在正确定位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功能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形成相关需要,并在学生相关需要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学公共课;学生需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摘 要:化学新授课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情景化的新课导入、活动化的教学过程及拓展化的课堂结尾是舒展、高效化学新授课的唯美呈现形式。  关键词:化学新授课;情景化;活动化;拓展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15-03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且教科书的表述往往有些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难题。为此,需要我们改革教学观念,采取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景教学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44-03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