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现象的价值分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媒体时代,在各类网络媒介的助力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红”现象成为潮流。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下“网红”现象为内容,在对“网红”进行分类的同时,分析其带来的双向价值,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规范性的策略,从而促进“网红”现象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网红 价值
  随着以微信、微博等为媒介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加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网络红人”这类群体迅速发展,他们通过其复杂而多样化的生存模式,对当代网民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红”生存方式,将自媒体时代的“网红”进行大致分类:营销类、评议类、生活类,以及野生“網红”。从目前现状上来看,“网红”具有追求目的多元化、类型多样化、成名方式多途径等特点,“网红”现象对网络受众体既有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效应。为此,我们展开研究,针对网络监管部门、“网红”本身、网络受众体三方面提出策略来改善“网红”现象的低俗化,引导“网红”文化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的“网红”现象
  根据“网红”运营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自媒体时代的“网红”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
  (一)营销类“网红” 营销类“网红”是指通过直播、短视频、推文等营销方式,向大众分享商品的使用感受,增强大众对商品的认知度、激发大众的购买欲,从而提升商品销量的“网红”。普通的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等,给予消费者的商品信息过于繁复以致其难以选择,有距离感的线上购物也使得消费者无法直接了解商品的实际使用感受。这样的背景下,营销类“网红”渐渐成为一个产业链,通过自媒体平台,运用介绍商品信息、经营自我形象等方式吸引一些想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优价格购买到优质商品的网民。并且,“网红”本身的形象与大众接近,更具亲切感,容易获得大众的信任,直播中随时随地的互动更是拉近双方距离、淡化广告痕迹,无形中将网民对他们的喜爱和信任直接转化为了购买力。
  营销类“网红”不仅有与各品牌厂商合作帮助推广商品的,也有自己创立品牌自推自销的。前一类“网红”以李佳琦为代表,他通过直播平台向粉丝介绍以化妆品为主的商品,以其洗脑式的口头禅迅速走红网络。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一次直播曾经带来350万的销售收益。后一类“网红”则以张大奕为代表。与李佳琦不同,张大奕凭借自己独特的穿搭风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后,创立了自己的淘宝店铺,被称为淘宝第一“网红”电商,他通过一场四小时的直播,为自己的女装店带来了将近2000万的销售额。营销类“网红”借助网络低成本宣传,开辟自媒体时代下的营销新模式。
  (二)评议类“网红” 评议类“网红”指通过拍摄原创短视频并以此表达某种观点或者反映某些现象从而引起大众共鸣的“网红”。伴随智能手机快速迭代,上网资费越来越低,以短视频为主的视频自媒体迎来了黄金时代。在此助力下,评议类“网红”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议论覆盖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等领域的问题,来获得网友的关注。为了能在众多“网红”中脱颖而出,他们多以吐槽、搞笑类的方式来吸引快节奏生活中面临压力的网民,使其以低成本的方式感受快乐、缓解压力,同时对生活产生新的思考与探索。
  Papi酱可以说是评议类“网红”的鼻祖,多以视频的方式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精准的吐槽和夸张的演绎,既博观众一笑又唤起大众的认同心理。与之相似的评议类“网红”还有很多,即使在形式表现上各有不同,但评议内容都贴近生活时事,从反映社会现象到普及生理知识,从表现家庭亲情到传递思想观念,只要是值得大众思考和学习的,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创作内容。比如博主“戏精牡丹”虽然是一位男性,但他常在视频中演绎各类女生,真实再现了女性在职场、婚姻等环境中的遭遇,为女性发声。评议类“网红”能够走红更多依靠的是个人魅力和创造力,一旦“网红”本人在思想道德或者行为上有不符合大众期待的部分,就容易导致其视频竞争力下降。因此评议类“网红”现象的出现就如同一场夏雨,来得声势浩大,但也有可能走得悄无声息。
  (三)生活类“网红” 生活类“网红”以拍摄展示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通过分享化妆、穿搭技巧或美食等方式,利用大众的好奇心理、求同心理吸引大众网民从而风靡网络。
  生活类“网红”五花八门,有分享美食,也有展示化妆技巧、妆容,但更多的是将天南海北各具风俗特色的日常生活展现给网民。如在哔哩哔哩网站投稿的徐大sao,每天分享他与家人的晚餐,仅仅一年时间就拥有了近两百万粉丝。他的视频内容离不开一日三餐,却充满烟火味和家人间的温馨感觉,给离开家人独自在外学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另一位受年轻人喜视频博主党妹则常向网民分享化妆技巧和穿搭,受到网民热烈追捧。虽然同样是向观众展示衣服、化妆品等商品,生活类“网红”却与营销类“网红”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并不是以带来商品销量增长为目的,而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搭配技巧吸引观众。如此看来,生活类“网红”门槛低,符合普罗大众的即被接受。
  (四)野生“网红” 如果把“网红”的种类比作自然中的动物,那么营销类等前几类“网红”就如同精心打扮后取悦于大众的宠物,野生“网红”就像是不小心闯入居民区的野生动物,居民们因为其不同于宠物的特点而被吸引。他们的诞生存在相当大的偶然性和被动性,不像前几类“网红”有着明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他们的出现源于社会大众跟风的心理。普通网民赶着网络潮流,凭着看热闹的态度关注着他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媒体则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一次次地把他们推到众人面前。
