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长是每个人从懵懂到趋向成熟的过程,关键是要克服弥散的、模糊的“自我”角色和个性的不定性,产生“自我”认同感、个性感及与别人的差别感,即确立“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大致从传奇经历、儿童文学与潜意识的联系和儿童文学中的成人仪式探究儿童文学视野下的成长表现和成长过程。
关键词:自我意识;成人意识;潜意识
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终其一生,整个过程处在一种不自觉状态,不为人的意识所控制,这个过程是生物界永定的规律,成长的认定也是通过人们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命更替过程长时期的观察发现而得到的。正如人们发现自己在长高,脚需要换更大的鞋子,生理上发生了同孩时不同的一些变化时,就被认定为在成长,而归于长时间的总结,人们将成长用时间去衡量。正所谓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之年”。成长是在他人的观看中进行的。身体的成长、心理的变化、技能的收获、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文学的殿堂中,作家会意识或无意识地着笔于人们的成长时期。最突出的是80后小说家青春自我写作,如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也有以少年儿童视角来写成人社会的小说,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有创作于六十年代的承载着社会政治责任的青年小说,如杨沫的《青春之歌》;以及寓意着青春成长仪式小说,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成长意味着人物趋向成熟,产生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协调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1]从结构上看,成长小说具有封闭性、完成性,一般包括“纯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包括对过去的追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从结果上看,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2]
在儿童文学中,最能表现成长意识的便是传奇经历的历险型小说。成长小说的“成长”指的是儿童往成人跨越的时候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是跨越时候出现的一些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发生的一些故事。成长期的少年,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能够进行主动分析评定外界发生的事情并反省自己的内心。他们急于扩大社会接触面,面临很多新的抉择,他们的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產生了“拟成人”的强烈感觉和独立意向,希望能够得到成人社会的承认和成人的尊重,甚至强烈地希望时间转瞬即逝,用时间的定律将他们带向成人的世界范畴。但是,成人社会只认同他们的儿童身份,使他们感觉自身受到成人权威的束缚。他们往往把家和周围熟悉的生活看作是一层“老茧”,冲破这一层“壳”寻找新的身份认同和在社会上的位置,成为他们最大的价值追求,外面的世界吸引着他们,他们希望能够挣脱这个束缚,寻求自由和自主,于是就有了反叛、出走、流浪等行为。例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将哈利历险时每一次都差点丢掉性命来顿悟社会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复杂、自我与外界融合的矛盾复杂,一次又一次建立新的自我,在建立中成长起来。曹文轩的《根鸟》也是一部以历险为主的成长小说。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则是成长仪式的经历,是从“壳”的冲破而感受迷茫和考验的经历,从而完成人的“成长历程”。
弗洛伊德以及荣格精神分析学说都曾研究童话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此类儿童文学即为展现儿童潜意识的小说类型。童话故事中的象征几乎无处不在,但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揭示童话中象征意义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无意识的理论出发,他把对童话故事的解释和“梦的解析”联系起来。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潜意识意愿和冲动可以以梦的形式安全地表达出来”。而童话故事则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地宣泄消极情绪的如梦般的情景”。他认为童话就是儿童的梦,它帮助儿童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缓解儿童的焦虑,帮助儿童在想象中减轻困扰他们的无意识压力。童话与人们的梦境以及人们在幻想中出现的事情十分相似,如愿望的实现,战胜所有的对手,等等。不同的是,“童话故事表达了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入意识的内容。发生在童话里的事完全是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容则是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中形成的。由于儿童无法进行抽象的思维,又缺乏控制力,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无意识活动感到困惑和震惊,为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焦虑、愿望、恐惧、欲望、爱与恨等所压倒”。[3]由此而形成儿童成长过程中队焦虑、恐惧等阴暗心理压抑地释放,从而在成长中获取光和亮,不住地放松心力,进而建构“自我意识”的形成。
最典型的涉世故事是男主人公离开父母出门远行,在路上遭遇各种磨难,甚至独自面对死亡,在超越磨难的过程中获取生存经验和顿悟《六年级大逃亡》(班马)《根鸟》(曹文轩)《男孩不带伞》(金曾豪)等都属于这一类。涉世是一种经历,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感受。生命发展的艰苦历程告诉我们:痛苦与深刻,不幸与伟大常处于一种正相对应的关系中,只有在挫折磨难之下,打破梦幻,逼人思考现实,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达到对生命存在之重与人格发展之苦的承载与超越。甚至于抛弃曾经的幻想和梦境,最终仅留下对往昔的追忆。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特别渴望踏入成人社会,从而摆脱父母和家庭的约束与捆绑,这是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一种表现。在小说中,少年夸张地向父母宣誓:离开你们,我可以独立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背叛父母”成为少年宣告自我独立的标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长时间对父母的依赖期,父亲的影响是“超我”这一心理层次的核心,这种影响代表着现成的道德与人生的优秀品质,它将一遍遍地投射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中。父辈对他们有一种深切的情感和期待,而“子一代”渴望得到权威者的尊重与理解,甚至需要独立的精神渴望。
参考文献:
