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翎新作《劳燕》中人性的美和丑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燕》是新移民作家张翎新著的一部抗战背景的小说,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在战争灾难下人性的丑恶和不堪,而在这丑恶背后我们仍能看见美好的事物。本文旨在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探讨小说中人性的美与丑。
  关键词:苦痛 人性 姚归燕 美丑
  《劳燕》讲述的是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作者张翎在采访时说道:“写战争也不是真的想写战争。我其实是想探索灾难把人性逼到角落的时候,人性会迸发出来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什么样我们平日在和平的时代里面不曾见过的巨大的能量。”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想着力描写战争的悲惨和罪恶,而是借助战争来刻画人性的美好与丑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在苦难中最真实的人性。
  一
  在《劳燕》中,张翎围绕“玉湖”这个场所,以三个鬼魂的回忆为线索,编织成整个故事。这三个已故的男人通过对生前故事的回忆讲述,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勇敢而坚韧的女孩形象。这个女孩叫姚归燕,但她在三个叙述者那里却有着三个不同的名字:对于刘兆虎来说,她是与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阿燕”;在牧师比利眼里,她是星星的代名词“斯塔拉”;而在伊恩心里,她是风的化身“温德”。
  在小说中一共有三条感情线。首先是阿燕和刘兆虎的感情线,这条线在书中持续时间最久、起伏最大。阿燕和刘兆虎是青梅竹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但是自从阿燕被日本人玷污之后,刘兆虎再也没有站在她那边。当爱情和伦理发生严重冲突时,刘兆虎内心十分矛盾,但刘兆虎还是没能选择爱情,因为在刘兆虎的心理,贞洁是比爱情还要伟大的存在。相比来看,阿燕和比利的感情线不断丰满:比利在草丛中发现了有生命危险的阿燕,把她带回了教堂。他不但为阿燕治疗好了伤口,也为她勇敢面对生活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比利一开始对阿燕的感情仅仅是同情,但后来他渐渐发现阿燕勇敢坚强的一面,等到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女子。伊恩和阿燕的感情线也呈递增趋势:伊恩和阿燕的第一次相识是在舢板上,也就是那次他给她取名为“温德”,在后来的相处中,他发现了阿燕的坚贞刚强,而阿燕也在对刘兆虎失望的情况下爱上了和自己的文化观念不同且不知道她的过去的伊恩。这条感情线是小说中最短的,但正是因为有这条感情线的存在,才让阿燕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张翎曾在采访中说:‘《劳燕》中牵扯到的美国文化和中国乡村文化在战争环境中的突兀撞击,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好奇心,我陷入了欲罢不能的境地。”正是因为张翎看到了中外文化的不同才写出了有如此深切内蕴的小说。
  二
  《劳燕》以战争为背景,通过追忆的片段联结,塑造了一系列人性的美好。
  以主人公阿燕为例。她原来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每天去河边洗洗衣服,忙时在家中帮忙,闲时就跟着刘兆虎读书写字。“可是战争的手一抹,就抹乱了世间万物的自然生长过程”——日本人侵略了四十一步村,使阿燕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燕的父亲和刘兆虎的父亲被日本人的轰炸机炸死了,两个家庭都没有了顶梁柱,而这时刘兆虎也向往着远方,想去延安参军。面对父亲的亡故和心上人的远去,这个柔弱的女孩子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任,她看着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三天的母亲,当着众人的面用剪子剪掉了蓄了多年的长发,发誓做阿妈的男儿;保长来抓人时,她一把护住刘兆虎,说刘兆虎是她的男人,还声称两丁抽一,轮不到虎娃。这是多么刚强的一个女子,她剪掉了头发,保住了刘兆虎,坚强地扛起了家里的担子。
  原以为灾难已经结束,却没想到日本人再一次袭击了村庄。这次带走了阿燕的母亲,阿燕自己也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侮辱。她凭着对生命的渴望活了过来,但村里的妇女早已将阿燕的事情传得人尽皆知,就连孩童们都笑话她。阿燕失去了所有,只能任由别人欺侮谩骂。贞操在那个时代的乡村是十分被看重的,刘兆虎的母亲和刘兆虎内心都不会接受这个失去童贞的孩子。在刘兆虎眼中看出厌恶后,阿燕终于认命了。直到她再次被牧师比利收留,她的美好才又闪现。阿燕被比利收留后受到了他的保护,并有了新的名字“斯塔拉”。她随牧师比利学习医术,成为一个掌握了一定医术的女孩,眼看着生活就要好起来了,却又碰到了鼻涕虫。鼻涕虫在别人的煽动下一心想要窥探女子的身体,对阿燕动了歪念。一心想要证明清白的阿燕大胆地走向了训练营,不畏头顶的枪,大声地去质问长官。正如比利所说的:“她在月湖学会的最大一样本领,就是懂得了如何应对耻辱。”阿燕身上的勇敢是像鼻涕虫这样的男儿也无法比拟的,阿燕的临危不惧和鼻涕虫被“死”吓得屁滚尿流形成强烈的对比。阿燕绝对能称得上是一名伟大的勇士。但阿燕也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她明事理,懂是非,她知道鼻涕虫为了救整个队伍而牺牲了自己后,不计前嫌地一针一针地把鼻涕虫的头缝回了身体。她以宽容和慈爱,原谅了这个非礼她的男人。
  阿燕不仅原谅了鼻涕虫,还原谅了刘兆虎。自刘兆虎离开家的那天起,阿燕还心存希望,直到刘兆虎做出一系列不寻常的举动后,她感到了绝望。但阿燕终究是那个善良的阿燕,小时候的情分仍然不会忘却。在刘兆虎当逃兵时阿燕挺身而出,为他提供了藏身之处;为了救狱中的刘兆虎,阿燕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当刘兆虎生病时,阿燕也想方设法为其求医……这是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在她身上发生了这么多苦难和病痛,她却仍然用一颗圣母的心对待苛待过自己的人,用“爱”的力量让所有苦难都开出新的花朵。倔强赋予了她勇敢,让她有勇气直面人生;柔软赋予了她韧性,让她能够一如既往地逆风生长。
  除了阿燕,比利也是一个像太阳一般温暖的人。他是一个牧师,也是一名医生,他在中国居住的几年里一直把救人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因此他才会救回遍体鳞伤的阿燕,而把阿燕治疗好之后又將她送回了四十一步村。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救回一个生命,这就是人性的善良与忠诚。
  三