  因捡垃圾走红的流浪大师沈巍、因上1818黄金眼维权走红的小吴,他们是近几年野生“网红”现象出现的代表人物。仅仅过去几个月,坚持不接受采访的流浪大师做起了直播,但已无人问津;表示自己不会进入娱乐圈的小吴上起了综艺,而热度不再。如此,野生“网红”往往会沦为媒体吸引流量的工具,他们自身对于现状的把控却没有话语权,突如其来的走红打破了他们以往的生活轨迹,但因信息更迭飞快,野生“网红”又没有一技之长可以长久地吸引粉丝,使得这类“网红”的“保质期”非常的短,他们只是短暂地被大众簇拥了一下,所以大多数野生“网红”最后还是会主动或被动地淡出大众视野,回归正常生活。   (一)监管部门倡导网络文明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低俗“网红”的发展给网络空间带来不良风气。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媒介是“网红”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平臺,但是由于此类自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缺少把关人,因而对“网红”缺少监管,但是由于此类自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缺少把关人,当出现如上文提到的“网红”的虚假宣传、抄袭事件等现象时缺少监督者,导致歪曲网民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因而,相关监管部门应构建监管体制,发挥引导作用,在合理有效的监督下,倡导网络文明健康地发展。
  一方面,监管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网红”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出台严谨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红”的行为,重视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管理与惩戒,加大对暴力、刺激等不良信息的审查,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阻断“网红”低俗之风的传播渠道,倡导网络文明。另一方面,在制度净化网络空间的同时,也应给予“网红”正面引导。并不是所有的“网红”都是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博取眼球的,网络中也有许多充满正能量的“网红”,传播网民以正面的价值观。监管部门可以宣传正能量“网红”,引导网民对当代优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与认同,指引网民的价值观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网民群众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自媒体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民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仅依靠监管部门,色情、虚假,甚至反社会、攻击性的“漏网之鱼”时常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想要有“中有孤丛色似霜”的发现,网民群众则需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星罗棋布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有深度的、能为己所用的有效信息,自觉规避一些虚假、色情等垃圾信息。明辨的同时也需要拥有自己的判断,规避不良信息后还需要批判性地看待这些信息,不应全盘接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自己的思考,让信息更有价值。
  (三)“网红”群体提升自身素质 “ 网红”群体应正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而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流量“网红”。古语有云: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网络红人若想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代言人,终究还是需要“其身正”。“其身不正”的虚假“网红”形象必然是会被网民扯下其子虚面孔。部分素质低下的营销类“网红”正面临一大发展问题——“信任困境”c。信任是影响力的基础,是通过博取眼球、刷新流量获得短期利益,还是根据踏实修炼锻造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则是“网红”群体优胜劣汰的分水岭。只有率先获得网民信任的人,才会是成为拥有个人品牌魅力和影响力的“网红”。无内涵的“网红”不能填补大众追求梦想的饥渴,肤浅的“网红”也不会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这不是随口一说的网络文化规律,更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网红”群体还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唯有“网红”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在网络时代长存。评议类“网红”咪蒙打着“独立的新女性”的旗号鼓吹女性至上,用制造焦虑和对抗收割智商税,从开始粉丝众多到最终沦落为微信公众号“炸号”。这样的跌宕,足以让其他“网红”引以为戒:花言巧语的欺骗和歪曲的三观终究是不能长久的。“网红”群体应正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而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流量“网红”。“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d,无限风光的“网红”应当拥有守住底线和攀登顶峰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履行则需要“网红”们提升自身的素质,拥有身而为人的基本素质便是守住底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有可能在优胜劣败的网络时代攀登顶峰。
  当今,网民大众的需求已经从物质化转变为对文化、教育、健康等一系列精神性领域的需求。因此,社会需要的是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童叟无欺的“网红”,靠这样一步步成功的则必将成为一种正能量社会现象,成为优秀“网红”文化。上文提及的“网红”Papi酱总是在她的视频中强调自己是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为一身的女子”,虽说更多的原因是彰显其诙谐的语言,其实高学历和自身的实力恰恰印证了她的才华。国际大型环保项目中国网络类推广大使的身份和为母校捐款贡献的行为,则说明了其价值观的积极向上,而现在网民对她的喜爱的经久不衰离不开其个人的美好修为,因此“网红”比拼的最终还是人格的魅力与价值情怀。
  (指导教师:邬敏燕 周兴华)
  a 胡德平: 《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4期,第79页。
  b 匡华、易媛:《网红现象的审美危机》,《今传媒》2018年第26卷第10期,第59页。
  c 宋心蕊、燕帅:“网红”为什么这样红?——“信任困境”成网红文化通病,http://media.people.com.cn/ n1/2016/0818/c40606-28644564.html。