[1][2][4]《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论童话对儿鼋心理发展的价值》 白静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谢冕 洪子诚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自我意识;成人意识;潜意识
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终其一生,整个过程处在一种不自觉状态,不为人的意识所控制,这个过程是生物界永定的规律,成长的认定也是通过人们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命更替过程长时期的观察发现而得到的。正如人们发现自己在长高,脚需要换更大的鞋子,生理上发生了同孩时不同的一些变化时,就被认定为在成长,而归于长时间的总结,人们将成长用时间去衡量。正所谓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之年”。成长是在他人的观看中进行的。身体的成长、心理的变化、技能的收获、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文学的殿堂中,作家会意识或无意识地着笔于人们的成长时期。最突出的是80后小说家青春自我写作,如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也有以少年儿童视角来写成人社会的小说,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有创作于六十年代的承载着社会政治责任的青年小说,如杨沫的《青春之歌》;以及寓意着青春成长仪式小说,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成长意味着人物趋向成熟,产生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协调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1]从结构上看,成长小说具有封闭性、完成性,一般包括“纯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包括对过去的追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从结果上看,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2]
在儿童文学中,最能表现成长意识的便是传奇经历的历险型小说。成长小说的“成长”指的是儿童往成人跨越的时候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是跨越时候出现的一些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发生的一些故事。成长期的少年,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能够进行主动分析评定外界发生的事情并反省自己的内心。他们急于扩大社会接触面,面临很多新的抉择,他们的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產生了“拟成人”的强烈感觉和独立意向,希望能够得到成人社会的承认和成人的尊重,甚至强烈地希望时间转瞬即逝,用时间的定律将他们带向成人的世界范畴。但是,成人社会只认同他们的儿童身份,使他们感觉自身受到成人权威的束缚。他们往往把家和周围熟悉的生活看作是一层“老茧”,冲破这一层“壳”寻找新的身份认同和在社会上的位置,成为他们最大的价值追求,外面的世界吸引着他们,他们希望能够挣脱这个束缚,寻求自由和自主,于是就有了反叛、出走、流浪等行为。例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将哈利历险时每一次都差点丢掉性命来顿悟社会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复杂、自我与外界融合的矛盾复杂,一次又一次建立新的自我,在建立中成长起来。曹文轩的《根鸟》也是一部以历险为主的成长小说。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则是成长仪式的经历,是从“壳”的冲破而感受迷茫和考验的经历,从而完成人的“成长历程”。
弗洛伊德以及荣格精神分析学说都曾研究童话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此类儿童文学即为展现儿童潜意识的小说类型。童话故事中的象征几乎无处不在,但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揭示童话中象征意义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无意识的理论出发,他把对童话故事的解释和“梦的解析”联系起来。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潜意识意愿和冲动可以以梦的形式安全地表达出来”。而童话故事则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地宣泄消极情绪的如梦般的情景”。他认为童话就是儿童的梦,它帮助儿童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缓解儿童的焦虑,帮助儿童在想象中减轻困扰他们的无意识压力。童话与人们的梦境以及人们在幻想中出现的事情十分相似,如愿望的实现,战胜所有的对手,等等。不同的是,“童话故事表达了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入意识的内容。发生在童话里的事完全是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容则是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中形成的。由于儿童无法进行抽象的思维,又缺乏控制力,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无意识活动感到困惑和震惊,为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焦虑、愿望、恐惧、欲望、爱与恨等所压倒”。[3]由此而形成儿童成长过程中队焦虑、恐惧等阴暗心理压抑地释放,从而在成长中获取光和亮,不住地放松心力,进而建构“自我意识”的形成。
最典型的涉世故事是男主人公离开父母出门远行,在路上遭遇各种磨难,甚至独自面对死亡,在超越磨难的过程中获取生存经验和顿悟《六年级大逃亡》(班马)《根鸟》(曹文轩)《男孩不带伞》(金曾豪)等都属于这一类。涉世是一种经历,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感受。生命发展的艰苦历程告诉我们:痛苦与深刻,不幸与伟大常处于一种正相对应的关系中,只有在挫折磨难之下,打破梦幻,逼人思考现实,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达到对生命存在之重与人格发展之苦的承载与超越。甚至于抛弃曾经的幻想和梦境,最终仅留下对往昔的追忆。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特别渴望踏入成人社会,从而摆脱父母和家庭的约束与捆绑,这是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一种表现。在小说中,少年夸张地向父母宣誓:离开你们,我可以独立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背叛父母”成为少年宣告自我独立的标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长时间对父母的依赖期,父亲的影响是“超我”这一心理层次的核心,这种影响代表着现成的道德与人生的优秀品质,它将一遍遍地投射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中。父辈对他们有一种深切的情感和期待,而“子一代”渴望得到权威者的尊重与理解,甚至需要独立的精神渴望。
参考文献:
[1][2][4]《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论童话对儿鼋心理发展的价值》 白静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谢冕 洪子诚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