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少的经典课文,如果在教学时能和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有机融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角色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发展他们的創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兴趣;语言;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67-1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创新”的要求。
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始终坚持从“儿童立场”的角度来研读文本,创新教法,并收到了效果。
一、融合经典与现代,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既要重视课文文本的理解,又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和开发。
二年级上册教材《狼和小羊》是源自于《伊索寓言》的一则经典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按照大多数教师他们对文本的正向思维理解,文中的这只小羊最后一定是被这凶恶的狼给吃了。但课文的最后并没有明确地说明,而是以“省略号”结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在教学时,我就从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说起,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因为有共同的情感经历,将所看到的记忆深刻的动画片故事情节说得精彩纷呈,有的还顺带着表达了对灰太狼、喜羊羊等的看法,已经有了价值观的体验,我暗自窃喜,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话锋一转,说:“今天,狼来到小溪边,看到有一只小羊在喝水……”那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这个寓言故事,然后说一说。因为学生们有了先前的讨论,所以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随后交流这个故事说了什么,也交流得非常到位。
二、增强角色体验,丰富语言积累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话题,增强角色体验,以丰富语言积累。
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故事的角色有更深的体验,从而更好地领会寓意,我不仅在朗读时引入《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诸多角色,在体会文本时,我还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想象故事的情节和对话,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体会课文的目的。
教学时,很多学生都想扮演喜羊羊,于是我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喜羊羊,学生们说:“喜羊羊聪明,爱帮助人……”那“灰太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喜羊羊”除去课文上说的外,还会说什么呢?孩子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交流:
生1:喜羊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是您搞错了吧?况且这小溪又不是您自家的,大家都可以来喝水。”
生2:喜羊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如果您硬要说我弄脏了您喝的水,那我们就去村里找人评评理,看是谁对谁错。”
……
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教师只要“蹲下身”,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把探知和激发学生的情知世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才能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三、基于儿童立场,发展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要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阅读的互动交流,开启合作阅读的模式。在学生之间创新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就会有许多来自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这种不同视角的理解和认知,正是培养学生一种辩证的创新的阅读思维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阅读能力。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站在成人的立场,按照我们成人的思维,一般都认为最后的结局是羊入“狼”口了,课文也就戛然而止了。但站在儿童立场,孩子们的思维和我们成人一样吗?我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了“文中的这只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一话题。没想到,孩子们伶牙俐齿的答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的答案既有小羊被狼吃了,也有小羊逃走了这样简单的思考,但更多的是结合了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内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想象这是只喜羊羊,它非常机智,等狼扑过来的时候,巧妙地一闪,狼冲进了小河里,它乘机逃走了;有的想象这是只懒羊羊,它虽然马上要入“狼”口了,但它还是不紧不慢,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喜羊羊带领众人赶到,解救了它,同时惩罚了这只“灰太狼”……孩子们结合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等不同的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我简直有种把握不住的感觉,但就是在这样热烈交流的氛围里,启迪了孩子们想象空间,同时也自然地体会了寓意。
总之,由此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入地研读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有机联系起来,站在儿童立场来思考和设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可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兴趣;语言;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67-1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创新”的要求。
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始终坚持从“儿童立场”的角度来研读文本,创新教法,并收到了效果。
一、融合经典与现代,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既要重视课文文本的理解,又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和开发。
二年级上册教材《狼和小羊》是源自于《伊索寓言》的一则经典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按照大多数教师他们对文本的正向思维理解,文中的这只小羊最后一定是被这凶恶的狼给吃了。但课文的最后并没有明确地说明,而是以“省略号”结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在教学时,我就从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说起,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因为有共同的情感经历,将所看到的记忆深刻的动画片故事情节说得精彩纷呈,有的还顺带着表达了对灰太狼、喜羊羊等的看法,已经有了价值观的体验,我暗自窃喜,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话锋一转,说:“今天,狼来到小溪边,看到有一只小羊在喝水……”那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这个寓言故事,然后说一说。因为学生们有了先前的讨论,所以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随后交流这个故事说了什么,也交流得非常到位。
二、增强角色体验,丰富语言积累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话题,增强角色体验,以丰富语言积累。
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故事的角色有更深的体验,从而更好地领会寓意,我不仅在朗读时引入《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诸多角色,在体会文本时,我还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想象故事的情节和对话,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体会课文的目的。
教学时,很多学生都想扮演喜羊羊,于是我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喜羊羊,学生们说:“喜羊羊聪明,爱帮助人……”那“灰太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喜羊羊”除去课文上说的外,还会说什么呢?孩子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交流:
生1:喜羊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是您搞错了吧?况且这小溪又不是您自家的,大家都可以来喝水。”
生2:喜羊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如果您硬要说我弄脏了您喝的水,那我们就去村里找人评评理,看是谁对谁错。”
……
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教师只要“蹲下身”,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把探知和激发学生的情知世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才能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三、基于儿童立场,发展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要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阅读的互动交流,开启合作阅读的模式。在学生之间创新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就会有许多来自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这种不同视角的理解和认知,正是培养学生一种辩证的创新的阅读思维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阅读能力。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站在成人的立场,按照我们成人的思维,一般都认为最后的结局是羊入“狼”口了,课文也就戛然而止了。但站在儿童立场,孩子们的思维和我们成人一样吗?我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了“文中的这只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一话题。没想到,孩子们伶牙俐齿的答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的答案既有小羊被狼吃了,也有小羊逃走了这样简单的思考,但更多的是结合了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内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想象这是只喜羊羊,它非常机智,等狼扑过来的时候,巧妙地一闪,狼冲进了小河里,它乘机逃走了;有的想象这是只懒羊羊,它虽然马上要入“狼”口了,但它还是不紧不慢,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喜羊羊带领众人赶到,解救了它,同时惩罚了这只“灰太狼”……孩子们结合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等不同的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我简直有种把握不住的感觉,但就是在这样热烈交流的氛围里,启迪了孩子们想象空间,同时也自然地体会了寓意。
总之,由此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入地研读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有机联系起来,站在儿童立场来思考和设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可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