  d 〔法〕 雨果:《笑面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93页。
  项目基金: 本文系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网红现象背后价值观分析”(项目编号:S201910876076)
  作 者: 姜雨薇、朱瑶、林诗涵,浙江万里学院国际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班2017级学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近代私塾的研究更是教育史和近代史的热点。近代私塾的研究有对其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详细探究,还有不少对于其与近代新学之间的问题研究和其自身的改良问题探讨。私塾教育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发起的填补官方对于平民教育的空缺,在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清末民国时期,其对于平民基础教育的普及作用依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近代私塾对平民教育的普及研究仅在对于义务教育和近
摘要:电影《烈日灼心》改编自长篇小说《太阳黑子》,作品主题涵盖善与恶、救与赎、罪与罚、生与死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比较电影和小说文本,以电影与原作的失衡而导致的逻辑混乱和部分人物形象塑造的失败为代表性的“失”,以影片中加入的黑色电影元素为代表性的“得”,据此简要分析电影《烈日灼心》的改编。  关键词:《烈日灼心》改编黑色电影  小说《太阳黑子》的作者是须一瓜,原名徐平。她既是《厦门晚报》政法记者,又
摘 要: 对《西湖文苑》的总体面貌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份刊物开放包容的办刊方针和文学立场,《西湖文苑》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在《西湖文苑》中占据着较重的分量。林庚的佚作《铁的锄头》不能说是一篇成熟的作品,但是它有着独特的、值得重视的艺术价值,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可以丰富和深化對林庚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西湖文苑》 沈从文 佚作 林庚  近日,笔者在翻阅民国时期的旧期刊《西湖
摘要:在当下社会,现代传播媒介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现代传播媒介不仅建构了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还几乎影响和参与了现代与后现代所有的文学场景与文学活动,迫使文学烙下或浓或淡的媒介意识。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早已成为文学研究传播学转向的显在。《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为切入点,多维度地建构了新世纪文学媒体化语境的存在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对文学
摘 要:作为中西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稻草人》 与《快乐王子》 一直倍受读者关注。本文主要从两篇经典之作的相同与不同比较分析入手,分别从儿童文学的特点、社会原因、宗教信仰及个人原因的角度来探讨异同背后的深层因由,以期更为深入地解读这两部经典童话。  关键词: 《稻草人》 《快乐王子》 现实 唯美  引 言  同为中西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叶圣陶的《稻草人》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自问世之后,
摘 要: 川剧在当下发展中有许多问题,甚至与其生存相关。川剧面临着这样危机的原因在于“守旧”,即坚持原有的发展和生存的模式,可实施的举措则是“革新”,即顺应时代潮流去改变发展和生存的模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川剧的数字化发展将更具有价值和魅力,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诞生, 使戏剧在表现形式上和发展空间上都同时发生了变化,这也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当代范例,为传统戏剧乃至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生存、壮大
摘 要: 2017年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提出,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引发了各种观点和声音,各种形式的实践理论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落实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寻找“整本书阅读”落实困境的应对策略,并为其开辟一条现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
摘 要:湖北诗人李强的诗集《萤火虫》里的大多数诗篇的艺术风格是“小”的,摹画了众多如萤火虫般虽然弱小却勇敢发光的生命意象。《萤火虫》里的诗作,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法,塑造了温暖而孤独的清凉意境。此外,李强还在他的诗歌中传达了微笑的力量,欲以萤火之光来照亮世界。诗人在作品里发出了对人生、世界、美的终极追问,告诉人们读诗即读美、读智慧、读世界、读人生,诗在人面前敞开新世界。  关键词:李强 诗歌
摘要:在张炜小说《独药师》中,历史叙事的史诗精神和精神求索的人文精神并不能完整体现其艺术功力。在他的小说中还隐藏着一种多维参照互相映衬的文本建构规律。从附着于人物身上的文化表格,到小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似乎一切都充斥着相异的元素、不同的声音,然而张炜却能够巧妙处理,使小说达到一种“中和”的“诗化”美感。  关键词:张炜 独药师 多维参照 文本建构  作家张炜在跨越“高原”之后,带着胶东半岛的水
摘 要: 《断金》在当下的话剧市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余味悠长的作品,仔细分析可知这是一部文本立意高于舞台呈现的话剧。该剧有出彩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主要分析话剧的主题、人物和结构,通过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铺排富有诗意的情节结构,表现了淡然悠长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断金》 邹静之 主题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断金》早在2017年已经上演,2020年在无锡大剧院演出,已是国内第三次巡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