  张翎用极其娴熟的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善良勇敢的“美”的形象的同时,也用反衬、反讽的手法撕开了人性的裂隙,那里面也会有“丑”:残忍、肮脏、欺软怕硬,以及那深扎在人心深处的贞操观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西湖文苑》的总体面貌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份刊物开放包容的办刊方针和文学立场,《西湖文苑》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在《西湖文苑》中占据着较重的分量。林庚的佚作《铁的锄头》不能说是一篇成熟的作品,但是它有着独特的、值得重视的艺术价值,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可以丰富和深化對林庚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西湖文苑》 沈从文 佚作 林庚  近日,笔者在翻阅民国时期的旧期刊《西湖
摘要:在当下社会,现代传播媒介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现代传播媒介不仅建构了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还几乎影响和参与了现代与后现代所有的文学场景与文学活动,迫使文学烙下或浓或淡的媒介意识。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早已成为文学研究传播学转向的显在。《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为切入点,多维度地建构了新世纪文学媒体化语境的存在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对文学
摘 要:作为中西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稻草人》 与《快乐王子》 一直倍受读者关注。本文主要从两篇经典之作的相同与不同比较分析入手,分别从儿童文学的特点、社会原因、宗教信仰及个人原因的角度来探讨异同背后的深层因由,以期更为深入地解读这两部经典童话。  关键词: 《稻草人》 《快乐王子》 现实 唯美  引 言  同为中西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叶圣陶的《稻草人》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自问世之后,
摘 要: 川剧在当下发展中有许多问题,甚至与其生存相关。川剧面临着这样危机的原因在于“守旧”,即坚持原有的发展和生存的模式,可实施的举措则是“革新”,即顺应时代潮流去改变发展和生存的模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川剧的数字化发展将更具有价值和魅力,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诞生, 使戏剧在表现形式上和发展空间上都同时发生了变化,这也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当代范例,为传统戏剧乃至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生存、壮大
摘 要: 2017年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提出,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引发了各种观点和声音,各种形式的实践理论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落实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寻找“整本书阅读”落实困境的应对策略,并为其开辟一条现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
摘 要:湖北诗人李强的诗集《萤火虫》里的大多数诗篇的艺术风格是“小”的,摹画了众多如萤火虫般虽然弱小却勇敢发光的生命意象。《萤火虫》里的诗作,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法,塑造了温暖而孤独的清凉意境。此外,李强还在他的诗歌中传达了微笑的力量,欲以萤火之光来照亮世界。诗人在作品里发出了对人生、世界、美的终极追问,告诉人们读诗即读美、读智慧、读世界、读人生,诗在人面前敞开新世界。  关键词:李强 诗歌
摘要:在张炜小说《独药师》中,历史叙事的史诗精神和精神求索的人文精神并不能完整体现其艺术功力。在他的小说中还隐藏着一种多维参照互相映衬的文本建构规律。从附着于人物身上的文化表格,到小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似乎一切都充斥着相异的元素、不同的声音,然而张炜却能够巧妙处理,使小说达到一种“中和”的“诗化”美感。  关键词:张炜 独药师 多维参照 文本建构  作家张炜在跨越“高原”之后,带着胶东半岛的水
摘 要: 《断金》在当下的话剧市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余味悠长的作品,仔细分析可知这是一部文本立意高于舞台呈现的话剧。该剧有出彩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主要分析话剧的主题、人物和结构,通过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铺排富有诗意的情节结构,表现了淡然悠长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断金》 邹静之 主题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断金》早在2017年已经上演,2020年在无锡大剧院演出,已是国内第三次巡演。在
摘 要: 自媒体时代,在各类网络媒介的助力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红”现象成为潮流。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下“网红”现象为内容,在对“网红”进行分类的同时,分析其带来的双向价值,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规范性的策略,从而促进“网红”现象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网红 价值  随着以微信、微博等为媒介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加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网络红人”这类群体迅速发展,
摘 要:重写后的《出租车司机》,凸显了薛忆沩对小说艺术自律性的一贯追求,语言的逻辑理性和感性力量同时增强,小说更具张力,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辨识度更高。小说主旨由隐到显的变化,体现了薛忆沩以文学艺术介入现实的批评精神。  关键词:薛忆沩 重写 艺术自律性 介入  按照美国当代作家兼评论家约翰·加德纳的定义a,薛忆沩无疑是最典型的小说家,他以“语言敏感性”“眼光精准性”和“故事讲述者的特殊智力”获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